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灵魂的善美,笔端的芬芳(赏析) ————读张丽钧《做老师真好》
说实话,刚一见书名,就感受到了作者内心里涌动着的那股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与自豪!提起张丽钧女士,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世界里的“钧哥”,都算得上是个人物,有她的一干粉丝,铁粉儿,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她做人的品格和态度,她的才情都特别让我敬佩。无论是“老师里最优秀的作家”,还是“作家中最优秀的老师”,我想这些称谓,她都担得起。
她的头衔很多,比如: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作协会员,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又比如:全国最美家庭得主,河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河北省最美教师,唐山开滦一中校长。如此种种都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无论做什么,她都会努力达到极致!
她的作品很多,无论是生活、工作随笔,还是哲理小品文章,不仅内容丰富,涵盖了社会和人文的方方面面,更感情真挚、言简而意深,每读必有所收益。
作为一名同行,张丽钧女士特别让我敬佩,不管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衡量,还是作为一名学校的领导者,亦或一名成功的作家。读她的文便识得她的个性和风骨:正直、大气、干练、爽朗、真诚、善良,不仅敢于说实话,更做实事!在国人素以官僚为本位的思想里,我却觉得她活得超拔而真实,从来都没把自己这个校长的身份看得有多重;她心里,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身先士卒,到学生中去,做他们的引路人,付出自己的真心和爱,也教会学生感受和奉献爱。
让暖善直达每个跟她接触过的学生的心底,往事历历,刻骨铭心。
这本书一开篇,就是围绕着学生们展开的。通过记录她和孩子们之间真实动人的故事,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其中《吾生》《点燃》……好多篇目都是温暖又充满着哲思的,启发着读者去心向美好,心怀感恩地活着。
若论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篇《那个叫“勺”的女孩》,竟看得我也忍不住泪光盈睫了。文章从听别的老师说起这个名字特殊的女生写起,到最初的遇见,继而是餐厅里亲切的交谈,她确信自己非常喜欢这个活泼个性的女孩子。即使后来了解到勺有那么多让人反感的坏毛病,在读勺写给她的告别信时,作为一校之长的她,还是被感动的又哭又笑,在心中选择了原谅和疼爱。她始终把鼓励、信任、温暖和关爱传递给勺,我相信这些向上的力量也足以纠正孩子那双曾误入歧途的脚步,更能照亮她的人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字无言,却昭告了一个灵魂的善美。感觉她内心里对孩子们的爱,有着圣者的高贵和无私。她说:吾生,你可知,我一次次做着同样的梦,我梦见自己开了一家“翅膀店”,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来这里支领一对适合自己的翅膀。然后,我老了,白发飘飘,闲适地坐在长椅上,幸福地看你们飞翔。
这是在她心里扎下根的一个梦想,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孩子们成长的路上,她甘心为每一个奔跑者助力,给他们更广阔的天空,给他们更有力的翅膀!想想这是多么值得欣喜和自豪的梦想啊!
她说:没有平庸的器物,只有平庸的眼光;没有平庸的岗位,只有平庸的作为。
在她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圣洁而美好的,她总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让她忍不住疼惜。她爱,却也绝不姑息。对于孩子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宽容接纳的同时,又会像一名最优秀的医生那样去病除根。
她说:教育事业,是“准慈善事业”,教育之美,美在惜,美在怜,美在不忍。
其实,她不仅是这么说的,现实工作中,她也更是这么做的。她将自己新收到的四百元稿费悄悄装进信封,亲自交到那个家境贫寒的女孩手里,嘱咐她换季了去买件春装;她把自己充好值的饭卡体贴地送到一名寒门学子的手里,嘱托他一定要用光这卡里的钱,给自己奋战高三的小体格补充好营养。每次这样做的时候,她都异常小心周全,因为要保护好孩子们骄傲而卑微的自尊!作为一名“科学建家志愿者”,她迄今捐给“春蕾计划”等稿费、讲课费已超过五万元,她还多次将自己的书籍捐给西部“千乡万才”计划受惠校。
她就是这样默默的,以行动写下人格的善美。
校园无小事,处处皆教育。作为一名校长,对孩子们精神和心理上的引领她更是从不松懈。那篇《激励一生》中,借一首周杰伦的歌《听妈妈的话》展开,为了校园播放时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安排播放前,她特意搞了个预热讲座,给孩子们介绍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让孩子们懂得了天下父母的用心良苦。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母亲节活动,却因为这首歌的出现而推向了感人的高潮。
已不再是单纯的活动了,而是成了一场母子连心的动人交流。想想孩子们全体起立,以流泪的双目望着同样泪流满面的母亲们,献唱这首《听妈妈的话》,该是怎样动人心魄的场景!读到这儿,身为教师,也是一名母亲的我,同样抑不住泪水奔涌……
育人的本质在于琢心塑魂,我想,她做到了!由于这样的正确引领,一首歌如微雨清风般润泽洗礼了所有的灵魂,让母亲和儿女们的心如此贴近,如此温软。
作为一名写作者,三十多年来张丽钧女士一直遵循着“为真善美代言,放大良知的声音”这一宗旨。她的文字不仅关注着社会百态,更敢于直言不讳地针砭时弊。比如那篇《可悲的“完美”》就揭露了一些展演中的假唱问题;《毕业生,你为什么要撕书》,抨击的则是考试结束的学子们,为了发泄高中三年生活的压抑而撕书的晦暗心理,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内心里的忧患:对民族,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因为她知道一个不懂得尊重和亲近知识的民族,是注定缺乏持续发展下去的动力和源泉的,人类真正的文明应该是源于内心和灵魂世界的文明。在那篇《我能看见你在暗处鞠躬》里,她不仅写出了老教师老学生对学校难忘的情怀,也对社会上某些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歧视和偏见给出了自己的态度,“有一种职业在沉淀了所有的苦之后会升华为一种罕见的甜”,这是她对教师职业真实而准确的定位!
文字为桥,她一样成为了天下父母们的知心姐妹,她写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文字,不仅有事例,更有观点和态度。在那篇《那双曾冻裂的小手》中,她写了儿子徐然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踏实又肯吃苦的徐然从一所农村小学起步,一路以傲人的成绩步入初中、高中和大学,随后又去欧洲留学,是英国东芝实验室年龄最小的全额奖学金博士,目前早已成为英国剑桥CSR公司的一名优秀员工。
相信好多人会赞叹徐然的优秀和成功,然而有一点是绝不该忽略的,那就是站在徐然背后的那位智慧而伟大的母亲——张丽钧女士。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她始终坚持要《让树根朝着水的方向奔跑》,她告诉家长们要懂得适时放手孩子的生活,而去做好精神上的引领。
最后是给朋友和师长的。那篇《气味》,于文末处对朋友的评价,彰显出了她骨子里的气韵和才华,欣赏是源于灵魂的彼此照见以及思想深处的共鸣。在《目光的第二次给予》中,她又写了恩师禹老师,她要借川端康成的那篇《花未眠》告诉大家: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我们都应该做那个心怀柔软和感恩的人,懂得欣赏并珍惜。
读张丽钧女士的文字,总能感受到字里行间中的铮铮骨气,正气和硬气。她的文章不仅有温度,更有态度和力度。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她灵魂里的善美,一天天流淌为笔下的芬芳。读着这些美好而通透的文字,总忍不住感动于她对自己的定位,那绝不是一个冰冷而权威的领导者,而是一个内心有爱和责任的老师,一个有道义和担当的写作者。
她说:生命,不是用来抱憾的,而是用来盛开与晏飨的。
透过文字,我能感受到燃烧在这个教育者内心里的火焰,也能感受到她燃烧自己点亮孩子们的赤城和幸福!“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想在她的内心里,一定也始终回荡着两千三百年前那位至圣先贤的这句良训箴言!
作者赏析张丽钧的书《做老师真好》,精彩的赏析文章,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1楚风作家公众号13973273499ml@sina.cn
2楚风作家杂志1720154020@qq.com
3信阳文学1400432323@qq.com
4散文选刊原创版sanwenxuankan2008@vip.163.com
5飞天512047735@qq.com
6红豆hongdouxs1972@163.com
7浙江散文1394794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