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舞】优秀与病人(随笔)
我并不优秀,但我是个病人。
从小我就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相处,自打我知世以来,和我相处的朋友也好,老师也好,都是十分优秀的知识分子。“优秀”在我的理解里,是指某一方面表现出比他人更加擅长,从而得到别人认可的品质。所以在我的认识里,每个人都是优秀的。
我或许称不上特别优秀,但我是一个病人,一个企图在优秀中寻找治疗良方的病人。
我既不是富豪少爷,也不是书香子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家庭,不过我却与这个家庭的理念和喜好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异:我是家里唯一一个文科生、唯一一个喜好文学和电子的、唯一一个涉猎音乐的人。
虽然不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我却被文学的魅力所折服。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至今对我影响深远:“文字所蕴含的世界,永远比电视剧这些实体拍摄出来的作品更加浩瀚无穷。”也是这句话启蒙了我对文学的极大兴趣,也促使我开始慢慢接触写作,接触各类文体,瞻仰各大作家。
我并不是抱怨自己的家庭环境,相反因为商业应酬,能让我遇见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上流人物,无疑这对我的人脉搭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名流里却没有一个与我的兴趣相照应的,他们关心的是金钱和行头,而我关注的是文字与音乐。其实现实一点想,谁不想当个企业老板吃喝无忧,而去当一个作家平平庸庸呢?
我可能就是当代社会“金钱至上”的这种“优秀”主义里的病人吧。
除去封建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中国文化百花齐放的时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开始了。那时候流派大家们皆以自己流派思想和宣传为使命,以传播知识和文化为目标。到了“文革”时期,虽然许多古代经典再那时被付之一炬,但是也催生出了老舍、浩然这样的文学大家,如此看来中国文学在动荡时期才会飞速成长?谁也说不准。
在自己眼中的优秀,恐怕在他人眼里就成了无趣可笑的行为。我身处文字的天堂,遥望着彼岸的黄金岛,却一点也不心动。也许这就是我时常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原因吧。
我上了这个病许久,不过我不想再去寻找解药,想就这样慢慢留着,直到中期,晚期,无可救药,然后前往我所期望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