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纸上谈错(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纸上谈错(随笔)


作者:平淡是真 探花,1343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33发表时间:2020-05-29 10:35:32

大约五六年前,我写文章很快,一篇两万字的小说,从有了构思,两天就能写完。投稿社团,编发后得到的评论也很多。其中有一则评论很特别,它异于多数的鼓励和赞赏:长句子的运用,使得文章表达拖沓,易出语法错误。我回复说:长句子是我的特色。
   我暗自想,写长句子,且不出错,不也彰显功底吗?
   与我们社团编辑探讨,他说:你的小说两三万字,若我写同样的情节内容,大约七八千就足够了。你自己反复看看,琢磨看看,你的问题到底在哪儿?
   正在这时,我接到了某杂志社编辑的回复,说看到我的小说很满意,让我再修改一下,争取过初审。
   我反复读,总感觉哪哪都很好呀,为何需要修改呢?于是乎,我想到了长句子的评论,还有编辑所给的建议。
   我再反复读,果然发现了问题所在。修改的过程很艰难,将修改稿发出去之后,再也没有了消息。我没有去追问,而是拿出其它文章继续读,继续改。或许因为知晓了问题所在,在之后的书写中,我的语言逐渐凝练许多。我曾将一篇原本很满意的小说,从一万五千字改到六千字。看过两稿的社团编辑说:第一版不可能投稿成功,而第二版则真的有机会。他鼓励我投稿,我没听。
   因为知道不足,而多了一些畏惧感。
   这个经历对于我来说很重要。这迟到的领悟,让我认识到自己书写的问题,错误,进而耐心地去改正,才有了现在一些些的进步。
   在树上二年级之前,我和他的相处模式是很简单的,粗暴的。打个比方:他幼儿园大班,学加法。我提问:5+2等于几。慢吞吞说:7。那2+5等于几。树瞅着我,不敢吭气。我的火蹭蹭的窜,5+2等于7,那2+5就不知道了吗?这样吼着,一个五指山就印在他后背上了。
   上学后,遇到学习问题,他从来不问我。生活上的事,比如叫他吃饭,一遍没回复,两遍的音量就提高至少一倍了。
   是一场意外而至的病,让我静下来。看树学着树爸的样子,战战兢兢地给我端水,小心翼翼地听我说话,我突然意识到我错了。在和树相处的方式上,我错得一塌糊涂。
   可以说,我尽心尽力地做了一日三餐,照顾他的生活起居,风里雨里日日接送,尽己所能地买他喜欢的玩具和用品。除去上班,我所有的时间都属于他。树小时候体弱,经常感冒发烧。我常陪他去看病,挂号、候诊、输液、拿药,我从不嫌烦。我几乎不给自己买衣服,不去同学聚会。我隐居式的陪伴,却给了树错误的教育。
   迟到的认识,让我对树满怀愧疚。幼儿时期的树感冒发烧,是家长照顾不周;最初接触数字不懂内涵,岂是吼一顿能整明白;生活中不懂规矩,还是我们标准不一,引导示范有误。孩子犯错,原因在家长,家长不反思,却将一巴掌打在孩子后背上,这真是错上加错。
   认识到错误,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努力改正。之后我和树的相处,我都用文字记录。树每每回首成长,都说,他记得那时我脾气不好,也记得我们一起做过的很多事。他说,妈妈总说自己错过,她都愿意改,那么我还有什么错误不敢面对。
   其实我自己也很清楚,学做妈妈,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伴随他的成长在不断进行。我们总会在某个事情上做得不够恰当,此时此刻,倾听到的建议,是如此的珍贵。收获的包容,更是那么的温暖。
   每个人都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就给互相的沟通增加了必要性。尤其是父母和子女的沟通。
   家长在孩子心中,可以树立一定的威信,但知错就改同样是很切实的言传身教。
   并非是我们的错误会有千般理由,而孩子的错误却是不可原谅。
   而是我们都把耐心给了自己,把指责给了孩子。
   其实,我们还可以查一下错误的定义: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
   写文章的方法不正确,与客观规律不符合。那么就需要改。改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自己错在哪儿,应该如何改。
   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正确,与成长规律不符合。那么就需要调整。调整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自己错在哪儿,应该如何改。
   纸面谈错,会感觉很简单。但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承认自己错很难。我们包括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包括家长和孩子。我站在家长的角度说:家长承认错误很难。同样,站在孩子的角度说:孩子承认错误很难。尤其是发自内心地承认。
   站在家长的角度说:承认自己的错误很难,指出孩子的错误很轻松。
   站在孩子的角度说:承认自己的错误很难,指出父母的错误同样更难。
   家长有家长的优势,孩子有孩子的无奈。
   当沟通产生碰撞,家长赢了,输的是全家;孩子赢了,同样如此。
   在家庭教育中,没有输赢,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我们都在成长中。我们时常停下来静思,我们多倾听孩子,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去想。当我们的角度互换,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
   树很小的时候,喜欢吃汉堡包。偶尔我会带他去,每次都吃得特别香。
   去的多了,他就常央着去。于是我跟他讲说了家里的收入和支出。他似懂非懂。我给他打比方,当时用的什么忘记了。大约好像就是说:家里有一些苹果,它都有所归属,苹果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额外增加的支出,那么就会亏了。这个月亏了,下个月就更难过了。树听了之后,好像懂了一些。他扳着手指算了很久。之后除非我说,他很少会提出。但想到他实在喜欢,于是乎,我学会了做。自己家做,相对于去外面买,真的便宜很多。当然,这是题外话。
   在这个小事情上,如果树喜欢吃,我无限制满足,那么无限制满足的范围会更广。如果我严词拒绝,那么幼年的树会很难理解,而产生怨气。只有我们进行了适度的沟通,才会达到双方的目的。同时,他也会举一反三,在想要其他物件儿,先自己进行衡量。
   最近的超常假期,整的很多家庭都疲惫不已。对于我家来说,树爸很忙,我正常工作,树按部就班上网课,有时会和同学舍友一起玩游戏,有时会睡个自然醒,有时会跟我说上课太累,有时会说一些老师上课的趣事。我包揽了一日三餐,像个蚂蚁一样,利用零散的时间将家里整个收拾了一遍。树会督促让我多休息,在树爸下班后,会道老爸辛苦。树爸眼睛不适,上眼药水几乎是树的专利。树爸总夸,不愧是学医的人,上的准,轻,量适度。
   在走过那么多弯路,有过那么多次碰撞,还有过那么多次同甘共苦后,我们达到了如此的默契。我偶尔会调侃,树再不走,家里的冰箱又要吃空了。树会说:常吃常新。其实,他在家,我们和谐相处,他在校,我们默默助力。
   那日我往楼下搬东西,树主动来帮忙。搬的箱子太满了,一不小心滑落了一个瓶子,正好掉到一袋新买的鹅蛋上。树说坏了。我说没事,抢救一下,没有完全破的,还能吃,流出来的就不要了。最后盘点,一共破了10个,四个能吃,六个直接扔掉。树说,好可惜。我说比较庆幸的是,我刚刚拿走了一袋,否则两袋一起砸,损失就会加倍啦!也怪妈妈没有放稳当,砸到脚丫子,再来一个骨折就更亏了,可怜的鹅蛋帮咱受苦了。听到我如是说,树看我清洗鹅蛋,他就整理地上的一片狼藉。
   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您家,您会如何做?我想,会有很多妥当的解决方法。而这个过程中,其实无关对错,不过是互相的理解和包容。
   纸上谈错,有点像自我的救赎。和自己对话,争执,和解。若您有缘看到这里,有所思,就不枉费这阅读的时间了。

共 28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若您有缘看到这里,有所思,就不枉费这阅读的时间了。”编者有缘第一个读到了,确实,不枉费时间,而且,珍惜这样的缘。“纸面谈错,会感觉很简单。”是的,纸面谈错,一切都容易,容易之处就在,错了,改了,不留痕迹。这篇随笔的作者从写作中的错误,引申到现实中怎样教育孩子,和怎样与孩子“和平”相处这个大众化的命题为印证,给读者上了一课特现实的心理疏导课。在教育孩子的这件事情上,相信好多家长都有类似的情况。家长错了,可以有千条理由说服自己,而孩子的错,不是刻意,范错了,家长不加以引导,容易进入迷茫状态。这篇随笔的作者,就是站在孩子与家长互换立场的角度去思考,去切身体会,去感悟,最后写出自己的观点,让每一个处于此等迷茫状态下的家长认清自己的错,去改变自己,去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的成长。无疑,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的一生需要攻克的难题太多,教育孩子,更是重中之重。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0-05-29 10:39:27
  真真的教育篇,听雪读过好多,天下的母亲若都有真真对待孩子时的一半耐心,估计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助的家长,和那么多叛逆的孩子。
   感谢真真分享,受益匪浅!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0-05-29 20:47:48
  家长们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只是有时的表达,有了一些误解。我们争取少走弯路,让爱直达。一起加油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