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年前节后(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年前节后(小说)


作者:苏十 童生,84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5发表时间:2018-09-11 20:37:45


   大家走出车间的门口,到车间门口外的草坪上晒晒太阳。
   老农说,等下领了工资大家去那桐喝餐小酒怎么样?
   大家都很赞成地说,好,去就去,反正明天不用来干活了,喝餐酒再回家。
   独眼张走过来对老农说,去喝酒我也去,我好想无聊哦。
   老余说,什么我好想无聊?语句不通,把想字去掉。
   独眼张笑笑问老余,你们还过不过年?
   甘老四笑骂道,我们不过了,你把我们挡在年这边吧!
   老农问独眼张,等下要不要去打炮?是先打炮再喝酒或喝了酒再打炮?
   独眼张掏出烟来,讨好地发给大家,边发边说,随便随便,怎么都行,我没意见。
   六指接过独眼张的烟,看了看,说,哟!张师傅的烟是好烟,黄鹤楼精装,五十元一盒呢!
   独眼张笑眯眯:“一样一样,都是和气草,友谊花。”
   李弋从办公室那边走过来,对大家说,大家到各车间把卫生搞一下,十二点到财务室领工资,下午就不上班了,提前放假。正月初六开工,大家记得初六来上班。
   财务室窗口,大家自觉地排队领工资。领到工资的笑嘻嘻地走了,还没领到的在排队之中大家也戏闹一番。
   这次总共发完了三个月的工资。
   轮到甘老四时,里边数钱的女出纳员小蓝把装钱的抽屉一关,锁上。对甘老四说,休息半个钟,等下再发,我累了手指一点力气也没有。
   说完斜躺到皮椅上,闭目养神,再也不理窗外事。旁边的男会计老许笑着对甘老四摇摇头,作出一副无奈样。
   肥婆排在甘老四后面,听见了问甘老四,“休息半个钟?让我们这么站着等半个钟?架子也太大了吧?”
   甘老四也一肚子的气,排队排了一个小时眼看就要到自己领钱了,却突然不发工资,说休息半个小时再发。他心里充满了怨气,但他不敢对那出纳小蓝发火,因为小蓝是老总的内侄女。惹火她,她真敢扣下你工资不发,你又奈何不了人家。
   甘老四只能耐心地等待,他想反正还有三十多人没得领又不单他一人没领,人家都忍耐着你又为何忍耐不得?反正都排这么久了,也不急一时,急是进不了城的。
   肥婆又嚷开了:“就发这么一点工资,喊手累?是真累还是假累?是不是故意整我们啊?”
   但这次她是用本地土话来说的,她不敢用普通话来说。
   甘老四说,你急啥呢?急回家干嘛呢?家这么近,耐心就能等到共产主义实现。
   肥婆叹口气说,我之前也曾听人说数钱数到手累手发抖,我还不信。现在亲眼见到了,你们说,现在的女孩能干什么呀,数钱还觉得累,不知去卖X她累不累。
   大家听了都笑道,肥婆累不累你去试一试不就知道啰!
   肥婆得意道,我还没试过,真想去试一试。
   那桐镇菜市场,某小粉铺里烟雾腾腾,有些人要一碗粉几两猪下水,半斤米酒便独自小酌起来;有些六十多岁的老人,要两三条卷筒粉,一两花生,三两米酒,也喝得酩酊大醉,露出一副可怜巴巴相来,显得既不幸又令人生厌。
   刘一山和老农一桌七八个人,买一条鱼让人做了一盘鱼生,在粉店里要了五十多元的熟狗肉,一碟柠檬鸭两盘炒粉,一碗鱼头汤煮豆腐,一碟青菜,五斤米酒。大家吃得满头大汗,热气腾腾。
   甘老四来的时候,大家已经吃得一半。
   六指说,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甘老四坐下来一边吃一边说,他妈卖X的,偏偏轮到我领钱时,那卖X的说太累了,休息半个钟,害得我白白多站了半个钟,我操她X的。
   老余说,你骂她,怕她个卵。就数那么一点钱就喊累,比我们干活还累?真会喊,骂她,慌她第几条?大不了不做了!
   老农夹了块狗肉放嘴里,又夹片鱼生放入口中,一边嚼一边说,嗯,鱼生狗肉,真正好吃。可惜昨晚厂里年夜饭没有鱼生狗肉。
   老余说,哦,你想的美喔,熟狗肉二十几块钱一斤,还有厂里的领导都不吃鱼生和狗肉,鱼生狗肉只有我们广西人喜好而已。
   老农劝独眼张说,张师傅,来,多吃一点狗肉,这东西沾着蒜泥辣椒吃下去补肾,很管用的,是食疗补肾好药膳……老甘笑说,怪不得钟小雨整天笑眯眯的,好幸福的样,原来是狗肉的作用。
   独眼张说,狗肉还可以,鱼生就不敢吃啦。
   甘老四说,鱼生还是少吃点,吃这东西容易有肝吸虫病,等于慢性自杀。
   老农说,没事,我岳父天天吃鱼生,现在九十岁了,还能来那桐街。
   这时老余看见门口外有一张十元的票子掉在地上,他对老甘说,老甘,门口有钱掉在地上,去捡回来。
   老甘呷了一口酒,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不屑道:命里没财,捡回也得丢。钱没有好来,就没有好花。
   六指说,圣经上说,偷窃穷人的钱,等于借钱给主,向穷人行善,等于借钱给主,主都会偿还给他的。
   刘一山心说,一件事情重不重要,就在一念之间。
   春节期间,刘一山从大年廿九开始到正月初四,每天都去忙地里的活儿,从早上七点钟吃了饭就去地里头忙到下午五点多才回家,每年都是如此。人家过年在家打麻将赌三公,刘一山夫妻俩则在地里头拍泥块,这样一下雨就可以种玉米花生类的农作物。总之把土地整理好,农家肥拉到地头,种的时候一个人随时都可以操作。
   村里的人笑说刘一山,连正月初一都去干农活,都不见你夫妻休息过,干那么累那么辛苦干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早摸到晚,也不见你有多少钱,人家一天到晚穿着拖鞋在村子里溜跶,打打牌,赌赌三公,口袋里一把把的钱。你们夫妻活得累不累呀?
   刘一山听了只能苦笑。心说,人比人气死人。自家的事自己知道,说多都是泪。
   刘一山老婆对村里的人说,我们不能依(像)你们喔,姐夫骑马张开腿也想张开腿,自己的苦自己知。
   在刘一山看来,春节在他眼里跟往常是一个样的,只是多了杀几只鸡鸭而已。他不敢在春节去走亲戚,一去少不了要发红包给小孩,五元钱发给小孩,小孩都不领,至少是十元钱一个。还有一些老人,八十岁以上的,得给一百元,最少也是五十元,二三十元拿不出手。又得买一两包好点的烟和两瓶酒,算下来春节去走亲戚得备几百元散钱才行。
   大家过春节大吃大喝,并不在乎春节后的生活费用。大家都说一年才有一次春节,先过好年,以后的事以后再算。
   刘一山认为有钱也是过年过节,无钱也是过年过节;大家过年过节无非就是图个排场图个面子。就像过年时有人放几万头的鞭炮和花炮,还有对联,贴得到处红彤彤的。
   刘一山过年放鞭炮最多是买一封伍仟响头的鞭炮,对联只贴大门口一个。他不敢乱花钱得考虑春节之后三个小孩的读书费用还有开春要买化肥和种子等等的投资,所以好多年了,刘一山过年都不敢去走亲戚,他很惭愧,一些老表在街上碰见他,问他春节怎么不见来走走?刘一山只得推说家里忙没时间。他不敢说口袋没闲钱,不敢走亲戚。
   没钱过年倒也省去了许多的应酬,自己在家有什么吃什么,少了许多的麻烦。
   夫妻俩除了去田地里头备战春耕,回到家吃了饭看看电视,倒也悠哉悠哉,省了好多烦心事儿。
   刘一山夜里躺在床上感叹:弹指之间,自己已到了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的,肩上的重任可想而知。一家老小的生活你都得操心。人到中年,这是个无法洒脱的年纪,千斤你来挑,万斤你来担,千事万事一切事都得你来担忧!人到中年,说爱已老,谈死又早。生命过半,但得为子女的前程而奋斗,不敢休息,无路可退!人到中年,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世情冷暖,唯利势图都得品尝过体验过。
   刘一山知道,人到中年,没有掌声鼓励你,唯有索取等着你,再苦再累不能停!没人安慰也不能说累。
   虽然知道理想很珍贵,从不计较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但是看不到的未来,等不到的希望。人情世态,不宜太认真,少事为福,中和为福,少些多心疑心烦恼心。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嘴上存德便是福!
   人到中年,只求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就算穷点苦点累点也是幸福的人生,是没有遗憾的人生。
   人到中年,淡泊一切,放下一切是非,不要听信流言。放下一切牵挂,一切随缘,知足常乐!
  
   十一
   节后,大家来上班,许多人显得疲惫不堪,干活懒懒散散。
   中午吃饭的时候,老甘拿着饭菜坐在老农旁边,对老农说,老农,甘老四今天来了没有?老农边吃饭边说,没有呢,打电话老是说关机关机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老甘自言自语地说,不用打了,甘老四走了……大家一时听不出老甘的话语,质问老甘,“走了?甘老四走去哪儿了?”
   老甘凄然地一笑,摇摇头,对大家说,“人家常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人生真是无常啊……”
   老余问,甘老四存蹄(死了之意)了吗?
   老甘点点头。
   大家听了感到有点愕然。
   老农说,到底怎么回事?春节前他不是还活蹦乱跳活得好好的么?怎么说没就没了?
   老甘说,我也不清楚,听村里人说初一还见他到卫生院拿药,初四早上就不见他起来,他儿子早上不见他起床,推门进他房屋,发现甘老四已经死了。
   老甘又说,村里的人都认为甘老四的死一定与刷油漆喷油器这工作有关。
   老农不以为然地说,不懂不要乱说,油漆中毒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致人于死,而是慢性中毒的,像老宋现哥那才是油漆中毒,甘老四还没那程度,会不会是血溢脑或心脏病所致?不请法医来鉴定吗?
   老甘叹道,唉,法医鉴什么定?他儿子才十四五岁,卵样都不懂,他父亲又与甘老四形同敌人,这一死,喊火葬场来拉去一烧就完事,连亡人法事类都没做呢!
   老余说,甘老四啊甘老四,怎么这么阴功的?你前世造了什么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
   大家感叹了一番。
   正月初十那天,老农和六指在用航吊车装货发货,下午装第二车的时候,吊货的钢丝绳突然断裂,一捆几百斤重的小钢件从半空中散落下来,有一小铁板砸中了老农的手臂,老农当天下午被送往广西骨伤科医院。钟小雨也去医院作陪护。
   每批产品最后收尾的工作都是由油漆班来完成的,油漆班一下少了几个人,刘一山不得不暂时回到油漆班来工作。
   谷书记过了年就再也没有露过面,听说调往别的厂子去了。
   吕大能又从公司总部哪儿拿回几份订单,每份订单都有二千多吨,好在产品不限时间,可以先把部分产品生产出来,每个订单先发些产品,把订单拿下,然后一边派人去安装,一边继续生产所剩的产品。这也是历年来有订单多时的生产战略,然后哪个急就先完成哪个订单先。
   眼看油漆班人手不够,需要招收工人。但招收工人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况且这季节又是春耕春种的时节,招人还真有些难啊。
   刘一山对李弋说,等产品生产出来多些时,也可以招些临时工来帮忙十天八天的,但是那些临时工一般都是干完活就得结账给人才行。
   李弋把刘一山的建议跟厂长吕大能一说,吕大能觉得这样也很好,工钱从厂里备用金挪来开资,等发了工资再存回备用金里,只是怕到时不知招不招得来几个临时工。
   刘一山对李弋说,放心,找三五个人来刷几天油漆没问题,到时由他回村子里找来。
   刘一山回村子里一说,马上有七八个人应承到时候愿意去刷几天的油漆。后来刘一山病了,李弋就直接与那几个人联系,这样解决了油漆工缺人手的问题。
   三个小孩去学校上学,二姐也回广东。家里一切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厂里的活儿眼看上半年都是正常的。
   可是刘一山却病倒了,真个是乞丐事头多。
   刘一山得的是急性肠胃炎,胃溃疡。
   首先是肚子有饱胀嗳气、泛酸,腹部疼痛。一天上几次厕所,吃下去的青菜拉出来一个样,而且粪便是稀水样式的。肚子时痛时好,一阵痛一阵不痛的。
   刘一山到那桐镇卫生院去看病。
   医生检查了一下,对刘一山说,需要住院观察治疗,明天要做个胃镜和CT,做个血常规检查,看是不是病原体感染或是细菌性感染才能确诊。
   让刘一山先去办理住院手续。
   刘一山听人说,一般胃痛胃病,医院很难治愈的,医院只打些消炎止痛针,治标不治本,去看看中医差不多。
   刘一山从医院出来,他决定先去看看中医。
   刘一山来到镇街菜市旁一家私人开的小诊所,让医生看病。那诊所是父子俩开的,听说是三代传世中医。那老中医有七十岁了,专门把脉看病,那儿子四十多岁,专门抓药的,偶尔也把脉看病。
   病人来看病,不需要你多说话,老中医把脉看你面色,然后说出病情,你觉得对,你就拿药,你觉得不对那你可以走人,绝不强求你拿药。但听人说一般病人进去看诊问诊的人极少有空手不拿药出来的,除非是些得了绝症之人。
   诊所里也有好些人在等着看病。
   有人叹气说现在去医院看病挂了个号,医生就让你去做验血、拍X光、做CT等等,一个感冒检查拍片一大堆,都不知道这些医生是干什么吃的,没有那些仪器检查我看那些医生全是不懂得看病的。

共 41908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56789
转到
【编者按】约四万字的小说,小编从开头看到结尾,脑海里一直在闪烁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行古诗,为那些以生命为代价的农民工叹惋、怜悯、震撼、感动!作者本人就是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小说所写广西飞捷钢结构工厂的生产情况,是那么细腻,那么生动,那么有技术含量,那么有人间烟火气,那是因为作者也曾经工作在广西广西飞捷钢结构那桐分厂!厂里的农民工,明知厂里安全隐患大,对身体伤害大,但因为比别的工厂多那么二三百元钱,为了生活的亟需,一切都显得别无选择。老宋和甘老四之死,连各方面都很优秀很精明的刘一山,才不过人到中年,不得不在家里养病了!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富含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人物栩栩如生,农民工的形象是那么真诚无私,高大高尚,令人肃然起敬!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9-11 20:39:09
  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富含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人物栩栩如生,农民工的形象是那么真诚无私,高大高尚,令人肃然起敬!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09-11 23:16:23
  数据翔实,故事情节逻辑性强,塑造的人物和事件生活气息浓厚!
3 楼        文友:苏十        2018-09-12 09:37:32
  感谢梦锁孤音老师和陆屿璠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你们辛苦了!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