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
七五年高中毕业,一晃四十多年久过去了,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们,现在都创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和男生说句话都脸红的十四枝班花,现在也都成了奶奶、姥姥。
在几个热心同学的积极操持下,毕业后第一次同学聚会于2017年五月九日在市“致富大酒店”举行,当然这个“致富”就是我们班曾经的生活委员王致富。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聚会办得有声有色。
班长带头上台介绍了每一位同学的奋斗成长过程和累累硕果,有的是国家农科所的专家,有的是银行的经理,有的是旅游集团的总裁,有的是市扶贫办的主任,更有许多亿万资产的企业家……
我在我们村里当村长,除了偶尔出去开会就没有出过大山沟,我既没有名也没有利,是一个坚守山区的土老帽。奇怪的是,看上去我不知怎么就成了全班最年轻的人,一度成为聚会期间的议论热点。
发言轮到我了,不得不上台说两句:“老同学们:首先祝贺各位同学的飞黄腾达,说起来很惭愧,我没有你们的鸿鹄之志,我就是带领我村的乡亲们种点粮食和水果,抵制了污染环境的许多开发项目。我们那里的天还是蓝的,山还是绿的,水还是清的。我们村最自豪的就是有十几个百岁老人,成为国家第六个长寿村。同学们要是不嫌弃我们农民土,山村穷,就带上你的爱人和孩子到我们村去住几天,我可以管吃管住。”同学们听了报以热烈掌声。
聚会结束时,我接到一个通知:“应你的盛情邀请,我们一行十人前往贵村考察,希望安排好食宿为盼。”我一看这十人的名单,都是那些领导和旅游、银行、专家……我揣着这个通知回到了家里,忐忑不安地向内当家汇报,老婆说:“大丈夫就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管花费多大,我们都要招待好你的老同学。”
老同学都不客气,上顿接风酒席,下顿叙旧宴会,几个帮厨的邻居都忙得不亦乐乎。吃饱喝足后,我领着同学们去上山转悠,看我们纯天然无污染的蔬菜,水果,和粮食,回来又是吃喝,老婆真的有些支撑不住了。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他们终于结束了这次考察,我想这次我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吧。
正当老婆数落:“你说话不过脑子,让同学们钻了空子,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快递信件,打开一看:农科所的《开发无公害葡萄论证书》,市政府民政局的《建设长寿村旅居养老院计划书》,旅游公司《建设旅游山庄项目投资论证书》,市扶贫办的《1000万精准扶贫拨款函》,交通局的《免费修建村乡一级公路批复报告》……谁说老同学只会吃喝不办实事。
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我们村有一个没有污染的环境,也取决于我们村人的热情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