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PK大奖赛”】荷之冬韵(散文)
摘要:四月的风很轻,像俏皮的女孩凑近你耳旁。园里斑驳的阳光摇曳着柔风。我坐在观景凳上,面前是一池荷塘,荷塘水浅,露出陈旧的黑色的泥土,池子里的蔓藤或杂草枯死在水里腐烂变质,水污蚀不清,荷塘一去夏日的繁华似锦,裸枝无挂,稀疏孤单,给池子留下很多空白。
【编者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是代表四季特征的四种花。荷花盛开在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它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歌咏绘画。作者却独喜冬之荷,这与作者独特的艺术鉴赏眼光有关,透射出作者对生命繁华过后一种不怨不艾生活态度的敬畏。夏荷有夏荷的美,冬荷有冬荷的风韵,只是生命呈现的方式不同,却一样值得礼赞。冬荷不是生命的残缺,而是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另一种完美,它的美在于韵律像音乐、线条干净简洁,如一幅素描绘画,灵动而曲线美。谁说这种简约就是残?面对冬荷,我们会多一份感动,细品其生命过程,美艳中展现出其节其气,生来默默,归去静静,生命达到了一种至美的境界。如果人也能如此,该是多好!作者构思精妙,思绪飘逸,语言优美,以娴熟的笔触借以独特的想象力把冬之荷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墨韵诗意、情境物态成图于纸上,灵动于无限,如一幅活画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对冬之荷的生动描蓦中有一种对生命意义的叩问,“即便这枯萎了的茎,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道无以复制的风景”这是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每一个生命都是完美的,世上没有残缺的生命,只有残缺的目光。精彩文章,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6-24 11:37:29
编辑这篇文章我很荣幸,因为我也最喜爱冬之荷。人们喜欢荷,或许大都因为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而我独喜其静美。它默默的开,静静的谢,不争不嚣,不怨不艾。我曾多次看过荷花,却未见一片花瓣落下,不像其它花,开得有声,落得有声,好像向整个世界宣布。它默默地开,静静地去,在来去之间这么坦然,这么寂静。冬之荷,不是残荷,是另一种方式开放的生命,它有着夏荷无法比拟的完美,如果说夏荷的生命在高处,那么冬之荷的生命就在低处,灵魂是一样的高贵。走进这篇文章,就走进了一种意境!作者写真景物,抒发真感情,把逼真传神的写景和诚挚真切的抒情有机融合,作者的心境浸透于物境之中,营造意境优美,文末很好地升华了主题,生命没有美与丑之分,只有呈现方式的不同。繁盛固然值得吟诵,枯萎也同样值得礼赞。文章也告诉我们,不论我们的生命以何种形式存活,都是完美的,要学会以不同的视角去欣赏,我们就会对生活更加热爱。问好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言农 2018-06-24 12:03:19
人生中很多感动,感动于在文字中有那样灵动的美丽,红叶老师的评论读来总是那么温暖,文章本身也许并没有那么好,但在评论老师的跟评下,得到更多力量与信心。读红叶的文,可以忘却所有困扰,读红叶的评,却如一杯咖啡不够我的量。
回复1 楼 文友:言农 2018-06-24 12:14:20
红叶老师总是让我感动,让我赞美。从你对我的文字品赏留香中,读到了你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真诚、善良、学问深厚。而这些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用时间修炼而来,是用学习厚积而来,是用善良体验而来,写下此文字以表感动。
2 楼 文友:言农 2018-06-24 11:58:59
读了红叶老师的编辑按,再一次被红叶老师的文学底蕴赞佩不已。不仅如此,而且对文章的主旨把握,很精准到位,围绕中心诠释要义的认真、细致都很让人感动。谢谢编辑与推荐!
3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8-06-24 12:01:44
素喜“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句,有一种禅味,有一种意境。文中没有雨声,有的是冬之荷的静默和淡然,诠释着生命的柔和韧力,韵味于无声处馨香了整个看荷人。文字优美细腻,具有诗画效果,感谢分享!问好,远握~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回复3 楼 文友:言农 2018-06-24 12:17:14
谢谢布衣老师的跟评留墨!你对内容的把握让我很赞佩,确实只是写了冬荷之静和淡,也是我生活的一种态度。或许美就蕴藏其中了。问好老师!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6-24 12:45:23
花有四季,四季风景各异,人对其喜欢不仅仅只是因着个人的心境,对一种风景的喜爱中,有着一个人的情怀和生活态度。作者喜冬之荷,抒发了作者一种静美的情怀,传递了作者淡然平和的生活态度。
回复4 楼 文友:言农 2018-06-24 22:40:40
佩服红叶老师对我文章的理解,这样的到位是认真负责,是仔细体味的原因。谢谢!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6-24 12:45:50
问好言农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6 楼 文友:清逸幽兰 2018-06-24 13:02:17
残荷把翠绿留给春天,把幽香的花儿献给夏天,用多彩惊艳了初秋,把种子和根奉上餐桌,就是茎叶,也归于泥土,一切是那么的义无返顾, 生得美丽,奉献的彻底,涅槃的壮烈! 残荷的凄美几人能看透,站在冬的门槛,有几人能想起最初美艳的荷花?在萧瑟的秋风里,每一片衰败的荷叶,犹如一面面猎猎的旗帜,张扬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憧憬着来年盛夏时节惊艳登场。
凉凉光阴中,再回眸,终是欣喜,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人生如花,成败荣辱一过程,从起点回到了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历尽风寒又孕育出新的生命,生生不息,虽败犹荣,残荷之美,美在深,美在心,美在永恒中。
凉凉光阴中,再回眸,终是欣喜,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人生如花,成败荣辱一过程,从起点回到了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历尽风寒又孕育出新的生命,生生不息,虽败犹荣,残荷之美,美在深,美在心,美在永恒中。
回复6 楼 文友:言农 2018-06-24 22:43:19
清逸老师这段评论比我文章还精彩,道理说得透,喻意更深刻。早跟你沟通,请教,我就更精彩了,谢谢你的点评!
7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6-24 13:19:43
冬荷确实很美,她那姿态,她那风骨,她那气质,非常吸引我的目光。几年中 ,出差南京也好、山东也好、云南也好、贵州也好、石家庄也好,开封也好,有时在春上,有时在夏季,有时在秋季,有时在冬季,但都能看到冬荷的影子,只是说在冬季更为清晰,而剩余的日子里,由着朦胧的精神风骨存在。言农老师以独到的眼光,别样的视角,清新的文字,独特的思想,使冬之荷熠熠生辉在读者面前。意蕴深刻,耐品耐读,更见精神。礼赞!
回复7 楼 文友:言农 2018-06-24 22:46:20
感谢大地老师的认同,对于我的这种力量和观点,我似乎有了更多的力量和信心。你来留评,我很荣信。谢谢哈。
8 楼 文友:菊韵 2018-06-25 10:49:50
仔细研读言农老师的荷之冬韵,能充分感知老师的拳拳爱心。人人都赞美夏荷的艳美,都敬佩其高洁,很少有人去关注冬天荷的丰姿。只有善于思考,充满爱心的人,才会驻足观赏冬天残荷的魅力。读此文,令人产生拷问生命的愿望。人的一生有辉煌而又灿烂的青春时代,中流砥柱的壮年时期,更有黄昏时期的静默,甚至被遗忘,被忽略。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学习荷的精神呢?既能享受人的赞美,有能安于岁月的静美,欣赏岁月的静美,淡泊名利,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继续贡献生命的余晖。老师的写作技巧娴熟,文字功底深厚,对写作的严肃,对文字的驾驭以及对生命的敬畏等等一一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冷静的笔触,却蕴含火热的爱心,实属难得之佳作。好文章就是这样,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读后犹如余音绕梁,经久不散的音乐一般抚慰心灵。生命是平等的,只是所处的际遇不同,无论那种层次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畏。感谢老师的美文,期待精彩继续,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