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漫谈诗词里的“问句体”的艺术运用(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漫谈诗词里的“问句体”的艺术运用(赏析)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26.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21发表时间:2020-04-03 11:08:26

(根据资料整理,供创作诗词参考。编者注。)
   诗词中的“问答体”是一种表达手法,写来读来都非常有趣!对帮助写出好诗大有作用,今天随意整理一些,作为自己学习,当然也乐意与大家分享。
   “问答体”诗词大抵起于民歌,先秦古籍亦多用问答成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诗歌,就有不少运用了这种问答的表现手法。如齐风里的《鸡鸣》,就是以小夫妻的一问一答构成全篇:妻子说鸡叫了快起床,丈夫说那是苍蝇在叫;妻子说东方都亮了,丈夫说那是月亮得光辉。通篇采用问答形式,把小夫妻眷恋的感情表现得极富情趣。后渐入诗格。直至屈原《天问》始为文作此体之始。
   “问答体”又有“问难体”、“诘难体”,的名称。句子大都是以问答句式显示出诗人的智慧和机锋的诗体。屈原的《天问》就是“问对体”。诗共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作品里,它是一篇非常独特的诗篇。因为,该作品乃是一种空前绝后的文学形式:全文自始至终,完全由问句构成,作者或一句一问,或两句一问,或四句一问,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层层设问,用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清代学者刘献庭在《离骚经讲录》中赞其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问答体是诗歌创作的手法的一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一问一答,或只问不答,也有的只答不问。一般问答体可分问体和答体,答体如唐代李白《答山中俗人》: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渺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也有设问体,此体借问作答,并非要人回应,大多隐含表现一此哲理或与他人默契之心照不宣之事物,即以反问方式为论也,如宋代苏轼《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也有设问设答体,如敦煌曲子词《定风波》二首,其一为问体,如: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罗。
   手执绿沉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
   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其二为答体,如:
   征战偻儸未足多。儒士偻儸转更加。
   三策张良非恶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
   项羽翘据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
   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问答体中有一种少见的特殊形式叫问句诗,即全诗为问句。如中唐大历十才子的皇甫冉,有一首《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的诗: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这首诗借问句,把流水、树丛、山色、云霞写得扑朔迷离,饶有情趣。这样的问句似问非问,十分随意。无须回答,也无从回答。
   北宋王安石也有一首诗,题为《勘会贺兰溪主》,内容是问讯友人移居情况的。诗云:
   贺兰山下几株松?南北东西有几峰?
   买得住来今几日?寻常谁与话从容?
   此诗前两句问新居的环境特征,第三句问迁入新居的时间长短,第四句才是问日常起居。这一句问得妙,看起来是问友人平日与谁闲聊,实际上表达了自己无法与友人“话从容”的思想情感。
   南宋《吴歌》: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落在他州?
   这首诗流行在南宋初期。当时金兵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土地,南宋朝廷一味妥协,使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这首句句设问的民歌,唱出了百姓骨肉分离、飘零异地的怨愤。
   明代万历刊本的《玉谷调簧》里有《金印记》一篇,其中有首《娘骂女》,是咏私情的问答体,文字极漂亮:
   小贱人生得自轻自贱,
   娘叫你怎的不在跟前?
   原何唬得筛糠战?
   因甚的红了脸?
   因甚的掉了簪?
   为甚的缘由甚的缘由?
   儿,揉乱青丝纂?
   清代万树喜欢做奇诗怪词,自己还勇于尝试独创了不少问句诗,这首《贺新凉》就是他写的:
   汝到园中否?问葵花向来铺绿,今全红否?种柳塘边应芽发,桃实树冬活否?青笋箨褪苍龙否?手植盆荷钱叶小,已高擎碧玉芳筒否?曾绿遍芳丛否?书笺为寄村翁否?乞文章,茅峰道士,返茅峰否?舍北人家樵苏者,远斫南山松否?堤上路,尚营工否?是处秧青都是浪,我邻家布谷还同否?曾有雨、有风否?
   全词通押一“否”字为韵,属于福唐独木桥体。连珠炮般地连续提出12个问题,先问园中花卉草木,再问园外邻舍景致,问得细致真切,不惮其烦。对此类诗作的语义分析必须与形象思维的鉴赏相融合,去设想省略掉的答句内容。其实从问句中,小园绰约风貌已历历呈于读者眼前了,在作品中根本无须写答话,一写答话则读之索然矣!
   以上所谈问句诗,自然都属于是“问而不答”。还有一些不是全诗为问句,但是为连续问句的:如唐陆龟蒙《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複示榮唱……用伸酬謝》,其中有一段接连16句问句,是五古全16句问句,且都是“谁”开头:
   谁蹇行地足,谁抽刺天鬐?谁作河畔草,谁为洞中芝?
   谁若灵囿鹿,谁犹清庙牺?谁轻如鸿毛,谁密如凝脂?
   谁比蜀严静,谁方巴賨赀?谁能钓抃鳌,谁能灼神龟?
   谁背如水火,谁同若埙篪?谁可作梁栋,谁敢驱谷蠡?
   诗词中的问句很多,虽多是无疑而问,但仍可分为设问和反问.一、设问是有问有答,答在问外.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追问: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古人的诗句中问句很多,我们再去学习一些,加深对问句的理解,提对问句的掌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再看整首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小园可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都为主人尤好事,风光留住不教回。宋.黄庶《和陪丞相听蜀僧琴》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唐.陈玉兰《寄夫》
   唐朝.佚名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唐.王维《山中送别》
   设问是有问有答,答在问外。例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啁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腾王阁》
   反问是有问无答,但答案就在问题里面.例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宴殊《蝶恋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因为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所以句末有时连问号都不用.例如: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最后我来简单赏析几段问句诗词: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老将廉颇本来迫切地希望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强盛起来。所以他在赵王的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因为有仇人贿赂了使者,使者便回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便没有用他。此处作者以廉颇自比,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敌,权奸当道,谁还会关心我,任用我呢?这一问,使作者那种抑郁悲愤、激昂慷慨的情绪,变为力重千钧的严厉质问了。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赏析】这是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的开头,意思是说:初春的傍晚,落日余晖,一片火红,像熔金那样璀璨。烂漫的云霞,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景物是这般迷人,然而,“人在何处”?李清照这一问,把自己的凄楚之情,无依之感,表现得何等深沉!这个“人”,既不是曾经和李清照一道飘零的那些“流人”,也不是她死去了的丈夫赵明诚,而是作者自指。从往日里的“位下名高人比数”,到今天的“飘零遂与流人伍”,社会地位的变化,何等急剧!从“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的生活,到“吹箫人去玉楼空”的日子,前后光景的变化,又多么悬殊!从“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的旖旎岁月,到“永夜恹恹欢意少”的凄凉夜晚,真是恍如隔世!所以,“人在何处”正是通过这一问句,作者无所适从的心情就愈深沉了。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赏析】这是牛希济的《生查子》。作者从新月想到不能团圆,从红豆引起了相思的苦情。用桃仁在桃瓤里,比喻爱人在自己的心儿里。作者偏以问句作结:“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这里的“早晚”是“何时”的意思,这两个字把主人公的愿望变成疑问。在“封建”墙壁阻隔下的“花朵”,是难以长成“连理枝”的,但她又不甘心就此绝望,这一疑问表现出她交织着绝望的叹息和渺茫的期待的复杂感情。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赏析】这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因酒而看到温暖的小火炉,因火炉而觉天寒欲雪,孤寂无聊,想邀友人来饮。“能饮一杯无?”这一问,仿佛友人就在面前,围炉共话,问句之中有真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赏析】此乃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诗是惜别之情长,还是这无尽的东流水长?这一问,情更长,意更深,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诗歌中的问句。我感受到古诗歌里面的问句的作用和艺术。对写好诗词大有帮助!
   2020年4月3日于卧薪斋
  
  

共 45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写好诗词,不仅要有丰厚的生活体验,还要有修辞与艺术的运用。善于运用问句就是一个写好诗词的方法。此作根据历代著名的诗人的例子,结合赏读,生动的解读了“问句”手法在诗词里的运用,对提升诗词意境大有启迪!此篇赏读用随笔形式写来,很是自由流畅!推荐大家欣赏!【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4-03 11:10:02
  谢谢大家支持推荐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4-04 09:08:14
  有村膫,煮一盘青豆。自庆贺,得天厚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