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解不开的缘 说不完的情(散文) ——读《漫话虞唐》有感
我曾在《银河》第20期上写了《〈银河〉印象》,那是我发自内心的点赞;现在《漫话虞唐》摆在我的案头,虽然它都是《银河》发过的文章,但重温的感觉,不亚于喝30年的窖藏茅台,那么芳香,那么韵味,那么醉人!
真可谓:解不开的缘,说不完的情啊!
也许是前世注定,我出生在虞唐,在虞唐生活了30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离开虞唐40年了,但我的心,我的情,我的魂,没有离开过虞唐!因为我与《银河》有解不开的缘,说不完的情!
7月11日,时值酷暑盛夏,几近40度的高温,可谓火辣辣的天。但火辣辣的天,斗不过我对《银河》的火辣辣的情,我不辞数百里之遥,欣然从株洲赶赴湘乡虞唐,去参加虞唐银河文学艺术社成立20周年暨《银河》创刊20周年庆典大会。
我为庆典大会写了一首诗——贺《银河》创刊20周年:
风雨兼程二十年,奇葩绽放沁家园。
创新进取功勋永,再续辉煌誉满天。
报到之后,副主编王老师给了我一个纪念袋,袋里有一个纪念茶杯和一本纪念书——《银河》20周年特刊——《漫话虞唐》。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书来,捧在手上,是那样沉甸甸的压在我的双手上!它为什么这么沉呢?我在想。不只是因为它是大16开本,有386个页码,厚厚的一大本;更因为它是虞唐《银河》人20年的奋斗沉淀,沉淀着对虞唐文学梦的精彩,沉淀着对虞唐乡土文化的热爱,沉淀着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沉淀着对家乡人们情感的纯真,沉淀着对《银河》不断求索的足迹,更沉淀着对《银河》未来的辉煌!
我禁不住闻了闻它的气息,那是怎样的油墨芳香啊?是虞唐豆腐、茶叶抑或米酒的清香吗?是虞唐油豆腐、烤饼抑或桐叶粑粑的馨香吗?还是仁谋老学堂抑或湘乡五中及如今的镇中学里的课桌上、书包里的书籍的书香呢?反正它的油墨芳香让我“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了!
我禁不住翻开了它,看在眼里,尽是暖乎乎的名字,暖乎乎的文章,暖乎乎的花儿,暖乎乎的果实,暖乎乎的爱心!
《漫话虞唐》是20期《银河》浓缩出来的精华!
《漫话虞唐》有“廿载银河”、“地方风情”、“小说天地”、“人物春秋”、“书画摄影”、“仁谋校友”、“回首往事”、“散文随笔”、“诗词联赋”等9大版块,各个版块都是从20期《银河》发表的大量文章中精选出来的,确确实实是浓缩了的精华!
精华当然是最精彩的、最营养的,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银河》编辑部策划出这样一本《漫话虞唐》,真是见高识远,在虞唐精神文明史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9个版块中,特别值得点赞的是“地方风情”和“人物春秋”。
请你再重温一下从“地方风情”200多篇文章中精选出来的50多篇文章,把这些文章的内容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婀娜多姿的虞唐地方风情的迷人画卷!
我们既看到了虞唐高脚的神奇,又观赏到了韶山灌区的壮观;既想象到了虞唐八景的迷人,又闻到了虞唐豆腐的豆香;既知道了虞唐地名的来历,又明白了赤石地名的传奇;既了解了虞唐商业的兴衰历史,又听说了虞唐庙观往昔的繁荣景象……
这些珍贵的文章对虞唐的人文景观、地方风俗、地方典故、地方特产、历史变迁等作了很好的介绍,虞唐人读了这些文章会油然而生爱我虞唐之情,外地人读了会留下“虞唐是个好地方”的深刻印象,是宣传虞唐、提升虞唐,让虞唐走出湘乡,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免费名片和广告!
请你再重温一下《漫话虞唐》中“人物春秋”里的文章,你会由衷地感谢“银河人”对开掘虞唐本土人才资源的莫大贡献!
且不说“从书生到国家领导人”的成思危,也不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旦;且不说全国人大代表、教授刘都庆,也不说中国药学事业的奠基人龙在云;只说一个小人物清末的举人刘湘山。他的老家就是我的老家罗宏村。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过刘湘山的故事。想不到有机会在《漫话虞唐》再次读到《举人刘湘山》和《我的父亲“湘山举人”》这两篇文章。后文的作者是刘寿南老师。我也是老师,所以我对他的回忆文章很感兴趣。我觉得,如果没有《银河》,作者哪里有机会有地方把父亲的传奇经历讲出来,让人知道虞唐有个传奇的清末举人刘湘山呢?
《漫话虞唐》中精选了许多介绍虞唐名人的文章,我觉得这是最珍贵的精华。这些虞唐名人是虞唐的骄傲,是虞唐的人文财富,是提升虞唐的最好名片;如果没有《银河》的推介,恐怕虞唐人中知道他们的人不多吧?
《漫话虞唐》是虞唐文艺爱好者展示才艺的温馨平台。我佩服所有的作者的才艺,但我更佩服长期担任《银河》副主编的成柱国!真正的正宗的乡土作者,真正的默默奉献的护花使者,真正的有事业心的副主编!
《漫话虞唐》是“银河人20年不懈追求的真实记录。关于这一点,我在《〈银河〉印象》里说的比较充分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漫话虞唐》,精彩纷扬;《漫话虞唐》,温馨弥香;《漫话虞唐》,暖意荡漾;《漫话虞唐》,永久珍藏!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