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舟】嵇康 (散文)
挺喜欢嵇康的,看到这个名字心里不由得一颤,字里行间寻觅他的踪迹。记不清在什么地方遇见嵇康,嵇康和《广陵散》相互关联,我一下子注意到他。他在临刑前,即兴弹奏《广陵散》,何等无惧生死豁达的嵇康。一曲终了,《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谜一样的嵇康,谜一样的广陵散。
我在书页最后空白处记下《广陵散》的曲目——一首著名古曲。迫不及待搜索静听,浓浓古意,甚是好听。关于《广陵散》来历众说不一,言说,嵇康野外郊游一古人相赠;言说,此曲为嵇康创作;言说,嵇康夜不能寐,起身抚琴,琴声清越,感动幽灵,幽灵传授其《广陵散》,并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可授予他人……然,《广陵散》和嵇康的名字紧密关联,互为生命一张宝贵名片。
清晨安静,端坐书房,闭目反复聆听此曲。声音缓慢进入,琴声似山中泉水叮咚脆响。随即转入急促,似初夏雨声滴答滴答,越来越急。古琴曲一向缓慢清幽,《广陵散》一反常态,低沉迅疾,是内心疾风暴雨挥洒释放。
如果嵇康活至今日,他该是怎样的男子。眼神冷峻,不苟言笑,放荡不羁,性格古怪,脾气暴躁。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琴音亦如其人。就如《广陵散》,少了古琴平和之音。其音乐沉闷,慷慨激越。幻想嵇康生前容颜:高瘦,皮肤粗糙,面容姿色平平。不能与俊美,儒雅资质匹配。
据史料记载: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面目如玉,风姿秀美。如此看来,嵇康肌肤如玉,风度翩翩,精通琴棋书画。搁置今日,必是女子心中男神偶像,梦中情人。
上天宠爱嵇康,赐予他俊朗外表,过人才智。又赶上魏晋自由之风盛行,幼年丧父,没有父亲约束的管教做底色,他随心读书,随意学艺,随性而活,塑造成放荡不羁的性格。
嵇康厌恶官场仕途,保持内心洁净,回归自然,与山水草木为伴,尽享闲逸生活。他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他与山涛、阮籍……七个不愿为官,旷世才华的人一起,远离朝政,不问世事,寄情山水。在纷乱的世间,他们寻找到桃花源地。他们饮酒,长啸,操琴,吟诗作赋,举办雅集。
我爱宋的婉约,唐的华美,如果选择一个朝代生活,我会毫不犹豫选择魏晋。修身养性,纵情山水,超然物外,有三两知己清谈。竹林七贤诗意生活境界心生向往。
细细想来,竹林七贤生活在思想被禁锢,文人不能表达观点的朝代,所谓的隐不是真“隐”,不过是躲避政治,明哲保身暂时策略。嵇康是真隐,决绝的隐。
司马昭势力强大,山涛为官后再次升职,他举荐嵇康出仕,嵇康愤愤然写下《与山涛绝交书》。山涛一片好心被嵇康误解,山涛的好意,触及嵇康人格底线,他气愤至极,挥毫疾书,写下一纸文字痛骂山涛。山涛微微一笑,如若嵇康接受举荐,谋个一官半职,就不是嵇康。
美好如玉的男子,对他喜欢的人温文尔雅,对不喜欢的人爱答不理。本是仙风道骨一枚,随遇而安走完一生,可惜,嵇康的“低情商”决定了他短暂寿命。
好朋友举荐嵇康为官,同为竹林七贤成员,情理之中。况且,嵇康才华横溢。此举荐,在嵇康看来多此一举,面对人心险恶的官场,他实在毫无兴致。他是真名仕。他活得太清楚太明白,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要好好做自己。嵇康一介布衣,钟会出身名门。他仰慕嵇康才华,希望结识心中偶像,得到指点。前去拜访,却被嵇康一句“何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抵挡回去。钟会本屈尊府下,慕名学习而来,竟然遭受冷落。二人从此种下恩怨,钟会为嵇康的死推泼助澜。嵇康四十岁命归西天。
“别输在说话上”朋友圈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文字,警示他人。即使再不喜欢钟会,委婉一些拒绝,即使再不愿做官,寻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既不失去气节,也不会招致杀身之祸。有人说,那就不是嵇康,《广陵散》更不会成为千古绝唱。又想要一个放荡不羁的嵇康,又希望我们爱着的嵇康左右逢源寿终正寝,世间事不可两全其美。我们喜欢嵇康,想做嵇康,想一想罢了。生活就是生活,现实就是现实。坚持做自己,活成想要的模样。嵇康在千年前就做到了。他不仅是竹林七贤的领军人物,更是精神世界生活的启蒙者。
《广陵散》的琴音再次在书房响起,透过历史烟云,我看到嵇康头挽发髻,一身素白,从容走上刑场,落座,他问:“我可以弹奏一曲么?”他盘腿席地而坐,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穿越魏晋,我一袭长袍走进竹林,远远地观望嵇康,俊美容颜,仰天长啸,轻抚琴弦。偶然遇见,我会冲他微微一笑,点一点头说,原来,您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