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春秋战国事(随笔三章)
题记:
我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更阅人无数。俗话说“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读春秋战国史书,我现记录自己的感悟,与读者共赏。
一、周武王伐纣
周武王立九年,观兵于盟津,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居二年武王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周武王真可谓善于审时度势,并且善于用兵之人。
殷纣王宠信妲己,制造炮烙,臣民怨声载道,江山社稷摇摇欲坠,却没到崩溃的程度。殷商几百年的统治深入人心,中间几次大厦将倾都转危为安:帝太甲暴虐,靠伊尹扭转乾坤;帝武丁任用傅说,重振殷商;帝盘庚坚决迁都,再造国家……谁能断定“资辨捷疾、材力过人”的殷纣王就是终结?而且当时微子、箕子、比干三人还在,殷人的希望并没有断绝,颂扬殷朝历代君王的乐声还在,传承的精神没有断绝。而且,就算周人灭殷之后,管叔蔡叔和禄父还能纠集殷人兴兵造反,说明了殷人向殷之心连绵不绝。
所以武王对赶来助拳的诸侯说:“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几百年后,类似的情节上演,因为策略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
秦二世二年冬,天下大乱,陈胜派遣周章等人率领数十万兵马到达戏水。惊慌失措的二世胡亥大赦天下,章邯率领骊山的刑徒和奴隶组成的军队仓促应战,却一举打垮周章的军队,逼得周章自杀;敖仓大战,田臧战死;荥阳城破,李归阵亡;接着又连续打败邓说、伍徐,逼迫陈胜逃走到城父,城西一战,张贺又战死。在章邯围城的强大攻势及压力下,陈胜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杀死,开城降秦。还是章邯率领的这群奴隶,又打败项梁别将朱鸡石、余樊君;夜袭项梁,项梁战死;攻杀齐王田儋,灭掉魏王魏咎,楚地有名将领几乎减灭殆尽。接着仍然是这群人,又渡过黄河,大破赵军。直到遇见项羽,凶猛的攻势才得到遏制。
章邯临时组建的军队尚能搅动半个天下,谁能保证当时殷纣王手下没有能征惯战的大将?何况殷纣王本身就是个勇冠三军的人物!周武王组织第二次进攻的时候,殷纣王还能组织起七十万人的军队,那么第一次观兵之时,胜负之数谁能预料?倘若纣王挫败武王军队,诸侯望风四散,然后被殷人攻到岐山脚下,周人的气数就难以预料了。
周武王观兵于盟津是有深意的,就是要让殷人产生深深的危机感和压迫感。也正是因为外部的压力,大大激化了殷商内部的矛盾,于是仅仅两年时间,微子逃去朝鲜,箕子为奴,比干谏死。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奔周。
贤人离去,民众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乐声断绝,人们听不到安慰自己、救赎自己的声音。这让每个殷朝人都看清自己君王的荒唐和无可救药,也感受到了周人的强盛,从而让殷人离心离德。武王仅仅是打了个时间差,就把殷商推向了悬崖。
周武王在牧野竖起伐纣大旗,当众誓师。他在誓言中历数商纣王腐败荒淫、凶恶残暴的种种罪恶,尚未开战,胜负的结果已经昭然若揭,于是武王带领不到五万人就打败了殷商七十万人,建立了中国最长的朝代。
楚汉相争时期,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明其为贼,敌乃可服。”不是空言!孙膑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否就是指周武王这样的人?
二、秦始皇求长生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祈神拜仙、寻求长生方面。然而,神不曾至,鬼却常来。
秦嬴政先是派遣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寻仙,然而一去无踪;接着让韩终、侯公、石生入苦寒北方求不死之药,还是没有结果;后来听从卢生之言,始皇陛下自称真人,多筑宫室以避俗人,还是没有多少成效。
神仙不肯来,幺蛾子却不少:二十八年,过湘江遇大风;三十六年,陨石坠落,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今年祖龙死。”然后因忽不见。
秦始皇濒死不肯言死事,直到最后一刻才仓促写下遗诏,大约是一直在等神仙拯救吧,然而直到人死灯灭,也不见有神仙降临,更没有仙丹仙露让他起死回生;反倒是赵高和李斯之间私语不断,等不到始皇帝入土为安,强大的秦帝国已经在变色了。
人生天地之间,回头想想,总有几件蹊跷事说不清道不明,一些机缘巧合总像是有谁在预谋。不过,从来不是天门洞开,神仙纷纷而下,而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否是因为神仙不屑于跟我们打交道,就派来小鬼前来相扰?
“鬼不自灵,待人而灵”是纪晓岚的话吧,若是细细推敲的话,所有蹊跷的根源,其实都来自曾经准备投机取巧的动机,或者想走捷径的莽撞,又或者过度的贪心。
如果心底宽阔,即便真有鬼怪又能如何?
三、亡秦者胡
燕人卢生入海还,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却敌七百里。又修万里长城。不曾想变生肘腋,秦皇帝以为千秋万代的江山,只传到到胡亥手中便土崩瓦解,原来此胡非彼胡也。
嬴政本来是准备让扶苏接替他的位置的,因为“亡秦者胡”的观点深入骨髓,他把预定的继承人安排到抗胡的前线,好让他对威胁帝国的大患有充分了解。也正因为如此,才给了身边的赵高、李斯之流可乘之机。
秦始皇并吞六国,意气昂昂,他修阿房,建骊山,起长城,燔《诗书》,弃礼仪,把百姓称为“黔首”,意思是说平民就是“黑炭头”,轻民如此,天下已经岌岌可危。
也许,仁义、宽和的扶苏是秦帝国的一个变数,如果继承皇位,或许会有个新局面。然而,偏又枉死在小人手里,看来天厌暴秦已经很久了。
胡亥继位后,派使者杀蒙恬。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万里长城,是用天下人的血肉垒砌的,中间多少性命?多少血泪?
而蒙恬不知道自省,却归咎于地脉,看来秦朝上至皇帝下至官吏,都已经习惯了杀伐屠戮,至死不能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