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也谈“诗人装”(杂文)
【编者按】嬉笑怒骂皆文章,市井百行是学问。祖传挑大粪者,自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是,也是百行之一,有学问也是预料之中。他就在这嬉笑怒骂之中,针对时癖给读者奉献上一道“醒酒佳肴”:《也谈“诗人装”》。装有种种,但能驾驭语言,将种种装逼的行为一一剖析,有自我表演给读者看,没点境界是做不到的。敢装,别漏了汤,敢装别穿了帮。碰见扫地僧,遇见“飘”,最终落得躺在了锅台旁,也没人潸然,也没人泪下。诗人装,说到底是打肿脸充胖子,败絮其中和跑官要官有何区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老年古训,明心见智,不装也罢。
《也谈诗人装》这篇杂记用嘲讽的语言,讲了一个严肃的道理,平心静气,踏实工作,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争他抢,这是何苦。切记,切记。好文,推荐阅读,向作者问候。【编辑,水墨砚儒】
1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06-13 20:59:53
祖传挑大粪者总有点牛逼哄哄,有学问者难免有点脾气。这篇杂文随笔,发扬了匕首投枪的传统,推荐给读者细细品读,从中读出点味道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提高了一点修养,愿与作者共勉。
3 楼 文友:远近 2020-06-13 21:26:12
诗人装,也要有点资本,能够装得住。名号,头衔,著作等身,成就装,化腐朽为神奇。概括的挺全面。你的名号响亮,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人挑大粪了,都是用车装,用管子抽大粪。哈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 楼 文友:刘银科 2020-06-14 10:19:00
本文所讲现象历来有之,不光文艺界。然现在的社会环境似乎不太利于这种行为了。弄文字的人,吹嘘一番又能怎样?图什么?图钱吗?现在的平台大多无稿费,即使有,也须十分优秀的作品,单凭几句假话与华丽包装,没有人会给你钱的。平台多如牛毛,作者也多如牛毛,不愁没稿子。骗子应该不是弱智,会蠢到无利可图还包装打扮自己吧?退一步,图名吗?拿不出好作品,有谁给你名誉见?买个名衔吗?骗子大多数是不会这样干的,他们能掏钱干这事!既无利又无名,为什么要挖空心思“包装”自己呢?作者写此文的出发点是好的,讽刺社会歪风,言词也幽默犀利,是杂文的风格。只是逻辑上还须推敲,议论文应逻辑严密无懈可击,论据充分合理,议点与论证严丝无缝。本文的逻辑推理应再严密一些。以上个见,与作者商榷,不对之处请指正。感谢赐稿支持,欢迎更多大作光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