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路】聆听鼓浪屿(散文)

精品 【柳岸•路】聆听鼓浪屿(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486.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5发表时间:2019-12-03 06:30:23
摘要:足踏鼓浪屿,目游鼓浪屿。唯独我聆听鼓浪屿。将多年前的声音还原于此,记下怀才抱器一生一次最有诗意的观光之游。

【柳岸•路】聆听鼓浪屿(散文)
   但我不能用这个不负责的词语小视这尊礁石,就像我们至今无法诠释江西的石钟山为何得名,而其名响彻世界。
  
   六
   虽无鼓浪之声,可我环岛而行,侧耳聆听,有些疲累了,我想静一静,踱进“茶语时光”的旅店。
   卧床上悬一画框,书一“蝉”字。我凝目寻出自何人之手,可没有题头也无落款,更没有一方红印。民俗在于朴实,我这样试解这个简单而不合时宜的装饰。
   “蝉噪林逾静”的诗意,在鼓浪屿是不能成立的,虽屿上繁树茂密,但此时蝉儿已经噤声,哪来蝉噪?
   我想起王安石《咏菊》句:“说与诗人仔细吟。”黄州之菊不同于别处,苏轼自然不知此地菊枯而不落,卧在枝头不改香。我想,也许屿上的蝉不同于他地吧。我还是要去听懂这房间里的“蝉声”。夜蝉不语,正如“涛声依旧”,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感受?床头柜上一张纸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几个字,让我读懂了这个“蝉”字:鼓浪声响,客人若不能入睡,权做蝉鸣。以涛声作蝉声,可见设身处地。或许店主根本没有这样的感觉,他还是找到一个安寝的办法给入住的客人。
   “蝉”与“禅”谐音,入岛观光,沉醉于海屿之景,也许只是读懂了季节性的风景,真正入心的风景,尚需禅悟,或许正是店主提醒我们的。是夜听“蝉趣”,还是夜悟“禅趣”?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课题。或许,屿上的人正在求解鼓浪屿的真趣,才有了这个字。
   夜来惊醒椰香梦,知是琴声是浪声?
   10月10日(2003年)是农历十五。夜半大潮击岸,如千军万马从四周奔袭而来,不是衔枚疾进,而是扬鞭奋蹄。我终于从这噪杂的涛声里听到了“霜天鼙鼓”之音。一潮推后,后浪涌来,助推上礁,入穴进洞,低沉轰鸣,阵阵有节,鼓声震耳。风速不同,将鼓声的节律或拖慢或拉长,好一场击鼓鏖战的场景!
   我一个人窃笑,笑我在鼓浪礁石前吐出的那几个字。我改了一下,真是“浪得真名”。我又笑,海边礁石与海浪吞吐发声的,应该不计其数,唯独鹭岛的礁石,这么富有诗意,最贴切深刻的解释是,岛屿上的人虽不是诗人,但却有着诗人的情怀。据说,那块诗意的石头,名叫“鼓浪石”,是渔民们给的名字,到了明朝,闽南的一代名宦丁一中,在日光岩前,搭梯架杆,登临其上,挥笔写下“鼓浪洞天”四个字,鼓浪屿之名才正式敲定。
   真的是被店主想到了,一夜无眠,没有将鼓浪之声当作蝉语,也好,白日里那些角色,就像一幅幅连环画呈现在眼前。落日的余晖,轻袭的椰风,于微声处听涛语。金色的海滩,如织的游人,陶醉在别样的诗意里。耳不静,灵魂却被洗染。
   好一幅海陲风景画,鼓浪屿配了最美的画外音。
   夜半鼓声到客房,聒碎乡心梦不成。我将名句篡改一番,给我登屿听声做了诗意的总结。
   突然,我有了一个可笑的感受。一个人若没有音乐细胞,如我,完全可以驻在鼓浪屿上,耳濡目染,即使不能成为贝多芬,也可以成为“鼓浪”的口技者。
  
   2003年10月登鼓浪屿记,2019年12月3日修改,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625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按照游览时间与移步换景的次序描写,脚步迈向何处,笔落何处,描写生动具体,条理清楚,使读者读后有身临其境一般。“聆听”体现了作者对“鼓浪屿”的尊敬与虔诚之情。本文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感染读者,引出下文,诗意地把岛山比作键盘,“寂寞从此遁去,唯闻琴乐唱海天”。光滑可鉴的青石板牵引“我们”来到“鼓浪屿”,“鼓浪屿”又称“琴岛”,真是梧桐舞风,蕉尾飞音。作者通过描写岛上居民,反映当地人民的质朴与善良之情。“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岛。因“风琴”二字仿佛有诗人跟随唤出了苏轼的《琴诗》,通过几个动作描写,和联想起厦门环岛路上的音乐雕塑“鼓浪屿之波”体现了鼓浪屿那“音乐之岛”,风行水上,起落无痕,真是大音希声。身处鼓浪屿,是被岛屿怀抱的感觉,此时此境为“环屿皆金也”,金黄的海沙,闪着晶莹的彩光,是静态音乐,光和眼睛可以对话,因海底的暗礁布局不同,奔浪击石,如野马排空……采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之生动形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坐着看并不新意,看后闭目,安然有了读懂海滩的豁然开朗。提着鞋子脚丫子踩在海滩,印下脚印,跟海滩一个吻,海浪涌来,“刷刷刷、滋滋地”……突出了码头上三个字的意境——“鼓浪语”。“日光岩与日争光”,体现了接天之高,收复宝岛郑成功之雕像矗立在数十丈的巨岩之上,通过一系列的联想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民族英雄的敬畏之情。厦门别称“鹭岛”白鹭沐日,正应了诗人常建“山光悦鸟性”的判断。使“我”有了“烟消波静”之感。一屿可收归乡情,鼓浪屿是故乡,眺望台北旧地,他如浮鸭怎知水深几许?世居台湾的富绅——林尔嘉,难抑悲愤,倾财万巨,修筑了“菽庄花园”,搭建了“四十四桥”,作者通过林公与大唐杜牧的诗句对比描写,衬托了林公对失去故士的肠断与悲愤之情,也体现了作者爱国之情。踱进“茶语时光”卧床上悬书一“蝉”,展开联想,以涛声作蝉声,可见店家的设身处地。夜来惊醒椰香梦,知是琴声是浪声?通过对“浪”声的一系列描写,得出“浪得真名”。一夜无眠,将白日所见,像一副副连环画呈现在眼前,陶醉在别样的诗意里,耳不静,灵魂却被洗染。结尾紧扣主题“聆听”,起到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本文写作手法新颖别致,打破了游记纯粹描摹景色的套路,眼界独特,且颇多感悟,给旅游注入了更多的生动和深刻。文中多处运用了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彩绘全面,作者游览之处,使读者产生神往之情!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重彩之墨聆听鼓浪屿吧!美文,推荐赏读!【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20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19-12-07 18:20:19
  如果说,鼓浪屿落在了我的眼里、眉上。那么,怀才老师的鼓浪屿则是行走在心里,是一场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心与心的彼此给予与聆听。佩服老师才华,莲儿真心学习,祝老师身体健康,快乐。敬茶,安好。
小小莲儿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7 18:28:54
  也是被莲儿老师的鼓浪屿佳作激发了,怀才抱器才拿出曾经的小文,反复琢磨,莲儿老师的作品给了怀才有益的思考与启迪。每得莲儿老师鼓励,甚喜。谢谢,遥握,谨祝家人康健。
12 楼        文友:罗莲香        2019-12-08 10:28:15
  在怀才老师的字里行间聆听鼓浪屿的涛声,感受鼓浪屿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情,了解鼓浪屿的相关历史。涨知识了,感谢怀才老师辛苦创作,奉献精美佳作!星期天愉快!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8 15:25:43
  每得罗老师鼓励,心花怒放了啊。怀才抱器只是每游想留下一点观感,谢谢罗老师美评。遥握问安。
13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0-01-02 08:30:23
  无需琴手,无需弹奏,天然的键盘,跳跃的音符,海与岸,波与浪,踢踏成歌,相击成韵,就是一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鼓浪屿之波》。怀才老师的生花妙笔就是一曲高雅无比,超凡脱俗的高山流水。梅骨一不小心就跌落在这琴岛琴海琴波的琴韵里。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1-02 08:34:52
  问候梅骨君新年好,这是怀才游览鼓浪屿之后想表达一种听觉诗意的游记,是尝试,感谢梅骨君的认可。谢谢,遥握,问安。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