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故乡有时很大,有时很小(外二首)
◎故乡有时很大,有时很小
起初,故乡的确很广阔
我几乎用光了童年所有自由时间
也没能走出那片疆域
最远距离,歌德式猜想
十五岁那年迫不及待地攀上汽车
短短几分钟
小山村就被狠狠地抛向远处
渐渐缩成一粒芝麻
曾经为了离开而庆幸
在城市的隐蔽角落偷偷拆卸乡音
断裂的火光
无数次炸响梦中惊雷
失魂落魄地挨过许多春秋
转身皑皑白雪,而我的
灵魂与故乡、肉体与死亡只剩下
最后一层,父亲和母亲
◎姓氏,威武不能屈的屈
抽丝剥茧,一层又一层
窥见信奉相同文字的众多亲人
列队,各自领取一份斋饭
重叠的时空俯首跪拜
对坐,却并不相认
与名叫屈原的男子寒暄
汨罗江两岸鸦肥草绿
适合一个古老的朝代休养生息
修正错误,我们
像一条线索的两头
回到关中道,回到村庄
父老乡亲头顶祖先赐予的姓氏
耕田,放牧牛羊
挺直腰杆做人,每逢端午
也包粽子,扎红绳
◎老兵
在大多数乡村,这些历史
遗留下来的胎记
并不明显。年轮被柴米油盐驱使
脊背不再像当年一样挺
弯下去与土地越来越亲近
很多时候,他们保持农民身份
摁住敌人脖颈的铁手
也侍弄庄稼
从每一块土地切入,把对祖国的忠诚
献给麦穗或者大豆高粱
对于过去闭口不提,的确
没人为战争而生
面对侵略,拿起刀枪是唯一选择
倾听过最朴素的语言
说一句“我不上,谁上!”
走近一个老兵,就能捡拾起
某些深刻和厚重的光阴
战友的名字和体内残留的几块弹片
每逢阴雨天
它们总伺机突围
大过年的还辛苦审稿,特此致谢!
欢迎多提提意见!
小时候,故乡的疆域很大,走不出。十五岁,应该是出外求学吧,故乡渐渐缩成了一颗芝麻。曾因离开而高兴,而庆幸,“拆卸乡音”。落魄时,灵魂触近了乡土。
我就这样读着,琢磨着,妙!好!写出了我的心声,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心声。我的心里似乎也有这么一首诗在酝酿,就是写不出来。妙!
问好,新年新气象!
感谢来读和鼓励,得多提提意见,好长进,顺致春安!
故乡地域的,也灵魂的,我也是游子,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故乡。
姓氏,寻根溯源,缅怀光宗耀祖的宗族圣人。
草根的诗读起来,总有涌动在心中的波浪。
感谢品评和鼓励,辛苦了!
还是要多提提意见,顺致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