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听王健弹琴(散文)

精品 【流年】听王健弹琴(散文)


作者:茨平 秀才,1386.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09发表时间:2019-03-01 21:38:03

【流年】听王健弹琴(散文)
   对所谓声音的艺术,我一直在排斥。所谓声音的艺术,都是经过人为加工的。复制、剪切、模仿、粘贴、篡改、虚构。失去了它的原汁原味,离开了它自然本性。
   声音,应该是本原自然的。如鸟鸣,所有动物发出的声;如空气流动,所有空气流动加速、直接或者遇到障碍物反弹挤压的声音;比如花开,所有植物生根、发芽、拔节生长那种近似无的声音;比如机械,机械摩擦碰撞的声音。
   这一切一切的声音,因为是自然的原汁原味,它们才表达了这个世界的真实与生动。尽管,有些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尖锐刺耳,让人烦躁,让人心惊胆战,令人神经禁不住抽搐。比如,重型机械撞击坚硬水泥板发出的声音;野狼在夜晚嗥叫,暴怒者的尖叫,指甲在玻璃上划动。这些声音,固然刺耳,因为是真切与生动的表达而纯粹。
   而所谓艺术的声音,在经过一番加工,用复制、剪切、模仿、粘贴、篡改、虚构的手段,听起来那么美妙,却因为背离了真实而变成一种虚伪的掩饰。排斥声音的艺术,我是在排斥一切虚伪、掩饰、做作。
   我们生活在虚伪、掩饰、做作之中。我们相互伤害我们伤痕累累。时不时,那种尖厉的疼痛,从五脏六肺传导至每一个神经末梢,遍布全身,再周而复始刺痛每一根神经细胞。孤独、迷茫、游荡、冷漠组成的生活底色和灵魂的世界,如果声音都不能本真纯粹,每念至此,我都禁不住悲从中来。挣扎、抵抗、坚守,心力憔悴。我力图寻找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工具来表达。
   2011年的早春,我寻找到了我的工具,那就是文字。伸出文字的触觉去触摸温暖和善良,还有真实。
   然而,我的固执,却被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改变。她的名字叫王健。
   王健,是公司采购部的内勤文员。她坐电脑边,用手指敲打着键盘。她的表情,几乎没有表情,一直处在冷的冰雪状态。只是她的头发。她的头发特别长,向后披披然而下。我关注的是她的头发。哦,在这里应该称秀发。头发,是个干枯的词汇。秀发,才能使一个人瞬间生动起来。对于一个女孩子,因为生动才会生动起来。是的,她因为这一袭披肩秀发才显得生动起来。柔软、闪跳、鲜活、有种流动的质感,就像涓涓的流水在轻唱着什么。如果她冷得冰雪般的状态是一种掩饰的话,那么,那一袭有流动质感的秀发暴露了她的生动与鲜活。一下子髙山流水,我心底有一种情绪在浅唱。
   那是个夜晚,我与同事吃了夜宵回公司,行走在兴业路的辅助车道上。大概是夜深了,主车道上的车辆很稀少,几乎没有。辅助车道两旁的芒果树,树影婆娑,与街灯一起摇曳着一种朦胧。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们的脚步音,轻风拂树叶的声音都变得那么夸张肆无忌惮。我几乎能听到树和小草拔节生长的声音。我最喜欢听草木生长的声音,比如说发芽,比如说拔节,比如说花开,尽管很轻,在小心翼翼地,在极力隐藏,但我能够区别开所有杂音,心无旁骛直抵声音的核心。这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声音,犹如天籁。我情绪一下子舞蹈起来,犹如饮够了甘醇的醉汉。这时,后面也传来脚步声,很轻,很轻,节奏感极强,我们蓦然回首,王健就在不远处。
   等她吧。等等她。
   我很奇怪,夜深了,一个女子,还在外面行走。她说她一个琴友来到佛山,就住在不远处。难得有机会在一起,轻弹一曲。这不,夜深了,总得回公司。琴、弹,两个汉字,犹如两匹桀骜不驯的野马跃进我的思维中。我仿佛看到,两个年轻的女子相对而坐,手指在琴弦上跳动,丝丝缕缕的音符从琴弦上跳出来,弥漫、交织、如轻烟一般飘渺。我侧看她一眼,她背了琴。琴的长度几乎等同于她的身髙。我很奇怪,与她同在一家企业打工,近一年的时间,却不知道她喜欢弹琴。也就是说,她从未与人谈起琴,亦未在人前弹琴。她似乎在隐藏着自己的爱好。琴棋书画,历来都是闲雅之人的闲情逸致。他们,把自己装扮得很有品味,进入自己的精神虚构之中,自我陶醉。
   我排斥所谓声音的艺术,就是,琴弦所发出的声音被他们拿来装扮,来掩饰他们的龌龊。然而王健,企业里一个小文员,与我一样,打工,只是为生存挣扎。她不需要装扮什么,更不需要去掩饰什么。她告诉我,琴,琴弦,她手指所拔动的声音,是她说话的另一种方式。每个音符的跳出都是她的语言。语言是自己独有的,就像世间的万物,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语言。我们人,因为听不懂,所以不把声音当作语言。把所有的语言都统归为声音。其实声音就是语言。她说,她平时不谈起琴,不弹琴,就是怕被人误会了。她的话,像一股电流,一下把我贯穿了。我总是用习惯的思维,自己的角度,顽图地理解别人。在此之前,我就误会了她,这个背着琴夜行的小姑娘,误会了许许多多痴迷于声音艺术的人。我把他们对声音的复制、剪切、模仿、粘贴、篡改、虚构理解为别有用心。
   在这个浮躁骚嚣的当下,不排除他们的别有用心,把它当作一种工具,装扮掩饰窃取。因为,太多太多的装扮掩饰窃取,把我们的认识拉进一个统一模式化的圈套里。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不是他,未曾走进去,又怎么知他呢?我想起来了俞伯牙和钟子期,那髙山流水般的琴声,并不是琴声,而是他们的语言。他们的语言,别人听不懂,只有他们自己能听懂。我的心晃动了,我靠近她的世界,听懂她琴弦上闪跳出来的语言。我说靠近,而不敢说进入,因为这个过程是漫长而须努力。
   我怕你听不懂。她说。
   或许,我能够听懂,我用心去试试,我说,你不妨给我一个机会。
   她的眼睛闪亮了。眼睛闪亮了是多么地生动,以至她所有的表情都生动起来。
   于是,在某一个清晨,她背着她的琴出来了。在宿舍旁边,有一块荒芜的草地,杂草有半个人髙。老板买下这块地时,有雄心壮志。然而,昔日的豪情依旧在,一片荒草说岁月。她固执地要走进草地深处。她说,不希望琴声给别人听到。听不懂的,只是琴声而已。我们来到草地中央。这里,万物俱静,不,有小昆虫浅浅地呤唱,还有,小草被夜露滋润之后苏醒过来的轻微笑声。我突然感到一阵暖意。不错,太阳刚刚升起来,阳光,经过长途跋涉,把温暖铺洒过来。她把琴摆在草地上,找了块石片坐下,将那有流动质感的秀发往后捋了捋。她的面容变得生动起来,不仅仅是眼睛在闪亮。她的手指,哦,我才看清她的手指,纤纤细长,极富一种柔和的质感。她全神贯注,手指,在琴弦上跳动,一个个音符,像小蝌蚪一样,冒出水面,轻摆尾巴游动。我不说琴声是多么美好动听。不说它像一池泉水,从髙山上流下来;不说,像天上的白云,云卷云舒。所谓美妙动听,只是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如果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那仅仅是一种刺激,沦为复制、剪切、模仿、粘贴、篡改、虚构之中。我只说,那是用心说出来的声音,那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一种真实的自然的原汁原味的。每个音符都是一只蝌蚪,蝌蚪变成文字。是我把蝌蚪翻译成文字。所有的文字,都指向一个主题,温暖和善良。于是我想起我自己,挣扎、抵抗、坚守,心力憔悴,都是因为需要温暖和善良。我说听懂了。她一下子泪流满面。
   孤独、迷茫、游荡、冷漠,挣扎、抵抗、坚守,心力憔悴,只是因为,我们的声音别人听不懂。别人的声音我们听不懂。我们,从来,没有用心认真地去听。我们只是把声音当作声音,从没有把声音当作语言。我们的心才离得那么远。把声音当作语言吧,听懂了别人也就听懂了自己。温暖与善良将如期而至。

共 29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写“我”听一个女工友王健弹琴的感受。本文运用对比反衬的方法,先写了“我”对声音的艺术发自内心的排斥,因为“我”觉得声音的艺术都是经过人为加工,“复制、剪切、模仿、粘贴、篡改、虚构,失去了它的原汁原味,离开了它自然本性”。这种排斥源自于“我”对本原、真实与生动的审美偏爱。前面这些部分,可以说是为后面王健的出场和对她的正面褒扬做反衬和铺垫。然后,笔锋一转,写发现冰雪状态的女工友王健,形象上,着重写她的秀发“柔软、闪跳、鲜活、有种流动的质感”,以此外在形象描写为后面人物的内秀做铺垫。接着,写街头偶然遇见,王健对琴声语言的解读,“像一股电流,一下把我贯穿了”,使我有大梦初醒的感觉。最后,写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我”用心聆听王健弹琴,让“我”听出那琴声的每一个音符都是“用心说出来的声音,那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一种真实的自然的原汁原味的”语言,并且从其中听到了“温暖和善良”的主题。本文着重从“我”的感受和感悟角度出发写对声音的认识和改变,写对王健认识的逐渐加深,并以王健为媒介触发了“我”对声音的艺术的重新认识。抒情、说理有深度,有内涵;对人物的描写,抓住一点足以展现全貌;对声音的描写,也借蜻蜓点水使人可以审视到满池碧水。具有特殊味道的文字,倾情荐阅!【编辑:快乐一轻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302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9-03-01 21:39:20
  韵味独特的文字,深厚蕴藉的散文。问候作者!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9-03-02 22:57:4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