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清明来过又走了(散文)

精品 【丁香】清明来过又走了(散文)


作者:风子九天 举人,346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21发表时间:2020-04-30 02:26:32

【丁香】清明来过又走了(散文) 清明回家。任务是为祭祖,顺道看看老家的山水,看看老屋。
  
   一
  
   祭祖,是一年里必要做的一件事。
   山下原先很少有坟。现在坟越来越多。那时上山一点都不觉得害怕,现在刚到了山下,就觉有些儿怵。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儿都埋在这山坡上。父辈的那些老人儿也都埋在这山坡上。长大了,似乎意味着要经历着一场场生死,一场场目送。
   带足了纸和冥钱,过一道坡又过一道坡,坡坡都是埋下的坟头。那一片山坡,先前只埋了祖父。现在竟埋了几十号人,大叔二老爹埋了一山坡。去年因争持一块坟地,二弟竟要和人家吵,那一块地,原本是多年前就换过来做坟地的。不想现在人家后了悔,不放过那块地。二弟说,等我们死后不知要埋哪儿。我笑了,心里酸酸的。自己以后,不知是不是也要回到这山坡来。
   坟地里的草没过腰身。一里之外,是新栽的果子树、红柳、和松柏。火不敢燃,怕一把火烧了山。没办法,只好直接把带去的钱和纸用几块石头压住。我跟父亲说,跟爷爷奶奶说,跟三叔二老爹们说。可把钱拿好了,不要舍不得花。想想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钱。然后把一朵朵鲜花插在他们的坟前,然后磕了头,然后一点点回望……
   二弟说,这座山以后不让埋人,下回再有人死去就要埋进公墓。我没说话,小心地看了几眼这满山开出的朵朵鲜花……
  
   二
  
   山还是那座山,只是多了一些浓密。
   原先荒芜,石头和草乱生着。五月将来的时候,还能远远闻到山坡上的槐花香。现在槐树没了,植了一山的青松翠柏。小时候喜欢爬到山上去看云,那时云是巧云。就觉好多年没看到小时候的云彩了,小时候的云彩,牛马骡子都有。看云,能激发我们太多的美好憧憬。小时候喜欢去山上采药,搬开石头,用一个铁丝拧成小铲子向土里一挖,肉肉的玄狐蛋蛋就会脱颖而出。半天工夫能挖三二斤。那一份欣喜,能把好几日太多的疲累都赶到九霄云外去。在山上,还挖过半夏挖过何首乌,逮过蝎子捉过油蛉,捡过地衣采过蘑菇,割过猪草放过牛羊……
   那一日,看到一个老者在树丛里放羊。便急忙赶过去,和他攀谈一小会,忽然羡慕起老人这样的生活。
   登山,沿着铺好的一阶阶石梯。岁月不饶人啊,爬百十几个石凳就要气喘吁吁。细心一想,岁月何曾要放过任何一个人。我不能输,我要爬上这座小时候说上去就上去的山。到山顶,环视四围,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我回来了,还站在从前站过的地方,只是没了小时候的云,没了小时候的风,没了小时候的亲人。回忆还在,一阵阵美好扑面而来。小时候就觉山高水长望不到尽头,现在偏觉山小了许多,水也瘦了许多,一切怕都是因为长大了。站在山巅,我不再能看清晰家乡,他被深藏在一片旧了的灰白颜色里。
   过去没有路,上下山偏能一路小跑,从乱石堆中。现在有了路,一阶阶下,还害怕不小心哪一脚会踏空。小时候哭喊着要长大,长大了,偏意味着要老了。小时候是放开了活,活得无所畏惧。长大后是谨慎了活,活得越来越胆小,唯恐会跌了跤,每一步都想踏得实在。伸开翅膀,迎着风,忽然间便想到苏轼,想到他的《行香子》: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三
  
   想到一溪云,忽然就想起了村前那条小河。
   站在山上,原先能看到汶河。她像一条白色的金链子,包绕着村庄。村庄和村庄之间是一个个明亮亮的池塘,池塘里有苇子有菖蒲有开花的莲和浮萍。小时候喜欢坐在溪边看一池云看一溪云,喜欢看小蝌蚪找妈妈,喜欢看游鱼细石看藻荇交横……看水墨样的一河碧波与蛙鸣。我们在苇丛中吹响笛声,那是苇叶裹成的笛子,不使劲就能吹出一片清澈的响亮来。每一条河里都有鱼儿,一伸手就能抓得到几条,它不怕我们,见我们靠近总喜欢迎过来,吐几个泡泡,拌一两个嘴脸,我们相处得很好。
   山坡下,有人卖蝌蚪。蝌蚪吆,忽一声响亮,便围过去。果真是一盆盆小蝌蚪,它们在水盆子里游得欢喜。一群孩子稀奇,停在那不想走,缠着大人要买。我停住脚步,心底涌出无限欣喜,又多无限落寞。很多年没见蝌蚪了,它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吗?这么多年,不知它们是不是都找到了妈妈?捧一朵在手,眼里丝丝有泪花。多少钱一条,我问。那人伸出粗黑的食指,然后又伸出另一只手的三根指头。一元钱三只。声音似乎很激烈。有好多人在买,装在矿泉水瓶子里,喜滋滋地下山。蝌蚪啊,不想一别三十载矣!竟要在这山坡下见到你。我问卖蚪人,哪里捉来这样可爱的小玩意,她说从故黄河边捉过来。我一心想到黄河去看看它们,而偏偏这一趟没有计划着要去故黄河的行程。
   汶河,早不是从前的一汪蓝。走近,仍觉蛙鸣在耳。然而,太久了的光阴里并没有蛙,也没了蝌蚪。去寻,更找不到一叶芦苇可裹成笛。汪塘早淤积成往事,塘边杂草蔓生,再不见年少时那清粼粼的潋滟波光,沿着小河边没膝的杂草,踩着从前的脚印,回想着年少时光里的一点一滴的美好。事事往矣?胡不归?
  
   四
  
   老屋一直在。
   山下,村庄里没了老树没了老人,只剩下一排排老屋。小时候,背着书包能跑遍每一户人家,能爬上每一棵结着果子和不结果子的树,那些老树都不在了。
   老屋还在,我看到了燕在梁间呢喃。老屋有了四十年的历史,还是原先的土墙、大梁和门窗,只是中间换了好几次屋顶,由原先的红茅油草翻苫成水泥青瓦,后来因漏雨,又将青瓦搭配了红瓦,墙皮老得都有些儿脱落,南北墙角处裂出几个长长的口子。十几年前就说要搬迁,现在偏一点动静都没有。中间几次要拆,父亲不同意,说是住惯了,死活拦着不让动。父亲去世以后,父亲的物件一直保持着原样。每次回来,就觉着父亲还在房子里,还在院子里。忙碌着收拾庭院,忙碌着摆弄物什,忙碌着喂着猪猫狗……那些犁和耙都还在,从前的马灯、耩子、车轱辘、赶驴的鞭子都还在,看到这些,我会想起从前一大家子在清贫里安然度日的情景。
   摸一把墙上的泥土,看几眼低矮的老屋,心底咯噔一声,有一股气息梗住喉。
   有燕子飞过来,这一次我惊讶得差点落了泪。我跟母亲说,俺家的燕子又回来了!母亲说,燕子年年回来!我没说话。我不如燕子,每一年她都要从南方回来,无论多远。因为这里是他的家。我每次回,几乎是站一站就走,看一眼就走,从没有停下脚步住上一天或半休。原以为自己是一个过客,其实我竟连一个过客都不如。
   堂屋子外间空落落的,父亲的照片摆放在后墙的几案上,燕子的去来,再不让他感到寂寞。​
   ​它们还是小时候那些燕子吗?站在院子上空的铁丝上叽叽地叫,一双翅膀扑闪扑闪,眼睛眨得亲切。我断定这些家伙就是小时候的那几个老伙计。
   临走时,我对老屋深深鞠了一躬,为这个不常回来的家。也为梁上呢喃细语的燕子。
   清明来过又走了!我所能做的,怕是只会敲出这些个只言片语的回忆。
  

共 27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记住乡愁的好文,一篇真情告白。弹指几十年,乡恋情怀依然在心中。一篇清明回家祭祖,看老家的山水,看老屋的模样。一、祭祖。山下原先很少有坟,现在坟越来越多。爷爷奶奶等老辈人都埋在这山坡上。长大了,知道人都要经历一场场生死,一场场目送。看到逝去的长辈们长眠在地下,心里不由酸楚,不知自己以后是否也要回到这山坡来。山上防火为头等大事,为避免火灾事故,就在坟头把钱和纸用石块压住,然后把一朵朵鲜花插在坟前,用文明祭祀方式,告慰亲人。二、看山上风景。五月将至,山坡上青松翠柏,满眼绿色。思绪回到了小时候,看云,采药,割猪草,放牛羊……小时候心里眼里都是山高水长,而今,山小了,水瘦了,家乡也深藏在一片旧了的灰白颜色里。小时候盼长大,而今天更念往日的情景。家乡的风景永远在心头。三、村前小河。汶河,一条白色的金链子,包绕着村庄。河里有鱼,喜欢与人亲近,吐泡,摇尾,拌嘴脸,如同小伙伴。汶河,汪塘早淤积成往事,回忆着年少时光里的美好。四、老屋真爱。山下,村庄里没了老树没了老人,老屋一直在。看到燕在梁间呢喃,墙皮老得有些脱落,墙角处裂出几个长长的口子。父亲的物件一直保持着原样,感觉父亲还在,忙碌着收拾庭院、物件,喂猪,睹物思亲,从前的情景历历在目。摸一把墙上泥土,仿佛触摸到岁月里的温度,心怦然跳动,一股气息梗住喉。这里永远是家,因为是父母住过的地方,虽不能像燕一样年年回家,父母生活过的地方永驻在心里磨灭不掉。父亲的照片摆在几案上,燕子的去来,再不让他感到寂寞。意味深长,亲人是一辈子抹不掉的思念。这篇散文,结构完整严谨,文字内涵深厚感人,字里行间充沛着亲情和温暖,把乡愁乡恋一丝丝、一缕缕融入文字符号里。一片赤子之心跃然纸上,清明,永远的牵挂。佳作!推荐阅读。【丁香编辑:秦雨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430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04-30 02:37:31
  风子九天老师的散文内涵丰富,信息量大,用字词讲究,情感厚重。散文篇幅不大,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有着足色的含金量。感谢老师投稿丁香,分享原创佳作!
鸡毛蒜皮织布衣,点横撇捺泥草屋
2 楼        文友:大智若愚张        2020-04-30 08:17:40
  年少总是得到,陈年偏多失去。往昔的景如今的人,字里行间凝结着浓浓的惆怅。那云曾经巧,那鱼曾对蓬勃生长的生命拌着鬼脸。而如今不见了的岂止那些,人,景,家,都变得难在寻了。欣赏好文,犹如喝一杯上好的清茶,经久弥香。老师文学功底深厚,拜读
3 楼        文友:天山        2020-04-30 12:51:19
  读着老师的文章,想想自己的过往与经历,感觉老师写的是我的过往与心境,人生的感悟有时意然如此相似,这十几年在父母亲祭日请喇嘛大师给老人家念经,在清明节站在先祖们坟前磕头祭奠,感觉离贤仁先祖们越来越近了,心中多了份凄凉,少了份狂野。老师散文乡村气息乡愁味浓厚而深重。对祖先深深的怀念已溶入血液之中了,欣赏老师佳作。问候老师,祝老师开心生活,快乐创作。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4 楼        文友:天山        2020-04-30 15:57:18
  前篇跟评老师精品文章,名字写错了(写成了樱雪老师名字。发表后无法修改或删去。)在这里向老师说声“对不起”。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5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05-01 00:28:03
  风子九天老师的散文,语言亲切形象,能感受到这些文字是带着情感和温度写出来的;看似平常无奇的文字,每个字都值得用心去细品。不夸张地说,那些文字里的韵味让人唇齿留香,细品之后方能体会老师的文字富含丰富的营养。那种营养成分是陌生的模样,跟未曾谋面似的,却又打心眼里让人喜欢。我读老师的文字,能深切感受到老师写文是致力于创新,所以,文字就有了强大的生命体征,也呈现独有的魅力、涵养和气度,有劲儿,有味儿,有腔儿,有调儿,似乎余音绕梁盈耳多日不消退。这种敬畏文字的境界,绝非是多读几本书就能达到的一种境界,是用心写,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安排每一个文字。也许这就是老师的文字之所以鲜活,灵动,质感,温暖的根本原因。秦雨阳拜读。
鸡毛蒜皮织布衣,点横撇捺泥草屋
6 楼        文友:石尖        2020-05-01 06:48:53
  拜读佳作,一种感伤、沉郁的情绪弥漫于字里行间!时光易逝,少时不懂,却事事都觉美好,那些片山,那条河,那老屋,那些熟悉的亲人,满腔的感怀与思念!毛主席晚年读罢《枯树赋》便伤感落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篇读之不忍,恐共鸣落泪!风子九天老师与鄙人可能是老乡啊!汶河,我们临沂蒙阴也有一条河叫此名啊!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7 楼        文友:左岸离歌        2020-05-01 09:02:50
  必须得赞啊,文章满满的感情,语言如诗一般,很耐人寻味。个人很喜欢第四节第二段首句,短短的一句话透漏出了农村的没落。文章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一定的阅历是写不出来的,充沛的感情让我也想到逝去的祖辈和开始凋谢的父辈及零落的具有烟火气息的乡村。
8 楼        文友:云深藏海        2020-05-01 16:22:10
  云瓢万里终化雨,浓浓乡愁,淡淡忧伤!
不论贫富,黄泉路上并肩行 休道恩仇,奈何桥头一碗汤
9 楼        文友:聚沙成塔        2020-05-11 07:55:30
  风子九天老师的文章,可当描写范例,遣词造句特别考究,精心布局。祝贺老师摘精!早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