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文采】 夫 妻 缘 分(小说)

编辑推荐 【文采】 夫 妻 缘 分(小说)


作者:陈兵 秀才,1637.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39发表时间:2018-11-29 18:21:27
摘要:这里讲述了来自四个家庭的六个青年男女的婚姻故事。三桩婚姻中,有暗自结合的,有父母包办的,也有府官判定的。不管怎么样,只要他们走到了一起,这就是缘分。正如诗中所言:乔公明断家务事,同心喜结连理枝;有情终能成眷属,有缘即可做夫妻。


   养娘在旁见两个人取笑,感觉玉郎不怀好意,低声跟他说:“官人,你须要当心,这事不是好玩的!大娘知道了,连我也不好。”玉郎说:“不用嘱咐,我明白,你去睡吧。”养娘就去旁边打个铺儿睡下。
   玉郎起身拿着灯,走到床边揭起帐子照看,只见慧娘卷着被子,睡在里边。见玉郎拿灯来照,慧娘笑嘻嘻地说:“嫂嫂睡吧,照什么?”玉郎也笑道:“我看姑娘睡在哪一头,才好来睡。”他把灯放在床前一只小桌上,这才脱衣入帐,对慧娘说:“姑娘,我跟你朝一头睡吧,好说说话。”慧娘说:“这样最好!”
   玉郎钻进被里,脱了上身衣服,下身小衣还穿着,问道:“姑娘,今年多大了?”
   慧娘说:“十五岁。”
   又问:“姑娘许的是哪一家?”
   慧娘怕羞不肯说。
   玉郎把头挨到她枕上。在她耳边说:“我和你一样是女儿家,何必害羞?”
   慧娘方才答道:“是开生药铺的裴家。”
   玉郎又问:“佳期定在什么日子?”
   慧娘低声说:“他们曾教媒人再三来催,爹说姑娘年纪尚小,让他们再缓几年。”
   玉郎笑道:“这么推拖了他们,你自己心里不着急吗?”
   慧娘伸手把玉郎的头推下枕来,说:“你不是个好人!套了我的话又来耍笑人。要说着急,你今夜心里还不知怎么着急哩!”
   玉郎又把头捱到枕上说:“你且说我有什么着急的?”
   慧娘说:“今夜成亲没有个对儿,怎么不急?”
   玉郎说:“如今有姑娘在此,就是个对儿了,又有什么急的!”
   慧娘笑道:“这么说,你是我的娘子了。”
   玉郎说:“我年纪比你大,丈夫还是我。”
   慧娘说:“我今夜替哥哥拜堂,就跟哥哥一样,丈夫还该是我。”
   玉郎说:“大家不要争,就做个女夫妻吧!”
   两个说了一阵疯话,愈加亲热。结果是“移干柴近烈火难怪其燃”,两人真的做起了夫妻。
   云雨过后,紧紧相抱而睡。
   养娘恐怕玉郎弄出事来,躺在旁边铺上眼也不合,听着他们初时说话笑耍就担着心,后来又听得床铺摇动,气喘吁吁,已知二人干成了那事,暗暗叫苦。
  
   早晨起来,慧娘自去母亲房中梳洗。养娘替玉郎梳妆,低声说道:“官人,你昨天怎么说的?怎么又心口不一,做下那种事!被他们知道了怎么办?”玉郎说:“又不是我去找她,她自己送上门来,叫我怎么推却!”养娘说:“你自己拿定主意就好。”玉郎说:“你想,和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同床而卧,就是铁石之人也打熬不住,叫我怎么忍耐得过!你要不泄漏出去,还有谁能知道?”
   梳妆已毕,养娘陪玉郎来刘太太房里相见。刘太太问:“儿呀,怎么耳环也忘戴了?”养娘说:“不是忘了,因耳朵眼生了疮,戴不得,还贴着膏药哩。”刘太太说:“噢,原来这样。”
   玉郎来到房中坐下,亲戚女眷都来相见,张六嫂也到了。慧娘梳妆完也来到房中,和玉郎相视而笑。
   这天刘公公请内外亲戚吃喜庆筵席,大吹大擂,直喝到晚上,各自辞别回家。慧娘依旧来伴玉郎。因彼此心知肚明,没了禁忌,这一夜便放肆起来,连旁边的养娘也不用顾忌了,两人颠鸾倒凤,恣意取乐,比昨夜更加恩爱。
  
   (三)
  
   看看过了三天,二人形影不离。倒是养娘捏着一把汗,催玉郎说:“如今已经过了三天,跟刘大娘说,回去吧!”玉郎与慧娘正火一般亲热,哪想回去?假意说道:“我怎么好开口说要回去?得母亲叫张六嫂来说才好。”养娘说:“那也行。”
   孙寡妇虽将儿子假装嫁了过去,可心中却怀着鬼胎,急等着张六嫂来回信儿,眼巴巴望到第四天,养娘才回来。养娘将女婿病因,姑娘陪拜,夜间同睡及两人相好之事细细说了。孙寡妇听后叫苦道:“天啊,这事终于做出来了!你快去叫张六嫂来!”
   养娘去不多久,同张六嫂一起回来。孙寡妇说:“六嫂前天说定的三天就送回来,今天已经过了三天,你去告诉他们,快点送我女儿回来!”
   张六嫂同养娘来到刘家。恰好刘太太在玉郎房中说话。张六嫂将孙家要接新人的话说了。
   刘太太说:“六嫂,你也是老媒人了,难道这种事还不明白?从来有三天媳妇就回去的理儿吗?先前她不肯嫁来那是没办法,今天既到我家,就是我家的人了,还能由着她!我千辛万苦娶得个媳妇,到三天就要回去,哪有这个道理?既然舍不得,何不留在家里别许人家?她也有儿子,少不得也要娶媳妇,看她三天能不能把媳妇放回家去?都说亲家母是个知礼之人,亏她怎么说出这种话来?”
   一番话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不敢回复孙家。养娘恐怕有人闯进新房里,冲破二人美事,紧紧守着房门也不敢回去。
  
   刘璞自从结亲这天惊出那身冷汗来以后,身子渐渐痊愈。得知妻子已娶进家来,人也十分标致,心中欢喜,这病更加好得快了。过了几天挣扎起来,半眠半坐,日渐健旺,即能梳洗,还要到房中来看看媳妇。刘太太怕他大病初愈,不便行动,叫丫环扶着,自己也随后跟着,慢腾腾地走到新房门口。养娘正坐在门槛上。
   丫环说:“让大官人进去。”养娘立起身来高声叫道:“大官人来了!”
   玉郎正搂着慧娘调笑,听说有人来了连忙走开。
   刘璞掀开门帘跨进房来。慧娘说:“哥哥,自己能梳洗了就好,但还不要太多活动。”刘璞说;“不要紧。我只稍微走走,就回去睡的。”说完便向玉郎作揖。
   玉郎问了声好就背转了身。刘太太说:“我的儿,你先别忙作揖!”又见玉郎背着身,便问:“娘子,这是你的官人。现在病好了,特来看你,怎么倒背过身子?”又走上跟前靠近儿子身边说:“我的儿,她与你恰好正是一对儿。”刘璞见妻子美貌异常,甚为快乐。真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那病就又减了几分。刘太太说:“儿去睡吧,不要累着身子。”叫丫环扶着,慧娘也一同走了。
   玉郎见刘璞虽然是个病容,却也是一表人材,暗想姐姐得配此人也不亏了。又想道,现在姐夫病好了,倘然要来新房同卧,这事就要泄漏,还是快些回去吧。
   到了晚上,玉郎对慧娘说:“你哥哥病已经好了,我不能再住下去了,你快叫母亲送我回家换姐姐过来,这事就算过去了,再住下去,怕就要露馅儿了!”
   慧娘说:“你要回家倒是容易。我的终身可怎么办?”
   玉郎说;“这事我也想过了,但你已经许配给人,我也聘了媳妇,都不能挽回,又有什么办法?”
   慧娘说:“你要没法娶我,我誓以终身与你相随,绝对无颜再嫁他人!”说罢呜呜咽咽哭了起来。玉郎为她擦了眼泪安慰道:“你先不要着急,容我再想想。”
   两人恋恋不舍,把回家的事就搁到了一边。吃过午饭,养娘上后边去了。二人将房门关上又商议那事,还是没个计策,心下苦楚,彼此相抱而泣。
  
   自从媳妇到家之后,女儿终日形影不离,天刚到晚便关上房门去睡,直到日上三竿方才起身,这事让刘太太好生不快,初时还认为是姑嫂相爱,不在其意。以后天天如此,心中老大疑惑,几回要说,因想媳妇初来乍到,尚未与儿子同床,还是个娇客,只得耐住性子。
   这天偶尔在新房门前走过,忽听里边有哭泣之声,从门缝中看时,只见媳妇和女儿互相搂抱,低声啜泣。刘太太料定这事有些蹊跷,便掀门帘要进去,门却锁着,于是叫道:”开门!快点开门!”二人听见是妈妈声音,擦干眼泪,忙来开门。
   刘太太进去便问:“为什么事青天白日的把门关上,在房子里搂抱着哭哭啼啼?”
   二人被问惊得满面通红,无言以对。刘太太见二人不说话,一定是有事了,气得浑身乱颤,一手扯着慧娘说道:“做得好事!过来和你说话。”丫环看见,吓得躲在一边。
   刘妈妈将慧娘拉到后边一间空屋里,将门插上。丫环伏在门上看时,见妈妈拿了一根木棒,骂道:“贱人!快说实话,我就饶了你,要有—句假话,就打下你这下半截来!”
   慧娘还想抵赖。太太说:“贱人!我先问你,她才来几天,有什么恩爱割舍不得,关着房门搂抱啼哭?”
   慧娘答不上来。太太举起棒子要打。慧娘料是隐瞒不过,事已至此,索性说个明白,乃说道:
   “是这样的。前天孙家听说哥哥有病,怕误了女儿,就把儿子玉郎假扮女儿先嫁过来,三天之后就回去,待哥哥痊愈了女儿再过来。不想玉郎来后,母亲叫孩儿陪伴,我俩就成了真夫妻。今见哥哥病好,玉郎恐怕事情败露,要回去换姐姐过来。孩儿叫玉郎想办法娶我为妻,因无良策,又不忍分离,因此啼哭。不想被母亲看见,这都是实话。”
   刘太太听罢怒气填胸,把棒子撇在一边,捶胸顿足骂道:“原来这老婆子这么欺负人,拿男扮女装来骗我!怪不得三天就要接回去。如今害了我女儿,我跟她没个完!拼这条老命也要结果了这个老婆子的孬种!”开了门就冲进去。
   慧娘见母亲要去打玉郎,心中着急,上前拉扯,被母亲一把推倒在地,爬起来时,母亲已赶到外边去了。慧娘随后赶过来,丫环也跟在后面。
   玉郎见刘太太拉走慧娘,情知事露,正在房中着急,只见养娘进来说:“官人,不好了!弄出事来了!刘大娘拿大棒子拷打姑娘,逼问这事哩!”玉郎听说打了慧娘,心如刀割,眼中落下泪来,没了主意。养娘说:“今天再不走,可就大祸临头了!”玉郎急忙摘下头上饰物,把头发挽起来,从皮箱内拿出道袍鞋袜穿起,走出房来将门带上,离开刘家,跌跌撞撞奔回家去。
   孙寡妇见儿子回来,这么惶急,又惊又喜,便问:“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养娘把在那边发生的事情说了。孙寡妇埋怨道:“我叫你去,不过是权宜之计,怎么却做出这种丧天害理的事来!你要三天就回来,事情也不见得败露。可恨张六嫂这老婆子,自从那天去了竟不回来告诉我。养娘你也不回家来一趟,叫我日夜担心!今天弄出事来,害了这姑娘,这可怎么办?要你这不肖儿子有什么用!”
   玉郎被母亲责备,羞愧得无地自容。养娘说:“小官人也是要回来的,是刘大娘不肯,说哪有三天就回的道理?我怕他们做出事来,天天守着房门不敢回家。今天刚走到后边,就被刘大娘撞见。幸亏急忙回来了,还不曾吃亏。现在先叫小官人躲两天吧。他家要没什么动静,就是万事大吉了。”孙寡妇就叫玉郎躲起来,等候他家消息。
   刘太太赶到新房门口,见门关着,以为玉郎还在里面,在外骂道:“天杀的贼贱才!你把老娘当做什么人,敢来坏我女儿!今天跟你拼了,叫你看看老娘的手段。快出来!”
   正骂着,慧娘也赶到了,就去拉母亲不叫她进去。刘太太骂道;“贱人,亏你也不知羞耻,还来劝我!”尽力—推将门推开,房里却不见个人影儿。婆子不见玉郎,骂道:“天杀的!你就是走上天去,也要把你拿下来!”回头对着慧娘说;“你做下这种丑事,被裴家知道怎么做人?”慧娘哭道:“是孩儿一时糊涂做错了事,但求母亲可怜孩儿,劝爹爹告诉裴家,把我嫁给玉郎,还可挽回过失。倘若不允,孩儿只有死路一条了!”说罢哭倒在地。
   刘太太说;“你说得倒轻快!人家下了财礼聘了媳妇,今天平白无故地要休这门亲事,谁能愿意?要问起为什么原因要休这亲事,叫你爹怎么回答!难道就说我女儿自己找了一个汉子不成?”
   慧娘被母亲说得满面羞愧,掩面痛哭。刘太太见女儿这么啼哭,又怕哭伤了身子,便劝说:“好了,我的儿,这也不干你事,都是那老恶婆子设下这丧天害理的诡计。我—时糊涂教你陪伴,落进了她的圈套。现在总算还没人知道,还能保全你的体面。要说休了裴家,嫁给那个杀才,这是断然不能的!”
   慧娘见母亲不允,啼哭不止。刘太太又怜又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刘公回来从房门口经过,听见房中女儿哭声,又听见妈妈说话,揭开门帘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刘太太将事情说了,气得刘公半晌说不出话来。思前想后,都是依了太太的主意弄出的结果,就埋怨起她来。刘太太因玉郎走了,又不舍得为难女儿,—肚子气正没处发泄,老公倒埋怨自己,急得暴跳如雷骂了起来。刘公也在气恼之时,两人便动起手来。慧娘过来解劝,三人搅做一团。丫环着了忙,奔到房中去叫刘璞。刘璞在塌上爬起来,走到新房向前劝解。老夫妻见儿子来劝,怕劳碌了他方才罢手。
   刘璞把父亲劝出门去,回头问慧娘:“妹子为什么在房中厮闹,娘子怎么不见了?”慧娘心下惶愧,掩面而哭,不敢出声。在刘璞追问之下,妈妈才把那事又说了一遍。刘璞气得面如土色,停了半晌才说:“家丑不可外扬,传到外边被人耻笑。事情到此为止,再想想办法吧!”
  
   (四)
  
   他们一家人吵架被李都管听见了,便在门缝上偷听,听了一阵没听明白。第二天早晨,刘家丫环出门,李都管把她叫到家中向她打听。丫环初时不肯说,李都管取出四十个铜钱来给她:“你说了,这钱给你买东西吃。”丫环接了铜钱藏在身边,从头至尾把事情都向李都管说了。李都管如获至宝,心想,我把这件丑事跟裴家一说,裴家肯定来大闹一场,他刘家必定没脸在此居住,这房子不就归我了吗?

共 1248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夫妻缘分》改写自冯梦龙《醒世恒言》。小说讲述了来自四个家庭的六个青年男女的婚姻故事。刘秉义的儿子刘璞,已聘下孙寡妇的女儿珠姨为妻,刘秉义的女儿慧娘,也许给了邻居裴九的儿子裴政。而孙寡妇的儿子孙玉郎又聘定了徐雅的女儿文哥为妻。出乎意料的是孙玉郎、慧娘、裴政、文哥四人的婚姻命运却因刘璞突发寒症、卧床不起而加以改变。孙寡妇得知准女婿刘璞病重,担心误了女儿珠姨终身,要求婚礼延期,而刘璞的母亲刘太太却私心过重,不肯更改婚期,还以要为病重的儿子冲喜为由,非娶不可。孙寡妇于是将计就计,就让儿子孙玉郎男扮女装替其姐姐珠姨去冲喜,说好三天就回,本是权宜之策。不想,长于算计的刘太太生怕“新娘”孙玉郎独守空房而寂寞,就叫女儿慧娘去陪睡。致使互有好感、两情相悦的孙玉郎与慧娘接连偷情。事情败漏,裴九到刘家与刘秉义谩骂厮打,刘璞劝解不下,便一纸诉状将裴九告到官府乔太守面前。乔太守查明缘由,在得知慧娘除孙玉郎誓不再嫁之后,便有意成全,遂将慧娘判给了孙玉郎为妻,将文哥判给了裴政为妻(刘璞与珠姨的婚配理应不变)。众人无不心服口服,个个叩头称谢。乔太守还命人从库里拿出六块红布,让三对夫妻披挂起来,又叫来三队乐人,三顶花轿抬了三位新娘,吹吹打打热热闹闹上路而行。新郎及其父母各自随轿欢欢喜喜回家而去。四个家庭,六对新人,可谓皆大欢喜。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语言表述清晰有力,孙寡妇、孙玉郎、刘太太与刘太守的形象刻画最为典型和成功,叫人过目难忘。美中不足的是:其一,在第二部分,陪睡过程中,既然慧娘不知她的嫂子“孙玉郎”是男扮女装,为何会出现孙玉郎与慧娘干柴烈火,做起了真正的夫妻的描述?难道坚贞不渝的慧娘竟如此随便?除非慧娘早已发现孙玉郎是男儿身,心生暗许。然而,文中又没有明确交代这种发现,就连孙玉郎在灯下脱掉上衣,慧娘都未曾察觉,又何以会有夫妻举动?让人不禁怀疑慧娘的智商。就算有,慧娘的表现也应该是先有惊讶,再到被孙玉郎坦诚相告的态度所打动和痴情表白撩拨之后,上述行为才能顺理成章。这是逻辑不严密所致。其二,养娘与孙寡妇是何等关系?未曾写明;像裴政、文哥这对新人,也几乎一笔带过,性格全无,令人印象不深。其三,刘太守在判案中,没有提前声明“刘璞与珠姨的婚配不变”,因而这二人的婚配在俩家矛盾突显时,就难以保证不会再生枝节。因而,“六对”新人,合法的实则只有“四对”。其四,文中标点和人名不规范,好多对话中的冒号,都错写成了分号。就连前文中的“玉郎”,到后文都变成了“玉朗”。错误标点和人名在文中已纠正。其五,六对新人应来自孙家、刘家、裴家、徐家四家,并非文中刘太守说的“三家”。细心作文,才能有所突破。诚然,作为经典推广,还是值得品读的!【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兵        2018-11-30 09:24:05
  感谢中肯、细致的点评。社长辛苦了!关于玉郎和慧娘怎么成了真夫妻的,是有一个过程,原文中有细致的描写,因为涉黄,删除了,弯子转得有点生硬。其它几个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应该可以避免。这篇稿子篇幅有点长,少看了几遍,以后会注意。再次感谢!顺祝撰安。
陈兵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