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花语(散文)

精品 【菊韵】花语(散文)


作者:八千岁 秀才,1186.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2发表时间:2020-03-12 20:09:33

【菊韵】花语(散文) 母亲不识字可是她懂得花语,不是学而知之,而是生而知之。
   我的老家是陆凯写“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地方,曾经水网密布、柳岸生烟的鱼米之乡。每到冬末春初,我老家的房前屋后十里八乡,无不是一片绿海。那绿,绵延的、深邃的、辽阔的、令人陶醉!它只是作为绿肥的“红花草”,这是上学后老师纠正过来,我才这么叫的。其实母亲教我叫它“草子”,我也习惯于这么叫它,似乎这么叫就不是忘本,就是爱国爱家。当然,我也有一份自私的情结,因为毕竟是母亲的教化。至于二月它开出的“草子花”,也是通过老师纠正后我才知道它还有一个漂亮的学名叫做“紫云英”。
   那是我对一切事物都好奇的儿时,家中四方桌上摆了一钵紫云英。说是“一钵”其实有些牵强,因为母亲是用量米的升桶作为花器的。如此说来是叫“一升”还是“一桶”呢?我思想再三,觉着叫它“一桶”要心安一些。那升桶由一节竹筒而作,六边形,已经很是陈旧,或者因为长期被大米的白所浸润,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它始终保持着淡白,但依然方正。母亲从地里采来一大束紫云英盛在其中,于是满室生香,仿佛是一眼粉色的香泉。似乎还缺少了什么,母亲让我折一段带枝带叶的柳条,她小心地得意地插到其中,那密密麻麻的柳芽蒸蒸日上,步步高升,那斜出的柳枝绿到桌面,犹如清风吹来。于是这一桶紫云英在我眼里,已然不是紫云英了,而是中堂上贴着的永远微笑,永远那么亲昵的观世音菩萨。
   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艺术,也不知道所谓的花语,更不懂何谓花艺,但母亲那一桶紫云英肯定是艺术。按我现在对插花的理解,那就是插花艺术的力作。
   紫云英的话语是:“幸福”!那么五十年前母亲生前的那一桶紫云英,可以叫它“紫气东来”么。
   或者是巧合,或者是成长的必然,我对花的认识与身高的增长成正比,继而与阅历有关和格局匹配。打从识得紫云英以后,我又迷恋过桃花,钟情过荷花,可怜过枣花;再后来,我依次对郁金香、梨花、百合、菊花、水仙心生暧昧,唯独对君子兰情有独钟。物是人非,时光荏苒,岁月的积淀不仅仅是一次次取舍的抉择,还是一个个发现与纠错的过程。还不够老的我,几年前对西方崇敬的“马鞭草”心生敬意。而这个庚子鼠年,我又怎么能够对格桑花不心存感念呢?
   据说母亲的命相是桃花命,而桃花的花语是“爱情的俘虏”,或者桃花的花语是普遍意义的聚成。虽然《红楼梦》里所描述的黛玉葬花以及“葬花吟”读来不得不让人对桃花的命运心生凄怆,也就对桃花的花语感同心受了,但是我更理解桃花命运的多厄,乃至年迈时肺热阴衰,体弱多病。我的少年,我的老屋庭前有一株身生百孔却每年春天依然灼灼其华的桃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感觉是为我母亲所作。
   儿有所长,母有所衰。子多母苦,母亲四十岁才生育了我,我少年时,母亲却已经骨瘦如柴,风烛残年了。与其说我之嗜花,不如说是对女人的依恋,对母爱的渴求。按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的经典著作《从卑微到超越》里所说,我这心理依然健康,当属“恋母情结”潜意识的行为表现。如此爱花,我也就释然了。
   所谓江南无非是春柳夏荷、溪响水软,所以“接天莲叶无穷碧”也就司空见惯了,虽然很久以后我才体味到荷花那“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精神,但是它化腐朽为神奇的品格却打小就烙印在我的血脉里。荷花的花语是清白、坚贞、纯洁、信仰、忠贞和爱情。我爱荷花,更基于它的清白、坚贞、纯洁、信仰与忠贞与爱情无关。至于枣花,我的印象更多的不是累累的枣子,而是秋雨中那一树的凄清、凄楚和凄冷,自从读鲁迅《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的这句话“窗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就开始坐实了我心底里对枣花的怜悯情结。当然,枣花的花语断然不是怜悯,而是勤恳付出方能硕果累累。
   我所以对郁金香、梨花、百合、菊花、水仙心生暧昧,基于郁金香的花色,梨花带雨的情境,百合的花型与其浓郁的甜香,菊花的瘦以及它夜沐风霜而凌然绽放的品行,水仙花的淡雅和清香乃至它恪守清贫却依然吐故纳新的气节。所以我嗜花更出于感性,而非理性使然。虽然说我之嗜花,细细思来还是自私的偏好与索取,而不是爱,因为“爱是施与,是为之放弃”,而我不是。我之爱,我之嗜,也就十分惭愧了!青年以后到这还不够老的中年,我再也不敢肆意地说“爱”了,不是因为缺少爱心,而是无法成全爱意,更因为自己没有弘一法师那种“博爱群生,惠及物类”的胸襟。可是对它们的花语我还是刻骨铭心——郁金香的花语是爱、慈善、名誉、美丽、祝福、永恒、爱的表白和永恒的祝福。梨花的花语含义代表着纯情的爱、陪伴守候、离别等寓意。丘处机说梨花,“不与群花争艳,烂银通彻,洞天方见其清绝。”梨花美丽纯白色的花色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能够携手一生走下去的爱情是最令人艳羡的。虽然梨花也有离别的意思,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还有撩情的说法,可是梨花带雨我怎么能不心生怜爱呢?白合花花型大方清爽,花香浓郁而持久,更何况它寓意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深深祝福。如此之花,迎客、访友、省亲即使祭祖从不失礼仪。
   “在所有物是人非里,我唯独爱你”,在所有的菊花中我唯独偏爱盏盏菊(金盏菊)。是呀!究竟是怎样的牵挂,怎样的情殇才至于秋天的盏盏菊如此这般的坚毅与纤瘦呢?因为菊花的花语是清净、高洁、长寿。 春菊:为爱情占卜。冬菊:别离。黄菊:飞黄腾达。白菊:哀悼、真实坦诚。金盏菊:悲伤嫉妒。富贵菊:富贵荣华、繁茂兴盛。矢车菊:纤细、优雅、单身的幸福。 万寿菊:友情。波斯菊:纯真并永远快乐着。雏菊(延命菊):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平、希望、美人、深埋心底……
   水仙花的花语是:多情,想你。虽然水仙花香羸弱了一些,花期在寂冷而漫长的冬天似乎也短暂了一些,可是我给予过它什么呢?无非一杯清水照冷月,几块粗石枕阴风。而它给我带来的却是清寂里的雅香,苍茫中的葱绿,是陪伴,是春天的序幕,是一阕清诗,一曲舒心而思远的琵琶。
   在意气风发,得心应手的年龄,我也曾自诩为苍松翠柏。心想,翠柏与君子兰当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了。于是请朋友于江苏宜兴定制一个精致的与其一般高贵的花钵,再请回一株可嫩、可绿、可心的君子兰。一天一天地陪伴,一夜一夜地私语,它青翠了,劲绿了,继而“丰美仪”了。它已经不是它,而是她了。可是她在我北京半个月学习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走了。永远的。我再也不能给她洗脸;再也不能为她续诗;再也得不到她的抚慰!我只能独守她的空房,铭记她的笑貌,而且发誓:此生若无全心时,终生不养君子兰。
   那时候,即使这时候,我依然是爱她的。“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深深祝福”这是她对我的厚望与期许!
   马鞭草的花语是伸张正义。马鞭草,原产于欧洲据说可以杀死妖魔,是基督教信丰为伸张正义的神灵,是西方人疾病是置于床头驱邪的信物。它像一团紫烟,像梦幻般可以让人浪漫遐想,使人意志坚定的神话,当然不仅仅是西方的神话,而是人类共同的追奉。
   庚子年一月二十三号,这个令国人痛定思痛的日子。一场国家灾难,一个叫“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让一个亲人相聚、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春节)失去往日的内涵与厚重。天上白云生锈色,百里长街无人影;白日隔窗不相见,夜来游魂尽出窍。由此,我想起了马鞭草,想借助它的神力伸张正气,杀死“毒魔”、祈福亲人、护佑家国、乞安人类。如果说马鞭草是西方基督教的产物,那么,东方的格桑花就是我们自己的家神了。
   格桑花的花语是:珍惜眼前人,怜取眼前人。据传说“格桑”本来是藏族诸神中掌管人间疾苦和幸福的天神。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肆意滥杀草原上的生灵,激怒了上天,于是上天就派“格桑”天神来人间惩罚人类。“格桑”到人间以后却发现,长期的战争已经使这片大地没有了生机,到处瘟疫肆虐。于是,天神违背了天命,帮助人类战胜瘟疫,给人类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人类为了纪念那位拯救他们的天神,便用人间最美丽、最幸福的事物,也就是格桑花来纪念他 。
   是的,我们身边的白衣天使、警察、以及小区执勤者,和那些抗“疫”战线上的战士以及幕后的指挥者,哪一个不是一朵鲜丽的“格桑花”。他们不正是我们的天神么!
   如果说我曾经嗜花,也曾经深爱过君子兰,那么现在却是必须重新、严肃、隆重定位的时候。并非我见异思迁,而是刻骨铭心。“父母在,子不远行”虽然是古训,也是为人子女反哺道义的基本思想。大“疫”当前时,我亦做他人子婿,还作他人父。该当如何,又有何为?
   被封闭三十多个日夜,我也有过惊悸、惶恐、彷徨、郁闷,甚至极度忧虑与暴躁,而与我们陪伴与之抚慰,与之膳食,与之伺疾,与之共勉者不大多是平日里左手摸右手的爱人吗?非常时期非常身份,谁还在喂你一水,喂你一米,喂你天地良心。难道不是平日里唠唠叨叨、素面朝天、衣着不整的“悍妇”或者平庸无能、粗鲁邋遢、乃至让你杏眼圆瞪的“懦夫”吗?
   至少,我是。我得重新定位,再也不做那所谓的劲松翠柏了,只做她沙发的靠背,只做卸去高枕让她可以安睡的侍从,哪怕是发泄的对象。女人如花,我得把爱人重新定位为百合花,因为她花型大方,因为花色隽永而明亮,因为花香浓郁而持久。更何况,能与我百年好合、与之共建美好家庭,她才是伟大的爱,是我深深的祝福。如此之花,迎客、持家、奉亲教子,即使是祭祖也从不失虔诚!
   难怪新婚之妻叫“新娘”,难怪儿子成婚母亲会泪流,因为母亲老了怕自己爱得不到位,爱得不深刻,爱得不长久,所以即使割肉剜心也要把大部分的爱分给她的情敌,你的爱人。
   真情、相生、终生陪伴还需要誓言和花语吗?

共 38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花语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爱神出生的时候创造了玫瑰, 因此玫瑰从那个时代起就成为爱情的代名词。作者通过描写老家江南绿海似的红花草,导出紫云英的花语是“幸福”,从而表现不识字的母亲在五十年前,因心灵的感受而做出一钵现在也堪称力作的插花艺术。作者用商量的口气为母亲的作品命名为“紫气东来”,暗喻幸福和一切美好的开始。接着作者通过花语,描述出从童年到中年,从懵懂到成熟,仍至于在疫情流行时的家国情怀。作者笔下的鲜花世界固然缤纷精彩,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通过花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文章充分表现了作者渊博的花艺知识以及对君子兰的特别钟爱。文章继续通过马鞭草与格桑花花语的陈述,表现出“战疫”早日取得胜利的权权之心,和对“抗疫”战士的崇高敬意!最后,作者基于被封闭三十多天的深切感受,再次通过百合花的花语表达出自己对妻子的感恩之情,同时也预示读者:“真情,相生与终生陪伴”才是幸福之花的花语。我们在品读一篇优美感人的散文时也聆听到一堂精彩的花艺讲座。好文,推荐阅读。赞【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318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3-12 23:55:02
  把一束花捧给心爱的人,多了一份心意,就是那花语。花有情,人更有情,文章的结尾把这份含义升华了,赋予了更高的现实意义。文章角度新颖,文意斐然,堪称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八千岁        2020-03-13 09:43:45
  感谢老师留评,您的鼓励春风更绿了
2 楼        文友:八千岁        2020-03-13 09:42:21
  谢谢编辑老师,您辛苦啦!
3 楼        文友:叶雨        2020-03-13 16:36:04
  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文,作者借用解读话语,表达了人世间独一美好的情感:陪伴与坚守。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八千岁        2020-03-13 17:46:05
  感谢社长留评!有道是“顺风不知逆时境,灾荒恩谢墙中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