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遇见】家乡(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遇见】家乡(散文)


作者:任新农 白丁,3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19发表时间:2018-08-23 17:33:04


   家乡,这是一个一直以来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国人的秉性,始终少不了家乡情结,以至于古往今来,名人居士对家乡的描述总那么惟妙惟肖。于是,有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句和无限伤怀;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蹉跎与感慨。由此,回家,成为国人最为幸福的一种选择。
   家乡啊,生养我身之地。对于家乡的钟情,游子们无异于形同对父母的眷恋!
   远在外地,求索于事业与目标。终有所成之时,却陡然多了一些思乡之情。偶然仰望那深邃的天空,看到正急剧南移的浮云,俨然神圣的信使,带着祝福家乡及其乡亲们的愿望迅速隐身遥远的天际。又见得一群南归大雁,或一字排开,或成为人字形队伍。它们欢叫着,似乎在招呼说:我一定把你的思念带给你家乡和亲人们。
   噢!这是游子望墨止渴般的祈求,也是一股强烈地回家味道。
   是啊,国人的潜意识里不是一直有着“梦想成真”的愿望么?当你虔诚向往着一种目标时,老天爷似乎早已知晓,会千方百计安排着,冥冥中推进你愿望的实现。
   回乡探亲,不得不使我对家乡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那路,那房,那山,那水,那河堤边长满青苔的台阶呵!有什么舍得不亲近呢?样样事物,处处景象无不唤醒儿时的记忆。
   也许从事工作的缘故吧,我对家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和人们说话做事的那一举一动的认识,总会以文化的眼光去观察和品味。
   你看吧,老父亲和老母亲的对话,慢条斯理中总是饱含着深情与坦诚,似乎有一丝谎言也会玷污各自的忠贞。
   你看吧,村干部一见面的时候,总不忘三句话之后便是工作,冷不丁一句“希望您在外地工作之余为家乡办点事、帮点忙啊!”
   你看吧,时过数年,已经不认识了的家乡小学生们,他们嬉笑着,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一句句家乡土话,似乎是他们必须的口头禅。甲说“好嫌人啦,搞么事呗!”乙说“哈了啊,这么搞喂?”,并说“俄(我)奏(就)是不气(去),看恩(你)把我满儿(么样)地?”……
   你看吧,红白喜事的宴席上,谁是“上席(主宾)”,谁是“陪酒(陪客)”,知客(主持人)紧然有序,安排的毫无差错。红喜事过客三日,新娘新郎三天“回门(出嫁后回娘家)”。白喜事唱“闹夜歌(一般是入夜时分,为了克服守灵的孤独,尊重逝者,锣鼓手边唱哀歌边围着棺材转圈)”和十分讲究的“上山(出葬 )”仪式。
   你看吧,那屋(房),那家具,那挂满过梁(房梁)的苞米,还那山间山形的坟……无不体现着一方文化和浓厚的家乡味道.
   怎么说得完呢?家乡啊!那个中庸之地,它曾经锻造了国人共奉的“和”文化;那个中华根文化的发祥之地,它曾盛传着人类始终女娲的故事;那个英雄之地,它是著名的劳工大律师施洋,著名的新民主革命先驱张振武将军的故乡。
   我爱家乡,爱家乡的味道!但我更愿意把家乡的那种气质和内涵,赋予在忧国忧民的事业中,体现在兵团这一神圣的屯垦戍边事业中,应用在西北边疆稳定与长治久安的研究中,去发奋,去图强,去实践,去贡献!
   我爱家乡的味道,呵呵,回家的味道!
  

共 12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正如作者所言“ 家乡,这是一个一直以来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国人的秉性,始终少不了家乡情结”。此文的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厚重的内涵,通过种种的例证,表达了对家乡的眷念和难舍之情。文章采用排比的方式,使语言更加的富有弹性和节奏感,给读者深深的感染。可能作者因为工作关系不能经常回家,但是他把对家的爱升华到了对祖国的大爱,更令人肃然起敬。一篇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8-23 17:35:00
  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神圣的地方,那就是生养自己的家乡。相信很多人对家乡的那份感情就像作者所讲述的,所以这篇文章特别能引起共鸣。感谢作者精彩的分享,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