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浪花】对读书的问询(随笔)

编辑推荐 【浪花】对读书的问询(随笔)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94发表时间:2018-06-10 04:08:40

今天是期中考试的日子,大家在群里晒出考卷。
   五年级的阅读题可谓全面,字词句短篇、语修逻文点,面面俱到。有老师说:真是难为孩子们了。从晨读开始,学生一坐就是两个小时。
   三年级的语文听力很有意思,老师读一篇文章,要求学生写下最后一句话。三年级要求听懂句子意思,大概只能这样考了,难为出题老师了。
   在应试世界闯荡,似乎养成一种思维习惯,读一篇文章会自动显现出一个模板:含义、内容、背景、因果、横纵向比较……看起来确实是不错的全面认识事物的方式,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
   但此刻,冒出《五柳先生传》中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被许多人推崇的读书好方法。
   想到杨小洪老师曾经介绍过他的读书方法,似有相仿之处。
   他说,我读书的时候,有这样几个程序:1.心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抑郁而不能解。2.广泛阅读,寻找与我问题相关的书籍领域。3.找到对路的领域,翻读该领域导论类的书,发现可能与我内心问题对接的作者。4.到图书馆书架前查阅这些书,看书的目录。在开篇、中段和末尾翻读几页,看看能否激起我的兴趣,从中加以选择。5.仔细阅读,直觉捕捉,建构概念图,如有启示,则随时写在书上。6.阅读时用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文本对接,与作者对话,用作者的启示消解自己内心的问题,用自己的体验打通概念之间的断层,用身体力行架起跨越书本理想与现实落差之间的鸿沟。
   杨老师是大学教授,读书杂些。北京中关村三小的王璐老师也分享过她的读书经验:风吹哪页读哪页。
   她说:初为人师时,我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年轻人,那时候读得最多的就是教材、教参、全解、练习册、试卷等,因为这些所谓的“书”能够在讲课、讲题、应试辅导中马上用上,立竿见影,确实是比较功利。当然,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参加各种课堂教学展示竞赛,还目的明确地读了一些名师设计: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丁慈矿等,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思想让我钦佩不已,心向往之,那些有深度的教材解读,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细节,那些独辟蹊径的教学理念的阐释,让我极为折服,这些阅读让我懂得了语文课堂是有生命、有温度,有无限可以探索的学习空间。记得那时候,读得最多的教育类杂志是《小学语文教师》,有些文章对我当时的工作大有裨益,可以称得上是我工作中的葵花宝典。《教师月刊》也是一本非常有品质的教育类杂志,里面不仅是关注语文学科,而是把关注视角放大到教育全领域,让我豁然开朗,一下子觉得教育是如此浩瀚,如此迷人。由此,我也陆陆续续地翻开了一些感兴趣的教育书籍,这些不成系统的阅读,可能是零零散散的,甚至是拖拖拉拉的,但就是这样的阅读经历,使我在教学中慢慢成长起来,也在各项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屡获殊荣。
   杨老师和王老师有相通的一点:没有系统,都是根据内心需要随时找书。
   杨老师说:对于我来说,选择什么书,与自己的心路历程有关。介绍一下我心理学和哲学选书的案例和方式吧。30出头的时候,我选读了与潜意识相关的一批书,有弗洛伊德、荣格等等,其中对我心灵帮助最大的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四十岁左右开始读哲学,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有柏拉图的《申辩论》,奥古斯汀的《忏悔录》,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和《查斯图特拉如是说》,柏格森的《物质与记忆》和《创造进化论》,杜威的《民主与教育》,卡西尔的《语言与神话》、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慧能的《坛经》,王阳明的《传习录》。哲学史方面的书籍,对我影响较大的有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周国平的《诗性哲学家》,韦政通的《中国思想史》、牟宗三的《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王老师呢?她说,我的阅读之路渐渐与整本的书分不开了。从窦桂梅的《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语文教师》、李镇西的《心灵写诗》、王晓春和魏书生的著作,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他们不仅是读书的典范,更是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用笔记录下来,给我们这些后辈以启示和滋养。
   近几年,我集中阅读了几位心中教育家的作品:刘可钦的《教育其实很美》和《为学生的发展助跑》,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和《学校转型》,著名教育家朱小蔓教授的呕心沥血的学术专著《情感教育论纲》,这些书中蕴含的大智慧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我的脑中,渐渐地改变着我的教育视界,影响着我的教育思维。
   从两位老师所列书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自己专业的敬重和追求。他们是怎么读的呢?
   杨老师说,我读书,成人以后很少全书从头至尾啃过。因为我读书,总是带着问题去的,问题解决了,书也就放下了。等到有问题的时候,又会拿起来重读。这样时间久了,生命中就会积累一批书籍中的老朋友,关键的时候,把他们一一请来相会神聊,每每都有心得神妙。
   当然,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哲学史方面的书。这种书如果被选定,我一般会通读。读书要从自己内心的需要出发,读起来才有滋味。有滋味的读书,就像久旱逢甘霖,无需费力,潜意识就会帮助你融会贯通。意识要做的事情,就是抓住潜意识的融会贯通,把自己读书时的直觉抓住,通过摘录、梳理、叙事、分享,反思,将之彰显、塑形、逻辑化,成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显微镜和望远镜,让自己面对生活的种种乱象心无恐惧,在随机应物之中赋予世界以心灵的秩序。
   王老师的读书贴合她的实际。她说:一个人书读可以有自己的节奏,可快可慢,自己舒服为宜。适当地动笔写写,梳理沉淀,日后发酵,可以做事更加有效率,有质量,有品位。还可以多多参加读书会,与读书人交朋友,在读书共同体中互相点亮。读读“书之书”,比如说书评啊,关于图书馆的书都是非常有裨益的。
   不难看出,在杨老师的生命中,从心理学和哲学中获得的滋养主要有有三个方面:1.提供人生楷模、理想和追求;2.激发的自信、信仰和初心;3.展示方法论:理性、文化、实践和反思。而王老师读书什么都不为,就是为了一种生活,为了一种追求。
   每个人生命气质不同,追求不同,初心不同、方法也不同,所需要的滋养也不同。因此一个人要读什么样的书,真的要靠自己用心去寻找才行。
   寻找一辈子,积累一批书,成为终生的心灵之友,便是生命得以走向至真至善之美的奥秘所在。
   读书,交流分享很重要。因为在交流中,个体不再是封闭的,他人的话语和问题,可能会引导你关注你以前经历很多,但却没有关注过的东西。这会让我们有一种新的承担意识,并在这种新的承担中,感受到生命力前所未有的创造力。
   但是,像期中考试那样,试题无论如何全面,究其实质,是在阅读表象之下的“答问”而已,与真正的阅读始终是分离的。
   怎么“考”呢?也许大家会这样提问。把现实作为共同联系的网,是医治各种分离的妙“药”。
   怎样进入现实联系的本质?当然不可能是一张试卷。它始于我们被某一主体迷住。
   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追问:什么是现实联系的本质?某一主体与现实联系的本质有何关联?某一是否意味着任何?为何被迷住是进入现实联系的开始?当我这样提问时我被什么迷住?当我鄙夷这样的提问时我又被什么迷住?这两种迷住是否都能进入现实联系的本质?这两种迷住是否最后殊途同归?我们作为教师对不同的迷住应该持何种态度?这种态度对我们的课堂生态有什么影响?
   我这样问下去的意思是:读书离不开问询,而不仅仅是问题。问题是从文中提炼而来的,而问询从“我”而来。也就是说,读书是与作品的精神对话,是被作品这个主体迷住,通过迷住进入现实的关系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入生活、进入内心。而这种“进入”就是建立关系。“关系”是现实世界的本质,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这样说来,期中考试不仅是试题形式要改,连考试方式都要改的。
   至于怎么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点,要有利于建立现实联系的关系网。

共 32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孙老师的这篇随笔不仅仅适合从教的老师看,求学的学生看,更适合家长,社会各个阶层,机构人员去看。这种对读书的问询,对应试教育的问询,值得人们思考。读书是因人而宜,追求所需所悟都不同,教育,考试能否因人而异,各取所长呢?相信这种问询还会持续下去。向孙老师致敬,祝工作快乐。【浪花诗语编辑.望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孙彩文        2018-06-11 11:46:11
  感谢推荐,您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