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重访醉翁亭(散文)

精品 【晓荷】重访醉翁亭(散文)


作者:高令亚 秀才,113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2发表时间:2019-09-06 10:45:49


   滁州有座琅琊山,山上有座醉翁亭。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被贬滁州任太守,并写下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欧阳修和《醉翁亭记》使琅琊山名扬天下,而醉翁亭也被誉为“天下第一亭”,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游琅琊山,观瞻醉翁亭,拜谒欧公。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凡是读过《醉翁亭记》的,没有不为欧公的精美文笔而惊叹,从而浮想联翩,有来此一游的欲望。琅琊山秀色可餐,古木参天,树林茂密,峰奇,石奇,木奇,水奇。山脚沟壑纵横,泉水淙淙,鸟鸣声声,山幽水明。难怪欧公常带群吏与滁人于此游玩,流连山水,野炊饮酒,“饮少辄醉”,自号醉翁,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月3日,正值初春时节,我在妻子的陪同下,再上琅琊山,重访醉翁亭,意欲观景,也想瞻拜欧公,再睹文豪风采,感受醉翁亭深厚的人文情怀。
   琅琊山我以前来过两次。初游琅琊山,那是1988年春天,正值庙会期间。印象中人很多,有许多景点当时还没有开发。那时我才20来岁,从进山门,游醉翁亭,一直到琅琊寺,攀南天门,也不觉得有多累。我和老表还花了钱请照相师傅给我们在镌刻“醉翁亭”三个篆体字的巨石前留影,至今这张小照还珍藏在我的相册里。
   这次重游琅琊山,我们是从东门进的。在山门前,我关注的是苏轼题写的楷体“琅耶山”三个大字。我们先到的是“野芳园”景点。“野芳园”取的是“野芳发而幽香”之意。野芳园有一块很长的石墙上,摹刻着明代文征明草书体的《醉翁亭记》,黑底白字,气势恢宏,引人注目。野芳园内植被丰富,树木花草众多,十分繁杂。这里有石桥、池塘、亭子、假山,像个园林。最吸引人的是池塘北面小坡上的梅林。梅树枝繁花盛,有白梅、红梅、黄梅。游客们聚在那里纷纷拍照,与梅树梅花合影。特别是年轻的女孩子,摆拍各种可爱的姿势,真个是“人面梅花相映红”了。
   野芳园往前走不多远,就到了醉翁亭景点。在前往醉翁亭的琅琊古道上,路南有一东西走向的深沟,流水咚咚。沟底及两边怪石嶙峋;沟的两侧古木参天,奇形怪状,显自然之趣。沟南是琅琊山峰,杂木丛生,巨树鹤立,还有大片竹林。路北还修了大片平坦地带供游人休闲,内植草坪、绿树、绿竹,满眼绿色。快到醉翁亭景点的地带,有一片湖水碧蓝清洌,名为“醉翁谭”。靠近谭西岸的水中修一亭子和木桥,亭子水中倒影,十分清秀可爱,与木桥相得益彰,可谓匠心独具。
   醉翁亭景点向来以亭多而有名。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因范仲淹、韩琦等革新派的牵连,被贬为滁州太守。他为政宽简,好饮酒游山,常与官吏百姓一起游琅琊山,“与民同乐”。不过,滁州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宁。醉翁亭原是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为方便欧阳修的游玩而在山麓建造的一座小亭子,欧公作《醉翁亭记》,自号醉翁,“醉翁亭”因之得名。北宋末年,知州唐俗在其旁建同醉亭。后来,数百年多次遭劫,解放后多次整修,形成现在胜景。
   醉翁亭四面环山,有醉翁亭、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天外孑遗、宝宋新斋、冯公祠、解醒阁等,风格有异,尽显中国亭文化之风韵。醉翁亭景点,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一亭一石一字,都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所以,游醉翁亭,观景怡情,自然与人文合二为一,水乳相融,得亭之真趣。
   醉翁亭景点,古木较多,有的树龄几达数百年,可见园之古。各园形态各异,内植树木、翠竹、花木,院墙白色,墙头覆之青瓦,绿树花木掩映墙上,绿白互衬,十分可爱。园中主体建筑就是“有亭翼然”的各式亭子。
   踏进醉翁亭景点的正门,进入小院,院内植有花木、丛竹,一树梅花正在开放,清香扑鼻。向北穿过小门,进入了醉翁亭景点的主亭:醉翁亭。抬头可见苏东坡题写的“醉翁亭”三个楷体金色大字,令人油生敬意。拾级而上,进入亭内,端坐亭间长椅,枕手护栏,静静沉思,仿佛想见欧公与群吏在这里举杯畅饮、吟诗对句的热闹场景。亭内圆柱上刻有两副对联,其中一副为“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另一副为“翁昔醉吟时,想溪山入画,禽鸟亲人,一官迁谪何妨,把酒临风,只范希文素心可证;我来凭眺处,怅琴操无声,梅魂不返,十亩蒿莱重辟,扪碑剔藓,幸苏子瞻墨迹长存”。对联是欧公精神风貌的写照,也道出了观者来此的感受。
   亭外靠东边有数块巨石,层层叠叠,形态迥异,上面有绿树遮映。其中一块巨石上镌刻篆书体的三个大字“醉翁亭”,蓝色颜料填充其中,格外显目。在“醉翁亭”石刻北边,一块巨石上刻有隶书体“二贤堂”三个大字,红色颜料的底子。这两块石碑,红字与蓝字相映,巨石和篆书体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确实,它们承载了近千年的人文历史和悠远情怀。
   亭的旁边有处泉眼,常年有水从地下溢出,于是,在泉眼处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溪流。水池三尺见方,池深约二尺,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石刻。“让泉”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又称玻璃泉,泉水常年水温变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度左右。欧公《题滁州醉翁亭》赞其:“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醉翁亭北边就是“二贤堂”,三间砖瓦结构的小屋,在绿树掩映下熠熠生辉。在屋子中央是王禹偁和欧公的塑像,一人手拿书卷,一人手捻胡须,形象高大,神态肃穆,栩栩如生,瞻仰雕像,如见古人,心中敬意无以言表。王禹偁和欧公都曾因心忧国事被贬滁州太守,任职期间,为人廉洁,政事清明,深受吏民爱戴。人们为了纪念二贤,建二贤堂,既是为他们无辜被贬不平,也是表达对他们的诗文教化和与民同乐的治政理念的敬佩。二贤堂有对联: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
   屋内东西壁上悬挂木刻的《朋党论》《醉翁亭记》条匾,精致华美;屋内玻璃橱内展有二贤的诗文集等。
   出了醉翁亭往西,便是“意在亭”。亭名显然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之意,由明代滁州太仆寺卿毛鹏建、卢洪夏重建并改名。“意在亭”仿晋人王羲之等文士兰亭聚会“引以为流觞曲水”而建。在亭的四周有人工开凿水渠,弯曲绕亭,取名“曲水流觞”,让人想见古代文士会聚觥筹交错吟诗作赋的情景。九曲渠水来自山泉,和影香亭池水相连,萦回往复,曲曲折折。亭内有副对联:酒冽泉香招客饮,山光水色入樽来。饮着让泉水酿制的酒,欣赏优美山景,得山水之乐也。难怪欧公醉心于“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了。
   在古梅亭和影香亭之间的院内,传说有一株欧公手植梅树,世称欧梅。其实原梅早已枯死,现在所见古梅是明人补植。这棵古梅高大,枝繁叶茂,虽经风霜雨雪侵蚀,但是依然繁茂,绽放似花海,清香满园。这次来正赶上它盛开,一树梅花令人喜不自禁。这株梅又叫杏梅,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与春梅争艳。树基立有一碑,上书“花中巢许”。“花中巢许”由清顺治九年(1652年)提督江南学政李嵩阳所题,称赞欧梅有巢许精神,将欧梅比作花中的隐士贤人,赋予欧梅一定的内涵。
   古梅亭建在树的北面,亭上方是篆书体的“古某亭”三个字,“某”假借为“梅”,古某亭即古梅亭也。古梅亭,原名“梅瑞堂”,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滁州判官张明道为观赏古梅花而建,说是在亭子的不同位置能看到古梅的各种不同姿态,尤其到冬天,雪映梅花,疏影寒淡,别有一番风韵。梅树南面对着的墙上书有“清气”二字,东南面半边墙上书有“四时之景不同”字样。院外墙边书有“寒流疏影”“翠积清香”对联。
   在欧梅南面是影香亭,和古梅亭相对。亭子坐落于方池中,池四周用山石砌成矮墙作栏杆,池中心垒有石墩,墩上有亭,就是影香亭。亭名取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亭周池水清澈,倒映梅花倩影,花开时期,亭北一棵古梅,香气四散,取名影香,十分恰切。在亭的圆柱上就刻有这两句诗,更增添亭子的雅韵。此亭建于明代。明初,滁州南太仆寺卿赵次进,在古梅前挖池发现有泉眼,后来待御邵梅墩为赏梅,在池中建墩造亭。游人可倚栏观梅在池中倒影,闻其香气。
   继续往西,有怡亭。还有一个名为“天外孑遗”的亭子,亭子中间陈列一块菱溪石,旁边立一碑,碑铭是“菱溪石记”。
   在醒园里,建有宝宋新斋,里面有两块石碑特别珍贵,就是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全文。《醉翁亭记》初刻于庆历八年,因其字小刻浅难以久存,于是,欧公的门生苏轼于元祐六年(1091年)用大字重刻,“欧文苏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成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为了保护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石刻,就建了宝宋斋。而宝宋新斋则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原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题写斋名。
   后人为纪念冯若愚、冯元飙父子的善行,又在宝宋斋附近建了一座冯公祠。冯公祠楹联为: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醉翁操》是琴曲名,又叫《醉翁吟》《太守操》。这里有个典故:据说醉翁亭建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观光,当时太常博士沈遵也慕名而来,观赏后作此曲,欧公填词,数年后两人故地重逢,夜深酒半,沈遵弹奏此曲,日出方止。
   这里还有一个亭子名解醒阁。欧公虽身处逆境,常饮酒为乐,但时刻不忘自我反省,由此可见其高尚人格。他为政宽,与民同乐,官民平等,这在当时社会实属难能可贵。他建醒心亭,意在警惕反省自己,并让学生曾巩写了一篇《醒心亭记》。醒心亭不仅是醒酒,而且是提醒自己要有一颗关心百姓和时事的心。
   游完了醉翁亭,出了醒园,在琅琊山道上有一个洗心亭。洗心即悔过自新之意。
   离开醉翁亭时,我再次注视门外巨石上刻的“醉乡传承”四个红色大字,为醉翁亭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共 39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早已经誉满天下,而滁州那座琅琊山和醉翁亭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者品味着欧公的名句,携着妻子开始了“再上琅琊山,重访醉翁亭,意欲观景,也想瞻拜欧公,再睹文豪风采,感受醉翁亭深厚的人文情怀”。全文以游历为序,跟着着作者夫妇的脚步,我们领略了琅琊山的旖旎风景和醉翁亭景点的整体建筑布局和特色。在游览的过程中,作者穿插着介绍了相关的历史逸闻趣事和历史典故,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精美的游记,读起来赏心悦目。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90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9-06 10:47:54
  游览文化遗址,追溯先人足迹,令人触动和触怀,醉翁亭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折服。感谢作者的精彩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高令亚        2019-09-06 15:16:21
  感谢老师的编辑和点评,问好。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太累。
3 楼        文友:无一念        2019-09-07 15:21:11
  不忘初心,说的正是欧阳文忠
回复3 楼        文友:高令亚        2019-09-09 18:06:40
  谢谢老师点评,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