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影视戏曲 >>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编辑推荐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作者:崔志远 童生,81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46发表时间:2019-08-27 21:43:53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杨青江:“徐丽,明天回来吧!”
   徐丽画外音:“咋说的?”
   杨青江:“明早老三把叔叔叫他们那里去。”
   画外音:“现在老叔啥都没有,老三答应,他媳妇不一定同意。”
   杨青江:“反正很多人都在场,老三说的挺坚决的,明早打个车回来。”
  
   (3)杨青山家、夜内
  
   杨青山回家脱衣睡觉。
   石秀云:“都说啥了,这晚才回来?”
   杨青山:“今晚的事大了,要不是老三收了场,说到亮天也没结果。老二媳妇躲出去没回来,老二说他也不要叔叔了,要送敬老院,主任说,送敬老院可以,一万多元的费用自己拿。老二把老三扯进来,哥三个平分。老三没说啥,大伯和主任说,老三啥也没得到,还一样的拿敬老院的费用,老三太亏了。这些人咋说的都有,说到半夜没结果。停了一阵子,最后老三说,把叔叔接到他家,虽然事情定下来了,还不知老三媳妇愿不愿意,如果不愿意,明早还得翻盘。一切的事,明天上午就都知道了。要是翻盘,咱们这院子,房子,都有老叔的一份。”
   石秀云:“你家的事情真不好办。”
  
   (4)杨坤家、日内
  
   杨坤刚吃完饭,主任来,杨坤迎到屋里。给主任泡茶。
   杨坤:“主任这一早晨前来,一定有事吧?”
   张杰:“作为最底层的父母官,要关心村里每一位村民,尤其是无依无靠的人。昨晚虽然杨青海给咱们下了台阶,但我的心里不踏实,如果他媳妇不同意,两人闹起情绪来,咱们两人可是有责任的。”
   杨坤:“当官的就比老百姓强,我睡了半宿觉就把这事忘了。咱俩还真得去,哥仨都是我的侄子,已经是打哭一个,哄笑一个了,如果再出点啥事,就对不起我死去的弟弟了。走!赶急过去。”
   张杰:“叫上杨旭,到那里如果赶上两口子生气,咱们就算串门。”
   两个人去杨旭屋里叫上杨旭,去了杨青海家。
  
   (5)杨青海家、日内
  
   杨青海两口子正收拾房子,张杰、杨旭和杨坤三人进来。
   林倩:“老叔,我们想收拾完屋子去接您,叔叔这么着急地就来了。”
   张杰看了看杨坤,杨坤看了看张杰,都笑了。
   杨青海:“大伯、主任、你们笑啥?”
   张杰:“没笑啥!没笑啥!”
   杨青海:“林倩,烧点水,泡上茶。反正闲时候,今天中午叫大伯和主任就在这里吃。”
   林倩泡好了茶端上来,几人一边说话,一边品茶。
   蒋焕进来,林倩又找茶杯倒水。
   张杰:“蒋焕,你来有啥事?”
   蒋焕:“我刚才去了你家,听嫂子说,你去了杨坤大伯家,我去了大伯家,大娘又说来这里了,你们说我走了多少冤枉路!”
   张杰:“你究竟想干啥?”
   蒋焕:“在你家听嫂子说,杨旭老叔跟杨青海弟弟过了。我要弄明白,那六百元的药费咋办?别到时候踢皮球。”
   张杰:“你就只管放心,那钱放在杨坤你大伯我俩身上。”
   杨坤:“主任说得对,杨青江不给我俩给。”
   蒋焕:“既然有保底的,我就放心了,你们忙吧!我走了。”
   杨青海送蒋焕到院外。
   张杰:“青海、林倩、一会你们去把你叔叔的行李和所用的物品拿过来,你们叔叔就算在这里了。还有一事,你们叔叔的树林子,虽然你二哥把木材锯了,林地还在,林地永远是你们的。但愿你们叔侄生活愉快。”
  
   (6)杨青山家、夜内
  
   杨青山:“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我再出去干些天。”
   石秀云:“啥时走?”
   杨青山:“明天就走。”
   石秀云:“婶子的五七祭日回来吗?”
   杨青山:“不一定回来,婶子的五七祭日都不知咋办?婶子在青江家咽的气,可叔叔又去了青海家,我要是回来,还得跟着嚼舌。”
   石秀云:“老三把叔叔拉过去,目的不纯,自己的地不说,又承包了别人的地,还养了几头牛,他们是想叫叔叔给他们干活。”
   杨青山:“不管老三出于何种目的,反正这回帮了咱们大忙,如果依着老二送去敬老院,那高额的费用就是老二咱们两家分担,一年就是五千多元。”
   石秀云:“老叔去敬老院,老三不拿钱?”
   杨青山:“叔叔婶子过了一辈子,把一切东西都给咱们了,连这院子都是叔叔的。在老二家虽然时间短,可叔叔的那些木材都叫老二盖房子了,人家老三和叔叔一点干系也没有,叫人家拿钱说不过去。”
   石秀云:“既然推出去了,再想那些事干啥。睡觉!”
  
   (7)杨青海家、日内
  
   杨旭:“老三,我这都来你们这里二十多天了,想干点啥活,你们俩不让我干,你们究竟想的啥?我不到七十,还不算老,再干七年八年没事。”
   林倩:“老叔,现在没啥活,就是有活,青海我俩也用不着您,您就好好地享福,”
   杨旭:“孩子,表面上你们不用我干活,是孝顺。其实,啥活也不用我干是害我,无论年老年少,只有干点活,身体能得到运动,才能长寿。你们的地种着经济作物,圈里养着五六头牛,天天忙得不可开交,让我干点,我的身体舒服。”
   杨青海:“老叔要觉得干点活身体舒服,就量力而行地干点。”
   杨旭:“这还差不多。”
   杨青海:“老叔,我有一件事想问您,已经憋了好几天了,一直不敢说。”
   杨旭:“这孩子,有事你只管说,还跟叔叔卖关子。”
   杨青海:“婶子去世已经二十几天了,再有几天就是五七祭日,究竟咋办才对?”
   杨旭:“这个事你今天不说,明后天我也说,你大哥和你二哥都出去打工了,你不要和他们说,到那天咱们几口到坟头看看就是对你婶子的敬意了。”
   杨青海:“老叔,我们知道咋做了。”
  
   (8)杨青江家、日内
  
   杨青江在外打工回来,把买回来的东西放到柜子上。
   徐丽:“你可会找时间,秋天的活干完了,你也回来了,十来亩地的活,差点没累死。”
   杨青江:“其实,把叔叔推出去,也许是个错误,叔叔才六十几岁,按现在的体质,再干七八年没问题。如果叔叔在这里,我在外边打工,家里的活叔叔干,你就轻松不少。”
   徐丽:“我一点也不后悔,叔叔一天比一天岁数大了,真正要是不定哪天闹起病来,那可不是一百元二百元能解决的。婶子闹病时,只有短短二十几天,就花掉六百元,要是去医院,不至于死得那么块,一个月两个月不一定,真正出现那种情况,就是花钱的坑,三万两万都不一定。”
   杨青江:“嗨!你说老三两口子把叔叔叫过去,他们图个啥?”
   徐丽:“这还不简单,图的是叔叔的地。每口人三亩半,叔叔婶子有一亩自留地,一共是八亩地。老三没出去打工,他们这几年在地里种经济作物,那八亩地能出产不少钱。”
   杨青江:“老三真要那么想就错了,我回来的时候,和我一起打工的人说,他们那里土地变了,减少人口的出地,增加人口的进地,春节过后就能来到咱们这里。”
   徐丽:“照你的说法,把叔叔推出去还真对了。”
   杨青江:“不说这些了,天黑了,快做饭去,我在火车上都没吃饭。”
  
   (9)杨清海家、日内
  
   一家人吃午饭。
   杨旭:“青海,你明天找两个人,在自留树林地里锯两棵树。”
   青海:“锯树干啥?”
   杨旭:“马上就七十了,岁数大的人不知啥时有急病,把树木锯了,破了板搁起来,以备急用。”
   杨青海:“老叔说的啥话?去年秋天说,干七年八年都没事,现在又说准备板子,您这是和孩子们开天大的玩笑。”
   杨旭:“叔叔说的是认真的,也许你会想,现在啥都方便,用时去铺子里拿来就用。但是你不一定想,将来的日子不一定啥样,孩子已十几岁,以后一天比一天用钱,叔叔虽然体质好,但人的祸福难料,如果有难治的疾病袭来,会把你们拖入穷的深渊,到那时一分钱憋倒英雄汉。”
   林倩:“老叔,您咋想的这么多?您说的情况永远不会出现。”
   杨旭:“孩子们,你们别觉得现在种点经济作物,养几头牛,任何事情都有变化,经济作物也会有不景气的时候,养殖业的价位也会忽高忽低。听我的,锯几棵树,虽然粗的被你二哥用了,细的只不过多锯一棵。”
   杨青海:“听叔叔的,我去找人,咱们锯树。”
  
   (10)杨青海家、夜内
  
   两个人吃完晚饭,躺在被窝里。
   林倩:“青海,叔叔春节时说的话还真对,咱们栽了六亩马铃薯,从春天到现在一直没下雨,这些土豆就算是没收成了。”
   杨青海:“牛的价也下来了,每年能卖八千元的牛,现在只能卖六千。这些天我就盘算,咱们的地明年种大田,把牛卖两头,剩四头你在家里喂,离秋收还有一个半月,我也找个门路出去打工。你自己在家,我都不放心,又有老又有小,喂牛干农活,负担太重呀!”
   林倩:“没事,有好头你自管去,我能行。”
   杨青海:“你有这个劲头就行,其实,我也不想离开你,实在没法,咱家不能没钱呀!孩子念完中学就是高中,叔叔岁数大了,不知啥时就有大花项。出去干两年,有点底就好了。”
   林倩:“有好头了吗?”
   杨青海:“现在还没有,杨坤大伯家的大哥杨青春,这几年就在外边干,我给他打个电话看看。”
   林倩:“大哥和二哥跟他在一起吧!”
   杨青海:“我听大伯说他们没在一起。”
   林倩:“明天和叔叔说一声。”
   杨青海:“这事我知道。卖牛的事我和杨坤大伯说,有买的大伯和叔叔看着办。”
  
   (11)杨青海家、晨内
  
   吃完早饭,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杨青海:“老叔,我想和您说点事。”
   杨旭:“有啥话你就说。”
   杨青海:“今年的旱情就这样了,咱们种的土豆一点指望也不会有了,大田啥样还定不下来,我想出去干几天。”
   杨旭:“青海,你出去不出去我不参加意见,我只能说,你要真走,这几头牛我给你喂,收秋时不回来,我想法把庄稼收回来。”
   杨青海:“老叔,我秋收之前就回来了,您只要帮着林倩把牛喂一喂就行。我给杨青春大哥打过电话了,只要大哥回来电话我就走。”
  
   (12)路边、日外
  
   公路边,杨旭和侄媳妇林倩送杨青海上公交车。
  
   (13)村里卫生所、日内
  
   杨旭来卫生所看病。
   蒋焕:“老叔,您觉得哪里不舒服?”
   杨旭:“这几天肠胃不好,拉肚子。”
   蒋焕:“青海没和您一起来?”
   杨旭:“老三去打工了,已经走一个月了。”
   蒋焕拿起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画外音,那头说:“蒋焕哥,有啥事?”
   蒋焕:“老叔在这里看病,你过来一趟。”
   杨旭:“这孩子,就是拉肚子,你给两元钱的药,吃了就好了,告诉林倩干啥?”
   蒋焕:“要是年轻人,不吃药都行,老叔快到七十了,严重一点就脱水,闹大了侄儿可负不起责任。”
   林倩进屋:“老叔,有病咋不说一声,我陪您来。”
   杨旭:“就是闹肚子,吃点药就好。”
   蒋焕给杨旭瞧病,诊脉。
   蒋焕:“老叔,看脉象你这病已经很长时间了,不能吃西药,我开两付草药,吃完后再来看看。”
   蒋焕开药方,抓药。
   林倩付了药费,搀着杨旭回家了。
  
   (14)村外河边、日外
  
   河边有几个妇女洗衣服,
   甲:“听说杨旭病了,病得很严重。”
   乙:“蒋焕开了草药,已经好点了。我刚才过来时,看他喂牛呢!”
   丙:“这回杨旭病得不轻,拉肚子把衣服都弄脏了。昨天林倩来洗衣服,把老人的裤衩都洗了。”
   丁:“这个林倩真是孝顺的人,杨旭跟着老三,比跟着那两个强。”
   众人自管说,不知徐丽也在一边洗衣服,徐丽听了众人的话,站起身来离去。
  
   (15)杨青海家、日外
  
   杨青海家院外,林倩打电话。
   画外音:“林倩,打电话干啥?”
   林倩:“你回来吧!老叔胃肠不好,拉肚子六七天了,内裤和裤衩我都洗了两回了,看老叔的样子,总是觉得不方便。吃了几付草药,还不太理想,你回来到县医院给老叔看看。”
   杨青海:“好吧!下午算算账,明天回家。”
  
   (16)杨青海家、日内
  
   今天是星期天,林倩和叔叔,还有儿子晓辉,正吃午饭,杨青海背着提兜进屋,一家人高兴。
   杨旭:“还不到秋收,咋回来了?”
   杨青海:“林倩打电话说您病了,我就急着回来了。”
   杨旭:“我的病根本就不算病,你们小题大作了。”
   杨青海:“咋样,现在吃啥药呢?”
   杨旭:“还吃蒋焕开的草药。”
   杨青海:“明天咱们去县医院,做全身检查。”
   杨旭:“我可不去,我的这点毛病,是夏秋交替时节人们常闹的病,有啥了不起的,几天就没事了。”
   杨青海:“我说去就去,这事由不得您。”
   林倩拿上饭来,几口人又重新吃饭。
  

共 56823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关于孝道的剧本:杨家老弟兄三个,大哥杨坤健在,有一个儿子已经成家;二哥夫妻已经过世,有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三弟杨旭膝下没有儿女,由族里长辈和村干部出面协调,过继了大侄儿杨青山,打算养老。没成想杨青山夫妻看着叔叔婶子渐渐老了,婶子还有病,就和叔叔婶子闹分家。二侄子杨青江夫妇看中了叔叔种植有一片树林,有木材可图,自己盖房正缺木材,因此主动把叔叔婶子叫到自己家,说是愿意为他们养老,两年里却不善待老人。婶子王翠兰因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去世,剩下叔叔又想往外推。三侄子杨青海在叔叔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真诚地提出自己为叔叔养老送终。杨青海夫妻将叔叔接到家里后,发现叔叔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已经落下一身病,就积极送叔叔去县医院、省医院住院治病,用去所有积蓄,还先后卖掉家里养着的六头牛,夫妻还分别外出打工赚钱也要为叔叔看病。杨青海夫妻的孝心,不仅感动了家族里的人,也感动了全村人,还感动了叔叔妻子的娘家人,表弟王平夫妻给予了杨青海夫妻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有力帮助。可惜的是叔叔病入膏肓为时已晚。叔叔是个明白人,主动要求出院,将自己的身后事也提前做了安排,亲自选择了自己的墓地。叔叔去世后,在挖墓坑时,杨青海挖出了一块玛瑙宝石,卖了三十万。真是好人有好报!这件事却勾起了邻村寻宝人程虎贪心,认为杨旭老人的墓穴下面还有玛瑙宝石,蛊惑杨青海的大哥、二哥要挟三弟为叔叔迁坟,在王平表弟的策划下,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后同意迁坟,上演了一出寻宝的闹剧!剧本反映的养老问题非常典型,三个侄子轮番赡养无子女的叔叔婶婶,老大、老二侄子夫妻各打自己的小算盘,无利可图时就将老人往外推,而老三侄子无私有爱心,为叔叔养老送终,温馨暖人,载誉一方。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8-27 21:44:53
  剧本反映的养老问题非常典型,三个侄子轮番赡养无子女的叔叔婶婶,老大、老二侄子夫妻各打自己的小算盘,无利可图时就将老人往外推,而老三侄子无私有爱心,为叔叔养老送终。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8-27 21:45:58
  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