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镜子(散文)
由于婚姻不幸,我工作在千里之外,总觉得欠了儿子很多。
去年暑假,姐姐跟我说,人都不容易,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只要你不放弃,就会有奇迹发生。
我苦笑,熬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奇迹的模样。
儿子从姐姐手里接过视频说:妈妈,你别绝望,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随口一笑:咱比下有余?还有不如咱的?
妈妈,多得是。儿子滔滔不绝说了起来。
那天,儿子跟外甥去了残疾人按摩培训班,一位妇女带着她的大儿子学按摩。那位妇女说,疗养院费用高,自己学会,瘫痪的老公就不用去疗养院做康复治疗。眼看就要开学了,大儿子上高一,小儿子上初三,她正为学费发愁呢。
外甥是中医学院毕业的,政府扶贫办为了让当地贫困户脱贫,与医院联手办按摩培训班。医院派出外甥到培训班做辅导老师,弱势人群中形形色色的故事把外甥感动的,他恨不得伸出三头六臂,竭尽全力地为众生服务。
儿子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玩手机”的手机控,他一玩手机耳朵就不好使,别人说话啥的他都听不见。外甥把儿子也带了去,让儿子看看这些身残志坚的可怜人,上苍薄了他们,可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
三伏天,酷暑肆虐,外甥指导学员们在模型上找穴位,在自己身上练手劲,然后再给病人按摩。他们起早贪黑,汗流浃背,为的是将来能自食其力。
儿子看到有个脑瘫的孩子,甩着两条不服指挥的腿艰难地凑到儿子跟前,看儿子滑动手机。他十分羡慕,主动问儿子:你几岁?
儿子:十六。
那孩子惊奇道:你比我大一岁,我叫你哥哥呢!
儿子笑了笑,抬起头看了看那孩子。
哥哥,我想我妈,用你手机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吧?说完,抹了把口水,扯起衣襟擦了擦额头的汗。
儿子赶紧退出游戏,抬起头问:你妈电话是?
孩子低下头,在衣襟上搓搓手上的汗水呐呐地说:不知道。
外甥正忙着,他扭过头说那孩子:把你手机拿来。又对儿子说:从他手机上翻。
孩子拿来手机,是很早以前的诺基亚,儿子查了他的通话记录,所有的号码都没备注名字。儿子问:哪个是你妈的号?
孩子看看手机说:不知道。
外甥又接过话茬:就那三四个通话号码,你拨通话记录最多的那个号。
儿子拨通一个号,对方是孩子的姐姐。孩子接过电话就问:姐姐,我想你,你那热不?然后躲到一边跟姐姐聊。
外甥给身边一位聋哑人打手势手,聋哑人接上按摩,外甥走到儿子跟前小声说:这个娃智力也低,不识字,不会拨电话,嘴巴挺甜的,见人不是叫哥哥姐姐就是叫叔叔阿姨。孩子家是农村的,爸妈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可想要个智能手机,外甥经常用自己的手机给他家人拨电话,一是给他省点话费,二是让他过过瘾。
孩子啰啰嗦嗦跟姐姐说了好长时间,最后一再叮咛姐姐:我想妈妈,让妈妈给我打电话,让爸爸来看我,姐姐你挣了钱给我买个手机……我好好学的呢,王老师说我有进步……
挂了电话,把儿子的手机翻过来倒过去看了看,递给儿子。
儿子问:给妈打不?
孩子不好意思地说:不打了,姐姐不让我费你的电话费,姐姐让我妈忙完给我打,谢谢哥哥。
外甥问:你妈啥时候给你打?我们一会就下班了。
孩子眨巴眨巴眼睛,说:不知道。
下班了,孩子的妈妈还没打来电话。往回走的路上,外甥跟儿子说:他妈知道我的手机号,电话多半打到我这。
下午,马路晒得好像要冒烟。姐姐不让儿子去培训班,怕酷热“伤着”儿子。于是儿子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突然,一个陌生电话进来,儿子懒洋洋地接电话,一听是那孩子的妈妈,儿子蹭一下坐起来说:阿姨你等着,过半小时给你打过去。孩子的妈妈以为自己的孩子正忙,连忙说:哦哦,麻烦你,麻烦你。
下午3点,骄阳似火,马路成了铁板烧,树叶打了卷,儿子跑出去,坐公交去了按摩培训班,用自己的手机给孩子的妈妈回了电话后,又给他备注了姐姐和妈妈的电话……
那天,我一宿没有睡意。可怜那个孩子,心疼那个女人,心疼那些盲人、聋哑人……原来,我有的苦难别人也有。
生活可谓五味杂陈,如果没有那几个盲人,没有那个可怜的孩子,没有那个女人,我想:这个世界不会有人情冷暖,善恶美丑,生活自然是一杯平淡无味的白开水,哪还能找到“大爱无疆,上善若水”的人呢。儿子说的没错,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通过身边的人来觉察自己,我觉得自己的认识出了问题,我总是悲观地看待世界,看待生活,抱怨努力白费了,没有回报。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生命具有无限的可能,在你积极付出的同时,不强求结局。
我该重新审视自己,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健健康康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至于以后,别人能过的去过我也能过的去。
一年多培训早已结束,我常想起那些残疾人,想起那个孩子,不知那些人现在在哪?前几天,跟姐姐聊天,又问起那个孩子。姐姐说,其他人都安置了,有的在私人诊所,有的是政府资助开了推拿按摩店。那个孩子还跟外甥实习的呢。医院给他发一点工资,够自己花,他年龄小,培训几个月根本学不会,学会也不好找工作,因为他的腿脚使不上劲。我俩说着,外甥进了门。
外甥接过话茬:咋能找不上工作?现在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好,弱势人群只要有一技之长,政府都帮安排工作。
姐姐:像你徒弟这种情况不好安排吧?
外甥:医院给他发工资呢,可能是政府跟医院协商好的。主任让我领着他,我就他教学好按摩颈椎、肩周,那不用腿脚,以后跟着我,不愁没活干。
这一年,那孩子一直跟着外甥,姐姐说,外甥经常领孩子回家吃饭。那天,外甥帮孩子买了智能手机,顺便领孩子到家吃饭,孩子高兴得连饭都不吃……
孩子因一部手机高兴得不吃饭,如果把这个孩子,把那些残疾人作为镜子,谁还有脸呻唤自己的苦难?抱怨老天不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