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我的老师(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我的老师(随笔)


作者:上大人孔乙己 秀才,121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11发表时间:2018-10-17 11:00:07
摘要:《论语》中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文友驼影润沙当之无愧地是我的老师。或许只有贾平凹先生的一段话最能表达我的意思吧?“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想写这篇文字计划了有很长时间,最少应该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因为想到的太多,竟然不知从何下笔。大凡作者所写的老师,都是现实里接触的人,而我所说的老师,却是在“荷塘”里结识的文友——驼影润沙。我不知道老师的年龄,也不知道老师的职业,更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不过,按照韩愈先生的标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并不妨碍我认文友驼影润沙做为老师。
   莫言先生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到:“这是一个被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其实莫言先生的话有些偏颇,我认为,写老师的,还应该至少有第二种、第三种……
   第一种,我们见到的应该很多,比如莫言先生在《我的老师》,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以及冰心女士的《我的老师》,谈应该都是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来写老师的,感激老师给予的关怀,感谢老师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帮助以及成长道路上的指点。
   第二种,应该是写老师的人格魅力对作者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作者的人生观,给作者树立了人生价值取向以及奋斗榜样的,比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毛主席的《我的老师徐特立》以及贾平凹先生的《我的老师》,老师在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表现出一种精神,更多的是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来影响着学生、改变着学生。
   第三种,应该是写老师种种的不是,当然这一点可以理解。老师是一种职业,并非每一位老师都是圣贤,老师是人,当然老师之中肯定也有不能称之为“老师”的老师。他们忘记了先哲们的教诲,做着或伤害着学生自尊心的事情。伊斯兰教有句名言:只有阿訇和教师的灵魂可以不经审判可以直接进入天堂。第三种老师当然不在这个行列,因为他们不是老师,而是混入老师行列中的败类,他们应该进的是地狱而不是天堂。写这种老师的文章多见诸于网络,很少能在正规刊物上见到。
   我写《我的老师》,应该是第二种,但又有些不同。首先是我没有见过驼影润沙老师,其次是驼影润沙老师也不知道有我这样一个学生。不过,相同的是驼影润沙老师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精神、人格魅力在感动着我,他对自己的作品严格要求的做法在影响着我。
   驼影润沙老师的精神首先表现在对社团编辑的尊重上,他的文章每一条留评都积极回复,每次都不忘说一声道谢。老师一次的回复让我特别的感动,他这样写道:“我知道,写一篇编按其构思不亚于一篇文章,所以特别感谢编辑。”这样理解与感谢,着实让我感动,因为一部分文友每每表现出来的是对自己文章能否发表,而很少关心在每一篇文章背后社团里这些义务编辑的默默付出,不在文章后说一声“谢谢”,不懂得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
   驼影润沙老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他的谦虚上,我们都知道,社团是一个由文学爱好者组成的团体,有许多像我这样非专业的编辑,编辑水平达不到驼影润沙老师的水平,没有反映出作品的内涵。对于这样编辑的编按,老师也是一如既往地感谢,丝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当然,这不是虚伪,而是在尊重之上表现出来的谦虚。记得有一次,我编辑老师的一篇散文《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正好是我所学的专业涉及到的问题,我在指出之后,他是特别的感谢,并要求我及时修改,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知识,但是老师所表现出来的谦虚,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老师的精神在于他对文章的负责上,驼影润沙老师尽管不是那种发文量很多的那种作者,但我觉得不是作者缺乏创作素材,而是老师对自己的每一篇文章负责。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之作,在文章中几乎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应用得特别规范,说明老师在文章发表前做了到仔细校对、认真修改。其实对自己的文章负责,就是尊重读者、尊重编辑。
   最让我钦佩的是老师文章的风格,老师的文章体裁涉及散文、现代诗以及古韵,无论是什么样的体裁,古朴沉郁是老师的一贯风格,老师的作品追求的是“文载道,诗言志”之境界。尽管老师的的文学底蕴深厚,但他的作品里没有过多地显示出啥技巧,追求的是作品的深刻内涵,表达对人生的追求、对祖国的赞美,对亲人、老师、朋友的感恩,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主题。从老师的文章来看,老师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经受了他那个年龄时期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痛苦,但在老师的文章里没有表现出忧愤、仇视的畸形情绪。在老师的文章里,仿佛这一切都是人生经历的一段财富,是梅花香前的苦寒,是宝剑锋刃前的磨砺,这一点是我最为钦佩的地方。
   《论语》中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文友驼影润沙当之无愧是我的老师。或许只有贾平凹先生的一段话最能表达我的意思吧?“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共 20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论语》中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文友驼影润沙当之无愧地是我的老师…《我的老师》这一篇随笔,作者文记条理清晰,先叙我要写的这个老师是谁,再叙《我的老师》这一同题如何记叙,从三种观点叙说,借名人们的同题写作观点,来阐述自己的几许认知。接着以详实的事例,从四个方面叙述“荷塘”里结识的文友——驼影润沙为何是我的老师。驼影润沙老师的精神首先表现在对社团编辑的尊重上;他的人格魅力表现在他的谦虚上;老师的精神在于他对文章的负责上;在于老师古朴沉郁文章的风格上。最后,以〈论语〉的观点作结。总之,此篇随笔,剖析了自己称‘驼影润沙’为师的观点,文叙主题突出。欣赏了,倾情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10-17 11:05:53
  随笔文记,我师来叙,同题而议,观点成立...
回复1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10-17 11:11:18
  多谢程南老师的精心编按,从文章的结构顺序,以及文章的主题,都做了详尽的点评,使文章增色许多,尤其是老师精心添加了摘要,更为感谢。祝好!
2 楼        文友:程南        2018-10-17 11:07:34
  问候上大人老师,创作快乐,祝秋祺!
回复2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10-17 11:13:44
  程南老师就是荷塘的一面旗帜,是荷塘编辑以及文友的老师,计划以写一篇程南老师为领军人的“荷塘精神”文字,到时候希望老师多多指点。再一次由衷地感谢。
3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18-10-17 15:15:52
  读过老师这篇文章,很想对您说声:谢谢!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帮助。老师带我走进荷塘,让我在这里和老师们学习,感受荷塘一家亲。对老师的了解更多是在您的文章与编按里。老师的博学与谦逊让人敬佩,对编辑工作的热情与严谨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问候老师,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10-18 08:30:36
  小星星也学会谦虚了,共勉。
4 楼        文友:驼影润沙        2018-10-17 15:27:09
  十分感动,无以言表!与此同时,汗颜于先生的抬爱与赞誉!
   因于现实生活中工作繁忙、责任较重,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未能如愿地勤于练笔,愧对您如此厚待。但我还是常来贵社团阅读各位老师的佳作和精彩的评析,不为消遣,而是秉诚学习。
   不敢在先生面前为师。倘能如佳作中所言,以从文较为严谨的评价入列,已经心满意足了。
   十分赞赏先生的治学态度和从业精神。即便,在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编辑岗位上,先生在尽显才学、坦诚、谦逊和真诚的同时,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地服务于春来秋往的文友们纷至沓来的作品,已经堪称为人处世、严于律己的楷模。在面对参差不齐的作品,先生审阅、修琢、鼓励、在精评中委婉地提供自己独到的建议和文学营养,处处体现着职业精神,体现着对于荷塘社团的承诺与推崇、信任与知遇之恩,令人赞许不已。
   而对于本人的拙作,总能在一堆沙砾中细心地挑选出稍有成型的卵石,镀上赞赏鼓励的光芒,坚定并激励我对于文字写作执着的自信之心。
   我对先生的博学是由衷赞佩的。字里行间,均能执如椽之笔、或纤毫织针,书写着胸中锦绣、刺绣着笔墨人生、洞察着世情真谛。
   先生对于文学的理解更是有独到的眼光。如先生佳作和编按中多有体现——文学的本身不仅仅是文字的砌砖添瓦,还有人生的意义,还有精神的负重和三观的铸造。当然,还有对这趟人生、这个世界的博爱。
   遗憾的是,好几个月没有散文写作的片章只语留痕,错过了先生悉心指导的机会。不过,待我稍有余暇,一定携拙作前来交流。
   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也顺便提及一下:理工男。现从业于长庆油田属下一单位的管理工作。祖籍甘肃天水,定居陕西西安。已逾天命不久,不求闻达前程。如吾有幸,能在先生路经西安时一聚,当为快意之事。静盼,候音。
   今日路过,巧遇先生佳作鼓励,幸莫大焉!秋深了,遥祝吉安、快乐!
交友常带三分侠气 做人须留一点素心
回复4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10-18 08:29:36
  遥握,一切尽在不言中。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0-22 16:57:38
  第一次读完这篇文章,情不自禁写了好多文字,点发表后不见了。再次读这篇文章,突然也想写一篇我的老师,他的名字叫上大人。只是害怕笨拙的笔唐突了那分敬重。我的老师,也是未见其人,未听其声,而我却对他充满着敬仰!敬仰他博学多才,敬仰他精求精的做事态度。人生中,能遇到这样一个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的老师,是一种幸运!
回复5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10-23 11:53:45
  相识是缘,无论现实里还是网络里,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朋友,才能赢得朋友。见贤思齐,彼此欣赏,不只是获得朋友,更多的是充实自己。惜缘!祝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