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勤勉趟出“超人” 路(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勤勉趟出“超人” 路(散文)


作者:辛见 布衣,28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768发表时间:2018-08-23 23:56:03
摘要:她抱定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当成一种社会责任,当成一种人生态度,用爱心去关心激励学员,用创新的精神去不断发展。

走进栾川县“超人”学校,门口“栾川县超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牌子惹人注目,校园内一面文化墙写有“教育报国,服务社会,严谨治校,特色育人”的大字映入眼帘。进入教室走廊,上方悬挂的五幅彩条排列有序,依次是:“复杂知识简单化”、“静态知识动特化”、“隐性知识显性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学科知识多元化”。兴办这所学校的校长叫余爱娟,虽然只有35岁,但已经是颇有成就的女强人了!
  
   从矿山司机到深圳打工
   余爱娟1983年10月出生于栾川县冷水镇东增河村大石头组。她1996年进入冷水镇中学就读,1999年初中毕业。因家庭贫寒,父母无力负担学费,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一个女娃家平时在家中做些家务,帮助母亲照顾弟弟,农忙时随着大人下田打帮手。16岁那年,生性倔强的余爱娟不愿落得在家吃闲饭,跑到离家10公里外的冷水乡钼矿车队学开车。姑娘家悟性高手脚灵,不久便能开着小车独立上路。恰值矿上正缺大车司机,余爱娟主动要求去开大车,在冷水与三道幢矿区运输矿石。她年龄小个头矮坐在驾驶室,好像动画片中的小精灵,路人看到她无不惊奇。那时矿山的盘山道路崎岖湾险,她大胆谨慎紧握方向盘无所畏惧,即锻炼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性,也练就了一手熟练的驾驶技术,后来一次考试合格就取得了机动车驾驶证。
   她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曾受到县电视台的采访和报道。姑娘家风风火火跑运输,但企业的效益不好工资低,为了补贴家用,2003年过罢春节,她跟着亲戚南下深圳打工。这段打工经历使之成长了许多,不仅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还遭遇过白眼。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术,加之人生地不熟,频繁换了好几处工作。
   余爱娟是个自尊心要强的姑娘,她把委屈的泪水咽在肚里,从好几个行业不同工作岗位学徒做起,自勉自励,靠辛勤劳动挣得工薪。深圳打工开阔了眼界,她顿有所悟,认识到没有文化学历资浅,缺乏专业技术,出门打工闯荡创业太艰难了,于是茅开顿塞,2003年冬她转辗到郑州电脑公司学习,一年后结业,经老师推荐到省城一家电脑学校工作,从事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业务。工作期间看到人家培训搞得有声有色,她产生了回家创办一个培训机构,专门为家乡出门务工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的想法,让学员们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出门务工不受歧视,找到一个适合的好工作,依靠技术劳动挣得更高收入。这个想法一经萌发,念头越来越强,朝思暮想怎样实现自已的愿望,她最终下定了决心,毅然辞职回到栾川家乡,去奋斗实现人生的梦想。
  
   从创办学校到特色培训
   万事起步难。余爱娟回家后,一边做着社会调查和各项准备工作,一边报名到县委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函授学习。2004年冬天,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创业指导培训,创业发展方向豁然明朗,坚定了自我创业的信心。在亲戚、朋友、同学、父母的支持下,她多方筹借资金10余万元购置电脑60台,租赁县商业局房屋创办了“栾川县超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经申报,获得了栾川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批准。
   创办伊始,她忙里忙外开着车跑乡镇、搞宣传、发彩页、建档案、配教具、拟教案,忙得不亦乐乎,直忙到除夕前一天才回家过年。学校开办以来,以“教育报国,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以“务实、负责、专业、创新”为校训,以“争创栾川县技能培训第一品牌”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践行。学校聘了教职员工17名,其中本科学历11名,大专4名,中专2名,主要掊训项目有: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操作、电子商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电脑培训课程,以及电子、电脑维修培训业务。余爱娟以身作则,她先在自我充电上下功夫,一边教学一边进修,先后取得了河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系统管理专业毕业文凭。在她的影响下,全体教职员工在教学工作中诲人不倦一丝不苟,共同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师师德和教学质量。
   2005年开办至今,先后为洛阳市九县六区残疾人培训电脑操作100余人,为栾川县城关镇政府“双百工程”培训计算机专业操作300余人,为栾川县科技局培训电脑操作技术人员100余人,为栾川县扶贫办“雨露计划”培训计算机操作人员100余人等。随着培训业务的扩展,在栾川县人劳局、财政局、总工会、农业局等单位的支持指导下,学校又增加了会计、电焊工、家政服务、中式烹调、中式面点、保育员、保健按摩、化妆师等培训项目。2017年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鏖战之际,学校搬迁至栾川县城长春南路老工会院内,培训场地和教室得以扩大,根据形势需要开展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下岗失业困难职工、农民工、社会待业青年和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等实用技能专业培训,培训后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奉献爱心到良知责任
   “用爱去从事教育,用爱去工作,用爱去教学,用爱心工作感动每一天。”这是余爱娟激励自己的铭言。她抱定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当成一种社会责任,当成一种人生态度,用爱心去关心激励学员,用创新的精神去不断发展,用创新的方法办好教育,把超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栾川县超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创办10余年来,获得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2008年该校被栾川县总工会评定为“栾川县失业下岗职工(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心”;2010年被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授予“河南省创业民星”称号,同年余爱娟获栾川县人民政府授予的“栾川县十佳青年创业能手”荣誉;2011年该校被洛阳市创建办授予“洛阳市巾帼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同年被洛阳市财政局、栾川县财政局定为“会计定点培训单位”;2012年该校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同年被河南省电视台评为“河南省十佳诚信办学单位”;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015年被洛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洛阳市就业定点培训机构”;2016年被栾川县人民政府核定为“栾川县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学校”等。据统计,该校累计培训各类技术人才5000余人,有大部分学员已在洛阳、郑州、北京、苏州、杭州、深圳等地就业,有的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了老板的信任并升职;有一部分学员自己创办了电脑销售维修公司、广告公司、打印复印店、网上购物店、摄影店、咨询中介公司等,并取得了稳定的经济效益。
   余爱娟已盘算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与更多的企业、工厂、平台对接洽谈,签定定向培训用工协议,合作共赢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学员成功就业。为此学校为每位学员建立了就业档案,凡是来校学习的学员有工作的跟踪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没有工作的学员及时提供就业信息,酌情为他们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做到为每一位学员搭建就业平台,使学员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用良知责任激励不断进取,创造出了“超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新业绩。

共 28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人物传记性散文。文章讲述了栾川超人学校校长余爱娟的感人事迹。她经历坎坷,从矿山司机到深圳打工,她挣钱之后回家自己创办一个培训机构。从创办学校到特色培训,余爱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余爱娟多方筹借资金10余万元,购置电脑60台,创办了“栾川县超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从奉献爱心到良知责任,爱是教育的主题,用爱去感化人温暖人,真情散文,倾情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8-23 23:59:42
  谢谢老师赐稿荷塘!期待您的佳作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辛见        2018-08-24 08:07:52
  谢谢阿巧老师匠心编按和倾力推介,辛苦了,敬茶!
3 楼        文友:辛见        2018-08-26 22:31:59
  余爱娟年纪轻轻创业有成,非有志气作为,何干一番事业,愿学习效仿,后来者居上。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8-29 20:03:13
  这是一支青年拼搏奋斗曲!这是一曲唱给余爱娟的赞歌!读完这篇文章,感受到一种力量,对人物肃然起敬!感谢老师带来正能量文章,欣赏学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辛见        2018-08-31 21:29:06
  谢谢红叶总编浏览点评。采访文中主人公,被其敬业精神所感动,年纪轻轻钟爱教育事业,且不畏困难一往无前,委实可点可赞。只是作者眼高手绌,未能写出其靓丽风采感到遗憾。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