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约会(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约会(小说) ——需要不是爱情


作者:王凤举 童生,799.9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34发表时间:2018-08-15 20:47:30
摘要:老年合唱队里发生的故事,令大家刮目相看、敬佩团长兼总指挥的为人。

这天,张科心血来潮挤上公交。严格说他毫无目的,不过他还是选择不在上下班高峰期,但是公交车上依然人不少。张科选较宽敞地儿刚站住,可是你完全想不到,现在公交车是起速快,刹车急,弄得乘客东倒西歪。
   张科被人挤的滋味确实后悔坐这破玩意,打死下次再不自讨苦吃。
   突然,张科发现左前方站着一位女士,这让他思绪翻滚一下;女士头戴浅黄色凉帽,凉帽周边还有一条适衬的红边,这女人体态年轻,不过从侧脸看,看得出她不是青年人,连衣裙虽说不艳但非常得体。眼毛和青年人一样粘的长睫毛,弯弯的往上翘,嘴唇略涂唇膏,刚好与她白净的脸遥相呼应,显得很靓丽。张科判断,她已经注意到我,因为从右侧后看到,这位女士眼眸转动右边多次,明显斜倪的余光在注视他。女人嘛,惯用这种不正面观察男人的技巧,眼神明明在说,她老早看见了张科。但同时还有一搭无一搭的跟手拉手的一个小胖女孩说话。女孩应该说有外国血统,鼻梁高高的,双眼大而睫毛超长,大双眼皮一眨像说话。
   她一定认识我,或者说她在拥挤中回头看过我,最低是心存好奇。张科心里嘀咕。
   那女士拉着小胖女孩下车时,张科猛然想到,是她?这个小区我太熟了。
   张科爱诗,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写了这样一首奇怪的诗:
   《当你经历了》
   她温情的氤氲让我心灵有了寄托,
   她如一把钥匙总会打开我锈迹斑斑的心锁。
   让我的灵魂走出来沐浴人间幸福的阳光;
   然而她又是一把铁索,将我牢牢捆住,让我动弹不得。
   我想挣脱,但我又啥不得。
   她如幽灵总在我的心灵里萦绕每时每刻。
   她美如白云。既然是云,她就有游离的性格。
   挥去吧!让泪水浇灌我。
   留住吧!她是无边的牵扯。
   踱步、无眠却成了我的影子。
   关键是心灵不静,不能安下心来工作。
   拜拜,这话我又不能说,只好让时间这把利斧去砍断历史的枷锁
   ……
   张科是副处,退休五年,最近接手返聘。可是他在犹豫,因为他这样一来,他要到外地监工,那就没时间陪他的心上人了。于是他写下上面一番感慨诗。
   张科历来让人感觉是个正人君子,但夫妻生活不和谐,怎么不和谐我们可以在后面说明。就当前来讲张科很是犯难。
   张科不是本科毕业,充其量下乡回来上了几天夜大,还没有文凭,但他命运好,还混进了铁路机关,后来阴差阳错还混个副处。
   他和一个寡妇混得不可开交,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退休了,大家都在寻找消磨时间的去处,有的一下子扎进老年歌唱队里。唱歌本来是业余消遣,或者说是原来的青年爱好,到老了发挥一下余兴。但我们实事求是的说,大多数根本不会唱歌,是到里面混。混什么?无非混时间,不过我在这里说句实话,有的去那里混老太太混老头。哈哈,说实话就是不好听。
   张科,人吗,怎么说,应该说比武大郎高不少,长的嘛,也应该说还算过得去。圆滚滚的,可有个敦实劲儿。大双眼皮,多数时间让人理解为“二串子”。(混血)既然是副处,说话有板有眼。
   歌唱队。你想想,这样队伍里的大多数六十往上的老太太,都有一双饥渴的眼睛,干什么?看。(不说寻找)看什么?看老头。看老头干什么?哪个挣钱多,哪个帅气,(概率太低)哪个有才气(概率更低)。
   张科看上的小寡妇,六十二岁,但她楞说自己五十六。实话实说,小寡妇,(实际是老寡妇。但老张总是认为小寡妇。)风韵犹存,个头差一点比张科高半头,不胖也不瘦,年轻时一定是个非常招惹男性青睐的靓妞。老了,但看上去还保留年轻时的眉清目秀的影子。
   恋爱吗?情人是恋爱吗?老年人还有爱情吗?这在许多哲学家、文学家那里有过许多论述。哲学家说,‘一个人一生可以有多次恋爱。’这话是否包括老年人?我们暂不去追究。但张科与小寡妇却是有那么点火辣辣的情调。
   小寡妇叫李小明,通常大家称她为小明。
   可以肯定的说李小明不是妓女,因为她离婚时间太久(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你想想她天经地义的孤独。她有个女儿,女儿两岁不到他下狠心给了离婚丈夫了,为的是轻车上路,也许有理想的彼岸在等待她;可是她不到三十就跑单,现在六十有余,想想看,有多少男人从她石榴裙下匆匆留影,但都没有合适的男人与她长久相爱与共。
   可以想象,跑单三十多年的女人,她会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闪电霹雳,缠绵悱恻,总之她越礼了多少粗手大脚,或者假模假样的文质彬彬,或者老皮或者中咸肉……
   当然她不是妓女,但她有一副练就的长期放单女人的套路。她可以让张科灵魂出窍。
   张科可也不是简单人物,他虽然没渡过江扛过抢,但他下了八年乡,还当过营长之类的官。在领导岗摸爬滚打几十年,不说老谋深算,那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张科与老婆不和,这由来已久。他比别人返城晚。二十八岁那年返城,他想找个对象,可是没有正当工作,只是在铁路当临时装卸工。哎,也巧,装卸工里有个叫刘大纲的,有一天出了点事,上跳时(坡度板)一不小心,脚踝崴了,一下子肿老高,是张科背着大刚送医院的。这让大刚姐姐好感动。大纲姐姐叫刘玉花,刘玉花也是返城知青,也是大龄未婚。看到张科如此热情,就有那么点爱慕之情,当时,刘玉花是在西市场卖菜的。哎哟!可别小瞧卖菜的,那年头可是了不得的职业。那一律凭票的时代,家里吃菜方便可是多少人羡慕嫉妒恨那!
   时不时地,刘玉花让大纲给好心恩人张科捎点新鲜蔬菜什么的,表示感谢。一来二去,人心都是肉长的,对吧。不久张科处于各种想法主动出击,得,一拍即合,张科与刘玉花就喜结良缘了。
   没有住处,不要紧,借个朋友的仓房糊吧糊吧,整吧一下就住进去了。事,半点不当误,第二年一入冬还添个女娃。女娃就女娃吧。两个人都三十得子,那也是大喜。
   第二年,还得说张科工作干得好,加上刘玉花经常给管装卸队的头头送点细菜什么的,张科摇身一变当上了大集体的纸箱厂厂长。嘿!这可鸟枪换炮了。虽说张科下乡和现在这不是人干的装卸工,可是却把他锻炼出来一条活铮铮的汉子,对来之不易的小纸箱厂厂长的职务,他有多么热爱不说,他万分珍惜呀!我的天!
   没用三年时间,他几乎吃住工厂,硬把一个频临倒闭的小企业,变成一个全局上数的营利大户。于是局里特批张科转正并且调到铁路分局三产办公室当副主任(局属科级)。
   张科精神抖擞,加倍努力,又用三年时间他跑遍全国(铁路职工免费乘车),硬是把一个烂摊子,亏损一塌糊涂的三产扭亏为盈。局领导一再嘉奖张科。
   张科是谁,张科是人精。他从不吝啬,他用年节之际把大笔的钱花在各级领导身上。然后巧立名目一核销。鬼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他就成了三产响当当的一把手(副处级)。
   张科也由穷光蛋变成富的流油。房子也鸟枪换炮了。但是不幸的是老婆又生个千金。这下让张科上了好大的火。为什么要上火呢?张科姐弟六个,他是唯一男生,传香火就靠他老哥一个,可是刘玉花肚子不争气。张科由此和刘玉花矛盾重重。二胎,本身在当时政策是违规的。张科一罚款二处分。从三产一把调到工会当副主席(也由于过去给各级领导打进步有功,没有一棒子打死)。
   张科来到工会,也有道理。因为他爱好文艺还会吹萨克斯。
   萨克斯可以说是张科漫长下乡日子里的经典收获。张科下乡比较苦,生活条件非常差。住在筒子屋里一天闹哄哄,想学萨克斯,一吹,他妈的像放屁似的,所以被大家给轰出去了。没地方,怎么办?他就跑到村头有个小树林,树林旁边又埋下不多的坟包,他选择这个地方,一、不妨碍任何人。二、恰好给孤坟野鬼送去一份哀乐。三、萨克斯刚好容易吹出哭调,也恰恰把自己那份悲哀一起吹出去。
   萨克斯名曲大家知道《回家》。所以这也变成了张科练习的主打曲目。每当他吹出《回家》他的眼泪就一大把……
   他带着一把深情在吹。八年时间他练就了一身好把式。
   家庭纠纷还不止在二胎千金上,还有就是有本老账总也没有算清,那就是张科开始在纸箱厂时,因为那里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女职工。当然也有个与张科弄不清的,有一个叫徐芬的,据说她的儿子是张科的,刚生不久,张科为此还偷偷的跑到徐芬家看看像不像自己。他看了许久,不过又他妈的有点像又不十分像。他问徐芬这孩子是不是咱们的,徐芬说,你看吧。张科思想斗争很久,从长计议,决定还是退出这个旋涡为好。
   刘玉花脾气很怪,她认准的理儿决不妥协。她就认为张科沾花惹草没有权利像个处长似的在家指手画脚。张科还死不认账。于是二人矛盾重重,吵架就成了家常便饭。感情也就自然而然地滑落谷底。可能都想到为了孩子以及社会影响,特别张科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怕丢乌纱帽。那年头,离婚字眼是一种耻辱和污点。所以日子推着过到夕阳无限好的地步。
   张科仪表不十分端正,但常年养成的官架子却十足的放不下来。中国人大都还买账,认为这才是正人君子。
   所以,张科进歌唱队,一时让众人眼前一亮。终于来个领导乏儿的。
   张科一是萨克斯吹得好,二是说话有板有眼,起码逻辑分明。三也是最重要的,退休金多,月收入六千多块。于是,不久就被一些老太太给盯上了。
   李小明为什么能够捷足先登?要说这事也巧。李小明刚好与老铁(歌唱队里的老猫)闹别扭。外号老猫,想想看,那也是见腥就上的手。所以,李小明看不惯老猫和别的女人眉来眼去,动手动脚。于是,不是夫妻甚是夫妻的醋坛子给打的粉碎。人所共知,一个人要是醋劲儿上来,那就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刻找下家气死老猫。
   李小明瞄准张科下手。
   张科,处事稳健,毕竟当过那么多年的头头。他来到歌唱队主要是散心,因为在家一不小心就战争爆发,还不如出来散散心,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遇上了一桩不可多得的艳遇。
   人生无处不芳草,夕阳浪漫无限好。
   张科来歌唱队有段时间了,也巧,队长兼指挥突然死了。张科被大家无差别选举为队长兼指挥那是再适合不过的了。要相信,张科是一个有组织能力的人。
   李小明算不上上等人,但会拿情,特别当着老猫的面与刘科拉拉扯扯,气死老猫不商量。刘科来歌唱队不知道李小明和老猫有一腿,后来知道了,那木已成舟了。
   老猫是谁?是一个鼻子头大而红的家伙,所以还有个外号叫红鼻子尖,也是比武大郎高一些,眼睛如鹞子,盯上你就跑不了。他是根本不会唱歌那伙的,有五音缺六韵的手,但他给死去的指挥狠狠地溜须拍马屁,于是滥竽就充了数。
   眼下指挥一死,也就是说靠山塌方了,现在如果再去溜须张科,那不等于没事找抽型吗。于是他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唱歌队。
   张科领导大家一早六点准时到公园唱歌,七点半散伙。散伙后大家仨一群俩一伙各奔东西。张科与小明相好后,也就有了快乐的去处。
   李小明爱讲究卫生,家里虽然陈旧但打扫的干干净净,就这一手,一下子把张科“打晕了”。张科老婆正相反,邋邋遢遢,而且还不做饭,并且闲事一堆。张科深恶痛绝找一个这样鬼搭档(老婆)。
   张科与李小明一走进家门,就快乐每根神经,看到哪里都让他舒服,墙上新添的一副硕大的小明彩色相画,那是张科花一天时间给小明找景拍摄的,优中选优放大,精心装点,挂在一进卧室醒目的地方。
   他们俩常常站在像前指指点点,满脸笑容的评论,景色伊人,人更伊人。
   小明说:老张,我谢谢你,你是我一生最好的“丈夫”,你在我人生最不想活的时候遇见了你,你开导我,你让我开心,有了你我才有勇气活下去……
   泪飞顿作倾盆雨……
   在人生虚幻的世界里,我们都有过许多梦想和憧憬。可是人在现实中,特别是老年人,回眸远眺走过的历程,弯弯曲曲沟沟坎坎,有时发现,怎么还有点陌生?似乎这不是自己走的路。最低不相信鬼使神差与李小明走到一起。可是这是铁的事实。
   李小明厨艺精湛,常常烙馅饼给他吃,因为李小明知道张科爱吃这一口,烙完饼,从桌上把盘子推到张科眼皮子底下,让他吃。眸情四射地一再说,你尝尝这回馅怎么样?每当张科狼吞虎咽,李小明就乐开了花,然后拧着均称的臀部到厨房又炒两个菜,让张科美美下酒。
   夜里,夜深人静。张科与老婆分居多年。张科躺在床上一边听到那屋老婆强烈的鼾声,一边辗转反侧:
   我与老婆是爱情吗?老年人还有爱情吗?结婚就是爱情吗?爱情是专一的吗?高尚的爱情是没有情人吗?真正的爱情是不是死磕到底呢?但我明明看到过,有许多看上去应该说是高尚的纯洁的爱情,可是在生活的旋涡到来之际都匆匆分手了。爱情,真的是美妙绝伦的名词,但屡屡事实让人失望。应该说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异性产生爱,只是道德与法律让人止步。赏心悦目一瞬间,带走一片相情,太多的一瞬间产生人性之爱,假如法律允许,那么我相信,男女一见钟情比比皆是。天天会产生爱情,时时会有一见钟情。那么还有爱情吗?我没见过一个乞丐会一夫多妻,相反大官大导大碗却成百的情妇,这是爱情吗?我看是需要,而需要并不是爱情,但爱情必须是需要。

共 987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故事讲述张科下乡后返城,由一个装卸工到纸箱厂厂长,后来成了副处长,但他和老婆是晚婚,都是三十左右,既匆忙也盲目,没有恋爱基础,加之老婆不爱做家务,又给他生了两个千金,这让他的心里很不平衡,在当纸箱厂厂长时和徐芬搞起了婚外恋,并且有了个儿子,退休后在歌唱队又和李小明搅在了一起,不料徐芬因儿子定居法国出了国,李小明也患上癌症去世了,张科始终坚守了家和老婆。作品很深刻,表面是刘科的发迹与艳遇,但是却探讨了人生与爱情,尤其是爱情与家庭,令人深省,往往婚外恋会因家庭的责任感拒之门外,人有兽性的一面,猎艳猎色,会永不知足,但人终究还是有感情的,有理性的一面,象刘科那怕有过迷茫、有过矛盾心理,有过深刻的恩想斗争,但终究还是会有醒悟的一天,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我们都是恋家的游子,家是我们的栖身之所,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之处。难得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中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中岩        2018-08-15 20:49:09
  问候作者,佳作点缀柳岸,祝生活愉快、创作丰收。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8-08-16 06:41:26
  拜读佳作,故事耐人寻味。祝福写作快乐!早上好!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8-16 11:24:56
  注意文章中标点的正确运用,比如省略号为……
   江山柳岸社团欢迎你,为方便联系,请加入社团的QQ号,490413039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8-16 14:13:31
  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艳遇在侧免不了,如何面对才是人的思考。读这篇小说,情节不怪,生活里来,口味合适,有分量。怀才抱器拜读留言。
怀才抱器
5 楼        文友:王凤举        2018-09-08 00:01:23
  感谢各位朋友的经典评论。文章如画,看明白画者的潜台词,这是最了不起的。谢谢各位朋友。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