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因缘(散文)
人与人之间,最说不清楚的就是因缘。按照常理来说,应该关系很要好的两个人,在实际生活中偏偏关系不温不火;本来不会相识的两个人,却总是能在茫茫人海中,满足一切巧合而相识。从因缘的角度来说,似乎是没有道理和规则可寻。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因缘,人生才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人生才充满了欢喜。
按照佛家的解释,一切都有因缘。今生或者当下的每一个结果,都是前世修来,都是“事出有因”。前些年比较文艺的说法是“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有的缘分长,有的缘分短。缘分长的,可以相识相知一辈子,同性之间成为好哥们、好兄弟,异性之间成为好夫妻,少长之间成为好朋友。缘分短的,就是今日一见,便不可回首,如昙花一现,在这匆匆的交集之中,也能开出让人欣慰的花。
前些天,我正在办公室和一个同事兼师妹谈起我大学时代办的一份杂志。杂志的名字叫做《启航》,是当时由学校后勤公司主办的一份融合后勤新闻、学生文学、生活贴士等内容的学生刊物。我曾经担任第四任主编。因为后来学校校区分开和纸质刊物身处多媒体日渐崛起的大环境之中等多种原因,我毕业之后几年,《启航》就停办了。师妹小我好几届,我就问她知不知道当时学校有一份叫《启航》的杂志。她回答不知道。我当时为了显摆我们杂志是如何在简陋的排版条件下制作得十分精美的,就上网搜索了一下看还有没有关于《启航》的残存信息。很快,我就搜索到了一个排版好的《启航》内页定稿。当即下载下来,保存。
还没有来得及给师妹细说,微信收到一条信息。是一个许久不见的朋友发来的问候。这个朋友是《启航》的第五届副主编,也算是我的继任者。她大学毕业之后去读了研究生,去读了博士,后来嫁人、生子,现在在广东一所高校里面工作。
这个朋友与我真是许久未见了,尽管互相加了微信,但是平时从未聊过一言半语,甚至连朋友圈的“点赞之交”都没有。今天突然给我发来一个信息,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我与她的认识与联系,完全是因《启航》而起。更加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今天的这条信息,正是在我重温《启航》杂志的时候发来的。
人生有时候就是如此奇妙,这种不可言说的情绪让人真的怀疑神的存在。彷佛真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主宰着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由他安排的。不然,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巧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惊喜。这个主宰似乎也是不甘平淡,总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创造奇妙的境遇,并且他在这样的游戏里乐此不疲。
因此我想到“因缘”这个词,每件事情的发生必然有一个关键点,必然有一根联系的“纽带”。大概,我和这个许久不见的朋友之间的“纽带”就是《启航》吧。那个时候,因为办《启航》杂志,认识了她,并且最后把编辑工作的接力棒交给了她。从那个时候起,在冥冥之中就彷佛有一股力量在促成那天的“交集”。同时,通过《启航》,我还认识了许多人,一些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还认识了许多老师,他们当时的教诲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多帮助。这也是《启航》带给我的因缘吧。
学校成立了一个校友创业就业导师群,就是积极利用校友的力量,来为如今在校的师弟师妹们的创业和就业提供咨询和帮助。我是群里的成员之一。在与那个朋友聊天之后,我将我下载的《启航》内页电子版发送到了群里,也想问问有没有人知道这个杂志。
第二天,我收到一个群里的消息,发送者介绍自己是《启航》的第一任主编,也就是《启航》的创始人,他叫庄磊。我接手《启航》的时候,庄磊师兄早已经毕业,只是从我的上一任口中无数次听到这个名字,讲庄师兄如何突破重重困难建立了《启航》杂志社。但是我始终未曾与庄师兄见过面,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概不得知。而如今,居然在一个群里我们对上了话。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发达,使得不同空间的两个人能很好的无障碍沟通,另一方面,难得不是因为有《启航》这样的因缘在和合吗?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这个世界都是充满因缘的,我们每天碰到什么人,看到什么事物,说什么话,心情如何,似乎都是有一定的因果联系的。有时候谈因果觉得虚无缥缈,是一套胡说八道的东西,人根本没有前世今生。但是想想今天的努力,导致明天的成功,又觉得因缘这个东西实在是朴素得很。要是我在当初没有去《启航》杂志社,我也不会碰到前几日这样的欢喜。
再朝深处想想,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每做一件事情,都是事出有因,都是行必有果的。活在当下,其实不仅仅对当下产生影响,更对我们更长远的未来产生“蝴蝶效应”。因为有“因缘”,做好每一件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善待每一个人也显得尤为重要,保持天人合一的心态也显得尤为重要。