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路】数九,珍重待春風(散文)
一
我喜欢吟着时光轮回的歌谣,再过五百年。读者,这不是我在说梦话,我想用这样的方式走进和留守生命的童话,在每一个节气来临的时候,我吟一遍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唱一段岁月的歌,给这个冬至日。嗯,岁月如歌,岁月就是歌。季节轮回,冬至又至。这是节气歌,好简单,我希望年年节令时可以轻轻吟唱,生命的意境在简单的轮回里,我就感到很满足了。我想起我与我的死神见面的那个冬至,时至今日,冬至的寒冷不能奈我何,我依然迎接着冬至,将死神抛在冬至这个酷寒的日子。
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没有被国家列入节日,然而又最具节日意味的就属冬至。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不用号令,不用动员,几乎是家家户户吃饺子,缘由是吃了饺子就不会冻耳朵了。这个习俗随着每个冬至而沿袭着,随着每个冬至而挂在人们的嘴上,沿袭了一代又一代,挂大了一辈又一辈,一直沿袭到了今天,一直挂到了我们的嘴上。那么,冬至吃了饺子就不会冻耳朵的习俗缘自何时何人?
时在东汉,人是张仲景。
东汉时期,长沙太守张仲景在一次返乡时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的乡邻都面黄肌瘦,不少人的耳朵也冻烂了,于是,便让随从及弟子们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这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和好的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前来求药的人们,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肉汤后,浑身便暖和起来,耳朵也热了,没几天,冻伤的耳朵就治好了。此后,张仲景便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并立志: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并著书《伤寒杂病论》,为乡邻百姓访病施药。
冬至吃饺子,就是后人为纪念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恩德而传承下来的习俗,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不仅解救了当时的南阳人,也为后世子孙树起了警示标志:冬至,是苦寒到来的日子,防冻保暖切切铭记。
就是这个防冻保暖切切铭记的警示,千百年来历久弥新。
我不知是不是冬至是一切疾病最易入侵时,但我觉得温暖一定要在冬至日念叨一番。我庆幸的是,这个冬至日,我还要准备包饺子,肉馅,素馅,都要有。冬至饺子本为防寒,可在我这里,是为了纪念我的生命在冬至日并不枯槁,反而给冬寒带来了无法抗拒的力量。好几年,我就是这样用意念,美好的期待,无尽的梦想,来医治我的不治之症,何为“不治”,是科学无奈,是人心的失望?在我的心中,我依然可以抗拒着,因为春风总要击退冬至,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我坚信,我也见证着。
二
你看,今天一大早,手机便忙碌起来,亲朋好友群发转发冬至吃饺子的信息及图片,冬至安康快乐的祝福问候语,刷屏了微信,爆满了朋友圈。朋友送来的饺子,色泽不仅仅是白色的,还有绿色的桔黄色的,一色一盘,不闻其味,但看这色就令人垂涎。朋友送来的安康祝福虽朴素简洁,却是真心诚意,甚是诗情画意。
“冬至到,饺子到。平安是皮儿,幸福是馅,祝:冬至快乐!”
“今天冬至,愿我们都珍重,健康平安快乐幸福每一天。”
“冬至天气冷,微信传友情。出门添衣服,珍重送给您。”
“让友情激励你我,让珍重温暖寒冬。”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读着天南地北朋友的一句句保暖健康,听着天涯海角朋友的一声声珍重幸福,仿佛听见汪伦在踏歌: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行。
这哪里是冬至吃饺子呀,分明是在传递人间的大爱真情,在品味先祖的传统美德,在传承和丰富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冬至,吃了饺子就开始数九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
这个“数九歌谣”念起来很顺口,记起来很简单,但要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冰冻三尺的寒冬里度过九九八十一天,就没有这么简单了。现在的人们也许体会不到数九寒冬的寒冷,因为现在的御寒方式、取暖设备、保暖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空调、电热毯、电暖器、地暖等应有尽有。而在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御寒保暖设施条件极其简陋缺乏,数九寒冬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让人感觉冬季莫名的寂寞漫长难熬,因而对冬天便产生了恐惧感。
如今的冬至,好像已经失去了提醒御寒的节令意义了,尽情享受不一样的节令,感受大自然的脾性,似乎成了我们过冬至日的目的了。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情趣。
那些问候,看过,如云烟拂过;想想,就是取乐而已。但每个字都是有温度的,我不放过温暖自己的时间,翻着手机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下午明年的今天还收到,哪怕就是简单的重复,温度依然。
三
有什么方法来缓解寒冬胁迫下而生出的心理恐惧?有什么方法将寂寞的苦寒而变成轻松的消寒?于是,古人创造了“九九画梅消寒图”。
明代刘桐《帝京景物略》中说:日冬至,画素梅一枝,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九瓣,为瓣八十有一,每朵梅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天点染一瓣,待九朵梅花点染完成,漫长的寒冬就过去了,冬去春来,便是九九艳阳天了。
我没有画梅染梅消寒的经历,但我能体会到古人在那每日染一瓣梅花的点染中,饱含了多少对春光的期许,对时光的深情,对岁月的诗意。
当地面的白雪将璀璨的钻石层叠出冰天雪地的寒光时,当挂在屋檐上,挂在树枝上的冰凌组成神奇的水晶花松时,室内,一家人亲情地聚在一起,孙儿乐呵着樱桃小嘴,温暖在奶奶怀里;女儿绽放着梅花似的笑脸,美丽在日染一瓣的梅香里;饱经风霜的老爷爷观音菩萨般端坐着,慈祥的容光闪现在深刻的皱纹里,此时,寒冷被亲情匿迹,冰凌被花香融化,寂寞而漫长的寒冬完全听从于快乐染瓣的召唤里。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日染一瓣,从从容容地染,染出了晨光熹微,染出了鸟儿鸣啭;深情愉悦地染,染出了春回大地,染出了烂漫高洁: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与“九九画梅消寒图”相得益彰的消寒方法,还有“九九写字消寒图”。
清代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
如果按诗词的节奏、韵律来读这张“九九写字消寒图”,你可能会认为它称不上佳句,然而,你仔细观赏,这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仅此一项,这九个字就与众不同了。还有,这九个字是用“双钩”的方法写成的(即用线条勾出笔画的边,使之成为空心笔画),写好后,或贴或挂在墙上,每过一天,便用笔墨填写一笔,每个字填写九天,九个字,九九八十一天填满后,便是春天了。
这九九写字消寒也好,九九画梅消寒也好,都属九九消寒的方法,都是表达人们盼春迎春的殷殷心情。如果有人问我钟情于哪一个,我的回答是:两个都钟情。如果有人要我二选其一,那么,我会选择前者。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细细品味,细细咀嚼,尤其是进入晚年后再品其中味,那是别有一番情味在里头。只一句“珍重待春風”,就有多少爱意,多少暖意,多少情意都在与亭前的垂柳同寒共苦,与手上的笔墨相伴相期啊。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生也有春夏秋冬四季。
此时冰心的这段说,说的就是人生的冬季。在数九寒冬里,能使生命“踏着荆棘不觉得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惟有人间之爱情、友情、亲情。
四
此时,我愿证之:在我生命最寒冷的那个冬天,在与死亡单独会面的那个冬季,作为一个病人,一个癌症病人的心理是恐惧的冰冷的,但当我知道有人和我一起恐惧一起冰冷时,我的内心是温暖的,力量是强大的。
每天我俩走在肿瘤医院放疗室的通道里,我们没有干扰他人的视线,他人也没有注意我们,只有我俩牵着手,传递着彼此相爱的真情,感受着执手共度难关的信心,鼓励着战胜癌魔的勇气。没有惊天动地的海誓,没有相依为命的山盟,只一碗银耳汤,就是寒冬的温暖;一个眼神,就是心灵的守望;一个举手,就是生命的火光;一个拥抱,就是珍重的交响。
病中的老妻被老夫简单朴素的关爱感动着,被长情相伴的老伴拥抱着,老妻就这么在生命的寒冬里感受着温暖与力量。
这就是爱情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妈妈,想对您说的话很多,可还没有等我想好您就坐上了北去的列车,那就让我们用这古老的书信方式吧,您喜欢这样说话。
妈妈,您走时我没有在您面前掉泪,我觉得有时候泪花隐藏起来反而更加美丽。我就是后悔昨晚没有和您一起睡,我好想让您再抱抱我。还有,知道咱俩散步时我为什么总想背着您吗?我是想用力气告诉您,女儿长大了,女儿背得动妈妈了,女儿可以照顾妈妈了。
妈妈,不要担心我,您就安心看病。听爸爸的话,不要任性;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要学会坚强。生活本来就有很多风和雨,不论多大,都有女儿陪您走下去。人生本就是一场战争,我们约好,战斗到底!
妈妈好好治病,女儿好好学习。回来时妈妈要胖胖的哦,要让女儿背不动哦!”
这就是亲情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老同学,屈指数来你离家只半月有余,可我觉得很久很久。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相信你会正确面对。愿你天天都有好心情,期待你早日康复,早日归来。”
“早上好老同学!一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去医院,看到一个病人,她不穿病号服,每天起床都要梳梳头,洗洗脸,衣服平整干净,你会相信有一天她一定会出院,一定会好起来。愿你打起精神,来驱除病魔,你就是那个不穿病号服的病人。”
“在我的人生辞典里有一个重要的词汇叫朋友。有人说,财富不是朋友,朋友才是财富,这话说得太对了。你就是我最大的财富,我的生命中由于有你而精彩。为了我们的友情,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这就是友情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五
就是这些源源不竭的亲情、友情、爱情,在最寒冷的人生冬季为我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让我在不同的空间实现了同一时间的心情感动——珍重待春風。
就是这些“珍重待春風”,伴随着我度过了生命苦寒中的整整六十天。每一次走进放疗室,我都能听到我的家人、我的亲人、我的同学、我的同事、我的朋友“珍重待春風”的嘱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从我记事起,母亲对我耳提面命的一句话,这句话在生命的寒冬里又有了新的认识。
恩与情,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感受自是不同,却又大致相同,有时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有时是在大悲大恸的磨难中,然而,要报答这些恩情的方式,又会是各种各样的。在我人生最寒冷的冬季,我要报答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的同学以及所有对我有恩的人的方式就是把这亲情、友情、爱情记录下来,且铭记于心,于是,我把笔写着放疗的每一天,写出了一本《情战癌魔》。今天是冬至,是寒冷的开始,我双手捧着《情战癌魔》,温暖地道一声:
诚谢亲朋好友们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数九,珍重待春風”写到这里,自知有些附会,有些幼稚,但我不想改变,我相信: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能使冬之严寒变为温暖,使寂寞变为热闹,使枯萎变为肥沃。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是人间之大爱,是人与人之间的生命的感动。
听,雪莱也在“数九,珍重待春風”:“请阵阵西风通过我的嘴唇,去告诉全世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19年12月2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