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如梦如幻的黄岩(散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总觉得,今年的春短促,如同车窗外风景树旁的那位妙龄女子,还想多瞧一眼,可她就飞逝而过。浅夏,接过花期,续写着春的生机,渐渐孕育出一枚枚青果,欲将生命演绎至饱满、成熟、火热。在这季节的拐角,我校教职工开启了黄岩之旅。
车上,网红美女张罗着大家拍抖音。个个摇着小红旗,都穿深红色的T衫,胸前印着特别的图案。图案形如“功”字,巧妙融入了古城墙、沅㵲二水、校名拼音、星与心这些设计元素,寓意古城老校,育人须用心才能成功。这是由怀化市书画协会会员(学校美术老师)杨锡建设计的校徽。抖音拍了好几遍。“你是我的前世啊,千万遍地擦肩而过,遇见了你。”虽只短短这几句,可对五音不全的我,还是不会唱,只能极力地去对好口形,不想因我而煞了风景。
穿过了怀化城区,紧接就是盘山公路。蛇形公路在山腰盘旋,窄,陡,险,如登天门。往下回望,心里一阵阵紧。
摇摇晃晃催人眠,迷糊中梦入幻境:曲折的公路,幻化成神秘的溶洞,在山体交织穿梭,忽宽忽窄,忽明忽暗。近山顶,烟雾迷茫。小木屋悬在云雾中,屋顶是透明的玻璃瓦,伸手可揽月,睁眼吻繁星。远处,一群仙子翩翩起舞,袅袅仙乐飘飘来。一个急刹车,惊醒梦中人。原来是坐在前排的邱老师在清唱,那音色宛如梦中天籁。清唱,没有音乐掩盖瑕疵,最见功底。我们古城三中,藏龙卧虎之地。
十点半,车泊在黄岩大峡谷寨门前。
寨门,似一巨形犁杖立于耕地,透出厚重的农耕气息。有人却说,它更象猎铳,枪管搁在乱石堆上,还有那铳机和缠绕的枪绳,都惟妙惟肖。
“上车睡觉觉,下车屙尿尿,到了拍个照,回来啥也不知道。”正如网上听说,下车尿尿后都来寨门拍照。合影很有讲究,管事的很会安排,长腿美女前排蹲,俊男挨靠来映衬。我是歪瓜裂枣,自觉地站到最后,露个半边脸。大家排定后,管事的在相机上预览了下,忽觉少了什么东西,还算他脑壳灵光,立刻请出我们的“头”,把校长安插在前排花丛中。
单位的同事都说,新校长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不肯乱花学校的一个子儿。任校长多年,还没晋高级职称。有人褒,困苦留给自己,名利让给教师,这样的好校长,实属罕见;也有人嘲贬,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以前工会活动,都是在操场拔拔河、投投篮,这次也不知被谁灌了迷魂汤,他肯“放血”,恩赐我们怀化黄岩一日游。
又过十几分钟,到达黄岩大峡谷。下车,大家蜂拥至观景台。对面的山峰似捅破了天,云涌山腰,雾沉谷壑,两边百丈悬崖对峙,似刀斧劈开般。白茫茫的远方,已分不清是天还是山。左前方的绝壁上,悬挂了一个玻璃观景台,如古城池的吊桥。峡谷遮隐在云雾之中,深不可测。微风过处,云雾翻滚,形态万千。如梦如幻般的美景,锁住了众人贪婪痴迷的目光。正沉浸在这片绝美的山水时,旅行社的两个女娃在扩音器里大声嚷嚷:“现在是活动时间,大家分组集合。”放着美景不赏,去做些娃娃班的脑残游戏。我拉着锡建脱离了集体,朝左面山坡走去。
半山坡,满坡石林,形态怪异,或躺,或蹲,或立。有的如老翁狩猎,警觉的双眼紧盯前方;有的似美人静卧,千年不醒;还有的什么也不似,就是石头,但那层层叠叠,坑坑壑壑,足以让你驻足留连。
这满坡石林并不简单。是石灰岩在重力、水、风、冰川的作用下,历经千万年的侵蚀、风化而沉积于陆面。每一处坑壑,都是岁月的痕迹。山坡地势高,土层薄,没有了树木。石林间空隙,长满了野花野草,不时有艳艳的花忘形地开放。花从来都是眩目的,是视觉空间的中心。但游人的目光和相机的焦点,一致地选择了对准石林。一季花开怎敌它千万年的底蕴?
至山顶,一条“鳄鱼”从石缝里钻出,吓我一跳。锡建笑我,老眼昏花。定眼细瞧,原来是块条形黑灰色石灰岩,摆着尾,张着嘴,嘴里还咬着块猎物,两个凹洞酷似眼睛。那形,那态,那粗糙的带裂纹的灰黑皮色,简直可以乱真。
走着走着,锡建就谈起了他烦恼的家事。母亲患精神疾病,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心里还挂牵着两个儿子;父亲虽是明白人,却专干糊涂事,常常写信给中央领导,到处上访告状。无奈的他,长年借酒浇愁,对酒精产生了依赖。闻到他浑身的酒味,我劝他戒酒,他却哽咽道:“无酒难成眠,一夜长如岁。妻忧影消瘦,负她千行泪。”
午餐后,云雾慢慢散去,我们结伴去探秘黄岩大峡谷。
凿石壁,搭栈道,路悬崖石上。胆小恐高的易老师,双腿发软瘫在玻璃栈道上,硬是被同伴拧着,才过了这段险道。迂回向下,坡稍缓,灌木丛生,不时有山鸟惊飞。越往下,林越幽。再行数百米,渐渐变为茂密的乔木林。满眼帘都是苍莽古树,杆粗两人难以合抱,枝梢交错,伸展开来的层层枝叶完全遮盖了天。碗口粗的怪异藤蔓像傍上了大款,在树腰间缠绕。一群女士,也凑热闹,或傍,或抱,纷纷留影。风起,枝叶簌簌作响,一股特别的凉爽潮味泌入心肺,让游人感受到原始森林的气息。继续往下,依旧是古树苍莽。临谷底,潺潺小溪如一条剔透的银练,时隐时现。溪流并不大,小瀑布成群,许多零乱大石块敞胸露怀,有的长了些绿绿的苔藓。如此人间美景,真想在林间拉一吊床,沐瀑而浴,枕雾而眠。于无声处,静听凡尘落素。
从谷底返,还惦记着梦境中的绝崖小木屋,又在四周寻了一遍,未遂愿。遇一摆小摊的当地老农,便与他拉起了家常。
他告诉我:黄岩的另一景点“黄岩度假村”,还真有绝崖小木屋和七十二洞。离这里还有半小时车程。
接着他又向我介绍道:黄岩离怀化市中心仅二十公里,是全国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次森林,千年无一暑,百里无蚊帐。六年前,这里还是贫困村,黄岩人捧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后来市政府打造旅游扶贫新模式,开发黄岩风景区(国家4A级),黄岩人才走上了致富路。
我忽想起那寨门,想解心中疑团,便问,寨门那别致的造形到底寓意什么?
他来了兴致,娓娓道来。
湘西多民族杂居,被称为蛮夷之地,朝廷多次派兵征讨,跟美国白人屠杀印第安黑人差不多。史书记载:北宋神宗年间,宋室奸相章惇时任两湖节度使,分三路进兵湖南各州,并亲率轻装骑兵征讨梅山蛮,杀人如麻,血流成河。1076年,湘西第九任土司王彭师晏,把他属下二十州归于北宋版土。他们的族人,被迫攀石崖上山顶,躲进这深山老林,以打猎为生,居住在岩洞里。直到现在,洞里还遗留土炉石灶等物品。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几把猎铳,既狩猎也御敌。寨门那把猎铳,折射出数百年来黄岩人的生活痕迹。
老农越说越有兴致,可是导游在催促我们上车返校了。与热心的老农揖别,晚七时许,回黔城。
请多赐教,让我们在写作路上快速成长。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