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梅山冲(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梅山冲(散文)


作者: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布衣,22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03发表时间:2019-11-21 15:55:32

我去梅山,不是好奇,更不是看重新修的梅山寺,而是寻找古寺留下的寸土片瓦,聆听古寺里的晨钟暮鼓。
   梅山并非是湖南省,新化县的梅山。只不过同名罢了。古寺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斑驳痕迹很难见到,都被时间带走,只有这山冲还在,深度依旧,整个梅山冲都在似九曲回廊的山道沿线上,一眼是看不到底,一圈套着一圈,环环相扣;神龙见不着首,也见不了尾,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从二零六国道下车,梅山冲隔尧渡河相望的是山区东至县城,古称梅城。这条尧河疏通,也未承载古迹大成殿的命运,轰然倒塌,暏塞北边河流,瞬间小县城浸泡在洪水之中,可对面的梅山冲,依然安然无恙。
   西边的太阳,被大山遮得严严实实,霞光万道向着天空反射,误认为天色不早了。出来后一看手机上的时间还早,便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这纵横交错的山脉,像是相互缠绕,又像是一个整体,分不出你我,绵延着,眼前能见的就一片碧海,被风一吹,碧波荡漾;一时间分不清是在大海中,还是在万绿丛中;确是让人目晕眼旋,目不暇接。每一棵树都有它的灵性,有的像情人床头夜话,有的却像母亲失子而得,这场景,这场面,感人肺腑,沁人心脾。
   我沿着这条弯弯曲曲清澈见底小溪旁行走,听着潺潺而流的清泉向下流,她们知道还有很路走,不有很多险滩要过;他们心中还有梦,他们就不畏艰难险阻。大海是他们终身栖息地,谁也不想在半路停下脚步,做一个半途而废的家伙。虽然他们一路欢歌笑语,这是他们有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再看看这成片成片婀娜多姿的毛竹,那么友好,弯弯九十度对路上的行人点头微笑,在其中间一层是树冠状如蘑菇般的株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在做游戏,又像是鼓着劲儿向上增长,挤成了一片碧海;上面看上面便是挺拔如伞的松树,苍翠欲滴,层次跌宕。让联想到松树的品格:‘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经受住狂风、严寒、干旱的考验,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山上的花没有丝毫的响动在此梅山肆意绽放,在山排上的松树婉延着,站成一排排,昂首挺胸似士兵,维护着梅山的尊严。
   这里勤劳山民在这里搬出去栽下的九月桂,依然生机勃勃,像出浴的少女,透着灵气,清秀端庄,甚是可人。
   因春节刚过不久,家家户户红彤彤的大门对联耀眼夺目、喜庆,家家户户似乎还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可家家户户却是铁将军把门,房屋默默地无声矗立着,像是诉说着这里古老而传奇的故事。
   走过三个自然村,上了水泥路,路上渐渐有了行人,多是一些休闲的退休老人,徒步健身;也有前来敬香还愿朝拜的香客。
   这时从梅山寺传出隐隐约约的佛乐梵音,给人感到一种静心,还有一种庄严,就连我的脚也不自觉挪移前行。
   这时,迎面来了一群白色山羊,只有羊角是灰褐色的,时而发出咩咩的叫声,感觉有点嗲,像可爱的小女生的口吻。
   在梅山寺对面山上,南宋理学家朱熹寻访志南禅师时写下的“普门岭”,志南禅师见字苍劲有力,浑然天成便篆刻在石碑上,传颂至今。我站在石碑前凝神遥想,就在这里,挥毫泼墨情景,很难想象两位高人盘坐沁心雅谈,是何等感天地妙语横生。可惜哲思智慧对话,只得让后人展开遐想的翅膀了。
   想起来时路。我上前问路的一名山民,恰巧便是梅山冲里最后一个自然村里的人,我便搭上了顺风车。
   摩托车一路飞奔,路上行人和车辆稀少,只听到山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两旁的山脉向后倒退,隐隐约约能听到潺潺流水声,过了一段村级水泥路后,就只有土路了,颠簸得厉害,我连大气也不敢出,不敢再看左右景物了。
   约二十分钟,摩托车停下了,我方从云里雾里醒来,下了车,分不清东南西北,他请我去他家坐坐,我木讷地跟在他后面走,眼前出出了菜地,菜地没有篱笆,再向深去看,便有了篱笆墙,这篱笆墙是竹子做的,里是一座精美的小木屋。带我进来的年轻人用手一指,说:“这是我家。”这时,从小木屋里走出两位老人,说是他爷爷奶奶。
   我看看年轻人,也有三十出头,便问了一问:“爷爷奶奶高寿?”
   他说:“有八十多岁了。”我十分怀疑我的耳朵,想想也是孙孙都这么大了,推算了应有八九岁。
   老见来人,特意给泡上一杯山里野生茶,端起来闻了闻,细抿了一小口,真香,从口里香到心底。我问:“这后段路怎么没修水泥路?”
   老人很幽默的说:“土路走起来还能接地气,有利于身体健康。”说得很是坦然,有一种恢谐之感。
   想来我真的是一个笨瓜,怎么问这样的傻话,这么远的山路只有他一户,他自已不修,谁来操这个心,费这个力呢。
   现他们家也在县城里买了新房,就只有二老住在这里居住,儿孙们做过好几次工作,他们就是不想出去,说的是外面哪有这里好,这里空气新鲜,白云绕山尖,泉水清澈,脱光了衣服洗澡都不用关门。
   是啊,出了篱笆竹墙,就是菜地,各式各的蔬菜,老两口吃不完,儿孙回来还带些去。篱笆墙内,几只鸡正在沙子里打滚。
   看来这两位老人真的是一个乐天派,只有在这里久住居的人,才有这种洒脱和浪漫。只有我来的一条路出入,再向里走半里地就是高山,翻过山就是香隅镇。老人说,他年轻的时候,总是爬到山顶看日出日落,看长江过往的行船,特别傍晚在夕阳辉映下,金光闪闪的江面,好看极了。现还能见火车,宛若一条蜈蚣虫在路上爬行。虽然我处前后左右都是山,一到晚上,看到星星特别的亮,美得很;在县城里夜里看星星,根本就看不清楚。我知道老人不明白有光污染这一说法。
   带我进来的小伙子,早就出去了。我喝着了野山茶,精神一下子提了起来,本想多驻足一点时间。可是,无奈美景催人欣赏。
   收回思绪,望着眼前的梅山寺,浮想翩翩。志南禅师自诗曰:“古木阴中系短蓬,杖黎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可见,当时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在这首诗的字的行间,而得知昔日梅山,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美景窥豹一斑。
   还有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多次游梅山寺,与南禅师足膝神谈,诗人有诗为凭“春山日可爱,因访旧禅宫。路远危溪入,桥缘古木通。白鸡鸣屋外,绿水过庭中。独坐昔云乐,何如亲友同”。
   从诗中读出千年古风古貌,是何等的秀美。沧桑变异,有的景点已成陈迹,有的已经消失。梅城的“文庙成殿”,已沉没于泛滥洪水之中。一种说不尽忧伤,真的是造化弄人。
   今日的梅山寺又名崇明院,在此基上,发展壮大。香火也许比当初旺盛得多,佛文化的底蕴应是一千五百年夯实的。东至人保留下来这古遗址并发扬,这不能不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的财富。
   梅山寺面对碧波人造水库,水中有蓝天有青山的倒影,鱼儿自由自在的游览青山蓝天,白云在蓝天中游戏,小鸟在山林里歌唱。一到春节前后和做礼拜香火在敬神拜佛敬香的人牵成了线。诸神龛前,善男信女献的香火,明燃闪亮,烟雾萦绕。
   是啊,十里梅山冲,两旁的山峦连绵不断,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却有曲径通幽之感,清晨百鸟齐鸣,和着这潺潺不绝叮咚的山泉,静心养腑。我想陶公理想中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我离开梅山很远,还有听到梅山寺佛乐梵音中袅袅.......

共 29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梅山之行,云雾缭绕,分不清方向。热情的山民招待我,闲谈中,老人说这里空气新鲜,白云悠悠,泉水清澈,景色怡人。爬到山顶看日落行船,金光灿灿的江面。好看至极。十里梅山冲,山峦连绵不断,百鸟齐鸣,泉水叮咚,精心养腑,胜似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的山脉相互缠绕,胜似情人,又像母子,共步霞光中。婀娜多姿毛竹、株树,挤成碧海,松杉树苍翠欲滴,层次跌宕。山花肆意绽放,九月桂生机勃勃。梅山寺阵阵佛乐梵音,静心庄严。山羊的叫声似小女生嗲嗲的口吻。文中引用南宋北宋著名人物朱熹、志南禅师、梅饶臣的题字题诗,展现出千年古风古貌,何等秀美。梅山寺面对碧波人造水库,水中有蓝天青山倒影,鱼儿自由自在,小鸟在山林里歌唱。春节前后,善男信女前往敬神拜佛,香烟袅袅,佛音阵阵。一篇文笔优美的游记,让读者领略梅山好风光。欣赏美文,问候作者。推荐共赏!【编辑:步步清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步步清莲        2019-11-21 15:57:57
  一篇游记,让我领略了梅山好风光。欣赏美文,欢迎投稿淡泊宁静!
我是一朵清莲,绽放浊世,只为清芳。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19-11-21 23:30:58
  佳作,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3 楼        文友:宫国军        2019-11-22 08:53:45
  欣赏老师佳作,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2019-11-22 11:17:25
  谢谢关注和奉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