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守】倾情九溪(散文)
九溪,是杭州的世外桃源。
《临安志》云:九溪在烟霞岭西南,通徐村,出大江,北流达龙井。
九溪与江、湖毗邻,这头连着江,那头接着湖,江与湖的仙气侠气与安静的气质都汇聚到九溪来,人到了九溪,就掉进了仙山胜景中,洗心,革面,清肺,五脏六腑都舒张开来呼吸。择一个清朗之日,与朋友自鼓楼坐公交,沿钱塘江行驶半个小时,便到九溪。
一
在杭州,九溪烟树可谓一绝。每逢夏季,杭州城内热浪滚滚,九溪烟树清凉如许,为杭州城外遗世独立的另一个世界。其凉意丛生,树为功臣。
九溪的树,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烟树。何为烟树?看到这名字,我最初的感觉是,会生烟的树,生出来的烟雾,又装饰了树,树在烟雾中,就像长了仙气一样。小时候看《西游记》,每次孙悟空到达天庭,便见烟雾缭绕,如梦如幻,那就是仙境。那时,人类尚未到达过八千米以上的高空,全凭智慧的想象,将眼睛无法抵达的地方,幻想成一个妙不可言的境地。仙境中的树,很有个性,没有规则。没有规则的树,有一种凌乱的美,自然的美。大自然最极致的魅力,就在于自由。有人说,如果你没有答案,便去自然中寻找。在九溪,你便能见到这样自由自在的树。
九溪的树,想长到何处就长到何处。落地生根,朝着天空生长。山上,路旁,溪边,田野中间,房屋侧畔,有泥土的地方,就有树的生命。树在九溪,就像沉默又倔强的巨人。有的枝干粗大,有的细如藤条,从自己的身上长出来,伸到别的树上去,别的树也不介意,兀自挺拔,兀自快活。长在田里的树最是骄傲,田是茶田,茶树到了冬季还会开花,那花是白的,开得十分用力,但全然没有树那般引人注目。雾气朦胧,不慌不忙,从树的脚跟一直到树的顶端,再向山间淡去,看不到天空,天空的颜色也是雾的颜色。房屋旁的树亲民得很,站在窗前,手落叶扶,枝干亦是从容优雅,轻舞飞扬。偶尔落入窗内的,像极了顽皮的少年,挠它不走,在窗沿上摩挲着,想与你聊天似的。路旁的树有的像历经风霜的老人,有的则如蹒跚学步的孩童。孩童般的树,低矮,生动,触手可及。老去的树颇为顽强,枝叶繁茂,日日凝聚天地精华,朝高处延展。有限的高度,无限的奉献,年年岁岁,四季轮回,从不知疲倦。梧桐树,落叶松,银杏树,还有恁多不知道名字的树,在九溪宛如天成,有的排列齐整,有的三三两两如友人相携散步,有的如一家团圆,有的一棵树成一座孤岛。所有的树不拥挤,也不排斥,每一棵树,都把自己修炼得安安静静,得体大方。明朝张岱曾写文赞九溪烟树: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的确,草木蔚秀,林荫遍地,人入其中,自有仙意。此乃真享受也!草木知意,自在潇洒,个中禅意岂是凡夫俗子能够参透的呢。
二
九溪的深秋初冬,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大自然拥有一双魔性的手,天为画笔,地为托盘,树为落笔的所在,将九溪绘成一个温静而又彩色的世界。
九溪烟树最著名的还是溪口的枫树林。临水而立的枫树,长得五颜六色。那叶啊,经历春夏,到了深秋,变幻成一只只斑斓缤纷的彩蝶。不禁想起一首诗歌的名字来:一棵会开花的树。一棵不够,有一丛丛,一列列。那叶啊,竟是令人失语的始作俑者,唯独“美”字唤之,有人还说:真是美得无可奈何,令人不知所措。同一棵树,叶子的色彩大有不同,这条枝干的是黄绿相间,那条枝干的却是红黄相通。叶子与叶子也是截然不一,这片叶子的尾端是淡绿的,那片叶子的尾端又是淡红的。同一片叶子的色彩也是神奇,点点红晕,点点棕色,点点黄淡淡,好像是画家在作画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的盘子,于是胡乱将色彩泼了上去似的,但又想不出哪里不好来,总之这样调色很好,那样调色也很好。这样的好,让人想唱歌,想欢呼,想变成那棵树,蓬勃地灿烂,温柔地微笑,安静地开花。
树叶的使命并非带来一抹流金。色彩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如果汲一树又一树叶子的光芒,编织成绸缎穿在身上,一定能生出很多幸福的滋味吧?林语堂先生说:“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明媚妖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好一个“古色苍龙”!九溪烟树的秋叶是有生命的,一到深秋,这一抹抹明亮盛大的风景,遇之就仿佛拥有了农民耕耘春夏而喜获丰收的巨大幸福,于我而言,几百日的等候,就为寻访云淡叶舞的九溪烟树,送上我诚挚温柔的祝福。
深秋时节,不惧路远,行入此中来,捧一朵落叶,似如握住了一个秋天。游人甚解秋何在,只捡彩叶飞处行。黄色的银杏,红色的枫叶,棕色的松针,或落地成毯,或高挂树梢,均将行人的眼睛勾了去,生成一股彩色的气流,在心中荡来荡去,叫人不得安心走路。
呵,深秋的叶是九溪的皇,九溪的魔。没有那泛着秋色的叶,深秋的九溪,将失去四分之三的兴味。
三
没有水,溪不成溪。九溪的水是九溪的魂。张岱曾说,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临安志》载,其溪自岭下杨梅坞发源,西南流会青湾、宏法,以达徐村,以其九水合成,故谓之“九溪”。实际上,九溪之下还有十八涧。水流深深浅浅,时急时缓,没有钱塘江的浩荡,也没有西湖的博大,九溪的水是温婉平和的,从不盛气凌人。水是万物之源,九溪的水,孕育着九溪的山树,让九溪充满了灵性的诗意与张扬。在九溪,水偶尔聚成一个水潭,偶尔又浅水湾湾,忽得又变成小小的瀑布奔流而下,生动自由,实在可爱。上善若水,水到渠成,水沿溪岸行走,脚步声,笑声也沿着溪边随行。九溪的水孕育了烟雾,亦滋养了树的生命,明媚了行客的心情。没有水,九溪就会失去灵气。
九溪的水明亮清澈,水里有鱼,安静地生活着。各种形状的石头躺在水底,经历了百十年与水的亲密相拥,留下温厚的影子,叫人怜爱。树倒映在在水中,人的欢声笑语一同飘到了水上,明明灭灭,虚虚实实,水波荡漾,亲和有礼。它还是一位高明的绅士,恰到好处地将水送到每一棵树的根部,送到每一位行人的眼睛里,带着行人的心思,流入天际,正如唐朝张籍所云:荡漾空沙迹,虚明入远天。若跟随着它向前行走,必然会见到它最后奔涌着跳入钱塘江里,浩浩荡荡地流向东海。
但它原初的生命活力,却依然留在九溪。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宋朝程颢赏秋临水望叶,颇能代表九溪一带的景致。走入九溪,清亮的水流,鲜活跳跃的水珠,不急不燥,活泼灵动。遇到转弯,便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清音淡淡,宛若一首清雅的歌谣。九溪的水啊,见之赏心悦目,闻之心旷神怡,有一份陶然世外的感觉。
九溪的叶子常常为小溪梳妆打扮。叶子落在水里,也不急着向远处飘游,在水面上缓缓地散步,有的甚至会沉入水底,就那样幸福地躺着不动,色彩也不变,溪水也不急着把这些叶片赶走。它们互相致意,叶子装饰了水的世界,水安静了叶子的生命。停留在一棵树下,那缓缓浅浅的水,似乎成为体内流动的血液,令人通体舒畅。潺潺而起的水,泛出白色的光,和着清风与红叶,交织成人间胜境,溪两侧的山峦如舞,树影婆娑,人影绰绰,溪流款款,如遇万种风情的人间。“千沟万壑十八涧,重峦叠嶂落九溪。”“溪流淙然,山势回合,坐久不能去。”诗人目光如炬,心灵似海,那些珍珠一般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九溪之水的魅力。与我看来,九溪的水,就如一把高明的钥匙,打开了无数人的诗情之门,令人遐想万千。
清末学者俞樾写叠字诗赞九溪: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走出九溪,回头望望,似做了一场风华绝代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