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年】过年(散文)
过年,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不再是稀罕之事,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这是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对于过年的记忆,生活还有另番滋味。
俗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听母亲讲,她们那辈子,没少受磨难。缺衣少穿的年代,靠挣工分养家糊口。有时甚至辛苦劳动一年,分的粮食却寥寥无几。
就在大姐出生的前夕,母亲还挺着大肚子,在地里给生产队栽红薯。每弯一下腰,她的额头上就会渗出密密的汗珠。四月的天气,已经进入初夏,炎热的天气,晒得人头发晕,汗流不止。
母亲每挪动一步,都显得是那样的吃力。没多大功夫,她就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肚子有点痛,身体开始摇晃,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体力显然有点不支了。
她就给队长说了她有点不舒服,想回家。队长上下打量了母亲一下,虽然口头答应了,可那副脸,阴沉沉的,拉得比驴脸还长。
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就开始有了反应,肚子疼痛难忍。她感觉自己快要生了,就加紧了脚步往回赶,终于赶回了家。
她就开始着手准备生产的物品来,也急忙喊来了父亲,让他去邻村将那个接生的赤脚医生请来。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父亲去请接生婆,接生婆没在,他就去了另一家。恰巧人家正在铡草,他就帮起人家铡起草来。当他铡完草,和那个医生急匆匆地赶回时,孩子早已出生了……
原来,在父亲走后,母亲将生产物品放在炕头,又烧了点热水。等了一会,不见父亲回来,她知道父亲是个洋性子,就强忍着痛,赶忙将村里的一位老婆婆请来,让其帮忙接生。那个老婆婆也生过孩子,接生之事自然略懂一些。
也是因为母亲平时不停地劳动,生产自然就顺利一些。看到孩子欣然地躺在被窝里,而母亲早已是大汗淋漓,面部蜡黄,有气没力地躺在那里。
父亲看到这一切,只是尴尬地笑笑,叙说着刚才请医生时发生的事情。那个医生见母亲已经生产,也不好意思地离去了……
就是那年,大姐出生的那年,母亲因为要照看大姐,上工的次数明显减少。在大姐出生一个月,母亲就开始上工,上几个小时,就要匆匆从地里赶回给大姐喂奶。
尽管没命地劳作,到年底时,挣的工分却寥寥无几,只分得十斤油,五斤三两麦子。试想一下,一年就分这么点物品,咋生活?
为此,母亲和几个村民聊天时,说起此事。然而,更有大风雨降临到头上。也不知是哪个快嘴将此事告诉了会计,会计专门为此事开了一场大会,还提名点姓地对母亲说:“你还有啥意见?你没分的粮食,是因为你太懒了,出勤少,没挣到工分,你还有什么怨言?你还骂谁呢?”
听到此,母亲还极力辩解:“谁给你说我骂人了?我咋骂了?”
“共产党,露事不露人。”队长还理直气壮,一副飞横跋扈的模样,接着他又说:“不要再狡辩了,没有狡辩的理由。”
母亲气得浑身发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又无可奈何,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好娃呀!鳖是人装的,装不死。你若再辩解,人家将把你做成娃样子给人看,咱惹不起人家,就别惹了。”就是那个接生的老婆婆,还在絮絮叨叨地给母亲开导。
最终,母亲强忍住了心中的怒火,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度过年关。
大姐出生的那一年,过年,真的是过难,难上加难。母亲为了一大家子能过个踏实年,只留下一斤油,将其余的油都卖了,换盐吃,置办年货和新衣服。还从邻村借了一百斤粮食,来年给人家还一百一十斤。
别人家的孩子过年,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而我们家,要吃没吃,要穿没穿。母亲不忍心让大姐受苦,用卖油换来的钱,买了二尺布,给大姐做了身新衣服,剩下的碎布也舍不得扔,还给大姐用碎布拼凑了件罩衫。
那一年,是最贫困的一年,最闹心的一年,也是最难过的一年。父母没给家里买肉、也没有买鞭炮,也没有置办年货,过年显得很冷清。
第二年夏天,母亲上工回来,吃饭时间仅为一两个小时。她就把大姐锁在家里,火急火燎地去地里捡麦穗;秋天捡红薯、南瓜、玉米之类的农作物。慢慢地,在以后的几年里,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不再借人家的粮食,勉强能填饱肚子。
在哥哥和我出生时,早已分产到户,母亲的干劲更是十足。过年之日,已经显得有几分热闹了,也有新衣服穿了,也有肉吃了,也有鞭炮声了。过年,也是我们姐妹几个最盼望的事了。
在以后的几年里,每年过年都显得是那样的热闹。母亲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置办年货,炒花生、蒸年糕、炸肉丸……
我永远忘不了,母亲炸肉丸的情景。自家养的老母鸡,过年时就要被宰杀,哥哥把鸡追得满院跑,鸡毛散落一地。最后,哥哥跑累了,鸡也飞累了,只有束手就擒了。
看着鸡被开了刀,开水一烫就没气了。我的眼泪也开始流淌,太心疼那只鸡了,就那样死了,最后被剁成块,炸成肉丸了。虽然嘴里吃着香喷喷的肉丸,心里却浮现着那只鸡刚才还满院飞,做着垂死挣扎的情景,不免有些感伤。
因为每只鸡,都是母亲从小喂到老,我和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是鸡也有老的时候,老了,自然也就不下蛋了,如果再不宰杀,肉也就吃不成了。所以鸡长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宰杀,后来我才知道为何母亲到过年才宰杀鸡,平时她根本不会去杀鸡。
在我上中学时,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过年的气氛更浓了,杀猪宰羊,新衣新帽,喜庆的对联门上贴,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齐鸣,锣鼓声震天……一派节日的热闹场景。人们走街访友,亲人欢聚一堂,有说有笑,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也逐渐过得有条不紊。现在的年货,不用早早就着手准备,商场、超市到处都有,货物玲琅满目,生熟食品,应有尽有,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如果你懒得出门购物,网上购物也行,只需一部手机,随意点击,年货会一件不落地全送到你家。让你不用出门,可以享受送货上门的优越待遇。更有甚者,过年家里来客人,你再也不用里里外外地忙碌了,也是一部手机,坐在家里,就可以订好几桌。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享受了不一样的待遇。
过年,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之事。现在过年,早已没了节日的气氛,亲朋好友围坐一起,不是低头玩手机,就是说谁今年买车了,谁买房了……全都有攀比在其中,没有一点情的诉说。以前过年放鞭炮,天还是那样的蓝;而如今人们不再放鞭炮,天还是那样的浑,雾霾天是常有之事。以前的食品是安全的,全是无公害的;如今的食品,食品安全令人担忧;以前,农村人往城里钻;现如今,城里人往乡下搬……
过年,也变得越来越简单。走亲访友,一两天走完,礼品一放,转身就走。不像以前,大家走亲戚要走十天半个月的,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互相问好,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也过得大不相同了。我还是怀念以前的年味,是那样的浓,无忧无虑,年也过的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