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人赏江山文】把游走的时光收归屋檐下(柳岸)

精品 【江山人赏江山文】把游走的时光收归屋檐下(柳岸) ——赏析干亚群绝品散文《屋檐下》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370.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4发表时间:2019-06-07 19:50:34
摘要:逝水流年社团干亚群作者的绝品散文《屋檐下》,细读几遍,我想遁进去,与阿珍婶婶打声招呼,问作者的母亲所一枚戒指的纸花。怀才抱器抱着欣赏学习的态度,从灵魂回归的视觉审视这篇散文的创意美,以赏画的视觉,把摸画面里传达的意蕴,于是写作了这篇赏析,就教于作者,并愿与文友分享。

【江山人赏江山文】把游走的时光收归屋檐下(柳岸)
   母亲。母亲也念叨阿弥陀佛,还以剪纸花来敬佛,在祭祀的火焰里烧毁。这种寄托是否正确,我们姑且难论,但母亲找到了他的民间艺术的去处。母亲喜欢讨彩头,用纸花剪出一条鱼的高升,将心愿传递给读书的子女,希望他们鲤鱼跳龙门。母亲是可爱的,她也揍孩子,孩子们为了让母亲在行使威严权力的时候,很配合她的“施暴”。母亲对老年到来也做着挽救,而且跟城里的保健理念不谋而合。听说核桃健脑,母亲打碎以后包起来,“用绳子洗好,塞进我的袋子”;听说红枣可以补脑,便煮熟晒成干,在我回去时“挖一大碗让我吃”;母亲乐于倾听,阿珍婶婶倾诉的那些不顺心的事“批小姑,抨妯娌,顺带骂自家男人”,母亲给与的是同情的笑,不置可否,只给宣泄的机会,对这些并不引起怒目,“眼光却是散的”。屋檐下的母亲,富于生活的乐趣,有所寄托,但不痴迷,淡淡的,却是充满了情味。把最美的希望给了儿女,默默地祝福着,不张扬,不求回报,达到了“慈母无求”的人生境界。给与乡邻以包容,无论倾诉是否合理,全然收下,屋檐下有云烟,看不见,却把烦恼带走。
   人们向往桃花源的恬静怡然,岂不知,哪里少的是人间烟火。作者笔下的屋檐下,放置了本色的生活理念,甚至不经心说出,谁也不在意,不必记住什么,但潜移默化,成了屋檐下的人的精神支柱。在一个缺少信仰的年代,屋檐下的人并不少精神的钙片,拒绝虚幻,只求本色,拂去桃源的浮华,直抵人生朴素的境界。这就是作者极力渲染的屋檐下。
   作者创作《屋檐下》,也并非要人们放弃追求,逃离城市的繁荣,无论在城市里的命运是什么样,过得人模人样的,别忘乎所以,常回屋檐下,洗却铅华,用本色壮骨强筋;过得累乎的,或者年老无归的人,应该走到属于自己的屋檐下,作者笔下的人物,给足了参照。
  
   四、屋檐下的命题需要足够的画面来播放
   “文中有画”历来是品评散文创作水平高下的一个尺度,好的作品,不是靠空泛的语言来告诉读者什么,而是借助画面来给读者造成视觉的冲击,从而抵达读者内心,让读者再次加工画面,得出自己的感悟。就像我们看梵高的油画《向日葵》,闭眼之后给我们的精神冲击是:熊熊的火焰,,炽热的激情。无需作者在画框一边一角题上画作的名字。就像我们从女人所居的窗户上晾晒的衣物,就可以判断她的年龄,她的爱好,是浪漫还是质朴,她的审美无需口述,便一目了然。
   通观《屋檐下》,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连接而成,阅读仿佛就是翻阅一本连环画,从现代文论看,这样的散文作品最适合“电视朗读散文”这个种类,富于生活质感的语言解说,会让人听觉视觉处于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我们试对这篇散文的画面做些抽象概括。
   长于工笔式。工笔画的特点是“尽其精微”。作者描摹两个女人在屋檐下窃窃私语的画面,让人物的情态“毫发毕现”。“一个悬着半个屁股,一个倾着身子只差撞脸了”,“有蹙着眉的,也有噘着嘴的,脸上半晴半阴,一会儿嘁嘁,一会儿喳喳”。这样的画面简直就是手弄琴弦,蹦出了音符。如此的生活情态,我们无需听到说什么,也无需分辨说了什么,只要这个画面,完全可以与读者逃离屋檐下的孤独形成撞击,甚至想合上书页拿着破旧的竹椅凑在她们中间,只想交头接耳。
   用线条勾勒轮廓。作者本意不在于用画面本身洗染读者的眼睛,而是要抽取一幅画的组合意境,便放弃了渍染的技法。作者写母亲心无旁骛的状态,便用这种线条,将母亲置于其中。枝丫光秃的枣树,蓝色的天空,柿子树和梨树旁逸斜出,挑衅着枣树,呆头呆脑的几只鸭子,躲在墙角的篍笼,“我”儿时穿过的旧棉袄铺底,旧麻袋罩顶,母鸡在一角刨食吃。这些表现都是暖色的,虽是银灰色,却是明快的,仿佛就是“枯藤老树昏鸦”的重现,将母亲安放在原色淳朴弃绝浮躁的环境里,让人有了不能分神的瞩目感。
   用素描传达生活的原始状态。如何渲染都有损于朴实的屋檐,这是作者放弃浓墨手法的基本考虑。比如,作者写一家人相聚屋檐下的镜头:“我”骑着自行车,冒雨奔袭,像奔赴一个约会。家人坐在屋檐下哄下了屋檐的雨,观雨听雨,眼前的村庄在雨中瞌睡了,父亲吧嗒炊烟,母亲鼻梁上架一副老花镜,剪着纸花。读者在视觉里定格了这样的画面,必然发出“我原来也可以这样活着”的感慨与感悟。
   画面感是忠于生活逻辑的真实,贵在诗人看到主要的东西,而不在画面本身,作者的创作表意是相当清晰的,所以才有了这样不雷同的画面。只有画面才有节奏,形成蒙太奇的效果,本篇的画面转换让人目不暇接,仿佛是坐在影院看一部乡愁剧。屋檐下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永远不如娱乐城灯火光怪陆离,永远比不上霓虹灯更吸引眼球,但作者要唤醒的是人灵魂的朴素回归,灵魂着床于温暖,而非浓酽的色彩。但作者并不放弃画面的“可视性”,处理得富于特色,将“特别的光感”呈现在我们眼前。可以说,作者是一个绘画构图的高手,更是一个深谙色彩学的行家。
  
   五、在屋檐下有着朴素的生活智慧
   人说话是一门艺术,要屋檐也说话,更是一种创意。
   当下很多散文里,作者不自觉地给读者灌心灵鸡汤,我们并不拒绝有分量的惊世之语叩心之言,但对毫无根据的空谈是给与厌倦态度的,甚至拒绝。怎样恰当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作者是做了阅读心理学上的揣摩的,形成了作者独特的“屋檐下语言”。
   “刚才说过的那些话——就留在屋檐下。”这就不是“嚼舌”了,是一种对说话人尊重的态度。
   “肚子里的内容比嘴巴更胜一筹。”这是作者对男人的寄语,如果我们试着换成“莫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难免有拾人牙慧之嫌,且这样的话在屋檐下说出简直是不伦不类了。
   “就像过日子,穷过富过,到底还是一样过。”这是宠辱不惊贫富恬淡的态度,有着路慢慢地走话缓缓地说的韵味,在这个社会,贫富不必爱憎分明,纯粹的态度,让我们不能不颔首。
   “我惭愧自己大多时候在为得而努力。”如果这句话变成“得失论”,或许就显得那么可恶了。而作者不放弃追求“得”,但忽视了人生的“舍”,愧疚是改变人生关系式不平衡的开始。
   “谁寻过来倾诉,谁永远值得同情。”交流和对话在屋檐下变成更直接寻求眼泪的地方,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封闭。医疗精神孤独症自闭症者的场所,是否也应该设在屋檐下。
   语言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并非闭门造车那样搜肠刮肚硬抠出来,而是来自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没有直白训诫,絮语家常一般,有句话说,爱人手里得来的全是宝贝。作者的说话语气令我们喜欢,所以她那些感悟人生况味的语言全是宝贝。语言就是风格,作者的散文语言不是珠玑,舍弃华丽,追求平朴,也正是这样的语言,土得掉渣,才容易走进读者的内心。
  
   “屋檐下”可以随意放置竹椅、农具,垒起黄豆秆油菜秆,人物说话也无需打草稿,要的是自由散漫的情态,但我们深爱的屋檐下不能这样杂乱,影响着着我们的心绪。如果将《屋檐下》的画面再做一次内在逻辑的整理,或因果,或层递,或互为条件,或许就是一部精彩的影片了。
   人有时候要回首,感叹时光,总是把握不住,从日常生活里悄然流逝,其实,并非是时光逃走,而是你没有给游走的时光寻一个让人放心的归宿,收归自己的屋檐下吧,原本在屋檐下,那就珍惜;曾经迷失的,归来吧;如今适意的,也别忘记屋檐下。
   生命似乎就是一个轮回,人无论走多长的路,还是要回到曾经出发的地方,干亚群告诉我们:回归屋檐下。
  
   2019年6月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附:干亚群绝品散文《屋檐下》网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858465.html />  

【编者按】这篇文章赏析了逝水流年社团作者干亚群的散文《屋檐下》。文章从五个方面赏析了原文的内容。一、屋檐下才有底色生活的精神认同;二、褪尽浮华走到精神原乡——屋檐下;三、作者笔下的屋檐下比桃源更适合人生;四、屋檐下的命题需要足够的画面来播放;五、在屋檐下有着朴素的生活智慧。第一部分先是写了我的屋檐下和我的好朋友摄影家军波摄影人物的屋檐下,延伸看了干亚群的《屋檐下》有了同感,文章开始切入主题证明干亚群的屋檐下,用一个宽泛的概念,作为了论据。指出:“这篇散文的意义在于,以朴素的文笔,絮语屋檐下的往事,给读者以找一个什么样的精神归宿的启示。”接着文章赏析了原文的主题内涵,认同文章原汁原味生活底色描述。赞誉:“原来作者看似写的是散淡的意趣,却是蕴含了最深的人生哲理,实际上是在回答一个最初的哲学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回到哪里去。”文章又从的主人公的故事,人物的性格,人性之美,赏析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文章一幅幅生动画面的赏析中,称赞作者是一个绘画构图的高手,更是一个深谙色彩学的行家。最后,从赏析原文的语言中,赞叹:“作者的说话语气令我们喜欢,所以她那些感悟人生况味的语言全是宝贝。”作者立论有据,行文说理,自然天成;移用绘画艺术理论,审美原作的内容表达与技巧架构,给人深刻印象,且符合原作的艺术特色。作者对原作所表现的屋檐下做了精彩的剖析,剔除其具有美学价值的内容,串联成意,加深了我们对原作所表现的精神追求的认识。作者对原作艺术特色的赏析具有眼光,以基本的文学理论为据,精当地提取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性做了精辟的分析。从作者的赏析文中,我们读到了原文的精彩所在,文章打破了平铺的赏析格式,用以赏画的视觉,把画面里深刻意蕴描述的淋漓尽致,从自己的感悟中把文章的精髓论述的精辟深刻,用自己的深刻领会和慧眼卓识解读文章的深刻内涵,令读者耳目一新,读到了文章的亮点所在,心领神会,深感认同,受益匪浅!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60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前进        2019-06-09 22:59:53
  祝贺老师的赏析佳作摘精!欣赏学习,问好老师!祝更上一层楼!
农民,以种地和打工为生。爱好文学,休闲时搞点业佘创作,望多加批评指导。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0 07:11:32
  谢谢前进老师留墨鼓励。一起携手进步。遥握。
12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19-06-11 20:47:00
  再次拜读怀才老师赏析佳作,用独到的见解 精辟的语句,赏文章精华,剖文章内涵,学习,祝福老师夏安、快乐。敬茶。
小小莲儿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1 21:26:36
  非常感谢莲儿老师到访关注怀才抱器,给与真情鼓励。这篇赏析文章是怀才抱器努力读懂原作写出自己想法的努力,得到莲儿老师的鼓励,十分感动,谢谢。遥握问候莲儿老师安。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