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菊韵】老民警(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老民警(小说)


作者:柳如清风 白丁,1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17发表时间:2019-12-16 17:43:49

“老民警”是我们村里的责任民警,今年已到退休的年纪,长着一张国字脸,浓黑的眉毛下面有一对明锐的眼睛,胡须每日刮得干干净净,高壮的身躯像四明山上的一棵松树。
   老民警原名叫劳明景,三十多年前当上乡派出所民警后,便成了“劳民警”,但随着岁月的增长,又慢慢成为“老民警”。
   老民警的父亲原是新四军三五支队老兵,抗战期间跟着何司令打过鬼子,解放战争时在枣庄丢了一条腿,伤愈回了老家,后在大队当“保管员”,虽然能写能算,精明强干,却一直没娶上媳妇。1953年的一个冬日,村里来了一对苏北母女挨家挨户乞讨。老女人虚弱不堪,小女人又瘦又黑,操着嘤里嗡啦的口音。在邻居们的撮合下,苏北小女人便成了这个独腿保管员的老婆,一年后生了劳明景。
   老民警18岁参军,在部队里立过二等功,入了党,1976年从上海警备区某部队退役,回到老家务了4年农。1980年被招进乡派出所,成了一名人民警察。
   我们村离乡派出所有10余里的山路。早年老民警住在派出所,通常半个月回一次家。家里只剩下母亲。修通公路后,他便一周回一次家。每次回家或者去派出所,他穿着制服蹬着永久牌自行车颠簸在公路上,成为了周边三村四寨一道亮眼而独特的风景。有时候自行车后座会捎个赴乡政府办事的村民。再后来,“永久”自行车换成了“嘉陵”摩托车,他也成为村里的责任民警,三天两头穿梭在村子与派出所的道路上。山道上一响起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和喇叭的尖叫声,周边的山民马上会说,“老民警来了”,或者是“老民警去了”。
   在山区农村当责任民警,几乎每天都与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的纠纷琐事打交道。赵家的猪拱了钱家的萝卜,孙家的牛踏了李家的稻田,张家的羊啃了王家的麦苗,刘家的狗咬了陈家的鸡。一有村民到村委会要求主持公道,别人就会说:你们去找老民警嘛!
   通常一杯茶,一支烟,双方当事人各自陈诉完毕,老民警就会调解,然后进行“因地制宜”的裁决。赵家的猪拱了钱家的萝卜,赵家不愿赔现钱,那么年底杀了猪一只肘子抵给钱家。孙家的牛把李家的稻田踏坏了,那么来年这块水田由孙家的牛免费翻耕。张家的羊把王家的麦苗啃了,张家那块面积相近的麦地与王家被啃坏的麦地今年临时对换。刘家的狗把陈家的鸡咬了,那么刘家赔一鸡给陈家。裁决公平公正,双方无话可说。老民警随之拿出信笺,垫入复写纸,起草好协议书,念一遍给当事人听,然后让双方签字按手印,自己也签上大名。村里人又送他一外号:老娘舅。
   在我们山区种水稻最容易干旱,十余天不下雨,稻田就会干涸。稻田一干涸,人就跟着上火,动不动就为引水闹上纠纷。早先田畈里灌溉的渠道,都是流过谁家的田就归谁家所有,所以农户乱开缺子,任意截流,致使水流越流越小,处在渠道末端的稻田难见滴水。那些处在渠道末端稻田皲裂的农户一个个急红了眼,总是操起锄头和铁耙怒气冲冲向乱开缺子的人家去“理论”。因此每年的三伏天,也是山村群体纠纷的高峰期,直把派出所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不得不请求乡武装部、民兵连增援。
   那一年刚平息一起引水纠纷,老民警蹲在渠道边吸烟,眼睛盯着哗哗哗流入田里的水,脑子想着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老赵叼着烟,正朝着起伏的山峦拉尿。
   老民警说:赵书记,每年要为稻田的水打架,我总觉得不行,我们得想个解决的办法!
   书记抖了抖肩膀,扯上裤拉链,转身说:有啥办法?——除非不种稻子。
   老民警鼻子里钻出两道青烟,手指轻轻弹去烟灰,说:我看主要问题出在渠道上。
   老书记两个指头停在嘴唇边,嗯的一声,示意老民警说下去。
   老民警站了起来,捏烟的手指着渠道说:能不能把田畈的渠道归由村委会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灌溉,这样就不存在你抢我夺的情况了。
   老书记一拍脑袋,十分赞同地说:对啊!渠道捏在村委会手里,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合理安排,这架还打得起来?
   半个月后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一项“农田渠道归村集体统一管理与安排使用的决议”。
   第二年三伏天,村没有再出现引水纠纷,年底被乡政府评为平安村。很快,我们村这个做法作为“典型经验”在全乡推广,赵书记受邀登上乡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作经验介绍,着实神气了好一阵子。
   早年间我们山区农村,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娶媳妇难,光棍多。改革开放前,村里的男人还能娶到苏北、慈溪的女人,改革开放后苏北、慈溪那边的女人再也不愿嫁进山里,而山区的女人总是想方设法一个个外嫁城区。
   1990年初,有几个外乡人出现在山区,专为村里的光棍介绍对象。那些久旱逢甘霖的光棍只要向介绍人递上4、5千元人民币,就可以领走一个外省女人。附近几个村子有五、六条光棍一下子都成了家。连我们村里年轻时发过痴的老光棍——歪头阿七,用他母亲大半辈子辛苦积攒下的4500元钱,也领回一个湖南女人。
   那几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介绍人”,在村民眼里简直是神通广大的“老婆批发户”,也是众光棍们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但在老民警眼里,总觉得这些人“形迹可疑”。
   那一天,老民警一大早骑着“嘉陵”上派出所,半路蹿出一个女人拦住了他的去路。他还没停稳摩托车,女人已跪倒并紧紧抱住他的左脚,用不大标准的普通话急喊“救救我。”
   老民警跨下摩托车,赶忙扶起女人问情况。女人说,自己是湖南人,跟几个老乡到浙江来找工作,却被骗到山区卖给哑巴当老婆,她不愿意,半夜爬窗偷跑出来,想回家。
   老民警把女人带回派出所,向所长汇报了情况。所长立即赴市局汇报。市局迅速成立打拐专案组,来到山村对所有外地女人进行调查取证,很快就摧毁了一个以招工为名拐卖妇女的跨省犯罪团伙,涉案团伙17人全部落网。
   在对拐卖妇女的解救中,个别妇女自愿要求留在浙江与“买主”继续共同生活,在老民警的协助下,依法补办了结婚登记和户口迁移手续。部分要求回家的统一由解救小组送回家乡。
   邻村一个光棍因老婆被“解救”而迁怒老民警,一直伺机报复,某日黑夜拿柴刀砍了老民警。光棍三下两下就给制服了,但老民警的额角永远留下了一道疤。
   与被光棍柴刀砍伤相比,老民警觉得前年那一场特大台风才真正惊心动魄。
   台风来临前,市政府不间断发布预警,要求做好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人员的安全转移。我们村半坡上有五户危房户,死活不肯撤离。在书记、村长以及老民警一再劝说下,三户人家终于同意撤离,另外两户水火不进。那两户人家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危房在飓风暴雨中摇摇欲坠。村委一班人站在风雨里一筹莫展。
   老民警大声说:赵书记,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了!
   书记抖动着雨衣,望着老民警说:你是说硬来?
   老民警点点头说:兵分两队,你我各带一队冲进去,拖也要把人拖出来!
   书记皱着眉头说:这恐怕不合适——
   老民警掷地有声地说:人命关天,不惜一切代价!
   书记想了想,说:那就按你的意思来吧!
   老民警举起手电,对村委一班人大声说:我们这里的差不多都是党员,党员不能不顾群众安危!这危房随时可能坍塌,我们宁可犯错误,也要把人疏散!小刘、老王、陈支委跟赵书记去黄家,立刻把黄家二老一小弄出来。我和村长、小马进陈家!
   书记喊了一声“跟我来”,带队向黄家冲进去。
   老民警手电一晃,一脚踹开陈家木门。陈家傻瓜儿子的菜刀朝外劈来。老民警轻捷一闪,右手迅疾扣住陈家傻瓜儿子握菜刀的手腕,一把夺过菜刀,顺势把陈家傻瓜儿子拽出门口。村长带着小马不一会儿把陈家奶奶连同破竹榻一起抬出来。
   书记抱着黄家的孙子,陈支委背着黄家的瞎眼父亲,小刘和老王左右架着又哭又骂的黄家母亲,踉踉跄跄下了坡道。
   大伙儿七手八脚把他们一起弄进村小学临时紧急避险安置点。老民警放下陈家傻瓜儿子,对村长说:赶紧叫电工把他们几家的电拉了。
   村长点头说:安全起见,电拉了好。
   午夜时分,在轰隆隆的山体滑坡中,半坡上的一溜危房全埋在泥石流里。幸亏疏散及时,无人员伤亡。
   在抗台抢险表彰大会上,我们村党支部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书记从市里抱着大红的荣誉证书回来,一见老民警就说:当时没有你的当机立断,后果不堪设想呵!——你真是村民的保护神哩!
   今年中秋节老民警光荣退休,但被村委聘为“名誉治保主任”。在聘任仪式上,大伙儿忽然发现老民警的确老了,头发斑白,皱纹爬满额头。只是腰板依然笔挺,精神矍铄,那双被村民称为“探照灯”的眼睛依然锐利。
   在村民的掌声中,老民警穿着已经卸掉警徽的淡蓝短袖衬衣,藏蓝的裤子挺刮,黑色的皮鞋锃亮,乐呵呵地从村支书手中接过红色聘书,面朝村民立正敬礼。
   回家的路上,他的老婆挽着老民警的手臂,说:风里来雨里去,忙了大半辈子,现在终于可以呆在家好好歇一歇了。

共 35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民警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他出身贫苦当过兵是个共产党员,从警后競競业业为党工作。调解村民纠纷,出智献策政善村里治安,解救妇女,在台风来临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得失,果断带人抢救危难群众。甚止被人砍伤也不计较。这种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好民警,是值得我们尊敬学习的榜样!小说人物描写非常到位,叙事清晰,行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明朗,是一篇弘扬正气的好文。推荐学习。[责编 刘银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2-16 17:51:12
  作者塑造的老民警这一人物形象很有现实意义。他思想先进一心为民,人格高尚不计得失,心地善良嫉恶如仇。体现了一个基层共产党员和工作人员的高贵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典型。尤其在当下的社会现实中有很强的教育义。感谢作者,欢迎继续支持江山赐稿菊韵!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12-16 18:14:13
  学习老民警精神!点赞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19-12-16 18:54:54
  有操、有爱心、有担当。这几点放在一位老民警身上,是当地底层人民的福分,因为他和百姓息息相关,事事知情,处处连心。推荐阅读好文章。(跟评飞云流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