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春】岁月的遗产:东楮岛(散文)

精品 【柳岸•春】岁月的遗产:东楮岛(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824.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76发表时间:2019-02-23 15:52:20
摘要:我始终认为,旅游是一种精神审美的选择,当然也包含着机会的因素,当我们厌倦了高楼大厦和那些被整修过的古迹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原始形态的地方去感受淳朴的自然风光,我认为山东荣成的东楮岛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岁月的馈赠,在这里始终被村民捧在手心里,任四季风吹,任时光着色,任有情调有情怀的人解读。

【柳岸•春】岁月的遗产:东楮岛(散文)
   相比于现代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式建筑,或者浓妆艳抹的所谓欧陆风的豪宅与高楼,这些原生态的海草房无论是造型、颜色还是布局、风格都充满了独特的情趣与旋律,我认为完全有资格走进维也纳的金色音乐大厅,弹一曲“海草风情曲”,一点都不寒碜。海草房,还特别受到许多画家和摄影师的青睐。画家吴冠中曾在荣成为海草房作了许多写生,曾经有一段文字真实的记录了海草房的美:海滨很少树木遮拦,那黄灰和青灰色的坚硬的礁石于石屋就硬邦邦突出在蓝色的大海上。汹涌的大海冲撞着死硬的礁石,谁也不退缩,这孕育了渔民的性格,也正是人们不远千里来寻大海渔村的缘由。看一眼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选材时随方就圆,因之墙面纹样规则中还具有灵活性,寓朴于美,谱出了方、圆、横、斜、大、小、曲、直石头的交响乐。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那种藻类海草具防腐性,能耐数十年,保冬暖夏凉,并且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有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大概是防风吧,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艺术的感觉从来都是在独特的地方才能寻觅得到,冠中是画家,也许他的眼里对轮廓、线条与颜色非常敏感,但审美的眼光都是相通的,这种原生态的民居就是一部诗,即使不是诗人,只要走到这里永远都可以让你从灵魂深处敲成几行的最美的诗句。
  
   五
   海草房在我的记忆里是一种淳朴的生命体,灵魂萦绕在屋顶的上空,绵延千年而不流浪。阳光下,靠着海草房蹲踞着的那些老者,与这些历史的沉积一起构成一个沧桑的画面:那厚实而高耸的房顶宛如古代哲人巍峨的冠帽,或许在读诵着生活原本的道理,连腔调都是古韵的平平仄仄平。青石的墙壁酷似铮铮筋骨,每时每刻都在对抗着风雨的侵袭,这也许就是民俗魂灵的粗犷包装吧。看惯了天上的流云、空中的飞鸟、四散的风,眼前的沧海、背后的青山、进进出出的人群,经历了岁月的风吹雨打人间的刀兵水火时代,依然沧海横流,再没有什么能剥夺内心的执着与宁静,而日子,就在日升月落潮来潮去叶枯草青中流转着,无惧无畏,那是一种少有的从容,流光溢彩不会在这里闪过,但历史的沉重足以肯定这样生活生存的凝重!
   海草房,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村落的见证。这里任何一座海草房都可以镶嵌在古老的画框里,都具有经典的价值。自从先人在这大海边砌下第一块青石,盖起第一间海草房,一个村落就这样开始诞生、繁衍,一代代的人在这里出生、劳作、老去,没有什么华彩文章甚至片言只语来记录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们的生命轨迹,只有这些老屋默默地注视着,陪伴着,那些风浪里以命相博的凶险、苦难岁月相依为命的真挚、清贫日子里融为一体的情爱,还有无尽的等待、守望和期盼,笑容、泪水和压抑不住偶尔的一声叹息。一点一滴,铭刻在心里,定格在记忆里,就像青石上的纹理,没有什么可以拭去,就像岁月,也不能抹去属于自己的记忆。海草房无言,却为他的子民们遮挡着风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苍老了容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他粗糙,说他没有情调,大音无声,大情无言!
   靠海那边是涛声的喧闹,没有人故意搬来石头让波涛与之撞击,所有都是纯粹的,村子里却是静悄悄的,走在斑驳的青石小巷,仿佛行走在岁月的长廊里,一排排海草房沉默地矗立着,仿佛饱经沧桑的老人,淡然地看着来来往往的日子和旅人。岁月在这些海草房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意境剥落的油漆都是不老的记忆,在这里,是把岁月擎举在博古架上的欣赏的。抚摸着青石墙的栓马石,让人忍不住会想起一段段流逝的光景,注视着山墙上的黑板报和标语,仿佛可以进入那一个狂热的时代。这些历史的痕迹与沿革,也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复原那些遥远岁月的线索,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海草房就是一部岁月漫漶不了的沉重记忆的博大载体。
   东楮岛的地理状态有如一片大大的荷叶平铺在海的一角,为什么不叫一个诗意的名字“荷岛”呢?我曾经为村里的渔业公司的海产品考虑合适的品牌名称,试图劝说经理采用这个名字,但还是被他放弃。我知道,不是所有的美都会被接受,必须是契合了的才会产生一种高度认同。经理说,无论你在“东楮岛”三个字的前后加什么词,都许可,就是“东楮岛”三个字必须保留。难道岛与楮树有着干系?翻阅历史我得知,明朝某年间,日本率8万大军攻打朝鲜半岛,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壬辰倭乱”,很多居民乘船外逃。其中有一艘小船遇到风暴,被刮到了这个美丽的小海岛。这些侥幸得生的难民在这个小岛上盖了一所海神庙,感谢大海佑护,然后在周围种满了楮树,村落便由此而得名。几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倏忽间划过,原来的土著、流亡来的朝鲜族人都慢慢融合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以至于难辨种族,面相不认……如果我们要找到民族的特有痕迹,可能在生活习惯上保持“盘腿而坐”就是一个恒久的延续。融入感,会铭记历史;幸福感会感恩当下。我从那些沿街而坐的老者脸上看到了深刻的解读,从容而不慌,温和而不惊,享受着日子的静谧,虽无言,却深邃,脸上的皱纹可以深藏历史,更可以折射幸福的光彩。
  
   六
   东楮岛的滩涂绝对是一个可以让人随意放肆和获取的寻物场。这里沿海边树立起的高高的风轮,在缓缓的转动着,鲁能集团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方式去获取这里的风电资源,除此之外,一切还是归于原生态。潮汐退尽,放出一片开阔的滩涂,如果你有足够的兴致与情趣,还要有基本的挖蛤常识,就可以挽裤腿赤脚走进去,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冲动,也完全可以踏足滩涂,那里寥寥的几个人,加上你,那就是一幅风景画,纯粹是一种浪漫。我小时候就有挖蛤的经历,工具很简单,关键是眼力。在日光下,那个微微鼓起或是凹下的所在就是蛤窝,一般是有手指头顶大小的凹下处最准,有时泛着气泡,那是蛤在一张一噏的呼吸,工具就是一把铁起子,从蛤窝的旁边挖起,即得,是好手的话,一潮起码可以挖得个十斤八斤,这可是最新鲜的原味海鲜!
   我常常想,多少旅游的景点掺进了人工雕琢的痕迹,让我们看见是的华丽,但背后掩饰不住造作,造作历来是兴趣的大敌,如果你是个真正的恋旧者,应该选择这里,我赞同东楮岛人的观点:我们是保护而不是修饰。这样的旅游价值观着实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远见卓识,多少年后,可能这里还是一个充满着原汁原味的民俗典范,为你保留着!
   在东楮岛,时光,因你来,就停住,任把摸,而且这里的时光是最有气质的时光,因为民俗都是原汁原味的。如果你寄希望于时光不老,也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情调来自今天这个让人可以把赏美置于第一位的时代,经不起岁月打磨的美,往往觉得不够醇厚,而东楮岛留下了岁月的最美胎痣。
  
   2019年2月2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780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山东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胶东半岛荣成市的东楮岛村的魅力。这里虽然还不被世人关注,她的美丽在于她有原貌原味的风俗,朴素的民风,原始的街道,给人十分怀旧的色彩,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是个有故事的村落,也是一个有诗意的村子,有着传统的地方民俗特色文化,众多的传奇式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海特产资源、原生态的饮食文化。很有地方特色的海草房是中国卓越的古建筑艺术,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有绕村的海岸线,海产品丰富,美丽的海岸风景世上难找,这是一个善于保存记忆的村落,这里保存着原始的出入工具——扁舟,保存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红色标语口号,给人温馨的回忆,也是历史的怀念。海草房更是给人遥远的回忆,给人沧桑感,她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现代建筑的智慧所在,蕴含着众多的东西等着人们去考究,她坚固耐用,抵御住大风大浪,冬暖夏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村落的见证。行走在村子里的青石小巷,如同走在历史的长廊中,这里一切都记录着历史的痕迹,这是个多民族的岛屿,她的名字和生活习惯中都能找到深藏的历史,在这里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可以尽享浪漫,包餐海鲜,把握住时代的时光……散文通过对东楮岛的深刻描述,给人们展示出东楮岛深刻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朴素的民风,原汁原味的民俗,令人眼界开阔,增长见识,心明眼亮,受益匪浅!散文文笔细腻,语言精练,寓意深刻,回荡着浓浓的历史纵深感,被描述的景物栩栩如生,如历历在目,生动形象,情理交汇,令人心起波澜,引起共鸣!好文,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22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张静雅        2019-06-02 01:47:28
  真所谓"声情并茂",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可能不贴切,但老师的文笔确实非同一般。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02 06:07:08
  谢谢静雅老师到访留墨鼓励。谬赞了啊,怀才抱器想留住真实的影像而已。问候静雅老师安。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