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天堂(小说)

精品 【丹枫】天堂(小说)


作者:自在 布衣,263.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02发表时间:2020-01-15 09:26:14

【丹枫】天堂(小说)
  
   九.大奎的野菜记忆
  
   说起挖野菜,大奎感触最深。
   由于饥荒,学校放了假。他每天干的事情就是跑到山坡上找野菜。几十年后,他回忆说:“当时谁家也没有粮食吃,能采到野菜便是最迫切最美好的愿望。”
   上天有好生之德,总是在人们最绝望的时候带来生的希望。一年一度的春天来到了。
   山坡田野,万物复苏,凛冽的北风化成了柔和的暖风,小鸟在枝头鸣叫,河冰融化,发出哗啦啦的歌声,所有的树木都泛起了新芽,地下的植物也破土而出,生出鲜嫩物叶片,扫帚苗,灰灰菜,猪毛缨,成为人们觅食的首选。但毕竟饥饿的人成群结队,这类野菜不久就被挖光。于是,人们到树上捋各种树叶吃。槐叶、榆叶、杏叶最好,柳叶、杨叶、椿叶有苦味,但不久也被扫荡一空。到处都能看到衣衫褴缕行路迟缓的男女老少,手上提个篮子,扛着挠钩,拎着镰刀,瘦骨嶙峋,像一个个幽灵,在荒野飘荡。一旦发现那棵树上有绿芽,他们会眼睛发光,欣喜若狂,奔涌而去。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捋罢一遍,不久又会吐出新芽,饥饿的人们不会等到那叶子长大,有时像黄豆粒般大就被捋去。所以,眼前的大树,多是光秃秃一片。
   一个星期天,大奎和几个伙伴商量,周围的山上已无树叶可采,决定到十几里外的龙后沟去捋杏叶。四五个人起了大早,带上布袋、篮子、镰刀,一起出发了。到东山下的后沟,见杏树果然不少,枝头上稀稀拉拉也有绿色,个个喜出望外,每人选了一棵树,爬了上去,谁知这树是别人捋过的,望到的几片叶子,也是长在无法攀援的树梢。
   所获无几,几个人决定分头找。大奎独自翻过石坡,来到一处洼地,那里长着一片榆树,虽然有人采过,但榆树又细又高,大人攀爬困难,所以依然披着绿色。他高兴极了,到了晌午,总算采满篮子。正待下树,忽听有人喊:“你是哪村的,怎么来采我们村的树叶。”低头一看,两个三十多岁的大汉,正气势汹汹地站在树下,叉腿卡腰。他没见过这阵势,害了怕,连忙下来。一个男的说,他偷了他们村的树叶,要把他带到岗后村去受处罚,大奎才知道进入了黄岩公社地界。两个大汉一推一搡,把他往山下拉,吓得他大哭,大汉才说:“看你是个小孩,不罚你了,把篮子留下,回家吧!”说着,夺了他已经捋满榆叶的篮子,把他推到一旁,只管走了。
   看着自己辛苦半天的劳动成果被夺去,还丢了篮子,大奎不由放声大哭。回家的路上,遇到村里大人,都说那洼地的对面才是岗后村地界,“他们分明是在欺侮你一个小孩,人走了去哪里找,快回家吧。”
   回到村里,听人说,村南马二瘸子的孙子马卫周到山上捋杏叶,从树上摔下,满口吐血,人快不行了。母亲见他安全到家,虽然丢了篮子,也没再计较,只是叹息道:
   “攒些粮食都叫食堂挥霍光了,要不是前几年那么糟蹋,也不至于此。”
   大奎听说,马卫周后来吐血不止,家中无钱医治,没撑到年底,死了。他娘当年就跑到山西,改嫁了。听说那边产土豆,每天能吃上三顿饱饭,比石板头强多了。可怜马二瘸子一家四口,最后只剩下儿子马旺水一个。
   可见,山野草木是多么重要。在那年月,没有野菜填补,真不知道有几人能存活,几家能自保。难怪在石板头的山头坡角,常有石头垒砌的土地庙、山神庙,正是山野土地的慷慨和恩赐,使无数的人们从死亡线上逃了出来。
   在村庄南头,陈凤吉的铁匠铺旁,有个养猪场,四五亩地大小,是大跃进时兴建的,号称“万头猪场”,实际上,最多时也没超过百头。大奎记得,有一头公猪长到三百多斤,许多人都来参观,还有人赶着母猪从大老远的鹤壁来配种。猪场建起后不久,发生猪瘟,死猪成车往外拉,最后只剩下十几头。一年后,猪圈空空荡荡,猪场关了门。
   正是夏天,太阳像个火炉挂在天空,大地如蒸笼一般。中午,饥饿与炎热将所有人都罩在屋内,村里死一片寂静。大奎饿得睡不着,穿个裤衩,拎件褂子,到街上溜达,想找点能填肚子的东西。来到村南,突然发现猪场大门敞开着,十分好奇,跑了进去,扑入眼帘的是几棵洋槐,树叶浓绿,十分繁茂。经验告诉他,上好的食物来了。他跑到树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捋起了树叶。因为没带篮子,他从身上脱下布衫,把衣袖口扎紧,将槐叶往袖筒里装。正捋得起劲,突然感觉浑身发痒,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一口一口地咬他,仔细看,原来满地都是饿跳蚤,成群打蛋地跳到他腿上腰上疯狂地吸血,用手一搓,掉下一堆,有上百只。此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大门开着却没人进来的原因。但为了肚子不挨饿,他已顾不得许多,硬着头皮爬上树,继续捋。等采满一布衫,有人来了,是村委张文艺和大队会计崔丑才,两人抬着一袋六六粉,准备往猪圈里洒。一见他,张文艺非常吃惊:“你怎么敢进来,快走吧,让人见了,你那包槐叶就吃不成了。”他赶忙出溜下来,背起槐叶逃走了。那天中午,娘把槐叶淘洗干净,用水煮熟,又糊了点面粉,虽然缺油少盐,可比平时吃的柳叶、杨叶要香甜多了。他一口气喝了四大黑碗槐叶汤。黑碗和他的头一样大,是那个年代特别烧制的,质地粗糙但容量很大。俗话说,稀汤撑大肚,肚越饥饭量越大,普通的饭碗人们普遍认为不济事。
   第二天上午,他和妹妹到西山割草,见一棵柿子树下落了不少青柿蛋子,算盘珠大小,连忙脱下布衫,拾了两包。那时人规矩,虽然树上有不少柿子,但那是集体的,没人上去采摘,只捡落到地下的。回到家,母亲把它炒焦,配上谷糠,碾成炒面给他们吃。吃了之后,大便干结,但比光喝树叶野菜汤实在多了。后来,他们又去拾过多次,每次都有收获。娘自此便时刻告诫他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些东西,丰收好年景也要把这些东西拣起来,晒干放好,留着能过荒年。”并且说:“柿树养人,连不熟的青柿蛋子也能吃。以后记住,地里家里都要种柿树。”
   每当忆起此事,大奎总会说:“那时实在是饿怕了。”
   好不容易熬到秋收,家家户户都抢着晒干菜、沤酸菜,红白萝卜缨、红薯秧子、老树叶子便成了好东西。
   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吃两顿饭。有个上午,大奎和几个伙伴到野地晒太阳,闭目养神,肚子饿得咕咕叫,明忠出主意:“爬到岸边,头朝下,倒栽着,爬一会儿肚子就不饥了。”于是,几个人便都找个岸头爬下,但终究不解决问题。有人爬起来,跑到种过萝卜的地里找吃的,用脚蹬,希望能找到半截未刨尽的萝卜头。大奎寻到地边,发现两把冻得发焦的山萝卜缨子,吃到嘴里感觉有点甜味,正要去拔,忽听明忠惊叫,“这里有个松鼠窝!”他知道,松鼠有藏粮过冬的习惯,赶忙跑过去,顺着土洞刨起来,结果发现了三四斤混藏在一起的玉米、谷子和黄豆。几个人兴冲冲地装好,回到家用铁锅炒熟,分着吃了,美滋滋地兴奋了好几天。
  
   十、难忘小片荒
  
   大跃进时,张有富在县委机关工作,对当时林虑山地区的生活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他说:“那时候,对领导来讲,抓生活就是中心的中心。”
   有一组当时汇总的材料,他至今都不会忘记:
   全县共有公社大队干部四千二百二十七人,抓生活的有二千二百七十九人,占百分之五十四;
   生产队干部一万三千六百四十人,抓生活的有一万一千一百三十七人,占百分之八十七;
   共有劳力十七万四千九百零五人,抓生活的有七万一百零八人;
   其中淀粉加工人员一万三千零四十一人,搞人造肉精的二千四百一十六人。
   全县二千九百二十五个食堂,吃粮水平每天在十两(16两秤)以下的有二千三百六十二个,十一两至十二两的有五百六十三个。
   另外,每人每天吃淀粉四至六两,除四百二十七个食堂每天能吃三顿饭以外,其余二千四百九十八个公共食堂每天只能吃两顿饭。
   由于粮食严重不足,不得不用大量的瓜菜代来补充。全县各食堂吃掉沤缸菜(红薯叶、萝卜缨)五万四千八百零一缸,干菜二百九十一点七万公斤。全县有二千八百六十个食堂,有二千三百零四十一人专职负责看管五千九百四十九盘石磨,昼夜加工,日加工“人造肉精”的数量为四点七万公斤。
   由于营养不足,全县“浮肿病人”有五千三百三十七人,多半是老年人。经后来给予偏食、提高营养、“百日休整”等,治愈二千六百八十一人,下余二千七百一十九人仍然浮肿,至于死了多少人?无数据。
   他回忆说,一九六一年三月,省里有工作组下来蹲点,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大家总结了公共食堂的一系列弊端:
   一、口粮标准吃不够;
   二、雨雪天不方便;
   三、浪费时间;
   四、基层干部在食堂方面耗精费神;
   五、不利发展家庭副业。
   ……
   两个月后,中央颁发了“农业六十条”,提出是否吃食堂,随个人意愿。
   又过了一个月,食堂解散了。
   石板头的男男女女又回到自己家中,埋锅造饭。生产队把仅有的一点粮食、蔬菜分给了社员,自然不够吃,但别无他法。
   大炼钢铁时,许多人把铁锅、铁勺等铁器全捐了,如今,只有重新置办。但几乎所有的铁制品都被炼了钢,在供销社里,根本买不到铁锅。所以在那个年代里,农村的炊具以砂锅居多,就不足为怪了。由于砂锅不便炒菜,人们的饭食以熬煮为主,稀粥、汤面、稠饭等等,一个砂锅就能解决问题。谁家要是有个铁锅,或能吃到炒菜,一定不一般。
   砂锅可以想办法买到,但粮食呢?蔬菜呢?
   此时的生产队,就像一匹枯瘦的骆驼,油干灯尽,站都站不稳了,哪里有这些东西?靠生产队想吃饱肚子,基本上是白日做梦。于是,老邦和一些村民便偷偷跑到东山的深凹里,找小片的荒地种菜种粮。要放在一年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当时上面的精神是“保人保畜”,所以,吴连才后来说,“老邦他们的行为我们咋能不知道,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四月,山上的桃花谢了,大地一片葱绿。吴连才接到上级精神,将过去收交的自留地重新退给了社员,把集体撂荒的边远山地及“鸡啄地”也借给农民耕种,并允许社员个人饲养家畜家禽,老邦的“小片荒”自然也合法化了。
   顿时,村里出现了开垦小片荒的热潮。不光是田地地隙的小片荒地被种上了东西,在西寨的后洼、东山的顶上,那些长年没人种过的荒坡水堰也都被深翻修整,种上了土豆之类的耐旱作物。这年夏天,雨水不错,家家种的小片荒都绿盈盈一片,南瓜、豆角收了不少,锅里碗里马上见稠。到了秋天,又收了一些谷子、豆子、白菜之类,在那粮菜奇缺的年代,这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老邦此时已近七十岁,但每天起早贪黑背着镢头四处开荒,当然收获也最多。他的老伴端着的饭碗里鲜嫩的豆角南瓜,在饭市上吃饭很叫人眼馋。老邦自豪地说:“受得苦,大碗捂。”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村里人的小片荒让许多人羡慕,像张有富、苏同书这样的公家人也坐不住了,常常在工作之余偷跑回家,帮家人开荒种菜。吴连才的弟弟吴贵才干脆辞了中学的后勤工作,回来开荒。吴连才劝他,“当初让他去学校,可是托崔大炮的后门才去的,送礼加人情,费了多大劲,你说不干就不干了,怎么能行?”吴贵才满不在乎,“学校工资低,吃的也不好,还不如回来种地!”
   好景不长,小片荒政策实施不到两年,就在报纸上受到批判。上面又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最高指示,“自留地、小片荒、剪发头、疙瘩汤”被列为阶级斗争的新去向。说的是一些国家干部职工被眼前利益所引诱,放下工作不干,抽空回家种自留地、开小片荒,和留剪发头的老婆一块劳动,一块喝自己收获的面疙瘩汤。张有富和苏同书因此还受到处分。
   此时,吴贵才也后悔了,想回学校,结果已被校方除名。吴连才找到新上任的公社领导,领导很不客气地拒绝说:“你弟弟是在单位最困难的时候当了‘逃兵’!”
   一年之后,全县开展“小四清”运动,小片荒被清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小片荒成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彻底割除了。
  
   尾声
  
   几十年后,在石板头的北大院,食堂不见了,磨米面的机器也没有了,厨房塌了,院墙倒了,到处长满了荒草,每天会有几个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推着轮椅,坐在院里的北墙根聊天、晒太阳。
   吴连才,张有富,苏同书,久长……
   回忆着陈年旧事,会想起许多人。
   大院门外,偶尔有年轻的男女闪过,开着电动车,穿着时尚衣裙,染着彩色的头发,或边走边打手机,或唱着流行歌曲……若问他们时髦名牌、歌星网红,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能说出一大串,但若问墙上那段标语,那个生锈的大锅炉,那个大食堂,十有八九会说,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事了。
   他们不知道,在那断壁残垣下,灌木荒草中,掩藏着石板头村一段充满眼泪与梦想的历史,一个轰轰烈烈的跑步进入人间天堂的荒唐大梦。

共 25185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反映大跃进年代的小说,小说真实地记载着那个年代所发生的故事,特别是办大食堂,吃大食堂的故事。因为年代太久远了,这些事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故事,所以大家读起来会感到很陌生的,但是,历史却像一面镜子,真实地记录下当年所发生的一切。小说写得比较真实,力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继续!【编辑:黄江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115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0-01-15 09:30:49
  小说写得比较真实,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继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白常学        2020-01-16 08:51:39
  陈教授的作品,真实自然,如亲历其境,这就是当年穷苦百姓的真实写照。可惜我神经衰弱,不能细看。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言辞准确深刻,属精品无疑。点赞!
3 楼        文友:黄江山        2020-01-16 09:59:44
  恭喜自在老师的小说获得精品的荣誉称号,恭喜!恭喜!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4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01-16 20:08:59
  描写细致,时代背景清晰明了。好文大赞!
5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01-16 20:10:07
  恭喜老师获精,期待看到您更多的好作品!
6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01-27 14:57:40
  这是用心记录那个时代的真实历史资料,具有永远保存下来的文史价值。忘记过去就是背叛!向作者致敬!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