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我可归去(散文)

精品 【柳岸】我可归去(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640.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44发表时间:2019-11-08 22:40:52
摘要:“归去来兮”,古人一声长叹,回家的路,怎么就那么艰难!怀才抱器夜读文史,生出感慨,想到自己届时退休,便涌出归家的温暖。

【柳岸】我可归去(散文)
   我开车一直喜欢打开萨克斯演奏的《回家》,曲子很迷离,饱满的旋律就像一只熟透的柿子,仿佛轻轻一碰,那些甜蜜蜜的果肉,哗啦一下子涌出,瘫软成一滩绯红。归去,在家这个驿站放下脚步,安眠一夜。从未想到有一天,一住而不走,情绪会怎样交错复杂?柔肠百结,魂归不去,不胜感慨。
   60岁了,就像落下一出戏的帷幕,也像一首曲子进入尾声,我可归去了,不得不散场,可也淡然而陶醉。
   归去,对那些古人而言,并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人生归宿。多少人宦海沉浮,仕途多舛,失落失意,免不了发出“不如归去”的感叹,不能仅仅看成是牢骚,也是不得善归的哀鸣。
   “归去来兮”,是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反复吟唱的句子。“回去吧,回去!”一唱三叹的感觉,踢踏成韵,韵里含哀,不胜其悲,可见归途并非一帆风顺,是对官场的污浊之气的失望,还是回家的路途遥远?回家,多么不易啊!他终于回去了,走到了终南山,还是没有踏进他的家乡九江,只能在山坡相望。归家不易啊!
   仔细揣摩古人的话,是满含委屈的。“归去来兮”,等于说,不如归去!这是历代文人的呐喊,呐喊心中的无望;是呼唤,呼唤人君识我,这是宦海沉浮与挣扎的情感抉择,苦痛至极,绝望得撕心裂肺。并非是“放浪形骸”的浪漫与从容,别看陶翁峨冠博带,一派洒脱,其实,那是一种欲哭无泪、欲笑无声的悲切啊。
   真正的文人必有家国之情怀,怀抱天下,崇圣绝学,笔下答策问,心中怀抱负。可现实总归是残酷的,几人等得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都是万不得已,飘然退隐。想家,回家,成了无奈,归宿?何其遥远!
  
   二
   侯门一入深似海,宫廷蹑足如蝼蚁,光鲜只在一个虚名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随心做事,大方做官,没有那么容易啊。我想到了范蠡,一俟功成,便高蹈远引,看似视名利如粪土,其实,他足够挥霍的财富给了他底气。其实想想,他也是厌倦了,无归,只能选择流浪,更是悲切。于是范蠡也成了文人的榜样,给有家不能回的官吏以人生的出口,他们吟着“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看似旷达,实则是对官场失望发出微词。虽有淡泊遗世之意,又有忘却机心之志,可谁能理解,归家的心思早就没有了。有家难归,岂不更悲!
   能够平安归野,往往成了古代文人是雅趣,但往往不得。有时候,我读史籍,便生出一丝同情,简单一个愿望,并非像我们现今“说走就走的旅行”,牵挂与羁绊如枷锁桎梏,无形之中,连想法都不能有。一旦山穷水尽,只剩下酸楚的声音了,“诚惶诚恐”是文人们夜里的情态。秦相李斯,不幸死于阉臣赵高的刀下,临死之前,对儿子说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他没有了衣锦还乡的痴想,只有归田狩猎的农耕时日可为最终绝命来“暖颈”一瞬。复归山野的心愿,必再无路可走时想起,愿望低微,令人垂泪。
   人生的动荡,常常使归家的愿望成空,一个小小的落叶归根的心愿却成了无法如愿的妄想。我崇拜晋朝著名文学家陆机,辞赋甲天下,可激荡诡谲的政治与争斗,卷他入其中。兵败临刑前,长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意思是,在家乡华亭那读书时,时闻鹤声,妙音伴书,如今再没有机会听到了!文学岂可与刀剑试锋芒啊!闻言如剜心,怀想若饮鸩。他来不及看看书舍雕栏是否被风雨摧折,朱颜是否要打漆上蜡。人生本应是一个圆圈,走出去,再回来,他没有将圈画圆,怨谁?别怪陆机一介文人,那段云诡波谲的历史,一个人是无法左右自我的。我常掩卷看窗外云游,四季皆好,一个甲子了,赶上的是花好月圆的日子,无所奢望了。随时可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句)来自嘲,何须成名惹是非。往昔的社会残酷,怎么可以给一个归乡梦以温床呢!
   出则仕,济天下;归则农,弄田园。这样的人生轨迹,在过去何曾平坦。近读书,突然看到读书者谈范仲淹的名句“后天下之乐而乐”,除了我们看到这位宋朝副相的政治抱负,根据范公的人生遭遇,提出了新解,以为这个句意还包含着功成名就以后归田与人快乐的思想。但他六十四岁那年,在改知颍州扶疾上任的途中病逝。无论这段别解是否成立,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归去之乐,在古人那里的确是一个奢望。真的是进亦忧退不能,归家之乐不得,终成憾事。“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这种悠闲与从容,只能在古代文人的想象里,是一个比政治抱负还难以实现的期待与憧憬。
  
   三
   那些平民的人生轨迹,古籍难以记录,野史不传,我们不得而知。这些例子可能很极端,但非常典型。我常以自照,生出感谢时代的感动。上苍眷顾,未伤害一个读了几天肤浅书的孩子,给了一个可以谋生可以释放自身能量的机会。从读书就业,国家包了分配,一步步给足了机遇与待遇,从来无需悲唱“归去来兮”。归家,成了工作的时候的一种寄情的方式,不想失去家的温暖,“归家”两个字成了暖心的诗意词语,可以矫情,可以纵意,从来不用想想怎么归家的问题。某一天,我突然接到那本鲜红的“光荣退休”证书,打开,每页都写着“安享”两个字,我嘴里念叨一句“我可归去”,便走向了另一种生活境界。没有“告老”,也不算老,到日子就走,就像旅行一样,去留不惊。归家,古人筹谋期盼,含辛茹苦,我却得之从顺,一个转身,便看到回家的路。所谓“华丽转身”,当是这样的意境吧?否则,“华丽”就很轻佻了,没有了半点惬意和满足可言。
   突然我惶惑了。家?哪里是家?四海为家,习以为常了,处处安家。
   学校是我家,我可留下。原本以为可以回首一别,却原来别时更难。
   人言,世道冷暖,人走茶凉,希望有个家,家是藏拙包容的地方,更因家有温度。所以,我心中,凡是有温度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学校搬迁到新址,校长也换了。我应该一个转身去了,可那日校长招呼我,去新校坐一坐。心中总有疙瘩,仿佛再进校门变成一个陌生人了。我驾车到校门,门卫的起落杆突然打开,微小的显示屏上显示了我的车牌号。哦?系统里将我这个已经开出校门的老车还记在芯片里,还在校长和门卫的心里,门卫用点头的动作,伸出一只手,做着引导的样子。
   没有进校长办公室,到了一间工作室。校长坐到了对面的沙发,说道:“这间工作室就是你的了,你是主人。”他伸手示意我坐在主人位子上。我惶恐不安。
   “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校长说。我环顾工作室,桌上有计算机,屋角有小橱柜,正面放一茶几,柜子里摆着几盒茶叶。
   “这是朋友送我的冻顶乌龙茶,也有几盒绿茶,没有事就来坐坐,你喜欢写点什么,这里很安静。”校长的话,让我心头一颤,泪在泪腺深处涌动,我忍住了。新建学校再怎么宽敞,也不应该有我的一间办公室了。可校长反复说,这是我的家。
   是啊,这里还是我的家,任教37年,其中34年就在这个学校,人换了几茬,但家的温暖还在。“我可归去”?归去不得啊!但可不是有家不能归的无奈,而是曾经以为漂泊的家,突然如一只船临岸,落下了锚,我还在家的港湾。
   有时候校长来了电话,我要接电话,怕有杂音,和喝茶的朋友摆摆手,轻声说:“老家里来电话了。”大家愕然。他们都知道我从小离家,老家的房子早就变卖了。日子久了,听到我在电话里和校长说新校建设的事儿,大家就明白了我说的“老家”指向何处了。
   我可归去,还回到让我难离难舍的地方。一种温度始终不变,我的这个“家”,温暖了我的余生。
  
   四
   社区是我家,我可归去。我的关系,从学校转到社区,遇到了坎儿。相继退休的同事说,社区不再接纳组织关系了,去报到也没有用。找不到家的感觉顿生,但游子总要不计家人是欢迎还是拒绝,回家的心不变。
   “早听说了,我们青山社区留下你。”社区的张书记不知从哪里得来我的信息,满口应承,拉着我说,“以后茶馆就搬到这儿来。”我之前与朋友喜欢“啸聚吃茶”,名声远扬,张书记早有耳闻。
   “啸聚”是绿林结伙,用来形容我们这些人相聚不是合适的,但这个词被我们认可了。因为最能描写出我们这个家庭的特点,面对面,耳语,高喊,总是噪杂,听不出讲的什么,要的就是不必举手随心而谈的酣畅,这不是家的感觉么?
   有家的感觉真好。这话很笼统,不够真实。其实,家就是给一个可以促膝说话畅所欲言的地方,就像到了吃饭时,围坐一张桌,示意一个神眼,伸出筷子,饭菜好坏无关,真的是喜欢那种“转头匕箸荐饼托,鼓腹可但田家乐”的和乐氛围,一夹一递之间,传递着人情的温度,撑破了肚子也无妨,谁知是薄饼饱腹还是快乐满肚啊!这是一种憧憬的温暖,但愿成真。
   果然。寒食节里,哥姐们包饺子,分送孤寡老人,要我作诗,诗和饺子一起走进百姓家,还要我坐下解释诗意。老人说,比李白还好,可以轻易把诗人请进了家。
   写楹联给每个家增添红色的温度。屋子里,围着我的人水泄不通,我当场给居民拟对,要将家人的名字和愿望嵌入对联里,写对联的人举笔期待我出口成章。我听着居民叙述自己的愿景,如拉家常,常常忘记要动脑遣词造句。我成了名人,要将对联写下,做好注解,签名留念。家人捧着我,抬举着我,归去有温暖,相处好心情。
   在社区老年书画班我是一个可以指手画脚的成员。我是喜欢挑刺的人,可对书画艺术挑刺,我显得力不从心。我“恶补”《芥子园》《姜斋诗话》和名家书法拓帖,将多年不曾握过的毛笔摆在案上,找找书画的感觉。
   焦墨,少韵,纠结不酣畅。淡墨,渍染,过于随意了。间架,不谐,显得拘板少了生气。留白不足,想象的空间被堵住了。运笔时长不足,心气太浮躁……这些苛求的点评,可被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视为金玉良言。我知道,这是包容,信口雌黄,常常是被人讨厌的,可老年朋友说,听了我的点评,才知哪里是不足。我说,我是个外行,他们摇摇头,说,我们就少一个你这样的外行。弄出一点噱头,这个家的人就给了包容,家,是不计较说话深浅的地方啊。
   在家的感觉就是随心信口,我感觉那些老者是把我这个刚刚走进他们群体的人当作了孩子,孩子开口无忌,相处无忌无猜,不正是家的样子?早年读宋诗人王禹偁《春居杂兴》句“何事春风容不得”,仅限于字面意思的理解,生出“如坐春风”的暖意,可没有想到,这个诗句,将我在社区与老者相处和谐的真义,简言道明。
  
   五
   读林清玄散文,知在家的感觉就是可以随意翘起二郎腿,莫管他人眼光怎么讨厌你。我深以为然。我特别喜欢在家的街门外,置一张旧木桌,放一把老壶,拈几簇茶叶,若再加一盘棋局,这是将悠闲灌进心底的居家方式。赵师秀是失意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不来,也有情趣,但不如我们几个人凑一起,见面相暖的情境。大约上午八点整,相继入座,七八个人,茶杯摆上,一人斟茶,受茶者,目视斟茶人的眼睛,手指轻敲茶几桌面,弹指三五点,斟茶满一杯。我仿词一句“闲敲两指谢清茶”,多少话,不必絮叨,都在倾杯一瞬,以茶水为媒,流入心田,滋润漫溢;闲敲两指,不说“谢谢”,如乐轻奏,美好的音符从桌上敲飞,我想起古人“击缶而歌”,心之乐,不在乎是否有乐器,石为磬,缶成匏,心曲便是乐,所谓“大音希声”,莫非就是这样的境界?
   那年再去曲阜拜圣贤,特别取道孔子出生地“鲁源村”。从来圣贤落荒村。一须白老者说,古书就是不记孔夫子每游天下必回村住上几晚。老者发现了一段最温暖的野史,真的感动了我。我的老家已无父母,房舍也变卖了,可我还是要进村在老屋周围转转,找回家的感觉。没有父母,还有乡邻,我可归去!
   绕村而曲的小河,依然款款,不做浪花飞舞,保持着当年的样子,下河抓鱼的画面还在,不飞浪花是怕打碎了温暖的回忆。青石板老街,还记着我曾经的脚步,在那个“仙人脚”的刻石上,可没有了我当年的小伙伴争着“试脚”的场面了,微雨滴落,脚印里盛满了水,真想掬一抔水,尝一尝家乡的味道。随处散石垒起的散墙,历经半个世纪还是不倒,找到当年那块我们曾经搬来搬去的石头,真想抱在怀里带回城里的家,可转念一想,我的后辈,或许也如当年的我,如果他也回来寻找回家的记忆,不见了那块顽石,可好?我可归去,足够了,因为我没有失去的是那些温暖的记忆。
   最老的乡邻都相继走了,还有他们的后辈,可也和我一样老了,我要归来,想拾取那些老家的故事。
   德仁哥坐在夕阳里,见我来,一下子认出我,放下手中劈柴的斧头,握住我的手。他把一段青年时去公社“战山河”突击队的故事,当作了人生最精彩的段落,说得吐沫横飞。
   斧子哥从新楼处走来,打开了老屋锁着的街门,看着我,一下子抱住了,泣泪不止。他说起我们一起下河捕鱼的往事,谈到这点爱好促使他大胆承包了村里的鱼塘。一脸的得意,问我怎么想回来,我哑然。是啊,我怎么想回来,回来干什么?我只想到我可归去,归去就好。我不想回答斧子哥的问话了。
  
   六
   时代给了我们一个不必疑惑也无需思考的人生归去的去向,我们要自寻答案了。尽管我们看不到人生变数而惊愕,看不见真的大起大落沧海桑田,慢慢变老,踱步归来,足够安逸。有家不能归,“何以家为”,这些情感我们没有体会,也不想体会。
   在位在岗之日,怎么会有后顾之忧,怎么可心灰意冷。除非背舛时势而忧虑前程,不虑前途,前途一片光明,因为总有一个温暖的归宿给了我们。建国70年,我在这段时空里走过60年;改革开放40年,我恰好在最美的元年离开家乡,今天我归来。我圆满归去,想想,哪一个时代,可以如我这样,能够剪切一段最美时光!
   如果谈及宿命,最好的宿命就是归去,自己把握了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何尝不是诗意的。身心回归,寄情田园,这是文人们的梦想,可看看历史,几乎很少有人可以功成身退,纵情山水,他们多是身陷泥淖,不能自拔,我们不可简单归于他们不识时务,是实务多变,难以左右自我了。
   我常常思考“圆满”这个词,这是个佛语,佛事完毕即圆满,人生可得圆满,非金玉满堂大富大贵,应该是指浑圆丰满的人生旅程,从家乡走出,带着初衷和父老乡亲的期待,写一段自己觉得不遗憾的经历,年老而归,画上一个圆圈,是为圆满。有人不得,或因贪念,或因身疾,都是遗憾。我可归去,无权说一个“告老”,但是志满意得地归去。
   陶渊明诗曰:“鸟倦飞而知还。”一个“倦”字含辛茹苦,难怪发出“不如归去”的嗟叹。我是过来人,此时正逢风清月明,处此时而知幸。尽管我们归去的路的方向都是一样的,但路上的风景不同,归家的心情不同,处家的滋味不同。平坦的路面,我可以跳跃着如孩童释放美丽的心情;会有更柔软的落叶,串起来就像褐色的贝壳;会有划破天空的鸟鸣,会有芬芳的清风,装扮着我们归去的心情。
   我可归去,我要归去!
  
   2019年11月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86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叙述了“我”面临退休时心情感触。那年,我在开车听着萨克斯演奏的《回家》曲子,想着自己即将结束职业生涯,回到温馨的家中,心中如同甜蜜的柿子,充满期待,可又想到即将常待在家中,在家这个驿站停下脚步,心中如五味杂陈,柔肠百结,魂归不去,不胜感慨。“归去来兮”,是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反复吟唱的句子。古人的话中含着悲哀和无奈,其中,有对仕途的绝望,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官场污浊的失望……而真正有着爱国情怀的文人,能真正做到彻底隐退呢?范蠡看似视名利如粪土,其实,他足够挥霍的财富给了他底气。却成了文人们的榜样;李斯到死还怀着复归山野的心愿,还有我崇拜晋朝著名文学家陆机,兵败临刑前,哀叹再也听不到读书的妙音了!解甲归田,享受田园之乐,古代文人的想象里,是一个比政治抱负还难以实现的期待与憧憬。当某一天,我接到那本“光荣退休”证书时,却突然感到惶惑了,几十年来一直以学校为家,如今却让我回家,却不知那里为我的家了!校长热情的话让我并未感到人走茶凉的凄凉,反而有种温暖在心中荡漾;回到社区,社区的张书记又让我感到了回家的温暖,在社区这个新家中,我和居民相处如家人,用我的知识为他们服务,我们之间和睦相处,“啸聚吃茶”,包饺子,写楹联,参加老年书画班,在家门口摆上置一张旧木桌,放一把老壶,拈几簇茶叶,若再加一盘棋局,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闲了再回老家转转,虽没有父母了,可我还有乡邻,我可归去!山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么亲切,最亲切的还是少时伙伴德仁哥,斧子哥,他们谈起当年的当年的旧事依然记忆犹新,他们问我为什么想回来了,我无言以答。人生何为圆满?如今,我终于禅悟出:从家乡走出,带着初衷和父老乡亲的期待,写一段自己觉得不遗憾的经历,年老而归,画上一个圆圈,是为圆满。散文从一句话中禅悟人生,从自己的经历中,诠释出其中的人生哲理,叙述出笔者豁达的人生价值观。文章语言精工,博古通今,蕴意深刻,情、事、理交汇,哲理性强,耐人咀嚼,令人回味,使读者读后深受启发,感悟颇深,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笔功底和渊博的知识,令人佩服!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10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19-11-09 21:45:45
  欣赏怀才老师美文,恭喜获精。心中有爱,处处是家!感受博大胸怀。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09 21:55:14
  非常喜欢枫叶老师的“心中有爱,处处是家”的话,是啊,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家就温暖,再怎么破旧,也有着弥新的情感体验。谢谢枫叶老师留墨。遥握!
1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1-09 22:55:24
  不要悲莫悲兮,要乐莫乐兮哟,握手,请安,让我们在文字中慢慢归隐!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0 06:32:45
  归去,无需隐啊,谢谢若海先生留墨提振文气。遥握。
1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11-09 23:50:32
  萨克斯《回家》我也很喜欢的曲子,常常听的入迷,家这个概念对我来说由为沉重,守在婆家,娘家远在几千里的重庆,所以”娘家”有时候也有种遥不可及的惆怅。在婆家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家庭成员间相互体贴和合作的产物!用温暖和体贴构筑的家,才是爱栖息的地方。烟火的日子平淡,陪伴的日子长情。不说地老天荒,但愿岁月静好!今天读到老师的没美文,感触很深,更是为我以慰乡愁吧。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0 06:35:58
  谢谢若雪老师留墨。家,在扁桃仁心中的分量和体验是不同的,念家归家的人,情感上最容易受不了一丁点激动。我们一介草根,归家退养,实在奢侈,写出来,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活,谢谢若雪老师,问候冬暖。
14 楼        文友:罗莲香        2019-11-10 11:26:44
  “闲敲棋子落灯花”,在老师的文里,我品足了惬意和温暖。由于您在岗期间的卓而不凡,退休后新校长在新校区还给您留一个工作室,叙谈中的尊重和亲切,您的感动溢于言表。茶室里的志同道同,随心而叙,一家人的感觉其乐融融。社区对您的欢迎,与周围人相见甚欢的气氛,娓娓道来,快乐堆叠。在老年书画班,研究指点,帮助他人,大家感激莫名。归去,水波不兴,清风徐来;归去,柔肠满怀,诉与乡邻。在归去的途中,仍有梦,仍有最美的风景!老师文采灼灼赛星辰,诗情滔滔越江海!问好老师,星期天快乐!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0 17:38:52
  是的,罗老师说得对,那些退休之后的精彩日子足够我享受的。唯有感恩的快乐心。罗老师的文章怀才十分喜欢,写的是真情,很期待。遥握,谢谢。谨祝冬暖!
15 楼        文友:东方玉洁        2019-11-10 20:28:49
  我也想归去,但肚子不允许。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0 20:53:40
  是的,您的年龄还在奔跑线上,为了未来归去,我先引路。
16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19-11-11 10:47:28
  古人之“归去来兮”不免带有伤感和无奈,读了怀才老师的《我可归去》,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怀才老师可为是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博大胸怀,用博古通今的优美文笔诠释了人生暮年的归宿,是消极面对,还是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怀揣才老师是位多才多艺的胶东才子,诗词歌赋文章第一,指教鞭37年,桃李满天下,虽退居二线,学生爱戴,母校不舍,社区喜欢,家乡父老不忘,是个会生活,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墨客文人。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1 11:15:14
  其实,很多人,特别是古人,难以安心归去的淡定。我们有了,习之乐哉先生还没有退休,一旦退休就感觉我说的这个话题是有意义的啊,因为,时代给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温暖的 归宿。遥握,谢谢习之乐哉先生留墨。
17 楼        文友:saishangyizhi        2019-11-11 11:24:45
  回访选手先生。阅读大作。平安是最大的幸福。
开花不结果
回复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1 12:30:36
  谢谢saishangyizhi老师留墨。平安归去是最大的圆满。遥握,问候冬暖。
18 楼        文友:阳光彩虹年琪        2019-11-11 17:57:34
  怀才老师的每一篇作品,我都要看,真的是一种学习,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回复1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1 18:03:25
  但愿可以给阳光老师一点好感。谢谢阳光老师留墨。问候冬暖!
19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9-11-12 08:52:24
  为校长的举措点赞。留住人才,关爱人才,这样的校长本身也是人才。祝福怀才抱器老师。美文甚赞学习。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1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2 16:16:44
  是的,应该为我们的校长点赞。谢谢西鋂铃铂老师为小文留下美评。遥握!
20 楼        文友:菁茵        2019-11-12 22:41:06
  读到了老师的豁达与从容,一个“归”字,令人感慨万千,终究,都要踏上归途。文字与情趣的浸染,老师的日子,有了厚度,也更有温度~~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
回复2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13 11:33:18
  谢谢菁茵社长留墨。鬼,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问题,需要作出回答。宁可快乐,不要憋屈。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多一份感恩的心,当归则当归。遥握。
共 20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