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西风】夜有梦(随笔)

编辑推荐 【西风】夜有梦(随笔)


作者:之中 探花,14260.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0发表时间:2018-08-25 20:55:24

【西风】夜有梦(随笔)
   最近,越来越觉得梦境稀落零散,且呈严重旱涝不均之态:时而接二连三,时而隔三差五,再然后便是好久好久的空档期。以至于我怀疑起来,梦去了哪里,是不是自己的脑子退化严重,梦已完全遗失。听人讲,梦是人思维能力的体现,有梦者脑子活泛。那么,少梦没梦,不就是脑子生锈了吗?
   据说,梦是人在另一个维度里的活动。另一个维度在哪里我不知道,但知道有些时候,梦有预示,也有对某种渴望的表达。比如这几天记住的两个梦,都与父母有关。一个是要带父母还有外甥跟我同住,把老家一些生活用品搬过来。这个梦很长但记住了一些细节。另一个梦短暂却只记住有母亲,母亲在老家玉米地边等我,还是跟我到戈壁滩上散步?具体情节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些梦与我最近挂念农历七月十五上坟有关吗?弟弟妹妹们总说在春节清明等上坟节气之前要做些与父母有关的梦。可能吧,在每个思念的时节,天上人间相互牵念,正是人间亲情传承庚续的基本形式。
   年龄渐长,梦境渐远。年轻的时候梦很多,各式各样的梦有时候搅扰得早晨起来像熬了一夜。曾经有个梦困扰过我好长时间:我的影子脱离身体漂浮于高处,我的眼睛看着我的身体,也看着其他事物,它还能漂出去好远,看见的物体像通过红外镜头看到的一样。还有一个梦,是反复出现在一个场境里,延续着同样的故事,曾经让我怀疑是不是经历过忘却了的记忆。这些梦慢慢远去,成了岁月留给我的纪念之一。如今想起来,还十分亲切。
   我不喜欢做梦又盼望做梦。有些梦做得叫人提心吊胆,所以不希望梦里冒出来。比如老家流传着梦里“房倒亲,树倒邻,倒牙死的是自家人”。某次做了个倒牙的梦,吓得我谁都没敢给说,生怕说出来应验到哪里就坏了。好在这只是个梦,没在生活里对应。我便知道这梦只是大脑对牙齿出了毛病的感应,而不可能妨到谁。谁说“倒牙死家人”的,谬论嘛。于是有些恨搅人平静安宁的梦,类似于“恨晨光之熹微”的感觉。
   盼望梦,等着梦是到了父亲母亲先后离去之后的事情。这时候才觉得,梦是很好的东西,让生活里感受短暂的、肤浅的、没机会表达的情感还能继续。在梦里经常与父亲母亲会合的同时,又想起小时候奶奶去世后,经常与奶奶见面,好些时候找不到奶奶而哭醒的情境。奶奶在梦里陪我大约走到了中年。那些年月,但凡有大事、有委曲、有困苦,都会在梦里向奶奶诉说,就像她还在寒冷的冬天搂着我、哄我睡着一样。父亲离开给我的打击前所未有,母亲的辞世接踵而至。那几年幸亏有梦,能把白天压抑郁积的悲痛倾诉到墨色深浓的夜空里,让我在半醒半梦间见到父母的身影而稍慰心胸。
   曾经认真学习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我并不相信世上有鬼神,对于别人讲的鬼神灵异故事不屑一顾。但从父母去世后又非常希望鬼神和灵魂的存在,希望他们在我不了解的多维世界里存在。这种存在可以以他们方便的形式瞭望生前的牵挂,让亲人们通过或隐或现的方式与他们会见,聊慰相互间的怀想不舍之情。
   世界上有一个普遍共识是,由于各方面局限,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还比较浮浅。那么关于灵魂或者逝者是否能以其他方式存在的事情肯定还不能完全认定。物质是第一性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人在死亡之后是不是与他有关的物质全部灭亡?当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便灵魂依附于人的躯体存在,人的躯体灭亡了,灵魂也应当消失。但其诡异之处在于,假若把灵魂也看作这物质存在的一部分的话,那么,这一部分物质可能还没有消失。因为存在这样一时无法看清的矛盾,故科学与伪科学就有了争辩的空间。我相信,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关于灵魂的问题迟早会水落石出。
   梦到底是什么呢?除了日有所思的缘故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这也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东西。鬼神论者总爱钻没有结论问题的空子,把他们的歪理放进去推销。只要是清醒的人,就知道梦还是人在睡觉时的大脑活动,是白天思想未曾深虑的余波。离开大脑,离开人的生活经历与感受,不可能有思想或梦的演绎。
   除了怀念,有些梦就像是回味与检讨甚至忏悔,就像平常生活里经历某些事情后,因为做得不够好不够完满而会反思那样。比如这几天我做的关于带父母外甥搬家,就是在表现父母生前我没做到、做好的地方。那时候总想,父母还健康,在乡下熟悉的环境下更舒畅自在,待过几年他们生活不便的时候再接他们到城里跟我一起生活。岂不知,等我想到接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父亲临终前的几个遗憾中,其中一个就说本来打算要再到我生活的小城里转转的。父亲离开好久好久了,我才悟出父亲生前是多么渴望跟我在一起生活些日子。父亲去世后,我把母亲接来住了不到两年,她就撒手人寰,让我大补孝心的愿望也落了空。如果时空回转,我肯定早早把二老接回来,用更多时间更多精力陪陪他们。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东西,不止一次出现在梦里,不是反省忏悔又是什么呢!
   梦是虚幻的,梦又是具体的。梦是浪漫的,梦也是现实的。浪漫主义大师李白的梦就跳出时空,把古今真幻完全揉合,叫人领略无限风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一首诗把梦写得活灵活现,澎湃激越,应当是千古唯一了。而宋朝文学大师苏轼则感情充沛地写出了梦中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记梦》词把对亡妻的思念写得凄凄惨惨、悲伤尽致,极其现实。大师的境界自然在平常人之上,大师的表现能力,让文学对梦的解构达到了相当高度,也让梦与生活、梦与现实结合得更加紧密。李白在浪漫背景下写满了对现实社会、仕途不达的失望悲愤,苏轼则通过虚实结合的描写,把对妻子的感情与怀想完全溶入每一个字词的声调里。梦离不开社会背景、生活情状,也离不开自身对事物的认知体验。离开这些,梦不会存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梦大多只能在夜里做,因为夜晚才是成梦的时候。不能排除白日做梦,这不仅因为有白天睡觉的人,还因为有完全把梦当成现实的人。梦想成真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大多只能作为愿望存在。我现在的梦,绝大多数都是关于父母的,却无法再把好日子的一丝一毫分享于他们了!这就是梦的残酷,它给了人一些念想,又用现实把这个念想坚决地切断,一点儿都不留存。
   然而我还是痴心不改。我还是希望夜梦能够延绵,让我与天天思念的亲人更近一些,让我从另一个维度,把现实中已经毫无希望的孝心,略微奉献一二。
  
   2018年8月21日

共 26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为什么做梦,梦有何意义,梦对人有什么影响,千百年来占梦学家、心理学家一直为此苦苦求索,然而至今仍未能找到解开这个谜底的答案。作者也对梦境探索不已,并且坚信“梦是人在另一个维度里的活动”,在那里,可以和已经过世的亲人相聚,“聊慰相互间的怀想不舍之情”;可以让时光倒流,来弥补应进而未能及时奉献的孝心。作者明知这些都不可能实现,但依然痴心不改,为的是对亲人深深的怀念。本文思路清晰,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敬请大家赏读品评!【编辑:文明俭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8-08-25 20:57:24
  感谢老师赐稿西风,编按不当,敬请谅解!
回复1 楼        文友:之中        2018-08-27 20:56:54
  谢谢老师编辑点评。休息天让你劳作,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08-27 15:53:5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多数人都会做梦。有时在梦里可以见到想见到的人,有时可以梦到愿望实现。梦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人的思维可以飞跃,可以无边无际。老师秋安!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2 楼        文友:之中        2018-08-27 20:57:25
  感谢社长亲临指正,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