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阳光正好(随笔)
平时不摸方向盘的我,为了参加一个赏读会,居然独自驾了车从乡下赶至市“两馆”——这一路经历的提心吊胆与兴高采烈,别人无法体会。提说这些,只想以己为例,由衷发声:由安阳市图书馆主办的安阳原创诗文赏读会——安阳女作家作品赏读会,正受安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
这天是2019年3月10日。正值春天,春光正好。赏读会第二期活动将于下午2:30准时开始。
“两馆”停车场,车位爆满,车里出来的人统统奔赏读会会场而去。待我疾步踏入会场时,赏读会已然开始,安阳作协主席唐兴顺先生正以其诙谐幽默的林州话致辞。环望会场,角落还剩着个空座,我挤过去落座,心想:幸好之前约过座位,不然,恐怕自己连这么个视况极差的座儿也坐不成咯。叹一声人满为患,赞几句机会难得——在这里,欣赏的将是安阳大家之作品,聆听的将是安阳大家之诵读!
我坐的位置,前排的观众们举着手机或拍照或拍视频,挡住了视野,我想在全场灯光亮起的时候给文学大家和诵读大家拍几张照,定格几些难得的瞬间,必须站起来举着手机反复调节画面大小与清晰度,即便这样了,拍到的画面也不过是大家们的头脸部分。“人满为患!”我砸吧几下嘴皮,索性不拍了,也不远远地望了,闭上眼睛,在声情并茂的诵读声里感受作者文字里的故事。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的时候,我们的联想画面是有局限性的,毕竟每位读者只是读者,未必能深刻领悟作者著文的心思与用意。但是经过“诵读”这种二次创作的环节,作者著文的心思与用意一下子透亮了,升华了,调集起听众感官随文字里的故事或喜或悲了;表象看似平面的作品顿时呈现三维立体感了,其中的或波澜壮阔或荡气回肠或凄婉哀绝,令听众情感跌宕起伏了。毫不夸张地说,我在会场的角落一会儿掉泪、一会儿欣喜、一会儿心胸激荡,整个人变换着角色做了一次作品故事里的人。
本次赏读会进行了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的时间段里,在美丽主持人妙语连珠的介绍中,远远地,我“认识”了十多位资深作家、十多位诵读名家,并且了解了相关作品的写作背景。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这些文学大家与诵读名家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其中也有幸认识了几位),当时的感觉,就觉得他(她)们都是天空的星辰,虽耀眼光辉,却触不可及,真没想到,我会在这么个春光正好的日子里见到他(她)们,聆听他(她)们!我的这种惊喜,应与在场的大多数观众是相同的,不然,会场里不会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说是个“女作家作品赏读会”,其实会场里的男士并不少。面对男士们的一片欢声,赏读会的发起人、图书馆馆长王咏梅女士透出这么个喜讯:“随后,我们会陆续推出男作家作品赏读会,祝愿在场各位男作家的作品都有机会在赏读会上展示!”又是一片掌声欢呼声!此情此景,令我顿悟:美好的艺术需要通过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来演绎、来发扬光大,而艺术家需要有个坚实舞台做支撑!在这里,文学作品是美好艺术,资深作家、朗诵家是艺术家,赏读会是大舞台——这个展示平台,必将推动安阳文学艺术的大发展,到彼时,王咏梅馆长功莫大焉!
联想着彼时,我最想表达的四个字仍是:春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