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人造美女之一(小说·旗帜)
十点钟,两人办完了杂事,买票划船。工作人员看着他俩开了一句玩笑:“带这么多东西,划船是在搬家吗?”
霍彦甜笑笑说:“体验一下渔民水上生活,下午五点上岸回家。”
“我说呢,干粮食品足够一天用的。”
耿益成笑笑说:“一天吃喝不愁,船上无忧,我们两人比于文华尹相杰好多了。他们俩是一个在岸上走,一个坐船头。”
“那是爱情船上纤绳荡悠悠呀。”工作人员也愉快地哼起来《纤夫的爱》这首歌曲。
耿益成不再多说,和霍彦甜牵手上了游船。今天,他俩要在这条船上生活一天。百年修来同船渡,千年修来共船眠呀。
秋高气爽,阳光照人,轻风吹着小船十分怡人。霍彦甜打开收音机,收听一遍也没有收到满意的节目,索性关掉收音机,放上磁带听起了音乐,这是当今最流行的歌曲《纤夫的爱》,于文华尹相杰一唱红遍中国,可见爱情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
好歌曲百听不厌,好诗歌百读不厌。听着音乐,耿益成说:“当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船上召开,他们目的就是解放全中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现在日子好了,可惜那些老一辈革命家都不在了,也听不见纤夫的爱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军人保卫边疆像植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一样去乘凉。”
“好了,今天咱就静静地思考一天,记下来,明天交换日记,收录机音量关小,当轻音乐吧。”
“好吧,闭目沉思,而后再写日记。”
说完两人都不说话,任船随风漂流,任音乐周而复始,任思绪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他们在回忆过去畅想未来。
霍彦甜回想过去,想起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现在已经是而立之年,真是一言难尽呀。
少年不知愁滋味,上小学时学习中上等,老师不批评不表扬,无人敬无人恨,不知不觉中上了中学。在中学时,自己相貌成了无人理睬的理由,相貌属于丑小丫,无人嫉妒,无人写纸条,无人围着转,这也好,无人打扰可以去专心学习,学习成绩一路攀升,升入高中时已经名列前茅了。
高中阶段,登门提亲的媒婆很少来登霍彦甜的家门,媒婆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专去相貌好的女青年家提亲,提亲的男方也是媒婆的亲近人,肥水不流外人田。高中时期老师是目的极明确的,好学生成绩好,如果考上大学,老师脸上有光,学校也受表扬,所以谁是培养重点谁是培养后备人选,谁是学校放弃培养的后进学生,谁心里也明白,要想改变学校、老师的看法,也非一日之功。有些女生就对考上大学不抱希望,打扮入时,为将来走入社会广交朋友,也为寻找培养终身伴侣暗暗准备。
霍彦甜学习成绩在前几名,当然是学校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本来相貌不俊,加上不爱打扮,平时皱眉沉思,本来人称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但她却越长越令人遗憾了。老师不管学生的相貌长得丑俊,只要学习好,就是为学校为老师能争光的好学生。
高中毕业,霍彦甜一举得中,考上某金融学校。这结果没有让人吃惊,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结果。
大学阶段,有人仍想去深造,考研是不少人的追求,但是有人就有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感觉,为工作的事早打算,霍彦甜升入大学后成绩没有排在前边,也属中游,有的学生受师兄师姐的影响,相信那句名言: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有的女学生傍大款,有的女学生找有家庭背景的男生处对象,在社会上寻求靠山,为后半生谋实惠。霍彦甜属于比较清醒的单身贵族,她发现在当今社会上,好容貌的女人身边总有不少追随者、追求者,她感觉个人是渺小的,好像小船驶入大海一样,个人奋斗是有限的,自然自己出生在乡村,从小就没有见过大世面,毕业后也就没有必要千方百计留在大城市,回到小城工作也是不错的,那里有她的亲人,有她的同学,有她的朋友,有她比较熟悉的一切。
霍彦甜毕业后回到了故乡D市,分配进了比较好的银行工作,上世纪,银行效益不坏,利息也高,存款的人不少,银行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也相当不错,值班人员的节假日,都按国家规定双倍工资三倍工资执行。
惟一不如意的是霍彦甜个人婚姻问题始终没有进展,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郎才女貌是一个标准,历史上有四大美女,当今社会选美也大多是针对女性,女性没有美貌已是遗憾的不足,女性加上聪明,就更加可怕了,许多男人不会主动去找一个可怕的对象。一般来说男人找乖巧可怜可爱的小鸟依人的女友,谁也不会去找高于自己的女人。几千年来,似乎就这样不成文的有了规矩。现在是新时代了,可以改革,可以创新,可以另选生活方式,有不少女性也有主动追求男人的,但是为数不多。霍彦甜自认为还没有值得自己去一心追求的男人,不要说高攀,就是差不多的男人也没有发现,所以她还在等待。在等待的时间里,又会发生许多事情,包括如意的,不如意的,令人高兴的,令人遗憾的,当然也包括许多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满意也罢,不满意也罢,不满意可以分手,可以再选择,可以再结婚,于是有人多次分了合,合了分。据报上说,美国有人在60岁之前,结婚35次,离婚35次,创造了一个吉尼斯记录。
霍彦甜也经人介绍认识了几个,不冷不热,也没有感觉,自然分手也没有遗憾,相识也不激动,所以也是看天上白云任云卷云舒,说不上落花有意,更不必说流水无情。老母亲着急了,自己也不能让母亲太劳神分心,就主动一点,追求一下,想解决个人终身大事,没想到,男方老母的一句话,让她下了整容的决心。
她老人家说:“现在都爱化妆了,还有这么格格不入的丑小丫吗?”
更没有想到的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在这时候,也不坚持自己的意见,竟不明不白地和她分了手,找了一个美貌女子结婚了。
霍彦甜在27岁时下了决心去医院整容,虽说不上脱胎换骨,但绝对可以说改头换面了。整容后的霍彦甜,身份证也换了,派出所也备了案,整容前整容后两张照片截然不同,同事们换了目光,亲人也改变了看法,看来霍彦甜是下了嫁人的决心。古人云:好了伤疤忘了疼。霍彦甜是好了伤疤也没忘记过去的心痛,再说明白一点,是她向美貌投降,向表里如一投降,过去心灵美没有更好地从外貌上表现出来,现在才算达到内外统一,里外一致。
换了心态,换了容颜,第一次相亲就是耿益成,有人开玩笑地说那是更容易成功的一个白马王子,军营男子汉从影视作品中,从小说戏剧作品中,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神秘的团队。霍彦甜也有点迷信了,没想到两个多月就决定结婚,从单身走进了两人世界,但这还不是最快的,有人曾用一个月走完了从相识到相恋到结婚的路程。
耿益成在游船上也是思绪活跃,他想起了中学阶段,自己为跳出龙门而奋斗,虽经复读仍不能如愿,难道自己就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和父辈一样在故乡的土地上生活一生吗?老师说再复读一年吧,只有复读才有希望,父母的无奈让她心寒,复读一年,自己不能创造价值,还要再吃穿父母的血汗钱。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决不能再让父母养活自己了。再说,学校中就有一些学生,已经复读了六七年仍然名落孙山,成了新时代的老留级学生。自己复读几年又怎么能保证成功考上大学呢?于是他决定在家劳动,边劳动边复读。第二年在预选时就被淘汰下来,一个老师说了一句话,“你没有交复读费,学校是为照顾交了复读学费的那些学生能有机会参加高考,才淘汰你的。”
老师是无私的,那是说的大多数。这一次淘汰自己,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去上复读班,没有交钱给学校,所以学校的领导就淘汰了自己,连一个参加高考的机会和资格也被剥夺了。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离开这些本乡的学校,去外地,去外省。在农村,考上大专大学是一条路,再一条路就是当兵,当兵能找到雷锋一样的班长,能找到官兵一致革命的队伍。
耿益成报名参军,在经过了体检、政审之后走进了绿色的军营,通过自己的努力又考取了军校,成了一名军官,不是自己太挑剔,也不是自己太低能,三十岁仍然是单身贵族。这是父母心中的一个遗憾,工作忙是一方面,没有找到合适的女友才是主要的,有的面貌好的女孩,一张口说出的话让人不敢恭维,虽然中国人爱说:女人无才便是德。但现在是改革年代,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最少也要有一定的素质吧。所以参军十二年仍然没有找到如意女友。古代花木兰参军十二年成了花将军花元帅,他耿益成才是一个连长,一个管理百十号人的行政主管,官场上不尽如人意,情场上也没有什么让人满意之作。
中国的周易上讲六十年一个甲子年轮回,三十年也是半个轮回吧,耿益成认识霍彦甜时,才找到了感觉,霍彦甜的口才,聪明才智是一流的,容貌也是一流的。他想:这真是上天的安排吗?在谈对象时,耿益成曾问她:“为什么你这么优秀的才女,到现在才决定嫁人?”
霍彦甜反问:“有人说,挑剩的苹果总有缺点,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人是人,人不是苹果,男人超过三十岁是不是也是挑剩的苹果呢?”
“这叫双向选择,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同桌也不结婚呀。”
“自然有缘来相会,我们来一个军民联欢鱼水情深吧。今生今世在一起好吗?”
“好吧,让我们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于是战友羡慕,同学赞许,亲人祝福,他俩终于走进了洞房。
“中午十二点了,我们共进午餐吧。”霍彦甜一句话,把耿益成拉回到现实中来。
“好吧,下午再接着畅想。在水中的船上负氧离子多,脑细胞活跃,就是舒服,能够安心地想问题。”
两人边说闲话,边吃起带来的火腿肠,喝着矿泉水,也很得意,其他船上游客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能带午餐的船上游客能有几个呢?
边游边想,已到下午四点钟了。
霍彦甜说:“返航吧,明天交换日记,看谁的短小精悍。”
“无论长短,水平有限,到时候再说吧。”
他们上了岸,工作人员也换了人,也不记得他们是何时上船下湖的,也就没有开什么玩笑,两人出了公园乘车回部队,继续安排他们的蜜月行程。
好好休息了两天,他们要和战友一起去远游,去海南岛看一看改革开放的特区经济发展是如何地日新月异。
三
“看景不如听景”是许多人的口头禅,有时候不但要听,而且还要去亲自看一看。有一首歌里唱得很无奈,有时间远游时没有钱,有钱的时候又没有时间去远游。
霍彦甜和耿益成利用蜜月的假期,利用海南的战友当导游,真可以说有钱又有时间,他们早早地订了飞机票,是那种打折机票,比火车卧铺也贵不了几块钱的消费水平他们轻松可以接受。从部队坐汽车去飞机场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路程。乘飞机去海南也用不完三个小时,比起乘坐火车几天几夜时间,更是节省时间,没有旅途劳累,又可以欣赏万米高空的蓝天美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海南这位战友朱杰章和耿益成的关系从新兵时就认识,同学习同考军校,又在同一所军校毕业,分进同一个团,这十几年的战友加兄弟关系,交流很多,共同语言很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恋爱方面也交流经验,诚信待人,与人为善,虽有一些小误会,经过解释很快又和好如初,真是一对好战友好兄弟。
朱杰章出生在海南海口市郊区的乡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海南成为单独的省,海口市成为省会所在地,许多高水平的人才蜂涌而来,许多奇迹经常发生,许多青年受益匪浅。朱杰章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的小市民思想,他看得远一点,他没有考上大学,但他读书很多,他理解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更理解海南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的繁荣昌盛,必须有一支强大的解放军队伍。海南富了,许多青年想致富,没有人去参军,朱杰章在这时候表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主动报名参了军。
地方政府对于有志青年也给予十分优惠的拥军优属政策。在部队干一年给多少钱,干两年再给多少钱,受嘉奖再加多少钱,立功再加多少钱,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都有明码标价,有的兵为了早退伍早发家致富在部队不好好干,不安心服役,甚至有的兵当逃兵,甘心受处分后回家做生意。朱杰章却相反,到部队后认真学习,想立功想上军校想在部队长期干,这样的思想和耿益成基本一样,于是他两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战友。
为耿益成夫妇当蜜月旅游参谋,购买飞机票,安排在家住宿,方方面面都十分周到,下了飞机,朱杰章就打电话叫同学开车来接,感受到了海南的鱼米水乡和高楼大厦另一番天地。
朱杰章说:“益成呀,这一次来好好玩半月,安排轻松愉快,不学他们旅游团那么紧张忙碌。我们要在宽松的时间里畅想,今天先休息一下,晚上几个同学聚一聚,喝几杯,明天去玩几个景点。”
耿益成说:“随你安排吧,你是当地的导游,咱们也别客气。”
霍彦甜也说:“简单一点,不能为你添太多麻烦。”
“是好战友,好兄弟,我心里有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