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 政绩狂 (小说)
一
牛强从市政府办公厅回到宿舍,兴致勃勃地拿起镜子来。他对着镜子吧嗒吧嗒地咂了几下嘴,又眨了眨眼,然后使劲地抽动颌部的肌肉,有节奏地晃动脑袋,深情地比划起各种各样的姿势来。他显得很亢奋,而且带有一种异样的得意表情,就像是在秀一种经典的官相。他对陈明说,你看我这长相,天生就是当官的料啊!这派头、这五官,哪点长得不像呢?!说毕,就像戏剧里的县太爷出场一样,大摇大摆地走起八字步来。他的表情滑稽而可笑,就像自己真的成了县太爷。陈明被牛强突如其来的变态举动怔住了,片刻才缓过神来。他惊讶地说,牛强,你在干么呢?太逗了!真的太逗了!不过,你的长相的确和县官很像啊!陈明边说边向牛强竖起了大拇指,摆了一副臣服的表情。
其实,陈明一点也不比牛强差,无论资历还是学历,两人是旗鼓相当、半斤八两。那时,他俩一并到市政府办公厅工作,在一个办公室上班,在一个宿舍居住,年龄相同,文凭也相当,是不分伯仲的小伙伴。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牛强对现状产生了不满,有了进一步追求的欲望。而陈明的头脑却像花岗岩一样顽固,执意坚守自己的看法。
这天,牛强和陈明又聊起天来。牛强显得很虔诚地说,陈明,咱俩是一并考为公务员的,这个身份虽然难得,但不必到此为止,更不能为此而骄傲。否则就是燕雀之志啊!咱俩怎么也得去做鸿鹄啊!你有这个计划吗?
陈明说,我还没来得急想呢!不过,进入公务员行列,的确是幸运的。我很珍惜这个称号,要在为民服务上多动脑子,争取给老百姓多做点事。
你净说大话和漂亮话,现实点不好么?牛强对陈明的话不感冒,语言中已明显地流露出了不满。
我这可是大实话,难道有什么不对?
牛强说,你一点都不涉及个人利益,现实么!我看你太天真了,提醒你一下,官做大了,贡献才能大!得理直气壮地想着做官,可“官”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要用政绩说话的!
陈明说,怎么用政绩说话?请你具体说说。
牛强说,这还用说么!出政绩不是写公文,并没有固定的格式!灵活掌握才行!说露骨一点,得见风使舵!这话听着有些刺耳,甚至反动,但却很受用啊!中国有句俗话,叫“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话太实用了!你能不能当官?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陈明一听,更加反感了。他用眼睛鄙视地乜斜了一下牛强,然后埋怨说,你成官迷了!想做官还又不分青红皂白,即便是当了官,也不光彩的!
牛强说,你说话可不能脱离实际,难道做官有什么不好吗?!
陈明说,也不是说做官不好。我是说,当公务员就很好。但干得好不好?不能用官职衡量,而是要由老百姓去评判,他们说话才算数。
牛强说,你就别跟我讲大道理了!老百姓的话能当饭吃吗?他们不过是随口评说几句,在仕途上,他们的话就是暗物质、暗能量,对现实的仕途是没有作用的。说得再明确点,老百姓的话都是废话!想做官,得领导说了才算!这个道理连三岁的小孩也懂的!你可别犟了!
陈明说,我就这么想的,我坚信自己的想法没有错误!你可别乱下结论。
牛强说,你简直冥顽不化了!慢慢瞧着吧,看哪个老百姓能让你当上官?反正我不学你的,是要为仕途去奋斗的,而且一定要搞出政绩来!
两人越谈越不合,最后竟吵了起来,吵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此后,两人在工作上分道扬镳,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但陈明还有点不自信,总觉得牛强比自己有出息,虽然厌恶他,却也不否定他的能力,但总感觉牛强的想法有点不健康。
二
市政府办公厅的工作复杂而零乱,要是认真起来,谁都没空闲。牛强的心里想着出政绩,自然就站在这个角度去筛选工作,只要有利于出政绩,他就积极主动去干,只要不利出政绩,他就被动应付或放在一边拖延,他做每一件事都裹挟着出政绩的企图。而陈明却一点也不在乎这些,该干啥就干啥,干得踏踏实实,好像自己就是一台服务器。
这天,市政府办公厅胡主任,因A、B两县报送植树造林数据较大,就让牛强和陈明分别汇总整理,安排各写一份植树造林的工作经验材料,他让牛强负责写A县,让陈明负责写B县。接到任务后,他俩都与所负责的县领导通了电话,并动手写起材料来,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
牛强把这个任务当成了出政绩的机会,显得特别兴奋。心想,写材料尤其是写这种经验性材料,正好能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看来,我是该出这种政绩了。
在与A县领导通电话时,牛强得知A县虚报了数据,但他正一心想着出政绩呢!那管这些情况。他当即就对A县领导予以误导:牛强说,领导,植树造林是全国号召,但多少年来,这项工作并不真实,这已不争的事实了!听人说,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植树造林都走过场,领导号召号召,基层应付一下,最后却因植树质量上不去,栽的树全都死光了,把植树造林都搞成植“数”造“零”了。但这也不要紧,每年照例要进行工作奖励,模范都是靠写材料上去的。这材料,可最重要了!这就是政绩了。
A县领导听后,会意地说,一听你这话,就知道你是个明眼人,为了政绩,我一定配合你写这个材料,需要什么,你尽管说吧。
牛强说,感谢领导配合。说毕,就按经验材料的刻画人物的需求,向A县领导询问了好多事。可牛强的心中有鬼,自然对这位领导有些担忧,为息事宁人,便再三嘱咐A县领导说:“情况”我是了解了,但您可不能掉以轻心啊!要慎之又慎才对!尤其是上级的检查,要谨慎加理智,切不可因这个经验材料惹出麻烦来。
A县领导早已心领神会,会意地说,这个,我有经验的,你就下工夫写吧!若写好这个材料,我请你吃饭,咱们加深加深感情。这样好吗?
牛强说,理解万岁,理解万岁!我一定好好写、艺术地写!您在市领导面前也推荐一下我,好吗!我先谢谢您了!
A县领导说,这个好说,好说!就这样吧。
通电话后,牛强来了精神,当即就动笔写起了材料。他对照植树造林文件的每个要求,一项一项地仔细分析,然后又结合了解到的“情况”,削足适履地写了起来,他对成绩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放大,又无病呻吟地整理出好几条所谓的“经验”来。猛一看这个材料,分析透彻、逻辑性强、极具感染力,但实际上却都是牛强胡编乱造出来的“水货”。
胡主任看后,很高兴,当即就上交了市领导,并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不久,A县就顺顺当当地当上了植树造林的模范,牛强也因此被市领导点名表扬。
嗣后,A县领导果真请牛强吃了饭,饭桌上两人聊得特别投机,还带着“英雄所见略同”的口气说,咱们总算搞出政绩了!
晚上,牛强回到宿舍,竟当着陈明的面手舞足蹈起来,还得意忘形地感叹:出政绩可真简单啊?门都不出就实现了,痛快啊!
而陈明与B县领导通电话后,也发现了上报数据虚假。但他并未像牛强那样去做,而是如实地写了B县存在的问题,还结合植树造林的工作要求,写了一篇教训分析材料,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改进措施。完稿后,陈明气愤地感叹:一九五八年搞大跃进,层层弄虚作假,被批了好多年,想不到现在居然还死灰复燃了。他总觉得这个材料澄清了事实,对植树造林工作的纠偏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交给胡主任后,竟挨了一个多小时的骂。胡主任这样训斥他: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这能叫经验材料吗?!这样的行文水平能做工作么!胡主任边骂边装出一副狠铁不成钢的样子唉声叹气,唉!唉!真是个废物!废物!B县领导得知情况后,对陈明也有了看法。带点遗憾地对胡主任说,为打造植树造林先进典型,我们在上报数据和情况时,作了认真推敲。想不到却因陈明这种人而前功尽弃!可惜啊!陈明这人年年轻轻,就目中无人,他根本就不是搞行政工作的料!
一年后,牛强因材料写得好,被一位副市长看中,并作了人才推荐,被提拔为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主管机关工作,并负责工作材料的最终审定。而陈明却因不按领导意图写,被多次谈话、批评。还有人私下提醒说,陈明,你这人太实在了,这样是要吃大亏的,以后必须改改。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少说多做,先搞好人际关系再说别的。
三
牛强成为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后,有了享乐心理。写材料是件苦差事,他早就不想写了。过去,他是普通职员,根本没有能力拒绝写材料。现在不同了,他有了一定的指挥权,写材料,只要安排下属就行了。就这么一点微小的权力,牛强就充分体会到了做官的好处,升官的欲望更加强烈。于是,他试图用一种省劲的办法去操持自己的升官路,在“出政绩”工作的筛选上,也作了相应的更改。
这天,牛强接到上级的一个工作安排,要对机关作风进行整顿。他一听就有此发毛,毕竟这是他上任后第一次接受工作任务。
牛强知道,机关作风整顿一直被视为常规工作,向来都是被动地应付,根本就出不了什么政绩。想到此,他的心里麻烦起来:这样的工作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写材料来得的痛快呢。正心烦间,牛强看到一只苍蝇。它试图逃离这个既无食品又人多的地方,却怎么也逃不出去,但并未放弃目标,依旧在办公室里乱飞乱撞。这时正好有个职员进来,苍蝇趁机就从门缝中逃离。牛强当即就受到了启发:我和那只苍蝇的处境并没什么区别,同样也在找出路,现在也是看不到希望的,但也绝不能放弃的,得想方设法寻找出政绩的机遇。想到此,他的信心又鼓了起来。这时,牛强又突然想到濒临绝境的老虎,虽然其生存环境已经很不适合,但他仍是兽中王,它的行为对一切动物来说,都是大手笔。他转念又一想,我是什么人?!智商这么高,头脑比别人要灵活得多,不正是人中的一只猛虎么!难道要相信庸人的这些观点?机关作风整顿工作虽然平淡了点,但这又能算得了什么?!何况,现在国家高调、持久地提作风建设,这是在成全我、提示我“出政绩”么啊!有句俗话叫物极必反,在当前这种高压态势下,正好是我出政绩的机会啊!我完全可把这项工作搞得奇特点,运作办法得高明点,一定会在机关作风整顿上出风头的!而且,我也一定会出大政绩的!想到这里,牛强又兴奋起来,并决意在机关作风整顿上好好琢磨琢磨。
牛强想来想去,觉得机关作风整顿还是很难,想要真正扭转机关作风,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不过,要是让我搞投机取巧,他们那个都不是对手,这就是自己的优势。想到此,他的脸上掠过一丝快意,并有了自己的主意。
作风整顿学习内容多得数不过来,上级的工作要求就像雨点一样密集,这让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产生了明显的不适:
张三说,这学习内容也太多了!哪有那么多闲空学习呢,还得干业务呢!
李四说,这么多的学习内容,就是简单地应付也很费劲的,在这方面,我是不会认真的。
王五说,都是些喊口号的大话、空话,根本不符合实际,能有效果吗?我也不想天天学,简直麻烦死了。其实,并不是学习文件在喊口号、说大话,而是王五没有把文件精神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在一起。
机关工作人员牢骚满腹、议论纷纷,上级又密集地下达学习要求,领导们都为此犯起了愁。但牛强一点也不在乎,他觉得学习内容多,大家抱怨、发牢骚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分寸,既应付了上级,又稳住职工的情绪。他觉得大家都这样想,自己正好在学习上进行造假,说不定这样做,能缓解职工的抱怨情绪呢!职工反而会因此支持我的!想到此,他决定在学习文件上进行被动应付。不过,他的应付是隐蔽的,从表面看,他既积极又激进,似乎学习文件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但在实际上,他却是一点都不上心。这都是牛强为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的障眼法。
牛强在文件学习上采取了三条措施:
首先是召开了机关工作人员会,当场宣布了三种学习方式??集中学习、自学、讨论三类,公布了文件学习内容。他认为这是自己必走的过场,要郑重其事地搞,绝不能给他人留下工作埋怨的口子;
其次是组织集中学习,宣读学习文件。牛强在这方面纯粹是彻头彻尾地应付,他并不按要求去定期组织,而是隔三差五地搞,想起来就学学,想不起来就不学。而且每次学习时,他读文件大都是轻描淡写地读读文件标题,一读就是十几份文件,那都是他在长时间不组织积压的内容。他对文件从来都不讲解,甚至在宣读前,他文件都不看,读得结结巴巴,甚至把意思都读错好几次。参会者对文件学习显得很不耐烦,上面读文件,下面都在玩手机,学习已成为他们的一大负担。
第三是安排职工记笔记,为统一步调,他打印了每个学习时段的文件题目,要求机关工作人员按时段顺序记学习笔记。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步调,让上级感到就像真的一样。他这样操作,职工们自然也就都造假了。
牛强为应付上级检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下四处,他要在这些“关键部位”出彩、闪光:
一是召开组织民主生活会,这是对外表现的重要形式;
二是安排职工写学习体会,并张贴在公共场所进行显摆;
三是组织机关作风整顿演讲赛,体现别具一格的整顿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