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情】庚子清明之春游峡谷(随笔)
■沁园春·战疫
己亥末年,年关将近,新冠肆虐。
观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汉城多蹇,山河多殇。
阴风阵阵,惊雷声声,华夏大地多能人。
祈宏愿,清肺排毒汤,仲景再生。
逆行迎涛浪,聚众志成城岂能挡。
庚子初春,黄鹤频现;英雄辈出,国士无双。
全面封杀,联控联防,荆楚自古不畏强。
消魑魅,看炎黄雄风,尽除魍魉。
■庚子清明之春游峡谷
庚子年三月十七,疫情过,山中俗人与友携游于南津关大峡谷,出谷,被困陋室之郁气尽散,颇有感触,遂挥拙笔记之。—题记
清明前后,春游佳期。几欲成行,奈何梅雨连连,心中惴惴。数日过,忽兴之所致,早起于鸡鸣,始发于晨曦,驱车于山脊,满眼春光喜,窗外千山绿。今天公作美,旭日之东升,晴空之万里,终携友成行。
龙凤阁顶,一览峡谷幽深,再览群峰叠翠,三览飞花溅玉,青山绿水,相映生辉。
阁下观蟾潭瀑布,凤凰曳尾,金蟾守望,青山环抱,碧水聚而不散,斯乃灵脉所在。
行不远,有一小坎,溪水跌宕而下,成一小瀑,瀑名藏幽。瀑下蕴藏幽泉,形似太极,泉水迂回之间,韫生生不息之灵气,沁人心脾。瀑旁山壁凹陷,石笋林立,钟乳倒悬,成一天然石窟,窟中有一巨石突出,成人形状,足踩巨大石莲,首似观音侧脸,观之,颇感宁谧幽静。
行至隔潭,俯瞰坎下,绿潭灵幽,深不可测。一汪清泉,顺着阳光,倾泻而下,湖面灵静,波光粼粼,然水面静默,青山倒影悦鸟性,碧空飘落净人心,皆为水面画屏之锦绣。
拾级而下,红颜落泪映入眼帘。远观,红岩共长天一色,彩霞与落泪齐飞;近看,形如流金泄玉,声似珠落玉盘。瀑下绵绵细雨,惠风拂面,弦音绕耳,和煦暖阳里,涳濛山色中,诗意画情浓。
六潭六瀑,瀑泄入潭,潭漫成瀑,逶迤相连,错落有致。
水流时缓时急,缓处有丝竹乱耳,恍如天宫之仙音;湍急乃中流击水,恰似远古之洪钟。
缘溪而行,水润性灵,清澈见底,偶见小鱼成群,悠游徜徉,令人神往。两岸峭壁林立,钟乳竞秀;奇木森森,浓荫匝地。
继续前行,峡谷渐窄,两岸夹峙,天成一线。此处有一奇景,形如牛肝,酷似马肺。经千年之滋润,历万载而成形,片如莲瓣,层层叠叠,直奔崖顶。泉水自崖顶缓缓而下,徐徐而行,绕错落有致之莲瓣,成无数细小之瀑流,飘飘洒洒,丝丝缕缕,别有“断壁连青霭,危崖泻碧流”之韵味。远观,因其恰似宝莲升天,故名宝莲飞升,乃镇谷之宝。
溯溪而下,两岸犬牙交错,青树衔缝而生。郁郁苍苍,藤萝密布,碧草丛生,苔石陵立。葱翠之青山,绚烂之春花,潺潺之流水,簌簌之飞瀑,葱葱绿意,淡淡花香,清幽之灵韵,灵动之洒脱,皆为峡谷之春晖,且待大师之妙笔,绘入画中。
朝而往,暮而归,入目皆景,步移景移。山之奇,峰之俊,水之幽,树之翠,此情此景,足慰心灵。身临其境,忘忧而烦心尽去,其乐无穷也。友叹:
世界之山川千篇一律,灵秀之峡谷万里挑一。
遥想开园之日,闲游于此,放浪于山水之间,阅尽人间百态:
黄口流连,欣飞鸟之自由,喜彩蝶之翩跹。
豆蔻伏岸,羡游鱼之比目,慕藤曼之连理。
而立昂首,惊大鹏之扶摇,倾苍鹰之凌云。
耳顺闲游,仰高山之景行,钦静水之流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