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东跑西颠(随笔外一篇)
◎东跑西颠
早起飞车出库上路过河进院。一上午,楼上楼下电脑电话,可算让堆在案头的公务不再积攒。中午来不及吃饭,在和平广场好不容易找到拄着拐杖带着行李的梁阿姨(稍后介绍),再去圣水苑和浑河晚渡接人,再去棋盘山中的虎园纵酒放歌(稍后介绍),傍晚送师生二人到和平南街,再送梁阿姨到桃仙机场,办理完老人陪护后才把心放下。九点回到家中,看一会电视打一会盹。十一点再去机场,半个多小时后看到雄纠纠气昂昂走出接站口的珠峰英雄(稍后介绍)。回家睡觉的时候已是翌日凌晨。
稍后介绍之一:梁阿姨是妈妈的同学,她的丈夫韩叔叔是爸爸的战友,几年前,韩叔叔病逝前他们老两口做出三个决定,一是两个人百年后都向第二军医大学捐献遗体;而是把国家分配的住房交还国家而不留给子女;三是用全部积蓄分别在各自的家乡建两所希望小学。这一次梁阿姨就是吉林靖宇县参加希望小学的落成典礼。她已经是八十二岁的老人了,还在四处奔波,一方面宣传和推广中医养生,另一方面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下一个希望小学的建设——拐杖凳、拉杆箱、双肩包、小电脑......
稍后介绍之二:当年,琨姐领导下的前进之友合唱团有个美丽富饶的后花园,那就是虎子在棋盘山中“地主庄园”,这里有山有水有庭院有楼房,有农田有菜地有果园有饲养场,吃鱼到水塘里钓,喝酒去地窖里搬,秋天的宴席摆在葡萄架下,冬天的饭桌放到热炕头上,夏天,女人边啃包米边荡秋千,男人脱光膀子进行健美比赛,春天,支起电子琴,唱起“大草原”,可以扯开嗓子可劲喊“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好久没看到琨姐耍怪态出洋相了,今天又找到了尽情尽兴不醉不还的感觉。
稍后介绍之三:再机场出口等候的时候我们都伸长了脖子,有人问:你们说曹丁老师出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有人说是“晃”出来的,有人说是“挪”出来的,有人说是“拧”出来的,有人说是“扭”出来的,可是,谁也没说对,只见得西服革履的曹丁老师一手拎着密码箱,一手拉着牛皮箱,挺胸抬头,目不斜视,阔步向前,器宇轩昂。廋了,年轻了,体态轻盈了,根本不晃不挪不拧不扭,问他为什么?“我是从海拔六千米的珠峰大本营下来的啊”,他的回答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怎不向往西藏!
◎ 十全十美
友人发来信息,说是在这“千年等一回”的好日子里遥祝生活幸福,十全十美。
感谢远方的祝福,却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十全”不太可能,“十美”倒是可以努力争取的。前者是客观存在,后者是主观感受——是可以通过调整心态而美化心境的。
于是,面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反应,甚至大相径庭,其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的心与眼,或者叫做哲学与美学,修养与智慧,态度与方法。
相传有位老妪,一天到晚总是忧心忡忡,因为晴天的时候她为卖雨伞的大儿子担心,雨天的时候她又为卖扇子的小儿子担心,后来在高人的指点下,老妪的心情豁然开朗——晴天的时候为小儿子高兴,雨天的时候为大儿子高兴。
还有这样一对远隔千山万水的恋人,偶然的变故将他们见面的时间推迟,郁闷中转念一想又破涕为笑:虽说这一次见面的时间推迟了,却也因此缩短了与下一次见面的间距。
无“全”有“美”,因“美”而“全”。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中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吧。窃以为,人心也是一种“物质”,也对客观世界具有极为强大的“反作用”。
尽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然而,在哲人和诗人眼里,残缺也是一种美丽,距离也会产生美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缺而天圆,人离而心合。思念不啻相见的支持是心恋。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耳鬓厮磨,何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如此深邃的哲学观点,如此绮丽的美学意境,更让我对苏老夫子平添敬意,其人其文,其诗其思,堪称“十全十美”。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