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韵】文字的精神(随笔) 
  
泛作家概念的写作群体其写作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企图用自己的写作精神感染能够感染的人们,用刻意的文字组合搭建、制造一种貌似艺术的氛围,心迹坦然或心理阴暗地向大众灌输各种生存理念。文字的精神此时在善恶美丑上是有分界线的,就看人们是怎样识别了,据我的经验观察,很难将一种理念输入持另一种理念的人头脑中,这些人的精神成长要靠自救。基于此,服务于皇家的御用文人得到的展示机会就特别铺张浪费,一些人就会趋之若鹜般的跟风附会,装憨卖傻,并以此为荣。
  
个人如果想提出自己独立向善的文字精神,首先应该有独立向善的人格——独立向善的人格来源于独立向善的思想——独立向善的思想来自于对人性深处的良知坚守。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世俗的生存法则很快就会让人迷糊,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是古训。因此,历史上优秀的作家就像天上的巨星,让人心慕手追赞叹之余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的精神修养。
  
无论文字精神的塑造原始动机是什么,但方法是一样的,就是用文字的排列组合构建出理想的精神模式,让个体的情感宣泄成为大众的精神感应,塑造情感中的文字就是文字情感的精神文本塑造。
  
  
八
  
在现实生活面前,文字永远都是弱者,文字不仅在精神上被人随意打扮和扭曲,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的功能将越来越弱,文字的精神将会成为历史,但这个过程很漫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视觉传达的信息将无所不在,纸媒在不久的将来会消失,文字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会越来越少,人们通过互联网的即时视觉体验得到的信息,必将影响人类未来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人类最终会倒退到蛮荒时代般的信息采样方式,用视觉和声音来满足生存的必需,因为人这个物种带有先天的懒惰,能省事就不费事。文学艺术会不断成为小众的文化生活,未来的人们将会忘记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文字和与之匹配的文学艺术,以及其中的文学精神。写作成了记忆中的目连戏。
  
然而,文化传播是和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传播共同繁荣的,将来的人们通过科学技术会把图像和声音传递到人类硕大的头脑中,每时每刻人们都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接受各种信息,接受人类的存在精神。
  
从目前人们需求的精神实质上来看,文学艺术要完成那种在特殊哲学意义上与之匹配的抑扬思考,在声情表象中制造出激发读者情绪的节奏感、音乐感、色彩变化以及耐人寻味的人文情结特指,自觉运用文字先天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合理塑造,精心营造汉字独特的表象形式和情感起伏意念,在文字精神本质的内在传效功能里,借助相关的各类艺术承载,并在字、音、律、情、节的艺术理解中获得灵魂深处的愉悦美感,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学结构境界,文字的精神在其中必定居功至伟,至高无上。
  
  
2020年1月30日星期四于山右晋水之东(原创首发)
  
  
  
生活,人又何尝不是类似
喜欢纯粹的写写,表格文字的模样,已记记曾走过的脚印
……
欣赏老师佳作,受益非浅,偶后再慢慢品读。新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