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游戏册(散文三题)

精品 【流年】游戏册(散文三题)


作者:丑石 秀才,231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10发表时间:2019-10-18 21:37:37


   一、秋千依旧的黄昏
   荡秋千:《白狗秋千架》提及一段无望的爱情,莫大爷曲里拐弯无非是想拉大不同命运之间的距离。古代秋千,以兽皮制成,多设于富家、皇宫;吾村秋千简单,两棵树,一根绳,亦承载云端旧事。一人坐,一人悠之,飘浮尘上。
   我们村的秋千结构简单,一棵枣树,一棵歪脖子柳树,一边拴上一根绳,绳上系上一块窄窄的木板,就能荡起无边的笑声。秋千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这其中暗含着朴素的乡村秩序,谁来得早些谁就先玩上一会儿,后来的分享先到者的快乐,也不会强势插队。
   我对秋千的迷恋来自于悠然跃起的刹那,村庄地处平原,不见莽林山野,更难见浩荡之水。好歹老河滩上有一弯瘦瘦的小河,日夜不倦,仿若村庄的血脉。四坏哥人高马大,所以悠起秋千来能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高一些就高过低矮的河堤了,目光穿过杞柳丛,看见一条在春天蛰醒的青花蛇,在对着一朵野花吐信子。再高一些就看见村外的麦田了,麦浪起伏,能看见布谷作为楔子的麦收场景。若是再高一点点,就闪进云端了,怕抑制不住的惊呼打扰了某位过路的仙子,看我们村的秋千实在好,盘算如何在村子里永住。
   秋千的来历直接与人类的发展史密切相关,上古时代的先人行走在浓密的山林,以手代脚,在树枝间荡来荡去,过着一份原始而单纯的生活。至于后来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面拴系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秋千最初的写法应为鞦韆,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以兽皮制成,所以秋千两字的繁写均以革作为偏旁。
   寒食近,我母亲做好了祭祀祖先的供品,叮嘱我不要偷嘴,并以三狗叔为例做进一步告诫。我母亲说,有一年寒食节三狗叔实在耐不住馋虫的勾引,吃了一块炸焦鱼,第二天脸肿得像个小笆斗,三狗娘一猜就知道是吃了先人尚未享用的供品,多烧了几炷香,求先人开恩放过尚不懂人事的子孙,三狗叔脸上的肿才渐渐消了。我想这是哪门子先人,不就是一块炸焦鱼么,未免太过小气。不过想归想,还是不敢越雷池半步,悻悻去了老河滩,在荡来荡去的秋千上看云。
   秋千传到汉代时,尚为宫中之戏,作千秋,为祝寿之辞,后倒读为秋千。马致远《汉宫秋》,说的是汉代女神王昭君的故事。汉元帝后宫寂寞,派毛延寿到民间选美,昭君美貌但不肯贿赂于毛星探,被毛延寿在美人图上点了破绽,即便入了宫也是独处冷宫,只能一个人在冷宫里荡一架传奇的秋千。秋千不会知道下面的结局,东窗事发,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
   昭君和番,这样的故事未免太过狗血,但昭君不舍故国在黑龙江里投水而死,还是能彰显出一些民族大义。“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只剩下一架空荡荡的秋千,在黄昏的冷风里寂寞摇荡。
   我读《金瓶梅词话》,里面竟然说到,荡秋千一方面可“摆疥”——医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释闺闷”。第二十五回写五月娘、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在花园里荡秋千的场景,并据说出自唐伯虎的《秋千诗》:二女娇娥美少年,绿杨影里戏秋千。两双玉腕挽复挽,四只金莲颠倒颠。这时的秋千未免情色,但治疗青春抑郁症的疗效显而易见。
   我们村的秋千没那么复杂,既无汉宫的传奇与冷艳,也非兰陵笑笑生承载市井俚俗的器皿。一俟春月,药香的艾草钻出地面,燕子低飞,枣树与歪脖子柳树上就结满了童年欢快的笑声。
   我有一个可怜的梦想,就是在垂暮之年还能在村庄里居住。背景不要太绚丽,一架老屋,一轮鸡蛋饼子似的夕阳,一个黄昏,和一架摇荡的秋千,春风依旧。
  
   二、七夕有梦
   乞巧节:有巧无巧皆可讨,需在七夕之夜,乡村女娃若干,包素馅水饺,放硬币尚可,怕饺子里放上一枚花针,咬不巧扎嘴。我看女生吃饭,细嚼慢咽,想是乞巧节为针所怕。秦汉乞巧,置蜘蛛于木盒结网,以网线疏密为准,巧者密,乃寄予天意。
   那天星光很好,老祖母一把把我揽进怀里。在童年,老祖母仿佛是我永远的依靠,是一只温暖的摇篮,摇啊摇,恍惚摇进一个璀璨的梦里。
   老祖母做了一个长长的铺垫,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放牛郎,嫂子对他不好,丢给他几个窝窝头,说去老河滩放牛,原本九头牛,偏偏要回来的时候变成十头。我就问,有可能母牛下小牛呢?老祖母就笑,说故事的重点不在这里,牛郎赶着牛走了,在老河滩上放牛的牛郎很伤心,怎么才能让九头牛变成十头牛呢,这确实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乞巧节,也就是农历七月初七,是女孩儿的节日。我不成,缠着三姐好大一阵子,也没能缠出个结果,就以和杨长顺叠飞机为名,跑进杨长顺家里。杨长顺有五个姐姐,一个比一个大一岁,所以很多女孩都喜欢到她们家里玩耍,学女红,交流只属于女孩儿的心事。小仓房里亮着灯,插上了门闩。看样子我们只能作为偷窥者出现,看乡村女孩如何度过一个神奇的节日。
   老祖母在继续讲,秋蝉在树上鸣,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问老祖母,牛郎带那几个窝窝头能撑几天啊,等不到第十头牛怕就饿晕了。老祖母仍然不理,说这一天牛郎为难得又在老河滩上哭,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牛叫,抬头一看,真的多出了一头牛。接下来的故事更为精彩,但我不想侮辱读者的智商,在中国古代传说故事里,大多数都是大团圆的结局,唯独牛郎和织女不算,王母娘娘的一只金钗在天上一划拉,就出来一条宽阔的银河,说好了,只许一年一度,剩下的时间迢迢相望。
   这契合柏拉图对爱情的描述,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所以从老牛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这将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洗澡,偷衣,没想到一头沉默的老牛也能担当媒人的重任,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嫁给了一个苦水里泡大的苦孩子。
   老祖母的故事讲完,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沉浸在如梦如幻的段落之中。我家也有一头牛,我也会偶尔牵着那头老牛在老河滩上。风,穿过青青的芦苇,吹起柔柔的水波,我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邂逅一段旷世情缘,在某位女孩路经此地时,向她表述无尽的爱恋。
   小仓房的门很紧,但关不住女孩子们的笑声,她们终于在某个时刻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似乎每个人都咬到了藏在饺子中的硬币或绣花针。夜幕降临时,我就看见三姐端着一盆剁好的茄子,来到杨长顺家。物质贫乏的年代,她们有她们对七夕的表达方式,捏一锅素馅水饺,在里面包上几枚硬币,谁咬到,就算乞到了巧,这个人必是心灵手巧,将来也一定能嫁上一个如意郎君。
   早在秦汉,乞巧就已经出现。当时,女子们将红色的小蜘蛛放在首饰盒等器物中,让其结网,等第二天打开时,观察结网的疏密来判断女子的巧拙。这样的方式未免有些随机,一只在暗黑中隐藏的小蜘蛛决定了一个女子的快乐或失落。这个夜晚对她来说无疑是漫长的,双手在胸前紧握,祈求那只红色的蜘蛛辛勤织网,如此,才能在打开盒子时展露纯真的笑容。
   我当自己是一个被时间抹去青春的人,只留下一个孤单的影子在空旷的老河滩上。年少时的那头牛还在,老祖母讲述的故事仍旧在继续,青青的芦苇荡还在,风吹起,在轻柔的水波中出现一个美丽的剪影。长长的发,一如竹林般静谧,明净的眼眸,藏着几许深情。或者,伸出一双白皙的手,巧笑倩兮,迷醉了今生。
   ——可谁知道,这是不是一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梦?
  
   三、斗草春梦
   斗草之戏:不是批斗,一株草只可用来展示其绰约风姿,《镜花缘》《红楼梦》皆有姑娘斗草,取其色,取其香,取其摇曳多姿,更有雅者,取其草名之意,“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看,还是古人文艺,一株小草牵惹出女儿娇媚。吾村斗草粗俗,结成草辫,跳绳拔河,只可作壁上观。
   草是世间最为安静的物种,一株草长在大地上,倾听时间流逝的声音,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最后在秋天擎起饱满的籽实。人不安分,村庄里的人闲来无事可做,就拿一株草说事儿,老牛拽,刺老芽,狗牙根,好像每株草都可作为度闲的道具,看日头转过树梢,听飞鸟沿着月光照亮的田野入巢。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人才猛然惊醒,这流浪在大地上的一个人,怎么像极了一株生长在老河滩上的草呢。叶落知秋。
   斗草的起源比较早,从《荆楚岁时记》而知,南北朝时期已有斗草的雏形,唐代便成为上至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普遍喜爱的游戏。可见每一种游戏都能找到渊源,就像一个离家多年的孩子,无论怎样都会沿着一条蜿蜒的乡路找到旧时的柴门。范成大的《春日田园杂兴》,“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说的是有一天老头出门找老伙计下棋喝酒,回家来,栀子花,茶花,凌霄花,一地狼藉,心疼自不消说,自家儿孙说又不好说,骂又不好骂,只得叹息一声自己寻把扫帚打扫卫生。
   我们小时候,与草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大人们田间劳作,一帮野孩子在老河滩上玩耍,捏泥巴,斗蛐蛐,爬树捉鸟,玩够了躺在青青的草丛间,这时的草是松软的绿毛毯。我们的斗草大略有以下三种:
   水畔取三棱草的草茎一根,推算将来谁家生男生女,想想就让人觉得荒诞。斗草的两个人各持一端,将草茎剖为两半,一齐朝中间劈去交至中心位置,再朝两边拉开。最后劈拉成菱形为男孩,若是“H”形将来肯定生个女娃娃。
   再一种斗草颇为无聊,无聊才是每个乡村少年的特性。河滩上,沟渠旁,长着宛若地衣的袼褙草,说袼褙是说这种草伏地而生,其势如病毒蔓延,每一根草茎上都可以生出根来,每一株草茎都可以自成体系,挖下老株,剩下的茎须便长成新的植株。取其长者,一根根辫结起来,渐长,可做跳绳;再长,可为绳索,直至成为一条绿色巨蟒,玩耍后丢在老河滩上,夜晚捉知了猴的白婶看见,说遇见了一条蛇,这粗,这长——说完,惊魂未定羞红了脸换裤裆湿答答的裤子。
   另一种斗草之法,方便简洁,两人各持草茎的一端,并使双方的草茎勾连,然后用力拉。谁的草茎被拉断就为输的一方,反之为赢。所斗之草皆有韧性强、耐拉扯的特性,如车前子、狗尾草、杨树叶的叶柄。
   以上斗草皆为小儿科,想我们出生在穷乡僻壤也没多大见识,只能在凌乱的草丛间捡拾一些简单的快乐。宋人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提到,吴王夫差和西施经常玩斗草。唐代诗人刘禹锡也以诗记之:“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可见名人效应,将一株名不见经传的小草与历史发生勾连。
   《镜花缘》中的斗草更有水准,大概是说古代的文艺女青年相遇,以斗草比试聪明才智。说紫芝进了白药圃,喊住正在采花折草的陈淑媛,窦耕烟说,这斗草之戏,虽是我们闺阁的一件韵事,但今日姐妹如许之多,必须脱了旧套,另出新奇斗法,才觉有趣。窦耕烟道,能脱旧套,那敢情妙了。何不就请?接下来紫芝便说了一个脱了旧套的斗草之法:古人有一对名对对得最好: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假如耕烟姐说了铃儿草,有人对了鼓子花,字面合式,并无牵强。接着再说一个,或写出亦可。如此对去,比旧日斗草岂不好玩?
   如此看来,古人在游戏方面也比我们玩得精彩,草可以入诗,也可以入画,更能将一株草提高到增益智能的层面,也就怪不得有人说,从某一层面来讲,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呈现出退化了。
   既然是斗,时间长了难免将一件事情的发展异化。在唐代,斗草不仅仅是妇女儿童的最爱,成年男子也对此颇好。李白在《清平乐》中写:“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一出手便是大手笔,只赌珠玑满斗。
   有一段时间,离我们村不远的单县县城有人开着小车来到乡下,专找僻静处,荒草离离的草丛中,果园里,设下赌局。村里资深赌民李二棍仰仗开了一家砖窑厂,夹着包也跟着钻了进去。刚开始,李二棍几乎每天都赢,捋着细细的山羊胡子招呼一帮兄弟晚上到家喝酒。第三天,第一把赢三千,夕阳落在草尖,输了五万。第四天输得更惨,临了把在县城买的房子押上,愣是眼睛没眨就输了进去。几十万,对于一个乡下小富之家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为了躲债,第二天带上老婆孩子跑了出去,打工一打就是三年。
   这与草无关,我只不过透过一株无辜的野草看见村庄的另外一面。“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是输,是赢,不过是一场春梦。
  

共 4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翻开这本《游戏册》,一帧帧生动又鲜活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唤醒了一代人遥远的回忆。简陋的秋千架上,摇荡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和简单纯粹的幸福;乞巧节的饺子里,藏着姑娘们朴实而真挚的愿望;精彩纷呈的斗草游戏,写满了喜悦和满足,充盈着快乐和纯真。荡秋千、乞巧和斗草,都是古老的游戏。春秋时代就有秋千,在它身上,曾发生过无数的故事,或悲或喜,或大或小,王昭君荡过它,潘金莲也荡过它,而它,任岁月更迭,只在风里沉默。乞巧源于汉代,那是每个女孩子心里的梦,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而牛郎织女的传说更是将这份追求和向往推向一个极致,因为关乎爱情和忠贞。斗草之戏亦年代久远,南北朝时已见雏形。斗草形式多样,可俗亦可雅,男女老幼咸宜,颇受人们喜爱。“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一句诗便写尽了斗草的百般快乐。现在社会发达了,游戏层出不穷,孩子们早已对它们失去了兴趣,它们已经渐行渐远了,但它们曾经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却会永久留存。佳作,流年力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20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10-18 21:39:14
  阅读老师的文,仿佛回到了从前。感谢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
闲云落雪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9-10-21 21:33:1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