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山河】我的江山情缘 (散文)
算起来,我来江山两年零十三天了。此刻,我去重温了自己在祭奠古渡老师帖子后面的留言,然后来写这篇心情文字。我眼含热泪,感情激荡。
“沉痛悼念古渡老师千古!我是一个刚到江山文学网15天的新兵,但我清晰地感觉到这个地方给文字爱好者创造了一个静心读书,写文章,潜心学习的地方。就这个感觉,让我庆幸自己来到了这里!我一直疑惑是怎样一个睿智,通达,深谙写作者心理的管理者,把江山文学网打造得如此清爽,干净!也许我还要花费些时间去摸索……就在一分钟前,您却以这种方式给我解惑了。此刻,我泪流满面地打字,我宁愿永远不知道谁是江山的领导者!也希望您寿比南山!我懵懂地感觉到的江山管理模式,让我对您肃然起敬!我作为一个新兵,诚挚祝福您一路好走!”
这是我送别古渡老师说的真心话。我来江山两年后,让我更无悔、更自豪于曾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说出了那么情真意切的话。
在来江山之前,我已经在网络里浪迹了九年。新浪网停留的时间最长,还去过草根网。
新浪网,就像一个自由市场。谁来,谁不来,没人管;谁来想写什么没人管;谁来想发多少图片也没人管;如果不是我自己认识了一帮写文字的朋友,互相阅读,互相勉励,我在新浪网真是不知道干什么。
相比较,草根网比新浪网管理得好,会员有晋级制度。但我水平有限,写不出政治、经济领域那么有前瞻性的文章,所以,我并不强出风头,在那里注册博主。但我可以做评论员,还过了草根网的绿帽评论员考核,我很有成就感。我悠哉乐哉地遨游草根网两年。后来,看到我们力挺的老师——向松祚、宋鸿兵得到了国家的重用。他们的理论,足以应对国外资本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足以应对呼声渐高的人民币汇率的升降。而他们并没有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埋没,而是在国家给他们的相应岗位上,为振兴中华出谋划策。我们几个朋友,笑着离开了草根网。这是一种爱国情结,也有一种由衷的愉悦感。之后,我又去美篇玩了一年,直到一个老师提醒我:“你怎么不去专业的文学网站试试身手?在这里鱼龙混杂,混不出啥名堂。”他的话语,真如醍醐灌顶。
我当天就百度文学网站,我模糊记得江山文学网处在同类网站第七或第八那么个位置,但我一下子就在众多的文学网站中喜欢上了“江山文学网”,感觉它雍容大气,海纳百川,这是我作为职业策划人的敏锐直觉。
没有犹豫,我马上孤身一人来到江山,注册了江山会员。
当时,没有人教我怎么做,怎么发文,全凭自己摸索。我在江山发表了在美篇里倍受好评的写人散文《二文》,文章是武戈老师编辑的,没能被加精。但武戈老师的编者按提纲挈领地总结了文章内容,和我文中的人物二文丝毫不差。二文,是我在招商间歇时间开的一家餐馆的勤杂工,他的幽默逗趣,他对我的关心,使我对他很有感情。武戈老师的妙笔,再次将温暖的小人物二文推到我的面前。梧桐一叶飘落而知秋,让我对江山编辑老师的文学素质,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后来,我被“荷塘月色”四个字吸引,去了荷塘社团。我比较讨厌“白丁”这个级别,我把以前感觉写得出彩的文章,开始往荷塘搬。当时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大火,我的剧评《唯有真爱,幸福才可以长久》在美篇加精了,我就搬来荷塘,结果也被江山加精了。随后《黄河人家》又飘红。我在发文、写文的过程中琢磨江山的加精规律,我感觉大散文相比较更容易被认可,就用了几天时间回顾春天去长沙旅游的事,我翻出当时的照片,慢慢回忆,写了《十年一梦,湘西行》,结果又精了。
因得不到文字上应有的提示和指点,我有些失望地离开了荷塘,从而也体悟出做社团的人一定要敬业,善待作者和文字,才能留住人,放飞梦想。
我开始参加各个社团的征文,也希望给自己选择一个温暖的家。那个时候,没人告诉我引文不能超过规定数量。我用心写作《在昆曲里领悟文学之美和艺术之美》,我喜欢听昆曲很多年了。有的唱段,我翻出来反复地听,写出感受,尽心成文。结果,因为我过多引用《昆曲六百年》的开场白,文章没有被加精,给我留下不小的遗憾。这个过程里,晓荷的社长邀请我,加了好友,可惜她年龄太小,我没考虑去她的社团。基于做事的习惯,我是一个从来不给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当下属的人。
我走到柳岸,老百积极主动给我留言,邀请我加入柳岸文友交流群。我就这样走入新家,结识了刘柳琴社长,她是一个退休返聘的医务工作者。她下班后,做了饭,做了家务,才有时间教我改正文章中的各种问题,有时都到夜里十二点了,可她总是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而我那时,是十点半睡觉的,而她和我第二天还要上班。有一次,她为了教我修改小说段落,逐段逐段地把修改的意见写在括号里,发给我,让我去括号完成。那一次,弄完已经夜里近一点了,我对刘柳琴老师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按理说我是应该一直留在柳岸的,可能因为一些误会,我又心生去意,我是一个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说来惭愧,我一直在做营销,我的几个领导都相继给我同一句话:“你只要把业绩做好,其他的事我给你兜着。”我就是在这样被他们“兜着”的环境中,随心所欲,无忧无虑。所以,虽然我已人到中年,却是一个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很多事我都应付不了,只有无能逃避了。
到八一,纯属是一个意外。当时八一关门了。我和墨林聊天,我问他:“你为何关门了?”
墨林说:“你来,我就开门。”
我回答:“我来就我来。你开门吧。”
我劝他对这种随意关门的行为向江山领导认错。他开门了,我就这样来了八一。刚开始,我和墨林配合很不错。我写了文章,投稿到社团,墨林帮我修改,然后发表出来。这时我真正开始了无忧无虑地写作,也是墨林给了我这样一个舒心的写作环境,现在想来,依然非常感激。后来社团发生了一些事,让他逐渐厌弃了我。人都有个性,墨林当过兵,也是一个粗线条的人,做事认死理。而我是一个做市场出来的,做事讲究婉转,首先要考虑影响,就显得我和他公然作对。其实说良心话,我认为我是为社团好。某一次,墨林处理一个新来人员的去留问题,我又和他意见不一致,把他气得差点犯病,我也心脏超负荷了,我们谁也不理谁。过了一段时间,我在下午下班后,和航总电话,为了保持通话,我按掉了通勤小车司机打给我的二十三个电话,我没给航总说一句墨林的坏话,可两人的关系已经濒于破裂。其实我们都是为了社团,为了文学,为了灵魂升华的那份不舍,我们,原不该如此。我打算离开江山了,后来因为记者部的采访工作,我留了下来。并在江山长篇里,学习到很多东西。
我在个别打算离开的人对江山的唱衰中,越来越理解江山管理工作的不易,江山的任重而道远。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蜡炬成灰的古渡站长,想起了赵总在他的个性签名里说:“江山,是我人生的最后一件事了。”
我问自己:“一个人在哪一种情况下,会放任自己人生最后的誓言被毁灭?”
将心比心,换作是我,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何况是对文学对苍生有着赤子情怀的赵兴华赵总!
我想我该留下来,留在江山。
为了鼓舞士气,为了心中的那份不舍,我自己开了社团,誓与江山共存亡,共发展。
自己开始了做社团,我才真正理解刘柳琴,老百,墨林。才真正看懂了那些磕磕绊绊。很多过去不能释怀的事情,现在来看,那都不是事儿!今天想来,我是太任性了,和领导不容易相处,和理解一次次错过。我当了社长,我在自己逐渐演变成第二个“墨林”的过程里,我深深地理解了墨林。而他们都曾包容过我,不管柳岸,不管八一,所有因我而造成的困惑,我给刘柳琴、老百,给墨林,诚挚地说:“相逢是缘,告别是另一种美好的缘。因为我们共同筑梦,同在江山,虽有分歧,却无私心。原谅我曾经的不懂事,对不起!”
在筑梦的过程中,我将学习湖北武戈的敬业,何叶的激情,老百的热忱,刘柳琴的勤奋,墨林的执着……我将携手江山的兄弟姐妹,缅怀古渡站长对江山的忠诚,对作者的忠义,沿着赵总开辟的曲折而光明的文学道路,向着盛开纯洁人性、高贵灵魂花朵的江山顶峰跋涉。
此刻,我们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们都是江山人。我会学习你们所长,成长我自己。纸短情长,一脉心香。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是因为对江山的深情。任何我们付出了心血的东西,都令我们难分难舍。在江山的乐趣,痛苦,都将精彩我们的人生,绚烂我们的梦想。
因为热爱文字,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已经融入到我的生命里。江山,是牵动我灵魂的一个地方,我何不痛痛快快地在这里流泪,在这里快乐,在这里张扬我生命的华彩。我毕生的悲欢爱恋,已和江山绑在一起。
文字路远,山高水长。
(江山首发)
相信作者留下的足印里,将春暖花开。
祝福极冰社长,祝福江山,祝福每一个曾经和正在为江山付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