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影视戏曲 >>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编辑推荐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作者:崔志远 童生,81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07发表时间:2019-08-27 21:43:53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石秀云:“各位长辈,今天的话说到现在,我要说两句,他们爷俩的过子单,应该拿出来看看,那上面咋写的。都写的谁?是不是有我,如果没有我,我没有养老送终的义务。就得分家。”
   听了石秀云的这句话,谁也不言语了。
   徐丽:“按理说,我没有发言的权利,但是,我看今天的事有点不好办,既然嫂子和叔叔婶子非分家不可,我倒要问问你们的家咋分,如果分得合理,我们给叔叔婶子养老送终。”
   张杰:“杨青江,徐丽说的话,你们商量过吗?这可是一份承诺,毕竟叔叔婶子都老了。”
   杨青江:“徐丽有这份孝心,我没啥说的。”
   张杰:“杨青山,石秀云,既然杨青江要赡养叔叔,这些人要听听你的条件。”
   杨青山:“现在住的院子是叔叔的,叔叔的旧房我拆了盖了新房,二弟弟媳要把叔叔叫去一起过,我不可能把院子给叔叔一半,叔叔有一片自留树,单干时我们分了四口人的树林子,盖房子时用了一些,如果叔叔婶子去了青江那里,把属于叔叔的树林子给青江带过去。”
   张杰:“杨青江,徐丽,你们说这样行吗?”
   杨青江:“行不行的,亲兄弟,能说啥。”
   张杰:“杨旭老叔,您愿不愿意到青江那里去?”
   杨旭:“愿不愿意都得去。”
   张杰:“杨青海,你们两口子可啥也没说。”
   杨青海:“这里边没有我们的事,我们说啥?”
   张杰:“那今天的事就这样吧,不过,为了稳妥,杨旭老叔和杨青山,你们爷俩二十多年前写的一人一份的过子单拿出来作废,杨坤大伯,我听说先前的过子单是您写的,这回杨青江要赡养老人,这个赡养协议还是由你来写。其实,我要申明一点,文字是一种形式,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杨旭和杨青山各找出过子单,交给主任作废,杨坤开始写赡养协议。
   赡养协议写好后。爷俩一人一份。
   石秀云又摆桌子,拿上饭来。
  
   (12)杨青江家、夜内
  
   杨青江:“徐丽,你今天咋学着懂事了?"
   徐丽:“咋,我做得不对?两个老人总得有人管吧?”
   杨青江:“平常咱这里吃好饭,我说给叔叔端一碗去,你都有点不情愿。”
   徐丽:“叔叔婶子和大哥一起过,你献啥殷勤?”
   杨青江:“不管咋说,你今天有点反常,大哥是过子,孝不孝的是人家的事,你把老叔叫过来可要有始有终,决不能半途而废。”
   徐丽指点着杨青江的脑门说:“你个傻货,老叔那大一片树林子,还不够他们的生活费?明年咱们盖房子,不用买木料了。”
   杨青江:“原来你是眼馋老叔的那些树了。”
   徐丽:“别说的那么直白,你想想,如果去了敬老院,那些树木都得归国家,怪可惜的。”
   杨青江:“不要把小九九打在那些树木上,要考虑怎么孝顺叔叔婶子才对。”
   徐丽:“可汤煮糊糊,面在锅里转。那些树木的价值,再加上老两口的七八亩地,咋也够他们花的了。”
   杨青江:“你这是啥逻辑,你一说要对叔叔婶子尽赡养义务,那些人都是用敬重的眼光看你,我就不明白,你咋还说这些话?”
   徐丽:“别说没用的了,收拾厢房,明天让叔叔婶子搬过来。开春后和叔叔说,把木材锯了,明年盖房子。”
   徐丽去收拾屋子,杨青江也跟了出去。
  
   (13)杨青江家、日内
  
   中午饭吃的是饺子,一家五口人,一边吃着,一边高兴地说着。
   杨旭:“青江,你看人家你哥的房子盖得多好,你这几年就在外边打工,一定能存几万,明年也把房子修缮一下。”
   杨青江:“去年冬天我就去砖厂定了砖,就缺木料。”
   杨旭:“这孩子,你和叔叔外道啥,用多少就锯多少,那些树反正早晚都是你们的。”
   杨青江:“原来打算盖四间,这回叔叔过来,咱们盖五间,盖完房子,叔叔也能住正房了。”
   杨旭:“只要心情顺,住哪都一样。”
  
   (14)树林子、日外
  
   杨青江找了几个人,闹闹哄哄地锯树。
  
   (15)杨旭屋、夜内
  
   王翠兰:“你白天锯木头去了?”
   杨旭:“是。”
   王翠兰:“锯多少?”
   杨旭:“自留树那块,大部分都锯了。青江这回盘算着盖六间,锯的少了不够。”
   王翠兰:“你的好心是多余的,啥事都得留后手,其实咱们是错误的,一开始就不应该把青山做过子,这回又来青江家,把东西折腾没了,说啥都不好使了。”
   杨旭:“老伴,不要三心二意的,自古就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说法,不要想得太多。”
   王翠兰:“不是我想得多,是世事难料呀!我倒没事,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没有三年二年的活头,我是担心你呀!凡事可要多长个心眼。”
   杨旭:“别胡思乱想了,睡觉!”
  
   (16)杨青江家、日外
  
   第二年开春。
   杨青江家请了不少人,闹闹腾腾地盖房子。
  
   (17)杨青江家、日内
  
   杨青江盖完房子,全家人搬进了漂亮的屋子。吃着可口的饭菜,一家五口其乐融融,一边吃着饭,一家人唠起了家常。
   杨青江:“老叔,过几天我就走了,婶子体质弱,尽量别干活,老叔体质还行,地里的活您帮徐丽干。”
   杨旭:“你想去哪里?”
   杨青江:“还去去年打工的地方,今年盖房子,已经在家三个月了,盖房子借了不少外债,出去干一段时间,挣了钱把外债还了。”
   杨旭:“你去吧!家里这点活不用惦记,我和徐丽干。什么时间走?”
   杨青江:“那里来三回电话了,准备明天就走。挣了钱,还了外债,有余钱再添置点家具。”
   杨旭:“别一下子想得太多,过日子要循序渐进才对。”
   杨旭夫妇吃完饭,回自己的屋。
  
   (18)杨青江家、夜内
  
   杨青江:“明天我就走了,种地的活就扔给你一个人了。”
   徐丽:“这几年你每年出去干,把活不都是扔给我吗?”
   杨青江:“今年不一样,多着叔叔的八亩地。”
   徐丽:“叔叔还不到七十,身体硬朗,地里的活,他干一半没问题。”
   杨青江:“尽可能少让叔叔干,外人笑话。把叔叔揽到咱们这屋,让叔叔扛大梁干活,情理上说不过去。”
   徐丽:“一家门口一片天,自己过自己日子,别人爱咋说就咋说。”
   杨青江:“还有一个事,婶子身体一直不好,家里还有点钱,如果婶子再犯病,找个车去医院给婶子看看。”
   徐丽:“你就放心地去吧!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睡吧!明天早晨还起早去车站。”
  
   (19)杨旭屋里、夜内
  
   王翠兰:“老头子,你手里有钱吗?”
   杨旭:“我手里哪有钱,咱们没有亲戚,如有亲戚,年节的有人给点压兜钱,前些年有点钱,在青山那屋时,都零碎着花了,老伴,你想干啥?”
   王翠兰:“这几天总觉得胃难受,准还是先前老病根。”
   杨旭:“睡吧!明早和老二媳妇要钱,我去给你买药。”
  
   (20)杨青江家、晨内
  
   徐丽做好了早饭,丫头吃了上学了。杨旭过来吃饭。
   徐丽:“婶子咋没过来?”
   杨旭:“你婶子的胃病又犯了,昨晚一夜没睡好,疼起来就出汗,你手里有钱吗?一会我去买点药。”
   徐丽:“哪有钱,盖房子借了不少外债,到村里卫生所,和蒋焕赊账就行,青江回来给。”
   杨旭:“那我去赊点药。”
  
   (21)村里卫生所、日外
  
   杨旭:“蒋焕,你去给你大娘看看,开点药。”
   蒋焕:“我大娘没有别的病,还是胃疼吧?”
   杨旭:“对,还是胃疼。”
   蒋焕:“我不用去,拿点药吃几天看看,要是不管用,就得去医院。”
   蒋焕开药,拿药,包好,递给杨旭。
   蒋焕:“大爷,这药还和每回的吃法一样。”
   杨旭:“蒋焕,我没拿钱,你记账。”
   蒋焕:“大爷,记您的账,还是记杨青江的账?”
   杨旭:“我跟着老二过呢,当然是记他的账,我来时,老二媳妇说是记账。还说,家里没钱,盖房子借了很多外债,等青江挣了钱回来给。”
   蒋焕:“老二媳妇真要是那么说的,大爷,那我就不和您说了。”
   杨旭拿着药回家。
  
   (22)杨青海家、日内
  
   林倩:“青海,你应该去看看婶子。”
   杨青海:“婶子咋了?”
   林倩:“病了,我昨天看二嫂子去了集市,就过去坐一会,看婶子气色不好,叔叔要去医院,可手里没钱。我偷着告诉了叔叔,二哥的电话号。”
   杨青海:“你咋这多事,婶子闹病,二嫂子给二哥多少电话打不了。”
   林倩:“我看婶子怪可怜的,如再不去医院,婶子就命在旦夕。”
   杨青海:“虽然如此,咱们还是离二嫂子远一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人得罪不起。”
  
   (23)杨青江家、日内
  
   杨旭见徐丽没在屋,按通了青江的电话。那头说:“是老叔吧!有啥事?”
   杨旭:“你婶子病得够呛,你回来看看,到医院住几天吧。”
   杨青江:“叔叔,我明天和老板借钱,拿上钱就回去。”
  
   (24)杨旭屋里、夜内
  
   杨旭:“这都三天了,明天青江咋也回来了。”
   王翠兰:“我的病我自己知道,这病不是好病。就是青江回来,咱也不去医院了。”
   杨青山:“那不行,你跟了我一回,就是治不好你的病,也要知道你得的到底是啥病。”
   王翠兰:“别胡思乱想了,你手里有钱吗?要是有钱,你能让我多活一天两天,甚至十天八天,我也感激你,现在你一分钱也没有,说说算了。其实,你打电话是多余的,犯病已经二十几天了,这二十天,青江媳妇多少电话打不了?还用你欠着手打电话。”
   杨旭:“你说的也对。”
   王翠兰:“老头子,我没给你生一男半女,因为觉得有亏欠,所以一切事情都听你的,咱们一开始把青山拉过来当过子,就是错误的,第二次到老二这里来,更是错误,我死后,你打算咋办?”
   杨旭:“听你的,你说让我咋办我就就咋办。”
   王翠兰:“你谁也别跟了,去敬老院。”
   杨旭:“老伴,不是那么简单的,和你说这事你都不懂,走一步说一步吧!”
  
   (25)杨青江家、日内
  
   杨旭打电话的第五天,杨青江回来,此时婶子已奄奄一息,
   杨青江:“叔叔,咱们去医院吧!”
   杨旭:“不用了,人就要咽气了,要是去医院,也许都到不了地方。准备后事吧!把你哥哥嫂子,还有青海和林倩都叫过来。”
   杨青江:“我这就去。”
  
   (26)杨青江家、日外
  
   王翠兰咽了最后一口气,侄儿侄媳都来了,东邻西舍也来不少。
   老人穿的是没有档次的寿衣,棺木是最便宜的。没有搭灵棚,寿材露着天。
   有一媳妇从屋里出来,小声地和杨青江说:“嫂嫂叫你。”
   杨青江进屋,过一会出来,和葬礼主持人说:“大叔,现在才两点,离天黑还有五个小时,要不,下午出殡吧!”
   葬礼主持人:“杨青江,咱们这里还没有下午出殡的先例,恐怕不行。”
   杨青江:“一家门口一片天,管那多干啥,挺热的时候。”
   主持人:“别急,我问问杨坤大伯,他老人家是你们杨家岁数最大的。”
   主持人去找杨坤,杨坤来到杨青江跟前。
   杨坤:“青江,你刚才进屋,在屋里出来,就说要出殡,快奔四十的人了,孩子再有几年就考大学,为人处事,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你婶子闹病已是二十几天,现在是信息时代,这二十多天,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前天我过来看看你婶子,听你叔叔说,他也给你打了电话,难道你是混蛋?你把叔叔婶子拉来你屋时咋说的,赡养协议咋写的,拿出来念一遍,让大伙都知道知道。我把话放在这,谁再提出殡的事,就找我,我就不信了,明天也不出殡。往外拿钱,去办理这些人的伙食。”
   杨坤的一席话,说的杨青江红了脸,再不敢提出殡的事。
   杨青山杨清海哥俩,找材料搭灵棚。
   现在是秋收之前,夏锄之后,正是闲时候,除了少数人出去打工外,在家的人都来了。
   杨坤怕棺木里的人出现意外,指挥人们在棺木底下挖了一个坑,坑里放上水,人们不知道要几天才出殡,谁也不敢吱声。
   主任来了,杨坤迎主任进屋。
   杨坤:“主任来了,正好,张杰,你虽然是主任,但是,小一辈,我就得指使你,你和主持人商量,安排人去县城冰棍厂,买几块冰来,青江两口子孝道,要把婶子的灵柩在家里放三天。”
   张杰:“大伯,这热时候,别搁三天了。”
   杨坤:“这是青江的主意,你就安排人张罗吧!”
   张杰安排两个人骑摩托车去冰棍厂去买冰块了。
  
   (27)杨青海家、日内
  
   张杰安排买冰块的人走后,和杨坤说:“大伯,在这里不肃静,到青海家喝杯茶。”
   林倩见两位头面人物要去自己家,也就跟回来开门,泡上茶端上来。

共 56823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关于孝道的剧本:杨家老弟兄三个,大哥杨坤健在,有一个儿子已经成家;二哥夫妻已经过世,有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三弟杨旭膝下没有儿女,由族里长辈和村干部出面协调,过继了大侄儿杨青山,打算养老。没成想杨青山夫妻看着叔叔婶子渐渐老了,婶子还有病,就和叔叔婶子闹分家。二侄子杨青江夫妇看中了叔叔种植有一片树林,有木材可图,自己盖房正缺木材,因此主动把叔叔婶子叫到自己家,说是愿意为他们养老,两年里却不善待老人。婶子王翠兰因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去世,剩下叔叔又想往外推。三侄子杨青海在叔叔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真诚地提出自己为叔叔养老送终。杨青海夫妻将叔叔接到家里后,发现叔叔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已经落下一身病,就积极送叔叔去县医院、省医院住院治病,用去所有积蓄,还先后卖掉家里养着的六头牛,夫妻还分别外出打工赚钱也要为叔叔看病。杨青海夫妻的孝心,不仅感动了家族里的人,也感动了全村人,还感动了叔叔妻子的娘家人,表弟王平夫妻给予了杨青海夫妻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有力帮助。可惜的是叔叔病入膏肓为时已晚。叔叔是个明白人,主动要求出院,将自己的身后事也提前做了安排,亲自选择了自己的墓地。叔叔去世后,在挖墓坑时,杨青海挖出了一块玛瑙宝石,卖了三十万。真是好人有好报!这件事却勾起了邻村寻宝人程虎贪心,认为杨旭老人的墓穴下面还有玛瑙宝石,蛊惑杨青海的大哥、二哥要挟三弟为叔叔迁坟,在王平表弟的策划下,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后同意迁坟,上演了一出寻宝的闹剧!剧本反映的养老问题非常典型,三个侄子轮番赡养无子女的叔叔婶婶,老大、老二侄子夫妻各打自己的小算盘,无利可图时就将老人往外推,而老三侄子无私有爱心,为叔叔养老送终,温馨暖人,载誉一方。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8-27 21:44:53
  剧本反映的养老问题非常典型,三个侄子轮番赡养无子女的叔叔婶婶,老大、老二侄子夫妻各打自己的小算盘,无利可图时就将老人往外推,而老三侄子无私有爱心,为叔叔养老送终。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8-27 21:45:58
  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