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潭江纪事(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潭江纪事(随笔)


作者:平凡文刀 举人,3211.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18发表时间:2020-05-09 19:19:01
摘要:亲: 很少以信的方式,向你们叙述我的故事,今天的我,大江歌罢掉头东,溯江而上,开始我新的工作,新的生活,纵观今年上半年,从家到佛山,又从佛山到潮州,如今再溯江而上,到属于“梅州”地界毗邻高陂的潭江镇,真可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也算是“酸甜苦辣尝过,人情冷暖经历”百般滋味,千种辛苦,点点滴滴犹如昨日发生呈现眼前。


   (江仕谋,民间艺术家,集雕塑,美术,书法一身,师从岭南冯伟骥,师太是齐白石女儿齐良芷。)
   再仔细一打听,原来他是岭南画派大艺术家冯伟骥的弟子,冯伟骥是岭南书法与美术界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他在岭南甚至整个艺术界影响深远,难怪张总奉他为特殊座上宾,原来来路不小。红陶向来与字画沾亲带故,尤其紫砂,能请江师傅出山,真可谓是小庙请进了大菩萨,佩服佩服,我连忙连连拍照。以留存纪念,对于江师傅江仕谋这一年逾六旬的老者,我更加的倏然起敬。
   下午两点半,罗师傅的帮手,一个年龄七十向瘦弱老人,老人面容消瘦如大病新愈,走路几乎折叠,双手反卷身后,看来老态龙钟,中气不足。
   张总说,你跟熟一点后就与罗师傅合作,轮流烧窑,那老头就不用了。
   但是我过去时,老头见我来了,有点排斥,操着十分生硬的普通话说:“你要烧你一个人烧,叫老板安排你。”
   无论我如何解释他就是“不让我靠近窑炉。”
   我一再说就是老板让我来的。他气咻咻说:“多少钱?”
   我说不知道。
   他说,不知道你同他烧?烧个屁。
   让我哭笑不得。
   我将此情况告诉江师傅。
   江师傅说:“他不会烧窑,罗师傅一个人太辛苦叫他打打下手,看看前期。不懂看火的。下午与张总说就是。”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傍晚吃饭了发现没有我的菜。一问煮饭说我没有报膳。我找小妹。
   我:“中午没有分菜,下午我特地找你报餐怎么又没有菜?”
   小妹一听异常生气,她跑去责问煮饭婆:“中午我就对你说,饭卡没有及时做,烧窑师傅要同他分一份,自己忘了就说没有报餐。”
   煮饭的也挺委屈。
   张总听到这事就叫煮饭炒鸡蛋下饭,可我都自己煮泡面吃了,我认为这煮饭阿姐一时疏忽大意,理解一下就是。
   晚上张总再次召集江师傅罗师傅,就我明天正式上岗一事作了周密安排。
   一切转折就寄托在明天正式操作这一项,是骡子是马应该拉出来溜溜了
   但愿佛祖保佑勇气加运气等于成功。成败在此一举!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问一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莫非真的会像爱人说的成一个“红人”?但愿吧!
   昨天晚上,窑烧好以后,心神不定。
   在操作方法上,我没有完全“依样画葫芦”照搬罗师傅的方法。在我看来,气压与抽力控制炉内气氛,只要达到有利于窑里燃烧所需的负压,即可生成煅烧需求。一个十方窑炉用九个压力烧成是很离谱的事。降压阀之所以会不灵敏,与每天高压使用是有关的,换个说法,降压阀是人为导致了罢工。
   但是相反,他们要使用到九个压力点,也许有他们的苦衷,有时候在无可奈何情况下,一个人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水浒传》里的豹子头林冲,雪夜上梁山,如三国时的蜀国大将猛张飞大闹长板桥。所以只能做好自己,不必苛求别人,自己的套路走不通时也不得不走他人的路。这就是经验。固执己见,只会自塞门路。
   晚上回房洗澡后,喝了一罐啤酒,给自己放松压力,致电杨师傅,一起到潭江大桥啤酒廊吃宵夜,喝酒聊天,放松心情。
   这是一个清静的秋夜,凉风像一个温柔的少女,不断扯起你的衣角,一弯明月冉冉升起,幽着澄澈的韩江水汩汩流淌。诗情画意掩盖不了我的内心惶恐,我的心情却并不平静,扬师傅,还有他一个老乡,我等人坐在潭江桥头的小花园八角亭边,一边欣赏潭江夜景,一边轻轻谈着话,我想起了江师傅的师傅冯伟骥的诗“风梳两岸柳,水洗一湖星。”不,一江星!但是韩江的水在这里仿佛变得温柔,温柔如一个待嫁的客家女子。在潭江镇作稍微停留。
   这里流光溢彩,似乎全潭江爱浪漫的人都集中到这里来了,叽叽喳喳,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我们叫了一打啤酒,三条刀鱼,一盘长角螺丝,还有一盘豆腐,三串鸡胗子……就这样无拘无束地喝。宽阔的幽静的江面足以容纳我们的心事,胸中的不快,生活中的琐碎,一同飘散在夜空中。
   十二点多了,我偷偷去厂里看了看瓷,基本色泽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还得经过张总的检验。
   明天,也许明天,会因为这一窑瓷决定我的命运,我的去留。
   刚才(10.5)七点,我去拉窑车,发现外面一边有色差,证明温度不均匀。随后厂长,江师傅,张总都来了。张总说:“刚开始出现一点小瑕疵是难免的,你要安下心来做好,我会给你机会。但是因为自己不满意,心里总是有点不是滋味。”
   当昨天瓷出炉后,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复杂到与窑上的紫砂一样色彩错乱,我不知道张总会怎么看我,当然我也在乎旁人的眼光。
   首先来到窑边的是包装的大姐,她见瓷有色彩,说:“第一窑在所难免,炸粄一样,有老火的,有嫩火的,烧窑与做事一样,蒸酒做豆腐,唔敢称师傅。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大姐的话给人以温暖。
   江师傅来了,他和颜悦色说:“你看看你自己操作的地方,哪个地方硬火,哪个地方弱势?你心中有数,铭记在心,下次就知道。你瞧。这个地方,我昨天就说过要注意。烧窑烧窑。不是会点火会停火叫师傅,是要会调火才是师傅。学无止境。一定要记得。”
   厂长来看了一下,也说了一些注意控制温暖之类。
   最担心的是张总怎么看。一会儿张总来了。他看了看瓷,并没有生气,而是把我叫到窑车前,并叫上江师傅。对我说:“现在你自己看看自己烧的瓷,结合你操作程序,然后与江师傅交流。一定要控制色差温差,你要学会稳定。这样,你先烧,如果罗师傅来你们一起烧,他没有来你与江师傅切磋,一定要稳定下来。注意温差。”
   罗师傅来了,看了一下。说:“第一窑烧有生有熟,正常,大方向对了,只是细节问题要加强。”
   罗师傅问:“现在谁烧?”
   我说:“不知道。”
   罗师傅说:“你不要说话,我去问老板。”
   办公室不在,罗师傅在二层逮到老板。他问老板现在那窑谁烧。
   张总笑着说:“你们一起烧,我出双倍工资,但你要带着刘师傅,直到可以脱手。”
   罗师傅听后笑眯眯去了。
   路上还说:“张总录你了。叫你随我烧稳定。你要慢慢适应。”
   我既髙兴又担心。髙兴我被张总留下,担心以后怕不能胜任。
   全程跟学,边烧边领悟,终于茅塞顿开。总结一条: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
   远处,夕阳像一轮红红的大火球,缓缓降落……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奇中之奇是包邮商品到了潭江镇,不但要自己去潭江寻找快递公司拿货,还要另外加收“快递费”5元。钱小事大,我认为这是快递公司定点负责人从中渔利,另外乱收费,这让顾客买单的另外收费项目情何以堪?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在付完冤枉钱后,我首先给了卖家一个差评,然后进行对申通快递公司的投诉,然后尽快告诉消费者,在丰顺潭江有这样一档子咄咄怪事。
   今天中午一点(通知人也不挑选一个时间),潭江申通代办点打来一个电话,通知我说有一个快递去潭江领。我反问:“不是有送货上门吗?”对方说:“这里僻静,都要自己来拿。”拿就拿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马上骑摩托车去拿,按对方提供的地址,他妈的还真难找。来来回回转了几圈才在后街一条小巷子里发现这申通象乌龟一样趴在一个阴暗的角落,出示身份证后签领,完了正要提物走人。
   那女人说:“等一下,你还没付钱呢?”
   我这就奇了怪了?不是说好包邮商品吗?怎么还要付钱?付哪门子钱呢?女人解释说:“这里偏僻,货到丰顺后本来要自己去拿的,从丰顺到潭江的路费要消费者出。”
   咦,中国地大物博,北至东北三省鸭绿江,西至青藏高原青海湖,大沙漠,南至曾母暗沙,东至青岛小渔村,那一个地方不偏僻,又哪一家包邮要加收运费?靠!明摆着就是乱收费,把消费者当猴耍。
   我自然不服气,与代办点理论无果后付了这冤枉的五元钱,忿忿不平地返回厂里,然后进行申诉活动。
   大家说这五元钱我该付吗?
   天很黑,雨后的山村到处湿润,氤氲着烟气水气,天空灰蒙蒙的,仿佛大战后的硝烟还未散尽,我悄悄起床了,四点多钟必须点火,争取早一点下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人要来“视察”(偷笑,爱人查岗)。
   一个人的山村,一个人的工厂,一个人的世界。空荡荡的车间就一个人的身影在晃荡,倍感辛酸与凄凉。
   之前偶遇的曾经的同事张凯,因为受不了这里的产品质量苛求自动退出,他一走,又没有熟人了,整个厂就我一个福建人,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必须强大起来,谁都可以退缩,唯独我不能退缩,能在这个厂安定下来是我的幸运,幸亏张总,厂长东哥,江师傅,罗师傅,杨师傅他们管理层的人都对我不错,不但随和,还对我寄予很大厚望。还有爱人也鼓励我坚持下去。她随时会来看我,这让我非常感动。
   今天得知爱人下午要坐车来,我非常髙兴,早早起来点火烧窑。因为窑车实在太重了,我怕拉坏了腰,不得不电话打给罗师傅,叫他起来帮拉窑车。
   罗师傅被我从睡梦中惊醒,但他没有不高兴,反而揉着惺忪的睡眼,手里握一把绿色手电,笑眯眯对我说:“刘师傅,打工辛苦吧!没日没夜的。”
   我心有感触,说:“是啊!谁知道打工人的辛苦,以前常听红歌唱,翻身农奴作主人,可主人没有作多久,只是翻了一个身又覆过去当牛作马,甚至更加的辛苦。”
   罗师傅笑笑,两人一起拉窑车。拉好我去点火,他对我说:“我先去睡,下午你爱人来陪她到处遛弯,你们尽情去玩。晚上要烧我来就好,你带她去浪漫浪漫。”
   幸亏我喜欢记录生活点滴,喜欢剖析自己的灵魂,忏悔自己的过错。用文字记录历史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我觉得一个人要学会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你。除了吃苦,还必须用智慧,用细心,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断战胜自己,超越他人,人家才会看重你。
   当工人上班时,我已经烧了一个半小时了,工人也一个比一个早,他们都很勤劳,他们都是有一个家要养,也许他们早一点可多赚几个钱,为小孩买作业本,给老人添新衣,与爱人共同谋划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憧憬着美好未来。
   就这样安心做吧!慢慢熟悉,以后会有很多朋友。你看,房东一大家子对我多好,虽然房租有点难听:二百五。但是房东有客家人特有的热情好客,诚以待人,他们心地善良,经常对我嘘寒问暖,问我要不要菜,说蔬菜可以随便园子里摘,咸菜可以向他们拿,山泉水不要钱。
   我觉得我越来越喜欢这里了。假如能顺利工作则是最好的归属。期待着,明天会更好。
  
   爱人来了,又走了,似乎连人影也没看清,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时欢乐掩盖了寂寞,走了孤独又重新沉渣泛起。
   爱人带来了好茶,我给他们分享了,大家都说“好茶。”
   接下来我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还要接受,那就是烧新窑。
   午饭后,厂长东哥,江师傅,我,几个一起喝茶,装窑的大哥也过来了。
   东哥问:“窑装好了吗?”
   装窑说:“没坯,装新窑,还没有装好。”
   东哥:“赶货哦,没坯先装老窑嘛。”
   装窑:“张总催好几次,要求装新窑。”
   江师傅:“是啊!新窑没有试好,做窑的钱也没有拿,他也着急呢?”
   我说:“迟早要试出来的。好就烧。”
   江师傅说:“不急,最好要白天烧,大家精神状态好一点。”
   这时张总进来问江师傅:“不用再叫做窑过来了。自己烧,一点半左右好就点火,超过就明天来了。”
   江师傅:“好!也不用叫做窑,叫也没有用,还是我们自己烧。”
   但愿我们会成功。
   今天九月初八,按家乡“提前一天”习俗,是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思念家乡的父母应该是每一个在外游子的心声。
   我的老爸是一个退休教师,今年七十八岁高龄了。每当想起他一生苦难经历,心里就久久无法平静。
   爷爷死得早,父亲五岁上就没有了,奶奶一人之力拉扯一女四男五个孩子。幸亏二伯父坚强,助父亲完成了高中学业。父亲无疑是聪明的。他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了两三年,业余上山刈松脂。后应征入伍。在那“好铁不打钉,好子不当兵”的年代,当兵也是需要勇气的。
   父亲有文化,很快被部队赏识,成为连队的笔杆子。当上了连队文书。眼看就有荣升军官的征兆。结果妈妈不干了,她要求父亲退伍回家,在家庭战争中,父亲成了母亲的俘虏,乖乖回家务农。后去代课,后又转民办,七里八拐就成了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还一直站在某一小学的领导岗位,一呆就是二十多三十年,父亲这兵能在一个岗位上一站二三十年也算是奇迹。
   父亲一生命运多舛,他中年丧妻,老年又失长子,加上年幼亡父,一生三大悲剧他一一尝遍。如今他在家领着退休工资,日子过得平平静静。但是前段时间,父亲突然间晕倒,又被医生误以为高血压,后来又被诊为其他老年疾病引起的眩晕症。后吃脑心通好了很多。

共 57849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随笔以信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作者人生中经历故事:“大江歌罢掉头东,溯江而上,开始我新的工作,新的生活,纵观今年上半年,从家到佛山,又从佛山到潮州,如今再溯江而上,到属于“梅州”地界毗邻高陂的潭江镇,真可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也算是“酸甜苦辣尝过,人情冷暖经历”百般滋味,千种辛苦,点点滴滴犹如昨日发生呈现眼前。”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必须经历一些苦难,才能修成正果,这是佛教说的“九九八十一难”,灾难,更可以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人生经历的磨难是看不见财富。随笔文章文笔流畅,写作功底深厚,驾驭文字能力了得。推荐大家共阅。[丁香编辑:天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20-05-09 19:20:39
  感谢平凡文刀老师赐稿支持丁香,期待老师更多精彩佳咋发表。天山奉茶敬上。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2 楼        文友:天山        2020-05-09 19:24:17
  文中有段描写重复了三篇,编辑时删去两段了,望老师以后注意。比较长篇随笔,我更喜欢老师短小精悍的小说、随笔、散文。希望我能有荣幸读到。问好作者,祝老师笔丰文灿,创作快乐!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05-10 15:13:50
  老师的文笔太厉害了,比如夫妻分别那段,如诗如画,如泣如诉,激情四溅,情景交融,真是神来之笔,单独成篇,堪称绝品,佩服佩服!但全文还处于原生态,若紧围主干,剪去可有可无的乱枝,再加以精雕细刻,定能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成为我等的范文楷模。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05-10 15:32:36
  我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想看,越看越丢不开手,推开了一切紧事,不由自主地通读了老师有关打工的所有江山网小说,老师忠实于社会现实,忠实于真情实感,忠实于草根生活,忠实于秉笔直书,浑然天成,不加粉饰,推心置腹,言无不尽,朴实无华,如拉家常,感染力强,很容易打动人心。难得一见的原生态文史资料,值得流传后世的底层人民生活的如实记录。拜读学习,热烈点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