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行程(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行程(散文)


作者:史祖诚 秀才,1408.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06发表时间:2018-07-29 21:49:18
摘要:武乡是小米之乡,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脱贫的进程中抓好小米的发展,合理的布局,科学的全方位打造,是政府与基层的双重责任,没有满足,只有更好

去岁的秋山红叶的时节,我穿行在武乡东西长廊的山山岭岭,那黄澄澄的谷穂在随风飘逸,在秋阳下闪烁,书写着满目秋韵。
   这些年,我时常外出,走过了国內大小城市和乡村的不少地方,一说到小米,他们就提起了武乡小米。武乡小米有这样好的声誉,我这个武乡人值了!作为武乡人自己真的了解武乡小米吗?这次行程之旅,使我了解了许多,感动了许多,也提升了许多……
  
   一、百谷山•神话传篇章
   小米乃出于谷之脱粒,说到武乡小米得要追溯到上古时期。约在7000多年前,人类的生存还处于原始状态,以打猎和食果充肠,自然灾害的侵袭和疾病的发生时常在困扰人们。相传炎帝神农氏以他的先知为了拯救人们行走天下,尝尽百草苦涩,历经风寒暑湿,万般辛苦。一日,他来到上党一带的百谷山上,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忽然在草丛中发现了一种狗尾草。他看了一看,揘了一揘,不由地笑了起来:“狗尾草,狗尾草,浑身长着毛,逗它不咬人,揘它籽籽饱。”
   笑罢就将它揉开,当风扬之糠皮,金黄的颗粒不停地在手中滚动,言出:少见,少见。一阵惊喜之后,便尝之食服,觉的口感很好,就多采集些收藏于囊中。此时夕阳西下,天色已晚,神农唱喏回归。第二日天明,他神清气爽,力量无穷。冥冥之中他感觉到是昨日之食才有了今日之体魄。神感之际,便告族群到百谷山釆之。这一重大发现,族群人蜂拥而至,回来之后从生食到熟食尝试不同的方式,别出不同美味。到了第二年春上,在神农的授意下,人们第一次种上谷子。为什么叫作谷子,因百谷山而得名。
   谷子的种植成功,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状举,上党谷子的先行之路对后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武乡乃属上党之郡,种植谷子的历史也在悠久,历经苍桑变迁,朝代兴废,走到至今,写下了它的自传和不杇篇章。
  
   二、凤凰米•爱情花儿香
   我在采访中一路前行,一辆摩托车是我最好的交通工具,白日登程,夜晚宿住,日复一日。那一日我去了凤台坪,山陵托起一块高地,往上登高如抬阶而上,往下层层如抛楼下殿。这里就是“凤凰米”的饮誉之地,怎不令我神往?我来到这里,正好遇到一位老人,他和颜悦色,年上九旬,如此寿高,我想他一定徳高望重,便问询了老人,老人也道出了一段优美的民间故事……
   最初这里是没有田地,復盖着森林殖被,后来,由于刀耕火种才开垦出层层挮田。一天,天上飞来一对凤凰落到此地,每每能听到凤求凰的恋情之声,人们便将这里叫成凤台坪了。在凤与凰栖所的地方人们种上了谷子,谁知那谷子有独特的风味,更有凤与凰的情趣,就象一对恋人那样,人们就把它叫成凤凰米了。
   凤凰米得来珍贵,渐而形成一种风俗,男女求婚凤凰米首当最好的礼品。
   男到女家以米相赠,如果女以米相还,这婚事大有所成。如果女方退还男方,这就打了折扣。村上后来盖了一座凤凰庙,初时没塑像,不知何年何人后来为之,竟然演变成人形,凤羽凰衣,栩栩如生。人们烧香叩头,一求风调雨顺,二求婚姻美满,成双成对,百年之好。人们在婚姻问题上有多少幻影,外地人常到这里买凤凰米,在富豪人的推动下,凤凰米声名远播,同样以凤凰米为求爱佳物,又简称凰米。婚嫁时,人们撒五谷,有这样的歌谣:一撒凰米轿门开,二撒新人下轿来,三撒……
   凤凰米,爱情花儿香,凤凰米,成全多少伴侣,写下了多爱的华章。
  
   三、岒头香•药用进医方
   离开了凤台坪,返下大路,越过浊漳河,我就向岭头出发了。
   山路弯弯,沟壑横纵,好一典型的黄土高坡,层层挮田是劳动人民的杰作,多少年的开垦,多少年的修理,写下了这一片土地的风俗画,一页一页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又看到了秋叶的艳红,还有山崖坡埆上那一边边的酸枣树,颗颗粒粒红里透脆,脆里透香。忽然间一阵山歌飘来:
  
   酸溜溜,香飘飘
   我上岭头打酸枣
   唱上一曲岭头香
   打上一篮好酸枣
   ……
   歌词中有“岒头香”一词,对于岒头香,我早有所闻,在村上遇到了一位老人,我上前请教了老人。
   宋朝年间,外地来了一个云和道长,此道长医易精通,一路上他采集许多药材,什么柴胡,黄芩,紫花地丁,知母,野菊花等。他走的有些疲倦了,在一棵老松树下打起盹来,忽然间他闻到了一股香气,直冲他的鼻腔,一个激冷跳将起来,左看右看也没有什么呀?只好寻香而去,结果来到岒头一块谷地里,原来奧妙就在这里。一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村上的人告他这里叫岒头,啊,他不地叫起来:岭头香,岒头香。不由地作诗一首:岒头香,岭头香,岒头谷子感上苍,太行山上云和道,不虚三晋有米黄。
   云和道长后来到了皇宫,成了一个御用大夫,在给皇亲国戚看病开方用药时使用了岭头香作为脾胃用药之配伍,有时作药引之用,后来就编入药典之中。药中用米叫作硬米,岭头香的入药也影响民间医药的应用,如我县黄堂凹道教长老在配药中,每有黄米一撮之说。
  
   四、八路米•英勇上战场
   武乡小米又称八路米,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击日本鬼子,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区,开展山地游击战,与敌人进行周旋。小米加步枪,打敗日本鬼,是那时候响亮的口号,也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小米是八路军将士们的主食,一日三餐,一日二餐是常有的事。抗战是全民族的事,武乡人民在抗战中发挥了扱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八路军将士在前方作战,军粮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碾小米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武乡至少有一万多盘碾子在脱壳,村村碾,家家碾。有一首歌唱:
   碾子开花吱吱响
   家家户戶碾军粮
   金黄小米八路尝
   英雄杀敌上战场
   ……
   在支援抗战中上武乡小米就象武乡人民一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在战场上也有这样的歌:
   武乡小米黄又黄
   颗颗粒粒给力量
   只有打走日本鬼
   才是中华好儿郎
   ……
   金黄的小米,红色的武乡,血染的土地,英雄们故乡,八年的抗战,武乡小米也争得了一份荣光,当年那沉甸甸的小米袋子,背八路军的肩上,如今成了最珍贵的见证,在老兵的回忆里是兂限的深情,他们没有忘记武乡,也没有忘记武乡小米……
  
   五、太行情•晋皇天下扬
   太行山托起了一座座英雄的丰碑,武乡小米如今以《晋黄》牌行走天下,内销国内多个省份地区,甚至走出国门远销世界。晋皇是武乡小米的聚焦,它以多个品种,多个色度,多个风味,多种情趣,颗颗粒粒充满着太行情,武乡情,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给诗人以画面,给作家以情怀,给这一方水土以光环,给武乡人民实恵和对新时代的信心与力量……
   《晋皇》牌的问世,是武乡小米在新时代发展的新坐标,赋于了新的內容,赋予了它的精神。在采访中我深深地感到:武乡小米的辉煌是武乡小米人的汗马功劳,是武乡小米人的情感与时并进的的高度融合,是“发场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再铸老区辉煌的生动体现。《晋皇》的进京之路,一举登是皇榜,成为璀灿的星光,感动了多少乡人,同时也认识到:路正在脚下,同志还需努力!
   武乡是小米之乡,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脱贫的进程中抓好小米的发展,合理的布局,科学的全方位打造,是政府与基层的双重责任,没有满足,只有更好。
  
   我的行程之旅是短暂和有限的,但我学习了许多东西,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产生了飞越形式,同时也得到了提升。
  
   一座座山来一道道梁
   武乡小米呀闪黄金
   晋皇展飞奋双翼
   让我放歌唱太行
  
   武乡啊,我的家乡
   小米啊,养我的食粮
   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
   都会在我眼前和梦乡
   ……

共 30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行程》一篇集叙事与抒情于一体的散文。质朴的文笔和短小精悍的文字,给我们带来了自己的一次远行,更带来了作者对小米的情感,也分享了自己的渊博知识。曾经的小米(谷子)不仅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鲜为人知的作用,也曾经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八路军不仅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鬼子,也铁流般地摧枯拉朽了将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作者的文笔穿行上下七千年,如数家珍地描写着小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作用,更没有忘记家乡小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标题为《行程》,不仅展示了小米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中行程,也概况了自己寻找小米美誉的行程,更体现了作者对小米的情结由来!读这样的作品,离开了华丽的辞藻,不仅让我们读者增加了历史知识,也让我们读者增添了餐饮文化,更让我们读者感悟到了作者的小米情结。笔墨流畅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雨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雨春        2018-07-29 21:50:57
  问候史老师:创作愉快,身体康健!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2 楼        文友:雨春        2018-07-29 21:52:03
  不一样的叙事散文,不一样的情感作品,值得品茗的佳作!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3 楼        文友:雨春        2018-07-29 21:53:30
  宝刀不老,老骥伏枥。拜读佳作,推荐共赏!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4 楼        文友:木石语        2018-07-29 22:27:15
  一语双关的作品,洗去华丽的散文,可读性极强的正能量文字,推荐共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