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路】剪一幅钟爱的晚秋黄昏图(赏析) ——赏析怀才抱器先生《晚秋的黄昏》
清浅时光里,净耳洗心,在先生的一剪《晚秋的黄昏》里静静坐下,捕捉着字里行间汩汩涌动的挚情与诗意,我的内心深处除了感念就是感动。在先生的笔下,晚秋黄昏似陈年的窖酿,香醇溢远,品之即醉;黄昏若幽谷的箫音,幽香飘逸,闻之陶然;黄昏亦如高挂树梢的柿子灯笼,朗照了我行将暮年的生命旅程。
也是在晚秋的黄昏,先生用心灵流淌的文字打捞起童年的记忆,晕染着浓浓的亲情,眷恋着炎炎的乡情,启动着丰富的联想,任由驰骋的思绪在时空的隧道迤逦而行,轻剪晚秋,巧裁黄昏,编织出了如歌的行板。
先生的散文由“胶东冬天的脚步总是很迟疑”巧妙切入,自然引出晚秋的话题,在浓墨铺陈中将五个特写镜头慢慢推出,将一幅晚秋黄昏的长轴画卷在我眼前徐徐铺展开来。
第一个特写镜头,将晚秋的黄昏之美悬挂于柿树上。你瞧,“柿子灿烂地悬在枝桠上,粘在梢头,好像是赛着和那个夕阳炫彩。”这一“悬”一“粘”,绝非偶得,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生灵活现,描摹出柿子高挂树梢欲与夕阳炫彩的情态。
那一刻,我分明看见,一颗烂漫的童心正在文字间雀跃舒展。先生笔下那高悬树梢的柿子,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象,而是绚烂成了欲与夕阳炫彩的竞赛者,浮载起天真孩童的美丽想望——“日暮西山,我和妈妈在门槛上坐着,看着,心生妄想,真想将黄透的柿子和那个夕阳摘下来,放进篮子里,坐在炕头吃了它。”猴急似的童心跃跃欲试,急欲摘下来的岂止是香甜可口的柿子,还有那高悬于树梢的夕阳。静态的夕阳,在作家的笔下,跟柿子一样有了盈盈可掬的情态和香香甜甜令人馋涎欲滴的味道。静态的景物被赋予了生命,成了寄情抒怀的载体。晚秋的美不仅写在柿子树上,也撩拨着稚童的味蕾,牵引着远游赤子烂漫的幻想。
童心不泯的妈妈用平实的语言在爱子童年的心幕上筑就起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让晚秋的黄昏笼上一份纯真的怀想,任由“黄昏在晚秋的田野悠闲地逛着,在每家每户的屋脊上站着,在归巢的鸟儿的翅膀上悬着,在行进于山野小径上的人的肩上扛着”,听凭黄昏在晚风中的树梢上摇曳,在瘫倒的褐草上嬉戏,在农人的脸庞绽放。妙不可言的情趣煨暖的晚秋的黄昏,也放飞了读者的思绪,牵远了读者的记忆,从文字间复拾起一颗久违的童心。
第二个特写镜头,将晚秋的黄昏之美定格于衰草连绵的河堤:“褐黄了的草匍匐在河岸上,做了护堤的被子。”“匍匐”一词用得精准而贴切,让小草匍匐出了生命的灵动,以河堤守护神的姿态,与河堤亲切相拥,安享天伦。品读着这段文字,让人对草的一生油然而生敬意。春去秋节至,先生不叹衰草连天,只道它将苍老的根深扎于堤坝,将灵魂在晚秋夕照下返璞归真,悄然安放,用毕生的精力织成护堤的被子,默默地护佑河堤,造福于黎民。由草及人,托物言志,从“几度夕阳红”的诗句中品得更新更深的人生况味。
画卷徐徐展开,作家将笔触伸及晚秋的苇丛,以及岸边绽放的苇花,驰骋奇妙的想象,用细腻的文笔将黄昏垂落于苇丛的画面笼上了传奇的色彩:寂寞常娥舒广袖,桂枝斜出花飘香。鹊桥横卧银河窄,牛郎织女隔岸望……读着,读着,冥冥之中我分明真切看见,一颗不泯的童心飞舞在芦花丛中,舞出了童年的欢愉,也舞出了丰收的欢愉:“熟透的作物被黄昏发酵了,蒸发出袅袅的香气。”五谷的芬芳洇润了文字,也沁入了读者的心房。奇妙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幻想的角度奏响了晚秋黄昏的丰收乐章。
第三个特写镜头——将晚秋黄昏之美定格于夕照下的晒场。玉米堆成的金色的小山前,“褐色的玉米叶,被夕阳染黄,将叶子撕开,金黄的玉米粒像金牙般与夕阳一起笑着,当然还有和母亲一样的女人心也在笑着。”笑声朗朗,心花怒放,小山前女人们的欢声笑语在晚秋的夕阳上婆娑,丰收的喜悦在场园的上空回旋荡漾,一幅唯美的乡村晚秋丰收图跃然纸上。
移步换景,妈妈踮着小脚,背着一袋子玉米叶在暖黄的夕阳中渐行渐近,让读者真切感受得到妈妈的呼吸与心跳,栩栩如生的画面,唤醒了我久违的童年的记忆。闭了眼,我仿佛品尝到妈妈用玉米叶蒸出来的馒头的松软与芳香,内心充盈的满满的幸福的味道。
第四个特写镜头,将晚秋黄昏之美聚焦于晚归的老黄牛身上:踏着落日的余晖,林格叔牵着老黄牛慢悠悠地踏上了归途。镜头慢慢拉近,牛与人相依相伴,融为一体,定格成一幅夕照牧牛晚归图。作家在最美的夕阳下,在最暖的黄昏里,用一双慧眼一颗慧心捕捉到了尘世间不可多得的情趣和诗意,用暖暖的文字也让读者从这富含哲思义理的意境里陶心怡情。作家借用辛弃疾句的一句诗:“斜阳草舍迷归路,却与牛羊作伴归”为眼前的晚归图做了诗意的诠释。
或浓墨重泼,或轻描淡写,浓淡相宜间,一幅疏密有致,清幽寂静的晚秋故乡黄昏图借助于先生超凡的想象,浑然天成。追随着晚秋的足印,领略着日暮黄昏的风情,沐浴着文字的馨香,我的心情不自禁沉缅于文中铺陈的那妙不可言的意境之中。
第五个特写镜头——将晚秋的黄昏之美沁洇于嗅觉与味蕾。作者将活色生香的笔触探入岁月的深处,让黄昏漫溢着酸酸甜甜辣辣爽爽的味道,这其中更锲入了父亲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对生命深透的况味。
先生别具匠心,让人人耳熟能详的晚秋的黄昏不仅有绚烂的色彩,而且有的馥郁扑鼻的味道,那特有的熟悉的味道悄然潜入心底,撩拨着思乡念亲的情怀,幽幽地弥散于文字:那是玉米叶被夕阳的暖黄熏染过的味道,暖暖的香香的;那是用玉米叶蒸出来的胶东馍馍的味道,松软香甜;那是父亲精心盐制的酸辣白菜的味道,清清爽爽,爽出了又一幅别具匠心的画面:夕阳下,父亲将一棵棵精挑细选的胶东大白菜悉心盐渍、晾晒,让大白菜熏染上夕阳的润黄,吸纳了秋禾的精华,酿制成绝色的美味。这唇齿留香的美味佳肴经由岁月的发酵,让读者体味到的是亲情的煦爱、是父爱的滋味、是缕缕的乡愁。这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里回响着妈妈一声声“召儿,召儿”的呼唤,浮现出小伴伙们一起追赶太阳的写意。凝望着文字间渐渐明晰起来的这一帧帧童年的风景,思乡念亲的情怀也被灵性的文字唤醒煨暖。热泪润湿了我的眼眶,文字间密密斜织着的心雨也打湿了我的心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今,母与子已是阴阳相隔。但我相信,母子间心灵永远相通。天堂的母亲一定感应得到她至爱的儿子对她铭心刻骨的追思与缅怀。
安静地坐在文字间欣赏着晚秋的黄昏,咀嚼着先生从晚秋夕阳中淬取的人生况味,那一刻我获得了醍醐灌顶的彻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歌者,行走在人生阡陌之上,花开花落,斗转星移。谁又能逃得过韶光的流逝?谁又能躲得过生死的轮回?我们可以伤感,但没有理由沉沦,我们可以偷懒片刻,但绝对不可以虚度年华。我也要像先生一样,学会与日常琐碎谈情说爱,懂得于寻常光景中况味人生,提振精神。将未泯的童心放牧于晚秋暖黄熏香的玉米叶上,将疲惫的灵魂藏进晚秋夕照的芦花丛里……在温馨的回忆中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活出真实的自我。趁夕阳正瑰丽,做自己想做的事,圆自己想圆的梦,挥洒生命时光最后的任性与洒脱,给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一剪晚秋,一纸情长;一抹黄昏,一生最爱。
附文共鸣:
【柳岸•路】晚秋的黄昏(散文)_江山文学网
http://www.vsread.com/article-902644.html
祝福您们在江山这块平台上写作快乐,身体健康,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