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新生】茶山(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新生】茶山(小说)


作者:言鸣 白丁,4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88发表时间:2020-04-10 08:27:40
摘要:一座山,一寨人,一堆金,一长悔。

【看点·新生】茶山(小说)
   元宝家有一座山,山上种着一片茶林。
   每当令人慵懒的冬天过去,温暖的春天必然来临。他家那座山上的茶树也开始“蠢蠢欲动”,枝杆慢慢地发起芽来。渐渐地,整座山都变得精神了,浓浓的,翠翠的。他家的这座茶山,在整个镇子里面都是很有名的。每年的春天,净白的茶花开遍满山,就是镇里或是县里的一些有钱人都会带着相机来到这里拍照。好像是在去年,一个摄影的人拿着他拍的茶山的照片,还办了一次“茶山展”呢!据说还获得了很多的奖。
   入春不久,收茶叶的人骑着一辆半新半旧的摩托车就来了。他总是在摩托车的后视镜上挂着一个白色的小喇叭。这喇叭虽小,但足以让整个寨子都听到它播出的喊声——收茶叶。收茶叶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因为他姓郑,所以大家都叫他老郑。老郑为人和善,不占人便宜,尤其是对那些摘茶叶来卖的小孩子,总是会给他们高出别人的价钱。一般茶叶是十五块钱一斤,但是他能够多出一些钱。在那时候,十五块钱足够一个小孩去赶一次集市,或者是一个多星期上学的零花钱。毕竟他也了解,小孩子是摘不了多少的。所以当有很多收茶叶的人同时来的时候,元宝等孩子们总愿意到老郑那里去,将自己辛辛苦苦摘得的茶叶卖给他,自然老郑也会多给他们一点。
   也正因为茶叶可以摘来卖,所以元宝家的爷爷奶奶对他们家这座茶山管得极严,一般不给人进去摘。但是元宝的爷爷奶奶也不是每一刻都在茶山上,当他们不在时,元宝总是带着几个小孩子去他家的茶山上肆意地摘着这绿油油、嫩滴滴的茶尖。这时候元宝总是觉得他是其他小孩的救世主,因为一旦他不想让某个人摘,那么那个人就不能摘,就会被他赶出他家的茶山,只能去摘荒山野地里的野茶,虽然这两种茶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野茶早就被那些大人给摘完了。这个被赶出去的人,就只能灰溜溜地去摘那些人家不收的红茶了,但是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过也可以拿回家喝。人家不收,他就不能够得到钱,那么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就没有买吃的零花钱了。元宝让他们来这里,那么他们的明天就有了零花钱。
   每当他们摘完茶叶之后,天已经擦黑,太阳已经落下,只留下一块块的火烧云装点着幽旷的天空。这时候,几个黑影拎着几只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每分每秒的“汗水”。老郑的小喇叭已经叫唤了好久了,甚至惹得那些早早睡觉的酒鬼开始操爹骂娘了。他却没有走,为的就是等元宝他们这一群孩子。
   “老郑叔,你那么晚了还没有回家啊!”元宝很亲热地对老郑说。
   “你们都没有来,我怎么能走呢。我要是走了,你们明天的零花钱可就没有着落了。”老郑笑了笑。
   “谢谢老郑叔!”元宝这些小孩子不约而同地说到。
   “好了,把你们的茶叶收了,我也该回家去了。今天啊,每人多给你们五角钱,明天买些好吃的。”老郑深深叹了一口轻松的气。
   “老郑叔,再见!”小孩子们举起自己的小手向老郑叔挥了挥,道了别。
   几乎每次都是这样,把这群孩子摘的茶叶买过来之后,他才骑着这半新半旧的摩托车,打开车灯,昏黄的灯光撕开黑夜的一道口子,照亮了前方的路。老郑慢慢地向来时的路返回去。这群刚卖完茶叶的孩子,拿着手里一点点似乎沉甸甸的钱,各自嚷嚷着要买些什么。元宝说:“我想买一包泡面泡着吃,再给我的爷爷奶奶买一点软软的饼干,剩下的钱就当作明天上学的零花钱吧!”
   小远也挤着头说:“我想给我的妹妹买一点她喜欢吃的雪米饼和几包辣条。”
   何英也凑过来说:“我想把我的钱省下来买一些书和文具,好好学习。”
   ……
   但是最让元宝感到有意思的,还是爷爷奶奶将摘下来的茶叶做成可以泡的干茶叶。等到茶叶的嫩叶长到十多公分的时候,元宝的爷爷奶奶就开始每天都待在茶山上,早上吃完饭以后,把中午饭也带上,直接在山上吃。爷爷腰间别着一个竹笼,光着两只脚丫爬上树,在树枝上坐着摘,奶奶则在树下的一堆堆的茶笼旁边摘着嫩尖儿。自家弄的茶叶,不需要只要茶叶的毛尖,可以多摘些叶附在上面。在那些天,元宝的爷爷奶奶晚上都带回来大袋的茶叶,这时候,元宝也会悄悄地拿一个塑料袋装一袋茶叶,然后第二天拿去卖,不过这种较粗的茶叶,价格要低一些。奶奶这时候生起了家里的灶火,把灶台上的大锅用水洗一遍。爷爷把那些茶叶用簸箕和筛子晾起来。等到锅发烫了,奶奶就将足量的茶叶放在锅里,然后用手在锅里反复地揉搓着那些绿色的茶叶,等到茶叶都蔫了以后,再把它从锅里拿出来,放在原来的簸箕里,然后爷爷就接着在簸箕里反复地揉搓,直到茶叶里的水分被揉干。元宝在灶台前看管火,实在感觉无聊了,便把火加好,然后起身去跟爷爷一块儿去搓茶叶。虽然这个过程重复甚至有点无聊,但是元宝感觉很有趣,直到长大以后也印象深刻,挥之不去。第二天,爷爷奶奶就早早地起了床,把昨天夜里揉的茶叶装在簸箕里拿出来晒。等到晒干了以后,爷爷会拿一个大大的瓷罐把干茶叶装起来,然后放在房楼上,若是想喝茶了,便上楼拿出来,烧开了水,把它放在水里泡一下,便可以喝到沁人心脾的茶了。每到秋冬季节,爷爷奶奶最喜欢的就是晚上烧一罐茶,然后悠然得意地坐在火炉边,倒上一杯热茶,慢慢地品起来,即使是你拿一百块钱买他们一天的这个时刻,他们也会笑起来断然拒绝的。爷爷奶奶这一代的人们,都把自家的树木、土地、山看得很重。有一次,爷爷跟一个好朋友喝醉了,然后他的那位朋友说,爷爷在竹林氹里的那几棵棺材树是他种的,昏昏沉沉的爷爷一瞬间酒就醒了,跟他大吵了一架,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当然,那场骂架自然是爷爷赢了。对于自家山上的茶,爷爷奶奶是极其看重的,甚至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所以,谁要是对茶山上的茶林有什么破坏,那他们一定让那个人“吃不了兜着走”。每年爷爷奶奶做完茶以后,总要给自己的儿女们每家送一点尝尝鲜。那茶山确实是一家人开心的源泉。
  
   二
   有一天下午,有两个人骑着摩托车,车上驮着两根长长的铁钎,还有几架测量的仪器。两个人在寨子口把车停住了,然后就往寨子里的土地和大山走去了。他们一路走走停停,拿着钎子往下插,然后把拔起来的钎子的最底端的泥土收集起来,用一个袋子装起来,并标好号,放进一个大号的袋子里。他们连续这样做了好几天。此后,他们就没有来过了,也没有必要来了。
   丫头寨里的人都在一传一地说着他们的奇怪行为。有的说是来采草药的,但是另一个人就马上反驳道,采个药不至于带那么长的钎子吧,都要有楼把高了。又有的说是来打洞的,可能要栽电线杆;个把见过世面的人便自信地说,人家这是来采矿的样本的,来看看咱们的这个地方的矿好不好。于是所有的人都如恍然大悟一般清醒过来,便异口同声地附和了一声:哦……个别老人不屑地对大家说,我们这个鬼地方,除了没有矿,什么都有。大家就哈哈大笑起来,似乎是嘲笑刚才那个“见过世面”的人。很明显地看到,那个人很快退出了众人的行列,灰溜溜地走了,嘴里好像在嘀咕着:哼,这群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人家不就是测量个矿样嘛,至于那么大惊小怪的吗?但是确实如此,这次真理没有在人数多的一方,而是在这位见过世面的人的手里。
   这件事没过多久,村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天早上,村里的路口停放着三辆白色的皮卡车。村里的小孩用一种像见到了宇宙飞船的眼神看着这些四个轮子的东西。有的调皮的孩子甚至爬上了后面的载货板上,但是很快被车里的穿着西装的司机叫了下来。随后,三辆车里一共下来了六个人,其中有三个人穿着带着“勾勾(耐克)”的短袖,脖子上各戴着一条金链子,手里拿着有着香气味的烟卷,都是一百七八十斤的体重,身高也不高,就是不走路,似乎也可以听见他们的喘气声。但是这时,孩子们却傻眼了,因为他们从没有见过那么有“富”相的人。甚至有想扑上去摸他们的大耳朵和大肚子的冲动。他们看着这些胖嘟嘟的人,觉得又滑稽又可爱。但是这些人很快就分散到寨子的每家每户去了。
   其实就是前面来的那些测矿的人,发现了我们的丫头寨有着丰富的金属矿产,尤其是金矿,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于是这些肥头大耳的人便着急开着自己的车,来到了丫头寨,想与村里的人商谈,买下他们藏着金矿的土地。首先,一个叫老金的胖老板和一个司机走进了刘寡妇的家里。刘寡妇的丈夫早年间去给离村较远的私人煤矿厂打工,不分昼夜地下煤洞,为的就是给这个一贫如洗的家改善改善生活,不想让老婆孩子吃苦,宁愿自己多做些也没有关系。再加上她在家务一些庄稼,因此这个家在那段时间过得很是不错,令村里很多人羡慕不已。可是,好日子总是那么短暂,意外和时间会夺走人们所拥有的一切。不久,刘寡妇的丈夫像往常一样下了煤洞,准备大干一场。由于头一天下了一夜的雨,整个煤洞的土质变得很疏松。这不,当刘寡妇的丈夫下到煤洞后,煤洞就塌了,他被死死地埋在了洞里。等第二天救上来时,身体已经发白,伤口处发紫,整个人已经变得僵硬不已。后来煤矿老板赔了三十万元,但人再也回不来了,她也变成了刘寡妇,跟儿女(一男一女)相依为命。
   胖老金:“有人在家吗?”
   刘寡妇的女孩:“妈,有人找!”
   刘寡妇:“来了。”
   胖老金:“你好,我们是来跟你商量买你家黄家坡的那块地的。”
   刘寡妇:“哦,进屋坐。”
   胖老金进了昏暗的瓦房,觉得很惊讶,不觉地想,人怎么可以住这些地方呢。刘寡妇的女孩拿过来两条凳子,给他们坐。司机拿着一屁股便坐了下去。胖老金小心翼翼地拿起凳子,然后从衣袋里掏出卫生纸仔细地擦了擦,才勉强坐下。环顾了一下这个破旧的屋子,然后在家神的神台上看见了一个中年男人的黑白照片,用一个金边的相框框着,他一下便知道眼前这个女人是一个寡妇了。他在心中暗暗欣喜起来:寡妇嘛,好对付。
   胖老金:“我想买你家的那块地,你看看十万块钱能不能买下来?不行的话,我可以再加一点。”
   刘寡妇:“我的这个地不能卖,我这家子的生活就靠那么点地,如果没有了,我们拿什么活下去。老板,希望你明白,我讲话比较直,希望你不要见怪。”胖老金一下便知道了这个寡妇的厉害,瞬间脸上的笑容便逝去了。
   胖老金:“二十万,这个是我可以开的最高价钱了,再高就不行了。”
   刘寡妇:“老板,对不起,这块地我不买。”
   胖老金:“好吧,我们再去别家看看吧!”他立即起身奔了出来。他愤怒地说了一句:“丑女人,死寡妇,哼!”
   司机:“老板,别这么说,人家挺不容易的。”
   胖老金:“你别说话。”
   空气似乎凝固了……
   到了晚上,丫头寨里的人家户几乎都把自家的那块藏有金矿的土地卖给了这几个大老板,而这些地,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好地,几乎是占了自家地的一半了。农村的地也分好坏,好地是平坦宽阔的;而较差的则是山旮旯,只能种些藤瓜。好地卖了,几乎也就没有多少地可以种了。刘寡妇家和元宝的爷爷家没有将土地卖出去。刘寡妇家的那块地,其实卖不卖无所谓,金矿的品位有点低,所以他们也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元宝家爷爷的那座茶山却值得一提,没想到,这茶山除了栽茶好外,金矿的品位还很高,所以使得这几个肥头大耳的人垂涎不已。这个几个人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得到它。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他们把价钱开到了十五万,没想到这老头老太太还是不同意,着实使他们感到伤脑筋。
   从元宝爷爷家出来以后,这几个胖老板便坐着自己的“UFO”回去了。
   这几个人碰了钉子,却知道“坚持就是胜利”。第二天,他们又来丫头寨了。他们没有去元宝家,而是去了村长家。到了村长家的门口以后,几个司机便下车拿着车厢里的礼物,跟着胖老板们进了村长家的门。村长看着这些人,虽然一脸诧异,但还是快速接过了司机提着的礼物,同时笑脸便填了上去,腰似乎也弓了下去。他知道,这些是有钱的大老板,他当然得好好地对待。说不定当他们的矿场开办以后,自己也可以去跟他们要一个守场员的工作,虽说一个月得不了多少钱,但是这工作也不累呀,若是把他们对待好了,那自然工钱一个月往上提个几百块钱是轻而易举的。想到这里,我们的村长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不过他很快缓过神来,吸住将要流出来的口水,转而去好好招待胖老板去了。
   “老婆子,你赶快张罗一顿饭,今天有重要的人来到了咱们家。杀一只公鸡,再拿几块陈年腊肉洗了炒来吃。”村长对着在伙房(厨房)生火的老伴说到。
   “为哪样嘛,我们也才在过年那一天才能吃一顿鸡肉哩!”老婆子稍有怒气地反对到。
   “这几个大老板买了很多东西来我们家,肯定是为了叫我去说服元宝家爷的,让他把茶山卖给他们。而且把他们款待好了,以后他们的矿场开张后,我也可以去那里要一份工作,他们不会不给的,到时候,一个月一千块的工钱拿到手不是便宜得很嘛!弄快点!”

共 81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啊人,总是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有些人明明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却坚信着“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于是,就连元宝的爷爷也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以二十万元价钱把自家的茶山卖给了胖老金们。但是当他看到茶山被挖掘机毁坏后的惨象,心里那个悔呀,当真是无以言表。刘寡妇非常庆幸当初的坚持,她经住了金钱的诱惑,没有将土地卖给胖老金们。靠着那几亩土地,养活了一家人,而且,她还供自己的两个孩子上了小学,上了初中,上了高中,上了大学。《茶山》这篇小说好就好在反映了生活实相,给大多数人敲响了警钟。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4-10 08:31:17
  一篇折射生活实相的小说佳作。欣赏了,问候言鸣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20-04-10 12:48:31
  茶山,一看这个标题,就让人感动。我好久没出门了,真想去看看茶山,信阳毛尖很有名的。先生的茶山也让人感动,欣赏,问好,春安!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